學院現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四個本科專業。學院實行大專業招生,高年級分流培養。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有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機電傳動與控制、機電信息工程六個專業方向;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有模具設計及制造、鑄造工程兩個專業方向。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是貴州省特色重點學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國家特色專業、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是貴州省省級特色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
貴州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現有教育部現代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家精密微特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貴州省機電裝備工程技術中心研究等重要科研平臺;有機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博士后項目工作站;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覆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四個二級學科)、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覆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四個二級學科)、設計學碩士點、機械工程專業碩士授予點、工業設計工程專業碩士授予點。
學院現有教職工125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5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貴州省省管專家5人、貴州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4人。學院已培養了萬余名大學畢業生和600多名碩士畢業生,許多已成為有關企業、行業、部門的骨干力量。目前在校本科生2000余名、碩士研究生400余名、博士研究生27人。機械工程學科近五年承擔國家精品課程、國家創新人才試驗區、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專業綜合改革等國家質量工程和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數十項;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貴州省科技重大專項等各類科研項目270余項,研究經費七千多萬元,為區域科技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理工類
1.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方向
培養目標:以強化學生現代制造工程技術能力培養為重點,同時加強機械設計制造過程中電工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數控技術和計算機應用技術能力的培養,“以機為主,機電結合”,以實踐性環節為橋梁,密切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培養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實現現代機械制造技術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
主要課程: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工程材料及成形技術基礎、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加工設備、現代切削加工技術與刀具、先進制造技術、數控加工技術、特種加工技術、CAD/CAM技術及應用、機械工程控制基礎、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測試技術、機電傳動與控制、液氣壓傳動與控制。
就業方向:本專業方向的學生通過系統的機械工程基礎理論和現代制造技術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嚴格的工程實踐訓練,可在機械工程領域內從事機電產品的生產制造;產品工藝與制造裝備設計;機械產品的性能測試與分析;制造系統的組織管理;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開發等技術和管理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2. 機械電子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學生主要學習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領域的基礎理論,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自動化技術與計算機控制技術等的基本知識,重點接受現代機電工程師的分析、計算、檢測、管理與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專業技能訓練,重視機電產品的系統集成、設計制造、性能測試、系統試驗等基本能力的培養。
主要課程: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電機與控制、機床電氣自動控制技術、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可編程序控制器原理及應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光電技術與系統、變流技術與交流調速、電液控制工程、工程軟件應用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夠面向工商企業、學校、研究院(所)和政府部門,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如數控機床)及機電一體化系統的設計、制造、開發、技術服務、教育培訓、管理與維護等專業技術工作,能從事現代制造技術方面的研究與管理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3.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方向
培養目標:專業方向的學生主要學習以工程機械為主的機械設計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術,掌握工程機械及其它機械設備的設計、制造、使用與維修的基本知識,重點接受現代機械設計工程師專業訓練,具備進行工程機械及其它機械產品的分析、設計、制造、性能測試、試驗、設備控制與生產組織管理等的基本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有:工程機械理論、工程機械構造、工程機械設計、工程機械電氣與電子控制、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工程機械機電液一體化、物流機械、機械設計學、機械優化設計、機械創新設計、機械可靠性設計、計算機仿真、機械維修工程和管理科學基礎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夠面向工商企業,從事機械產品的設計、制造與創新開發等專業技術工作,能從事現代工程機械技術與設計制造技術方面的研發與管理工作。本專業方向的學生還能夠到各級機械工程類教育培訓機構從事專業教育工作,到機械設計研究院(所)從事科研工作,或到政府有關部門從事專業技術性管理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4.