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舞蹈學院
學院簡介:
音樂舞蹈學院的前身是貴州民族學院藝術系,始建于1955年。1985年恢復招生。2000年撤消藝術系,成立音樂系和美術系。2004年經貴州民族學院學科整合組建音樂舞蹈學院,作為培養音樂舞蹈專業人才的機構。學院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堅持國家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針,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大批藝術專業人才,畢業學生普遍受到社會的好評。歷屆畢業生分別在省內外的文藝團體、文化宣傳管理部門和教育戰線,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與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近年來,學院與貴州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組建貴州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并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取得重大社會效益和專業成果。
目前,學院設有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表演、音樂表演(民族特色方向)、舞蹈學四個本科專業、五個專業方向和1個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研究碩士研究生點。其中,音樂學為校級重點學科。有教職工54人,專職教師47人。其中高級職稱20人,中級職稱 16人,校級學科帶頭人2人,中青年學術骨干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校級教學名師2人。學院聘請了俄羅斯音樂大師奧格列·夏洛夫、著名指揮家鄭小瑛、音樂教育家周靜、何平、著名舞蹈家白淑湘、賈作光、潘志濤等國內外知名專家二十余人為兼職教授。學院還加強國際交流和與兄弟院校音樂舞蹈專業的聯系與合作,提高了學院的辦學水平,擴大了學院在國內外的影響。
貴州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是民族音樂和民族舞蹈的搖籃,是傳承民族藝術文化的基地,是全院教師辛勤耕耘、播灑希望的園田,是各民族學子放飛希望、譜寫人生的樂土!
專業介紹:
1.舞蹈學 學制四年 學位:藝術學學士
主修課程:
藝術概論、中國舞蹈史、西方芭蕾史、基訓舞蹈教學法、劇目排練、民族民間舞、中國民間舞蹈文化、舞蹈編導舞蹈藝術概論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具備舞蹈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了解相關學科的知識,有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有較強的審美感覺和創造性思維,能獨立運用編舞手段完成舞蹈作品的創作與排練,以及具有從事本專業教學和初步科研的能力,能在專業表演團體、學校、科研單位、演藝機構等從事中國舞、芭蕾舞、現代舞等舞蹈、舞劇編導以及教學與研究等工作。
2.音樂表演 學制四年 學位:藝術學學士
主修課程:
專業主修、藝術概論、音樂美學、中外音樂史、基礎和聲、曲式與作品欣賞、樂理與視唱練耳、鋼琴普修、合唱與指揮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具有音樂表演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較高的指揮或演唱(奏)的能力,能到電視臺、歌舞劇院(團)、電視劇制作中心、宣傳部門、文教事業等單位從事演唱、創作和音樂制作工作,以及在各級學校從事教學科研等工作。
3.音樂學 學制四年 學位:藝術學學士
主修課程:
藝術概論、音樂美學、中外音樂史、基礎和聲、曲式與作品欣賞、樂理與視唱練耳、鋼琴普修、合唱與指揮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具有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具備一定音樂實踐技能和教學能力,能在高、中等專業或普通院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和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影視部門從事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工作。
4.舞蹈表演 學制四年 學位:藝術學學士
主修課程:
藝術概論、中國舞蹈史、西方芭蕾史、基訓舞蹈教學法、劇目排練、民族民間舞、貴州苗族蘆笙舞、少數民族語言、貴州民族簡介、國際標準舞、舞蹈教學法、中國民間舞蹈文化、舞蹈編導舞蹈藝術概論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具備舞蹈教育和舞蹈編導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能在各類文藝團體、中小學校、文化(藝術)館、青少年宮等單位從事舞蹈表演、教學編創工作,在政府職能部門、公共事業等單位從事文藝宣傳、群眾文化等與舞蹈方面相關的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