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贪婪的嘴唇,韩国少妇激三级做爰2023电影,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三级涨奶,妖精漫画在线观看免费漫画下拉式

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招生專業介紹(上)—— 普通本科
來源:昆明理工大學 閱讀:5288 次 日期:2014-05-23 14:29:4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招生專業介紹(上)—— 普通本科”,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編者按:為方便考生更全面地了解我校今年招生的相關信息,《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招生專業介紹》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為普通本科招生專業相關信息,下部分為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招生專業相關內容。由于篇幅有限,詳細內容敬請登錄學校網站:www.kmust.edu.cn,謝謝!

咨詢電話:0871-65194108    0871-63346080

 

國土資源工程學院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地質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實踐動手能力強,懂經濟、會管理,富有開拓創新精神,能從事礦產資源勘查、評價與開發,并具有資源經濟、經營管理能力和優秀綜合素質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范圍:本專業以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資源環境評價與資源優化配置為主要業務范圍。學生畢業時可獲得以下知識和技能:奠定地球科學理論基礎,掌握地質科學的基本理論、工作方法和技能;熟練掌握外語、信息處理和計算機應用技能;掌握現代遙感技術、計算機圖像技術、現代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現代地球化學找礦技術和現代分析測試技術;有從事基礎地質調查、金屬與非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研究的能力;熟悉有關規范、法規和政策,具有礦產資源經濟評價、合理開發利用、保護與管理能力。

就業領域:各類礦業企業、科研設計院所、高校、冶金、建材、能源等相關領域。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知識結構合理、基礎牢、實踐和動手能力強、專業面寬、素質高、富有開拓創新精神,能從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工程勘查、地質環境評價與防治、地質工程設計、巖土工程設計、施工與監理等復合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范圍:以基礎工程勘查、水文工程地質勘查、地質環境與自然旅游資源調查、評價和保護為主要業務范圍。學生畢業時可獲得以下知識和技能:奠定地球科學理論基礎,掌握水工環勘查技術的基本理論、工作方法和技能;熟練掌握外語、計算機應用技能;掌握地質勘查技術、現代地球探測技術和現代分析測試技術;具有地質勘查和研究的綜合能力以及設計、施工和管理能力;熟悉勘查技術與工程的有關規范、法規和政策,有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環境的能力。

就業領域:各類礦業企業、科研設計院所、高校的相關學術領域;交通、水利、電力、建筑、環保等行業。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地理和資源環境及相關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實踐和動手能力強,知識、能力及綜合素質協調發展,能從事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旅游地質資源的評價、開發及利用,地質環境的評價、整治以及資源信息系統建設的復合型管理與科研人才。

學生畢業時可獲得以下知識和技能:掌握地球科學、環境科學與管理科學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外語、信息處理和計算機應用技能;掌握遙感圖像解譯與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開發技能;掌握礦產資源、旅游資源、水土資源等的資源評價、開發、規劃設計、保護與管理;掌握地質環境的評價、整治手段和方法;熟悉有關規范、法規和政策,有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環境的能力。

就業領域:各類礦業企業、科研設計院所、高校的相關學術領域;城建、水利、電力、能源、交通、海洋、環保等行業。

測繪工程專業

本專業是中澳2+2雙向培養試點專業,入選2+2雙向培養的學生畢業時可同時獲得昆明理工大學和澳大利亞紐卡索大學的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具有地面測量、空間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以及地圖編制等方面知識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范圍:本專業以地球表面及空間信息的合理采集、科學處理及表示為其主要業務范圍。學生畢業時將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數學基礎理論與應用;各種工程控制網的優化設計、施測及數據處理的理論與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數字化測繪;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樣、變形觀測及數據處理; 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與RS(遙感)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地籍測量與管理等土地信息學知識;工程測量生產管理及工程建設基本知識;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就業領域:城市建設規劃與管理、工業企業、信息管理等部門從事測繪及相關信息工程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工作,也可到政府部門、教學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經濟學及資源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測量、制圖、計算機等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富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時將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現代資源學、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土地管理、土地法規的基礎知識;受到土地調查、土地測繪、土地評價、土地規劃設計、土地信息技術等基本技能訓練;熟悉國家土地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具備土地綜合管理的基本能力;在校期間完成注冊土地估價師的基本訓練;了解土地利用與管理的發展動態,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就業領域: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從事土地開發、規劃、整治、勘測、地籍管理、管理、估價等工作;建筑、冶金、國防、化工、能源等工礦部門從事土地勘測、規劃、開發復墾、征遷預算等工作。政府部門、教學科研和設計部門從事與本專業有關的教學、科研和設計工作。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具有地理信息科學研究、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時將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相鄰專業如測繪工程、地理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知識產權、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了解地理信息科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狀況;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就業領域: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信息中心等單位從事管理、教學、科研及開發工作,可在城市、電力、建筑、資源、環境、交通、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工作。

安全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安全科學基礎知識、解決安全問題的基本技能,具備礦山、冶金、化工等行業的安全工程技術基礎和安全管理知識,掌握多種事故預防手段,能有效預防事故、進行事故后損失控制的綜合型高級專業人才。

本專業可從事企事業單位、行政職能部門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職業健康安全評價;安全管理體系規劃與設計;安全科學理論及應用技術的研究;安全教育、培訓與咨詢等工作。

采礦工程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本專業已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本專業培養掌握金屬和非金屬礦床開采基礎理論和現代科技知識,能從事礦床開采設計、施工、生產管理和科學研究,并能從事巖土工程領域技術與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范圍:根據礦床的地質條件進行礦山開采設計、規劃,合理選擇開采系統參數、工藝及設備。有效地組織、管理礦山和巖土工程領域的生產,安全、經濟、高效地開采有用礦物。

就業領域:設計院、研究院、礦業公司從事礦區開發規劃、礦山設計、科學研究、生產技術管理。

礦物加工工程專業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本專業已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礦物加工實驗室于2014年1月通過專家評審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本專業培養掌握礦物分選及加工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基礎寬厚扎實、工程實踐能力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范圍:本專業按各種礦物的不同性質,采用多種物理分選、化學分選、生物分選方法及先進的工藝流程及設備分離有價礦物,并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系統、數據庫系統及其神經網絡技術,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為冶煉、材料和其他產業部門提供優質原料及產品。