機電傳動與控制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的學生主要學習機電液傳動與控制專業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術,掌握機械設備、液壓元件和機電液傳動與控制系統的設計、制造、使用與維修的基本知識,重點接受從事現代機電液工作領域的工程師專業訓練,具備進行機電、液壓產品的分析、設計、制造、性能測試、試驗、設備控制與生產組織管理等的基本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有:機電傳動與控制、變頻調速系統的設計及應用、機械設備電氣控制、液壓元件、液壓傳動系統、液壓控制系統、氣壓傳動與控制、液壓故障診斷、工程機械基礎和管理科學基礎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方向的畢業生能夠面向工商企業,從事機電液產品及系統的設計、制造與創新開發等專業技術工作,能從事現代制造技術方面的研發與管理工作。本專業方向的學生還能夠到各級機電類、流體傳動類教育培訓機構從事專業教育工作,到機電類、流體傳動類研究院(所)從事科研工作,或到政府有關部門從事專業技術性管理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5.車輛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車輛工程專業方向面對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新格局和前沿產品開發現狀,從多學科的視角,國際化的視野,運用國內外汽車及其零部件理論及技術研究成果,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的汽車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汽車及其零部件產業一線從事設計制造、產品開發、應用研究、教學培訓、運行管理和銷售服務等方面工作的創新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制造工藝學,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汽車排放污染與控制,汽車車身結構與設計,汽車零部件優化設計,專用汽車設計,車身CAD/CAE技術,汽車營銷學。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面向工商企業、檢測單位、研究院所、高等學校、培訓機構和政府部門,從事汽車及其零部件產品的設計制造、研究開發、教學培訓、運行管理和銷售服務等方面的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6.機電信息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機械工程、自動化控制、企業信息化等專業基礎知識,掌握機電信息工程技術,特別是制造業信息化專業知識,具備在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從事機電信息工程、制造業信息化系統規劃設計、應用實施、運行管理、技術開發、教育培訓等方面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機械制圖、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機械原理、機械設計、CAD/CAM技術及應用、機械工程控制基礎、測試技術、企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PDM技術及應用、ERP系統及應用、面向對象編程技術(.NET)、基于CATIA的產品創新設計、優化設計與有限元分析等。
就業方向: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從事機電信息工程、制造業信息化系統規劃設計、應用實施、運行管理、技術開發、教育培訓等。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 理工類
1. 模具設計及制造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及材料成形與控制的基礎理論、技術和有關設備的設計方法,受到模具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精密模具設計制造、生產組織管理或從事本領域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學、工程材料及成形技術基礎、檢測與控制工程基礎、金屬塑性成形原理、材料成形冶金傳輸原理、塑料成形工藝及模具設計、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模具制造工藝及設備、CAD/CAM技術及應用、材料成形過程分析與仿真等。
就業方向:具備材料科學、電學、力學、機械學、模具學、成形控制及模具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夠從事注塑模具、沖壓模具、壓鑄模具及其它類型模具的設計與制造等方面的研發和生產工作,能夠勝任材料成形與控制工程領域相關的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生產及經營管理等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2. 鑄造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及材料成形與控制的基礎理論、技術和有關設備的設計方法,受到鑄造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鑄造工程相關的材料成形控制及設備設計、生產組織管理或從事本領域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學、工程材料及成形技術基礎、檢測與控制工程基礎、材料成形冶金傳輸原理、鑄件形成原理、CAD/CAM技術及應用、鑄造工藝學、鑄造合金及熔煉、特種鑄造、鑄造機械化材料成形過程分析與仿真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方向畢業生具備材料科學、物理化學、電工學、力學、機械學、鑄造成形控制及鑄造工藝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夠從事砂型、熔模、消失模、壓鑄模、快速成形、特種鑄造及其它類型鑄造工藝與設備研發和生產工作,能夠勝任材料成形與控制工程領域相關的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生產及經營管理等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 理工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裝備的構造原理、性能設計研究、使用管理及現代生物學等方面的知識,能在農業機械設計、機械化生產管理及服務部門從事農業機械及相關裝備性能設計、農業機械化規劃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營銷與服務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工程材料及成形技術基礎,電工學,機械工程控制基礎,液氣壓傳動與控制,機電一體化技術,農業機械學,汽車拖拉機學,農業機械化管理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各行各業從事機械產品設計、制造、研究與開發,適合在大、中型現代生產企業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實用于農業機械生產組織的管理,農業機械產品及相關機電產品開發設計,制造和改型,應用研究及設備控制,可到企業、事業、科研單位從事管理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工業設計專業 理工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的學生主要學習產品設計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產品設計方法及理論、工業設計工程基礎、人機工程學、產品表現技術、產品模型制作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設計管理、產品設計史論等基本知識,具備產品開發與設計的綜合創新能力,能在產品需求調研、設計概念的提出與可視化、人機交互測試與研究、產品模型及樣機制作方面發揮工業設計師專長。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能在生產企業技術研發部門、設計企業、教學單位從事產品開發設計、設計管理和工業設計教育工作。
主要課程有:機械制圖、模型制作、設計心理學、產品設計1、產品設計2、產品設計3、產品系統設計、人機工程學、設計思維及方法、工業設計工程基礎。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