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是唐朝末年池州(今安徽石臺縣)人,出身貧寒,刻苦好學。
雖然杜荀鶴的詩作在當時就很出名,但在考場上卻屢試屢敗。唐昭宗大順二年,46歲頭發已經發白的杜荀鶴終于考中了?M士,但這時天下大亂不治,長安也快變成了戰場,杜荀鶴只好離開,仍然是個一貧如洗的布衣,就像他自己說的“百歲有涯頭上雪,萬般無染耳邊風。”
杜荀鶴身居鄉野,用自己的筆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悲慘現狀,也不以自己地位低下而菲薄,把自己的詩集叫做《唐風集》。
“耳邊風”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出自唐末•杜荀鶴《贈題兜率寺閑上人院》)
耳邊風的意思是:在耳邊吹過的風。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更多信息請查看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