就業領域:金屬礦及非金屬礦分選、提取冶金、資源綜合利用、礦物材料、環保工程等。

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

冶金工程專業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冶金工程專業是昆明理工大學辦學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辦學特色最突出的專業之一。歷經近90年的發展,冶金工程專業在國內外冶金界有較高聲譽,已成為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之一。

培養目標:按照“重基礎、寬口徑、復合型、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人格健全、個性突出、基礎寬厚、視野開闊、發展潛力大、創新意識強、綜合素質優秀,了解現代冶金和材料學科發展,適應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要求,善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的工程技術型或科學技術型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范圍:本專業畢業生可以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有: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及黑色和有色金屬冶金過程的基礎理論和生產工藝知識;具有黑色和有色金屬冶金生產組織、技術經濟、企業管理、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和工業設計的初步能力;具有分析解決本專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以及進行科學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初步能力;了解本專業和相關學科的科技發展動態。

就業領域:各類冶金企業的工程技術、科研、設計、生產管理、技術經濟管理崗位,科研設計院所、高等學校的相關專業領域,以及材料、化工、環保、機械、軍工等行業所屬的相近專業性質崗位。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從二年級上學期開始分熱能動力方向和水電動力方向兩個專業方向進行培養。

本專業擁有1個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4個工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1個自主設置工學二級學科博士點;一個校級本科教學團隊;有冶金節能減排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工業節能與能源新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等科研機構作為專業發展的學科支撐。

本專業培養能源轉換與利用和熱力環境保護領域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適應和創新能力,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高級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能在電力、冶金、化工、水利水電、建筑材料及設備、制冷空調、環境保護、汽車、醫藥、信息技術等部門從事能源動力工程及自動化和相關方面的研究、教學、開發、策劃、管理和營銷等工作。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昆明理工大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依托學院冶金節能減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等學校工業節能與能源新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云南省生物柴油制備與檢測技術研發中心、云南省硅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硅材料國際合作研究室,于2013年經教育部批準而設立的本科專業。本專業擁有1個自主設置工學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4個工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和一個校級本科教學團隊。

本專業培養具備熱學、力學、機械、能源科學、系統工程等寬厚理論基礎,掌握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與地熱能等新能源專業知識,能從事清潔能源生產、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能源環境保護、新能源開發、工程設計、優化運行與生產管理,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跨學科復合型高級人才。畢業生能在能源、建筑、交通、材料、電子、環保等行業從事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產品研發與生產、工程設計與施工,以及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以國家一類特色專業機械工程專業(先進成形制造)為前身,以材料工程與先進制造交叉學科為基礎、以材料為加工對象、以過程控制為質量保證措施、以實現產品制造為目的的工科專業,是材料精密成形加工與組織控制、表面工程、綠色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計算機模擬仿真等的交叉與融合。本專業目前擁有博士后流動站及一級學科博士點。專業師資雄厚,專業教學團隊是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本專業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學生可赴美國學習一年。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有色金屬材料、裝備制造、冶金、汽車、化工等重點支柱產業的需要,具備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自動控制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掌握堅實的材料成形技術原理、材料成型工藝及裝備設計、材料成型過程自動控制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先進材料成形加工技術和裝備及其發展趨勢,能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程設計、技術與產品開發、生產與經營管理等一線工作,以及初步的科學研究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范圍:本專業畢業生能夠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掌握材料的研究制備方法、測試技術,具有正確選擇和合理使用材料的知識與能力;具備研制、改善傳統材料,研究開發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及新產品的初步能力;基本掌握材料工業生產工藝及設備基本原理,具備從事工程設計、工程技術、經濟、管理、營銷的初步能力;掌握材料及其制品的質量控制和檢測能力;了解材料與工程學科領域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具有綜合應用工程技術方法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就業領域:裝備制造、冶金、有色金屬、新材料等領域,也可在信息、汽車、礦山、家電、機電、輕工等更廣泛的行業選擇就業機會。

功能材料專業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

功能材料專業是云南省首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本科專業;本專業擁有博士后流動站及一級學科博士點;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授15人,副教授9人。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具備堅實的功能材料物理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全面掌握功能材料的組成、結構、性能、加工和相關器件制備、應用、開發等方面的綜合知識及相互關系,具有創新能力和工程意識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研究人才。

就業領域:電子信息、新能源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及相關科研院所從事新型功能材料組成、合成、加工、組織結構與性能之間規律科學研究、功能材料的制備/改性/加工成型/器件設計制造、材料質量控制、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研究開發的工程技術和科學研究人員。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前身是始建于1962年的昆明工學院金屬材料熱處理與軋鋼專業。本專業現設有金屬材料、金屬壓力加工、粉體與粉末冶金、無機非金屬材料四個專業方向。

本專業擁有博士后流動站及一級學科博士點;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有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及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8人。本專業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學生可赴美國學習一年。

本專業依托稀貴及有色金屬先進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云南省新材料制備與加工重點實驗室、稀貴金屬先進材料協同創新中心、廢棄物資源化國家工程中心等大型研究教學平臺,承擔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2012年獲得云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培養目標:通過接受金屬材料、粉體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以及其他各種先進材料的制備、加工、性能分析與檢測、新材料新技術開發等方面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具備以材料成分組織設計、合成制備、加工生產、工程設計為重點的材料科學與工程較寬的基礎知識,能在各種材料的制備、加工成型、結構與性能分析檢測、新材料開發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藝和設備設計、工廠設計、技術開發、技術改造、經營管理工作,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高層次、高素質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是一個涉及礦物學、材料學、物理光學、工藝美術等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學科,該專業是全國唯一一個依托材料學科設置的寶石類專業。2013年招收碩士研究生。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珠寶玉石、貴金屬及首飾用材料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珠寶首飾設計方法與加工工藝技術,具有珠寶玉石的鑒定、分析和研究能力,能在珠寶質檢機構、珠寶企業、拍賣典當行及科研院所從事珠寶玉石鑒定、商貿營銷管理、首飾設計加工、優化處理研究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學生主要學習結晶學及礦物學、寶石學、翡翠學、寶石儀器與鑒定、珠寶首飾設計加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珠寶首飾的鑒定研究、玉雕造型藝術設計、市場經營管理、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較全面地掌握寶玉石的地質礦產資源、晶體結構、寶石鑒定、優化處理、價值評估、款式設計與加工工藝、寶玉石文化鑒賞等知識,具有珠寶首飾與材料工藝學方面的研究、鑒定、設計、加工、貿易等方面的能力。

