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門類: 文學
專 業 類: 新聞傳播學類
專業名稱: 廣播電視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立足于新聞傳播學的內在規律,著眼于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和未來前景。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廣博的文化知識、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寬闊的國際視野和嫻熟的專業技能,能夠在廣播電視機構以及其他傳媒、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拍攝、編輯、主持、策劃、管理等工作的廣播電視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新聞學、傳播學以及廣播電視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廣播電視新聞采、寫、編、評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廣播電視工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新聞學、傳播學以及廣播電視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熟悉與新聞傳播有關的方針、政策、法規與倫理知識;
3.具有較強的溝通與協作能力,掌握廣播電視傳播的方法,具備采訪、寫作、攝錄、編輯、評論、現場報道與主持、節目策劃等專業能力,熟悉的廣播電視節目采制技術;
4.具有良好的新聞敏感和視聽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口語表達能力、鏡前表現能力、聲畫組合等方面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和使用傳播新技術的能力,熟悉新媒體傳播業務,了解世界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動態,具有國際視野和前瞻意識;
6.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熟悉文獻檢索、數據庫應用等基本方法,掌握基礎的調查統計方法。
主干學科:
新聞傳播學。
核心課程:
新聞學理論、傳播學理論、中外新聞傳播史、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報道、廣播電視寫作、電視攝像、廣播電視編輯、廣播電視節國策劃、廣播電視經營管理、新聞評論。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校內實踐教學、媒體實習等。
1.校內實踐教學
主要包括:(1)獨立的實驗課程,圍繞廣播電視采制流程開設獨立的訓練課程;(2)課程設計中的實踐環節,即將理論講授與作業訓練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2.媒體實習
學生通過在媒體實習,參與廣播電視節國策劃、采訪、拍攝(錄制)、編輯、報道、合成等環節的具體工作。實習分為低年級階段的短期認知實習和高年級階段的媒體實習,實習時間不少于20周。
主要專業實驗:
圍繞廣播電視新聞業務各環節,觀照全媒體信息傳播形態,開展多種以視音頻為主要表達形態的創作實驗,包括視音頻采集、數字攝影攝像、暗房技術、燈光處理、非線性編輯、播音與主持、節目播控、節目形態與策劃、多媒體制作、數字媒體實驗等,引導學生更好地將先進的新聞傳播理念融入實踐。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就業方向:
報社、電視臺、廣播電臺的記者、主持人等涉及新聞報道、策劃、編排、主持、評論等的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