就業領域:國家與省級珠寶首飾檢驗鑒定機構、珠寶首飾加工企業、商貿公司、旅游部門和大中專學校等。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專業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昆明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目前擁有機械工程博士后流動站,3個省級重點學科、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同時,本專業得到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資助,優秀本科生可以獲得免費出國交流的機會。目前已經與美國、英國、瑞典等多個國家10幾個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本專業具有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的雄厚師資力量。專業教學團隊是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團隊;有3名省級教學名師,擁有省級教學名師工作室3個。

機械工程專業是按“厚基礎、寬口徑、多方向”的原則設置的一個綜合性強的專業。該專業設置了多個柔性模塊方向,供學生在學完公共基礎課后,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業需求等進行選擇學習。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從事機械工程領域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具備解決工程中專業問題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及研究型人才。

就業領域:汽車工業、鋼鐵、有色冶金、電子電器制造、煙草工業、輕工業等。

包裝工程專業

包裝工程專業依托學院雄厚的科研、實踐平臺,擁有機械學科一級博士點和碩士點、輕工技術與工程(包裝印刷)碩士點,云南省紙質包裝印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云南省科技廳)、建立完善的實驗室、與云南省20多家包裝印刷企業建立產學研基地。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統一,掌握產品包裝新材料研制、產品包裝創新設計、產品防護原理和技術、產品包裝生產工藝與設備(含印刷)、產品包裝安全與評估,具備從事產品包裝系統分析、設計以及技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商品生產與流通部門、包裝及物流企業、科研機構、商檢、質檢、外貿等部門從事包裝系統設計、生產、質量檢測、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包裝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包裝防護、包裝設計與制造、包裝系統集成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研發包裝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設備以及制定包裝工藝、合理選擇包裝材料和包裝設備、進行包裝生產與技術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學科:包裝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

核心課程:包裝材料學、包裝工藝學、包裝結構設計、包裝機械、運輸包裝、包裝印刷技術、包裝裝潢與造型設計、包裝應用力學。

工業工程專業

工業工程是工業化的產物,對促進工業化的進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國際上的工業工程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是美國工程學科中的一大學科,是一門以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相結合的綜合性交叉學科。我校工業工程學科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包括本科、碩士、博士等多層次的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為工業界培養了數十名高端人才,分布在國家建設不同的領域。

培養目標:按照“工程型、管理型、復合型、創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健全人格、社會責任、國際視野,適應社會發展要求,了解現代工業工程學科發展,具有工業工程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善于使用工程技術、管理方法和信息技術,能在制造、服務、咨詢、金融領域及政府部門對由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組成的復雜系統從事規劃、設計、分析、優化和運作的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范圍:工業工程的核心和目標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提高質量和保障安全。根據“懂技術、會管理”的專業建設指導思想和培養目標要求,工業工程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技能和素質: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分析、設計、文獻檢索等基本技能和工程實踐能力;了解本專業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學科方向所必需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領域相關的職業、行業規范和國家方針、政策、法規;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人際交往與溝通、技術交流和團隊協作能力與競爭能力;具有對實驗進行設計和數據分析的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是云南省最早成立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也是云南省最先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已成為云南省實力最強的信息技術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地之一。現有教師70人,其中博士27人,有高級職稱教師40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6人。有云南省計算機技術應用重點實驗室1個,云南省高校創新團隊1個,昆明理工大學校級創新團隊3個。近三年來,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4項,省部級重點項目2項,獲得省部級獎勵8項。近三年來,本科生保持了90%以上的就業率, 華為、Infosys、東軟等知名IT企業和電信、電力、銀行、政府等機構在本系錄用的畢業生比例大幅增加。

物聯網工程專業

本專業是云南省首批得到教育部批準的物聯網工程專業。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的革命性發展,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電子技術、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及其它邊緣科學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應用型學科。目前,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物聯網產業具有產業鏈長、涉及多個產業群的特點,其應用范圍幾乎覆蓋了各行各業。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于2000年開始招生。現有教師13人,其中博士4人、碩士9人。近年完成科研項目300多萬元,發表科研、教學論文50余篇,其中SCI和EI文章20余篇,在研項目包括國家基金2項和省基金1項。在校內建有完備的實驗室6個,校外實習基地5個,能較好地滿足教學、實踐需求。與多家相關企事業單位聯合進行實踐教學,為本系科研、實踐等方面創造了良好條件。學生多次在國家級、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獎,學生在校期間發表論文多篇并獲得多項專利,多名畢業生被免試推薦到軍事醫學科學院、天津大學和東北大學等深造。

通信工程專業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通信工程專業自 1997 年開辦以來,秉承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辦學特色,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大力培養工程性強、潛力大的通信與信息行業的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高頻電子線路、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字信號處理、信息論與編碼、通信原理、通信仿真技術、電磁場與電波傳播、無線通信系統、光纖通信技術、衛星通信、移動通信及現代通信系統與技術等。  

就業領域:電信、廣電、公安、金融、政府機關、機要部門、企事業等單位。

信息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信息系統與信息技術發展,具有基礎理論扎實,理論實際并重,專業口徑寬,適應性強,發展后勁充足,綜合素質高,創新意識強,掌握信息系統及信息技術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邏輯及設計、高頻電子線路、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字信號處理、隨機信號分析、信息論與編碼、信息網絡理論基礎、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光纖通信技術、現代通信系統與技術,信號檢測與估值理論、電聲測量等。

本專業的畢業生適合于信息和通信系統的研究設計和制造工作,也可以在軍事、經濟、科學研究和政府管理部門從事信息系統管理工作。

自動化專業

自動化專業設有兩個方向即過程控制和運動控制。本專業以生產設備或工藝過程為對象,學習研究自動控制理論、方法和技術,培養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和網絡技術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運動控制和工業過程控制、控制工程、智能儀器儀表、嵌入式系統、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的設計、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

本專業為國家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新要求而特設的專業,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的軌道交通信號和控制工程領域的應用創新型人才。具備在本學科進行科學研究、技術管理、技術開發的綜合能力,以及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較高的人文社會科學素質。造就能在自動化與控制、軌道交通信號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系統分析、設計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從1978 年開始招生,具有較強的師資隊伍和學術梯隊,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完整的課程體系。依托該專業建有云南省唯一的、有較大影響的測控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光、機、電、計算機相結合的當代測控技術應用能力和實驗研究能力,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技術理論與設計方法,具有較強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傳感器技術、測控網絡系統技術、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系統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硬軟件的初步設計、應用研究與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軟件工程專業

從2009年開始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下設置了軟件工程方向,開展了軟件工程領域的本科教學工作,2014年新增該專業。本專業擁有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并獲得軟件工程工程碩士領域。配套建設了計算機網絡、嵌入式系統、計算機應用、計算機軟件、云計算、物聯網等多個實驗室。

軟件工程是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實用、高質量的軟件的學科,涉及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軟件開發工具、系統平臺等方面的知識;同時它還是一門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學科,涵蓋了計算機科學、數學、工程學、管理學、經濟學和系統工程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已成為全球的一大支柱產業。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于一體的專業。是一門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

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電子技術理論、通曉電子系統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具有較強計算機、外語和相應工程技術應用能力,面向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和智能控制、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等電子、信息、通信領域的寬口徑、高素質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電子技術基礎、高頻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ARM嵌入式系統、自動控制、傳感器原理與應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數字信號處理(DSP)等。就業去向主要是電子系統設備制造商、通信運營商、國內IT企業以及相關科研院所。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建筑類

(含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三個專業)

(云南省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建筑類按大類招生,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繪畫基礎,文理兼收,學制五年。第一學年不分專業,除校級平臺課外,主要開設建筑類的公共必修課,旨在使學生掌握建筑類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一學年末根據學生志愿和學習成績等進行專業分配,于第二學年開始分“建筑學”、“城鄉規劃”和“風景園林”三個專業培養。

建筑學專業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本專業已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專業教育評估。學生主要學習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城市設計、建筑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受到建筑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項目策劃、建筑全過程設計、城市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培養從事建筑設計、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授建筑學學士學位。

城鄉規劃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已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專業教育評估。學生主要學習城鄉規劃、區域規劃、城市設計、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建筑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受到城市規劃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城鄉規劃、管理、設計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授工學學士學位。

風景園林專業

本專業與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有密切的關聯性,學生主要學習景觀建筑設計、景觀規劃設計、景觀工程與技術、景觀設計原理、景觀生態原理、景觀植物與配置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知識,受到景觀建筑與規劃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國土與區域景觀規劃、景觀規劃與設計、場地規劃與設計、遺產保護與利用、公園體系建設與保護、游憩與旅游規劃設計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培養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授工學學士學位。

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是中澳2+2雙向培養試點專業,入選2+2雙向培養的學生畢業時可同時獲得昆明理工大學和澳大利亞紐卡索大學的學士學位。

2005年被列為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和云南省創新人才培養基地,2007年5月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專業教育評估,2012年5月通過第一次復評估。

本專業以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為指導,培養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等執業資格的基本訓練,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具備從事房屋建筑、公路與城市道路、橋梁、隧道與地下建筑、市政建設、鐵道工程、巖土工程等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咨詢、監理、研究、教育、投資和開發等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土木工程專業結合市場需求設有三個方向:建筑工程方向、交通土建方向、地下建筑結構與巖土方向。目前擁有“防災減災力學”學科博士點,“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結構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巖土工程”等二級學科碩士點,“建筑與土木工程”工程碩士點。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任務是以建筑為主要對象,在充分利用自然能源的基礎上,采用人工環境與能源利用工程技術去創造適合人類生活與工作的舒適、健康、節能、環保的建筑環境和滿足生產與科學實驗要求的工藝環境,以及特殊應用領域的人工環境(如地下工程環境、國防工程環境、運載工具內部空間環境等)。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培養具備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能力,能在建筑環境科學與工程、城市民用與工業熱能、燃氣、公用設施工程等領域,從事采暖、通風、空調、凈化、冷熱源、供熱、燃氣等方面的設計與咨詢、研究與開發、施工安裝、運行管理及系統保障等技術或管理崗位工作的復合型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

本專業已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專業教育評估,具有對應學科“市政工程”的碩士學位授予權,為全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

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取水工程、消防工程、防洪工程、建筑給水排水工程、工業給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規劃和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培養,獲得國家注冊設備工程師(給排水方向)的基本訓練;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消防部門、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大、中專院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科研開發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工程力學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主要學習數學、力學、試驗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必要的工程技術、實驗技術訓練,具備應用計算機和現代實驗技術手段解決與力學有關的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培養能在各種工程(如機械、土建、材料、能源、水利、化工等)中從事與力學有關的科研、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和力學教學工作的高級工程科學技術人才。

本專業擁有云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一門省級精品課程。工程力學學科是云南省重點學科,擁有力學一級博士授權點、工程力學博士后流動站和力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學科層次齊全。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教授13人,副教授1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5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高級實驗人員3人,博士19人。

工程管理專業

本專業主要學習和掌握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基礎,掌握土木工程的技術知識,掌握與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礎知識,受到注冊建造師、注冊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的基本訓練,具有較高的專業綜合素質、技能與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夠在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投資、房地產、造價咨詢、金融與保險等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與項目經濟評價、建設項目投資與融資管理、工程項目管理與監理、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等管理與技術工作。本專業授工學學位。

工程造價

本專業主要學習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方面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土木工程的知識;受到注冊造價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土木工程技術及工程經濟分析能力的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在建筑業、房地產業、政府部門、專業銀行、工程造價咨詢與招投標代理等專業性公司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與經濟評價、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工程計價(估算、概算、預算、結算)編審、工程招投標等專業性工作。本專業授工學學位。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

本專業為2012年教育部頒布的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特設專業之一,昆明理工大學是云南省唯一開設此專業的高校。本專業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擁有扎實的數學、力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了解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發展與動態,系統掌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規劃、開發、設計與施工的基本技術和知識,獲得注冊工程師(如注冊結構師、巖土師、建造師、造價師和監理工程師等)基本訓練,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一定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可在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軌道交通、橋隧、市政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的規劃、開發、設計、施工、管理及科學研究等工作。

電力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國家CDIO“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

(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云南省特色專業)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一個以強電為主、強弱電結合,電力、電工、電子技術與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寬口徑專業。本專業具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一級學科工學碩士學位點和“電氣工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是云南省重點學科。本專業具有兩項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由國家資助優秀本科生到美國東密西根大學出國培養合作項目;2+2本科國際學分互認項目,此項目每年招生規模30人。

本專業旨在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電氣工程及相關系統領域中的寬口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及其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電力部門、工礦企業、設計院、研究所、科研部門、大中專院校等等從事電力系統、電氣設備、電力電子、自動控制、計算機應用等行業的工作。

水利類專業

(含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二個專業)

“水利類”目前設有水利水電工程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兩個專業。學生按照大類招生,采取“厚基礎”、“寬口徑” 的培養方式。學生進校一年內不分專業,在統一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平臺下學習;一年后,在學生對專業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按照學生志愿+成績排名并結合學院專業實際情況的方式在“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進行專業選擇。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云南省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源自云南工學院1974年設置的水利水電工程與建筑專業,1976年開始招生,1994年云南工業大學設置水利水電工程專業;1996年取得水利水電工程工學碩士點資格;1996年獲云南省水利工程重點學科(2000年掛牌);2000年獲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005年獲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和農業水土工程工學碩士點;2007年獲教育部水利水電工程特色專業; 2010年獲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現有水力學、土力學、水工水力學、水電站廠房模型室、水資源仿真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直接為本科教學服務。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學科基礎、廣泛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具有水利和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夠在水利、水電等部門從事技術、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扎實自然科學知識,較好人文科學知識,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管理等方面應用能力,及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方面專業及專業基礎知識,能適應現代化建設和未來社會與科技發展需要、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水利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主要學習水文學原理、水力學、水文地質學基礎、地下水動力學、水質分析化學、工程水文學、水文統計與水利計算等。

本專業適于到水利、地調、電力、能源、交通、海洋、城建、環保、石油、農業等部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從事水資源及水環境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預報、開發利用與管理、技術經濟等科研與工程技術工作。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學院現具有環境污染治理工程設計、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土保持監測等資質;是“云南省環境科學與工程高新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2000年被教育部列為“中日城市環境核心大學”。現有固體廢物資源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環境保護工業資源循環利用工程技術中心、云南省工業廢氣凈化及碳一化工研發中心、云南省高校環境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高校環境土壤科學重點實驗室。

環境工程專業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本專業已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本專業是全國第一批經原國家教委批準的環境工程專業,3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已成為我國環境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現有教師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16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4人。

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和工礦企業水、氣、固體廢物和物理性污染等污染防治技術以及環境質量評價、污染物監測、資源保護等方面專業理論知識,具有污染控制工程設計與運營能力、環境規劃與管理能力以及環境工程新工藝、新設備研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范圍:具備環境工程領域的實踐操作、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可從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物理性污染防治、污染物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科研、設計和系統運行管理工作。

環境科學專業

環境科學學科目前設有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學、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資源環境規劃與管理等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特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環境土壤科學”、“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污染控制化學”和“環境規劃與管理”。該學科現有專職教師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0人。其中云南省高端引進人才1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云南省百名海外引進人才2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名,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

本專業培養掌握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本專業的特色是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并掌握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環境規劃等主要環境問題的科學規律,綜合利用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等基礎學科方法、環境規劃與管理方法提出環境問題解決方案與途徑,結合環境工程基本知識解決污染控制中科學及應用問題的能力。

業務范圍:可從事環境監測、環境污染預防與控制、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咨詢、環境質量影響評價、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環境執法、環境審計、生態恢復與建設、水土保持與生態工程、環境保護等行業的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等工作。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是全國第一個設置的資源再生領域的本科專業,其主要任務是解決廢物的再生和資源化中的科學問題,為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發展提供理論基礎。本專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教師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1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

本專業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基礎厚、知識面廣、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研究人才。

業務范圍:可從事關于資源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監測技術、固體廢物評價等方面的科研、工程設計和系統運行管理,同時具備資源再生、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的科研、工程規劃設計的能力。

交通工程學院

交通工程專業

交通工程專業分為道路交通及城市軌道交通兩個培養方向。

●道路交通方向:本專業培養知識結構、專業技能和人文素質協調,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交通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與研究人員素質訓練,具有一定創新精神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業務范圍:道路工程設計與施工、交通規劃與管理、交通信息與控制等方面的專業工作能力。

就業領域:交通規劃與管理、道路工程建設和施工、交通科研機構、院校、交通運輸、公路運營管理等部門或單位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

●城市軌道交通方向:本專業培養知識結構、專業技能和人文素質協調,具備綜合交通運輸背景,掌握交通運輸工程的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掌握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設計、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技能,獲得工程師與研究人員素質訓練并具有一定創新精神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業務范圍:城市軌道交通相關工程系統規劃、設計與施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與管理。

就業領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管理部門或單位技術與管理工作。

車輛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備機械工程基礎知識和理論,扎實掌握車輛工程專業基礎知識和能力,接受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應用現代設計與研究分析方法在汽車和發動機行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檢測、實驗、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經營銷售的復合型、創新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設汽車工程和發動機兩個專業方向。其中汽車工程專業方向學習汽車設計制造和汽車工程實驗研究的相關理論。發動機專業方向學習發動機研究、設計、開發和制造的相關理論。

就業領域:汽車及發動機生產企業、環保部門、科研單位、院校、汽車運輸和管理部門、機動車檢測部門、汽車營銷部門。

交通運輸專業

(云南省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本專業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人文素質良好,掌握汽車運輸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從事交通運輸組織管理、運輸場站設計和技術管理、汽車制造、現代汽車測試、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營銷與服務工作,具有一定創新精神的復合型高級技術與管理人才。

就業領域: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各級交通運輸行政管理部門與企事業單位、交通規劃與設計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城市公交公司、專業汽車運輸、機動車檢測與管理、交通科研院所、學校、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汽車4S店、現代物流企業、汽車保險、汽車后服務市場等部門和行業工作。

物流工程專業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以物流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為理論基礎,工學與管理學相互滲透,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和較強的實踐技能、良好的信息技術和外語應用能力,全面掌握現代物流理論與技術方法,具備進行物流工程規劃設計與實施、現代物流裝備設計與運用、物流系統運營與管理等知識與技能的高素質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就業領域:學生畢業后可到物流企業、交通運輸企事業單位,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部門,商業、流通業管理部門,物流項目規劃建設、物流設備研發和銷售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科研院所、學校等單位從事物流與運輸等相關的技術和管理工作。

交通運輸類(國際班)

交通運輸類國際班是昆明理工大學在交通工程學院與國際學院聯合設置的航空類應用型人才本科國際班。國際班按交通運輸類招生,實行“2+2”全英語授課人才培養模式,大學一、二年級在國際學院學習,三、四年級出國到佛羅里達理工學院學習(具體學習內容見國際學院介紹)。因故未能出國的國際班學生可在交通工程學院所屬交通運輸、交通工程、車輛工程和物流工程四個本科專業中雙向選擇專業繼續學習,在學制內獲得培養計劃所規定的學分后,可獲得所選專業的昆明理工大學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本專業屬昆明理工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2+2”中澳嵌入式聯合培養專業,畢業生將有機會同時獲得昆明理工大學和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頒發的學士學位證書。

本專業培養了解學科前沿和發展動態,熟悉有關法規、規范和政策;具有系統思維和扎實學科理論基礎,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依托資源化工二級學科博士點、化學工程與工藝一級學科碩士點和云南省化學工程與技術重點學科,在厚基礎、寬專業、重實踐與創新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注重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生產實踐、科研實踐的有機銜接,形成了化學工藝、精細化工、化工檢測等特色專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化工、能源、環保、冶金、醫藥、材料及相關領域的企業、科研設計院所、政府、學校等單位從事技術開發、設計、管理等工作。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了解學科前沿和發展動態,熟悉有關法規、規范和政策;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技能強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依托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的深厚積淀和新建專業良好的科研、實驗平臺,圍繞石油加工工程和煤化工兩個特色專業方向,重點學習能源化工生產過程原理及裝置設計,依托我國和云南省煤化工、石油化工的產業基礎,在注重培養學生工程技術能力的基礎上,延伸石油和煤化工深加工產品,研究、開發新型催化材料與新能源材料。

學生畢業時可在化工、能源、環保、冶金、醫藥、材料及相關領域的企業、科研設計院所、政府、學校等單位從事技術開發、設計、管理等工作。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工程技術與科學基本知識以及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氣、能源、冶金、輕工、食品、制藥、生物、環保、建材、機械、煙草等領域從事過程裝備與控制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監測控制、安全保障、運行維護等工程技術,以及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工程科技專門人才。

本專業屬于學科交叉型,具有“知識領域寬廣”和“適應能力強”兩個顯著特點,學習內容橫跨機械、熱能、化工、控制、電氣、計算機等學科。按“過程”+“裝備”+“控制”構建專業學科基礎和配置主干核心專業課。設置相應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實踐能力。本專業在過程強化技術與設備、熱能利用技術與設備,新能源技術與工程,流體密封技術,壓力容器與壓力管道,石油與天然氣裝備、過程測量與控制等領域開展了持續研究,形成明顯特色,與能源、資源、環境、材料等領域關系密切。

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

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6月,是我校與云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聯合組建的,主要開展針對食品科學領域的博士、碩士及本科層次學歷教育、中短期培訓及科學研究工作,立足云南,面向全國,積極促進食品工程及質量安全領域水平的提升。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本專業是云南省首批建設的食品科學與工程重點學科,設有食品工程和發酵工程兩個方向。主要學習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藝學、食品安全及質量控制、食品機械、食品工廠設計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受到食品分析檢測、食品安全評價、食品科學研究及食品工程設計等的基本訓練,掌握食品工業產品開發中試驗設計、產品制造、產品評價、數據處理的原理及食品加工機械設備基本原理并能進行食品工廠、車間的初步設計。

就業領域:食品加工企業、農產品物流企業、食品餐飲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食藥監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等部門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開發、工藝設計、技術改造、品質保障及生產管理等工作。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本專業依托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及分析測試中心建立。主要學習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安全學、食品毒理學、食品營養學、食品標準與法規、食品工藝學等基本知識,接受食品質量管理、食品安全評價、食品科學研究及分析測試技術等各方面的基本訓練,熟悉國際國內食品標準與法規,具有從事食品分析檢測、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食品質量管理等能力。

就業領域:食藥監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食品加工企業、農產品物流企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海關、衛生防疫、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部門從事食品原料及相關產品質量控制、質量檢測、質量管理、質量認證等應用技術和管理技術工作。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下設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制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教學中心等三個教學、科研機構。現有教職工65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導師7人,特聘教授3人,云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5人,云南省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學院現有一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云南省二級重點學科,一個“昆明理工大學/清華大學――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省校共建重點學科,四個校級重點學科。擁有“環境生物學”、“生物冶金”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擁有“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生物學”所屬十二個二級學科碩士點),“藥物化學”、“生物化工”兩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生物工程”、“制藥工程”二個工程碩士授權點。學院現有流式細胞儀、活細胞工作站、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定量PCR儀、高效液相色譜、天然藥材提取中試生產線、細胞發酵罐等核心儀器設備用于研究、教學工作。學院科研成績突出,近三年來,在研863、973子項目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5項,其他省部級項目30多項,總科研經費2000多萬元。學院與日本京都大學、東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東倫敦大學、美國北卡羅萊州大學、堪薩斯大學等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在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等方面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頻繁。

生物工程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的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適合于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生物工程技術企業、生物工程制行業、生物制品企業、政府、醫院相關部門及其它與生物工程專業相關的單位和部門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生產、制品檢驗等工作。

制藥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化學、藥學、制藥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備藥物合成、工藝設計與革新、新藥研制與開發、劑型及制劑設計、質量控制及藥物分析、工程設計等能力;能在制藥相關領域從事研究、開發、工藝設計、工程設計、生產技術改進、質量控制、醫藥企業管理等工作的研究開發型和技術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現代農業工程學院

學院網址:http://fmae.kmust.edu.cn/

學院招生咨詢電話:張老師  李老師 0871-65920382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及其自動化裝備設計與制造、機械管理與維護、農業生產過程機械化與自動化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農業機械工程師基本訓練,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能從事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維修與維護、農業機械化規劃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授工學學士學位

畢業生可在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生產企業、管理部門等從事教學、科研、機電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推廣應用和經營管理等工作。生產企業涵蓋農業機械、重工機械、礦山機械、冶金機械、建筑機械、化工機械、食品加工機械、汽車等制造企業,適用行業較廣。

農業電氣化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農村地方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農業生產過程電氣自動化及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有關的分析計算、工程設計使用維護、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本專業授工學學士學位。

畢業生可在水電、輸變電、工礦企業的電氣自動控制等部門從事電氣化成套設備、電子電器產品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操控和試驗研究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中專學校及研究院所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適用行業較廣。

農業水利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掌握灌溉排水系統、農村供排水工程和農村水環境及水土保持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創造、創新和創業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授工學學士學位

畢業生可在水利、水電、農業水利、水保等部門從事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試驗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中專學校及研究院所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畢業生就業面廣。

園林專業

園林專業于2009年開始招生。現學院園林植物及設計方向教學及實踐條件完善,學生在校期間,能夠系統學習和掌握現代園林學科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并受到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訓練,參與園林設計和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充分鍛煉了學生綜合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已經畢業的學生能夠很快勝任園林建設方面的工作。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園林規劃與設計和園林植物方面的基礎理論,具有園林規劃與設計、施工管理、園林植物培育及應用技能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可在城建部門、園林部門、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城市綠地系統、各類公園、風景區、工礦區、庭院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以及園林植物的繁育、花卉生產等的教學研究工作。

理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以信息技術與計算技術的核心基礎為研究對象的應用數學類專業,該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受到科學研究、應用研究和科技開發初步訓練,能解決信息技術和科學與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授理學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離散數學、數學建模;C++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微機原理與匯編語言、操作系統原理;數字圖像處理、信息論、計算機網絡技術等。

本專業自開辦以來,一直堅持“強基礎、寬口徑、重實際、創特色”的指導思想,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就業主要集中在IT行業、金融、教育等企事業單位,部分學生考上公務員進入政府部門,并有一批學生考上研究生繼續深造。

應用化學專業

本專業依托昆明理工大學學科特色和云南省優勢資源,培養區別于化學、化工等專業,具有堅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理論基礎及實踐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和復合型應用化學專門人才。

面對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特點與趨勢,有針對性地增設了應用性更強的專業課程,如:化學分離科學、應用電化學、電化學測量基礎、金屬腐蝕與防護、有機分析、有機合成等。

主要課程有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結構化學、化工原理等。本專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分析測試方向、電化學方向、有機及藥物化學方向以及相關專業的理論研究、實踐應用、新產品研發及管理等工作。

電子信息類

(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二個專業)

電子信息類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和“電子科學與技術”二個專業,學生進校一年半后可根據學習成績、綜合表現、興趣特長確認其主修專業,并鼓勵學生選讀雙修專業或輔修專業。在三年級結束時確定專業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包含三個方向:數字信號處理系統方向、嵌入式計算機系統方向、射頻無線電系統方向;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包含二個方向:光電子技術方向和光信息技術方向。

電子信息類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數學、物理、外語及計算機知識基礎,掌握現代電子學和電子信息處理技術領域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電子信息類專業在具備廣博扎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分別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通過對電子學、光電子學、計算機技術及理論、數字信息處理及傳輸理論、光信息處理技術及理論,圖像處理及傳輸理論、微波通信技術、光通信技術、光電控制和檢測,電顯示技術、微機電系統技術和理論等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的學習,掌握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專業知識及應用知識的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的電子制造、光電子、計算機及網絡、通信、電子信息工程、微機電、信息處理、電子設備與儀器、大型光電設備的研制等領域從事研究、教學、設計、管理工作。

外國語言文化學院

英語專業

本專業已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專業教育評估。

英語專業注重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系統掌握英語語言學、文學、文化和翻譯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嫻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掌握科技英語、經貿英語基本知識和翻譯技巧以及外語教學理論和實踐能力,熟練掌握一門第二外語(日語、德語或法語),具有較為廣闊的國際視野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較強的思辨能力與實踐創新能力的復合型英語人才。本專業采用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國內學習與國外實習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提供職業培訓,為學生提供出國實習、實踐語言和擴大國際化視野的機會;我校的國內外學生交流項目為達到要求的學生提供到國內外知名高校進行交流學習的機會。

就業方向:中外企業、事業單位、翻譯公司、科研院所、外貿公司、出版社、旅游局、教育部門等從事涉外、翻譯、教學、管理及科研等工作。

翻譯專業

翻譯專業依托昆明理工大學理工科學科特色和優勢,重點開展科技翻譯、工程技術翻譯和經貿翻譯教學。本專業注重培養具有扎實的英漢雙語語言綜合應用技能、系統掌握英漢雙語語言、文學、文化基礎知識和理論,扎實的翻譯理論知識,嫻熟的英漢-漢英口筆譯技能;掌握較豐富的冶金、地質和國際經貿等專業知識,一定的現代翻譯技術以及翻譯行業的基本規范和要求,具有較強的科技、工程技術、經貿翻譯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熟悉英語國家文化和中國文化、具備寬廣的國際化視野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勝任科技、工程技術領域、國際經貿合作、教育、旅游、新聞媒體及其他語言服務行業等領域的專業翻譯人才。

我校建有模擬國際會議同聲傳譯實驗室和筆譯訓練室,為學生創造一個互動創新型的翻實訓空間;我校與省內企業共建的翻譯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提升翻譯能力的實踐機會,為進入職場做好充分準備。

就業方向:中外企業、事業單位、翻譯公司、科研院所、外貿公司、出版社、旅游局、教育部門等從事專業的口、筆譯工作。

藝術與傳媒學院

藝術類

所有藝術類專業面向藝術類考生(文、理兼收)招生 ,學制四年,授藝術學學士學位。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設計審美文化理念,現代設計思維與創新意識。以及面向視覺傳達設計方面的策劃、平面創意設計、組織及設計管理能力、具有實際應用技能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就業方向涉及視覺傳達設計行業以及相關品牌策劃廣告設計機構、專業產品形象設計公司、藝術設計展示策劃公司、藝術媒體創作及報業出版集團從事專業技術及相關管理工作。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培養掌握電影、影視動畫和數字媒體創作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及理論,能從事數碼攝影、攝像、數字媒體影視編導、交互式媒體設計及二、三維數字動畫創作理論研究,以及面向建筑、室內外景觀、城市規劃、產品設計、游戲軟件開發、教育等行業及有關單位從事虛擬現實數媒創作、教育研究和其他美術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

環境設計專業

環境設計專業分兩個專業培養方向:室內設計方向和景觀藝術設計方向。

● 室內設計方向:以建筑室內設計為核心,集藝術、科學、工程技術于一體,涵蓋建筑室內設計、建筑外裝飾設計、建筑外部環境設計、商業設施設計、展示設計等方面。主要為專業設計機構培養從事建筑室內設計,建筑裝飾,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具有一定理論水準、現代思維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藝術應用型設計專門人才。

● 景觀藝術設計方向:以外部環境規劃設計為核心,集藝術、科學、工程技術于一體,涵蓋城市市政、交通、綠化、公共環境空間、居住環境空間、商業環境空間以及區域、自然生態、旅游等多種功能區域的景觀設計。本專業方向旨在培養適應現代城市建設需要,具有較強的現代設計思想意識、實踐能力和較高的藝術素養,能從事景觀規劃設計、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城市公共藝術設計、景園建筑設計、景園工程施工管理等的復合型景觀藝術設計專業人才。

繪畫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中、西方傳統繪畫技能,系統掌握繪畫理論及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在藝術創作,教學領域從事藝術研究創作及教學工作的高素質繪畫專門人才。該專業畢業生具備專業文化素養,有一定審美能力,并具備繪畫藝術創作、教學、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藝術領域、教育、設計、研究、出版、管理單位從事教學、創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

本專業分為兩個方向:油畫方向、中國畫方向(兩個方向隔年招收,2014年招油畫方向)。

● 油畫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養具有一定油畫藝術理論、技能、技巧及一定獨立創作能力的高級繪畫專業人才。主要開設素描、油畫靜物、油畫人物、油畫風景、人體結構、油畫創作等課程。

● 中國畫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養具有較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深入把握中國畫的理論及技能,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創新型高級中國畫專業人才。主要開設素描、書法、白描、工筆花鳥、工筆人物、山水臨摹與創作、寫意花鳥、中西方美術鑒賞等課程。

產品設計專業

產品設計是一個涉及科學技術和美學藝術的綜合性、交叉性學科。它綜合運用自然、社會、人文等諸學科知識,協調技術與藝術,圍繞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進行產品設計和研究,通過對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進行設計,使產品更加符合人們的心理與生理需求,為人類創造更好的生存和生活方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產品設計已經成為新世紀最具活力的學科之一。

產品設計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產品設計基礎理論知識、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設計能力,綜合素質良好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播音與主持藝術是一個涉及新聞傳播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藝術學的綜合性、交叉性學科,其核心專業課程是廣播電視播音學。

本專業面向廣播電視媒體、網絡新媒體、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播音學、新聞傳播學、語言文學及美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從事廣播電視普通話,新聞播音與主持及新聞報道、專題播音與主持、文藝節目播音與主持、雙語播音與主持、影視配音與演播以及廣播電視節目的策劃、編導和制作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學生畢業后可到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站、新聞傳媒機構、宣傳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播音、主持、新聞采訪、文藝演出、群眾文化活動等工作,也可到企事業單位從事宣傳、公關、文秘及一般行政工作。

非藝術類

工業設計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工業設計是一個涉及科學技術和美學藝術的綜合性、交叉性的學科。它綜合運用自然、社會、人文等諸學科知識,協調技術與藝術,圍繞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進行產品設計和研究,通過對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進行設計,使產品更加符合人們的心理與生理需求,為人類創造更好的生存和生活方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工業設計已經成為新世紀最具活力的學科之一。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知識、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設計能力,綜合素質良好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主要學習表現技法、構成設計、設計美學、產品開發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模型設計與制作、工業設計工程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數字動畫設計等課程。該專業畢業生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產品開發設計及其相關領域的設計、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新聞傳播學類

(含傳播學、編輯出版學、廣告學三個專業)

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只招文科生,學制四年。

新聞傳播學按大類招生,第一學年不分專業,除校級平臺課外,主要開設新聞傳播學的公共必修課,旨在使學生掌握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二學年開始分“傳播學”、“編輯出版學”和“廣告學”三個專業培養。

傳播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既擁有扎實的新聞學、傳播學與信息理論等相關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知識,又具有豐富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熟悉網絡傳播環境、掌握網絡傳播技能以及其他傳播實務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業務范圍:新聞采寫編評攝,數字信息采寫編排,圖文信息處理,專題內容策劃,站點開發營銷,其中重點是以門戶網站為主的多媒體網絡內容傳播和視覺傳播。

就業方向:新聞媒體,電子商務網站,網絡信息公司,政府信息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的信息中心從事新聞采集,內容編輯與信息傳遞,特別是新聞傳播、網絡傳播的實務和研究工作。

編輯出版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既具備編輯出版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同時又具備較強的數字傳播技術應用能力,能夠勝任現代傳媒特別是電子報紙、數字影視、數字出版、音像電子出版等相關領域工作的編輯、制作、策劃與營運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模式與特色: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厚基礎寬口徑,強調應用技能訓練。

業務范圍:電視節目制作,音像電子出版,數字媒體編輯,網絡出版物的策劃與營運。

廣告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廣告學、市場營銷學和傳播學理論知識與技能、具有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懂得廣告、市場、營銷的特點和規律,能在廣告公司、新聞媒體的廣告部門、市場調查與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制作、廣告文案撰寫、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工作的廣告學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范圍: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制作,廣告文案撰寫,廣告客戶管理,廣告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策劃,市場調查分析,公共關系等。

法學院

法學專業

1997年開始招收法學專業本科生,同時招收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刑法、民商法等8個方向的法學碩士研究生;參與環境規劃與管理、礦產資源保護與法制2個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招收法律碩士研究生。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法學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與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法律職業人才。本專業注重學生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與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及研究生考試相結合,強化案例教學,進行創新意識與創業精神的培養。

業務范圍:各級、各類黨政國家機關從事公務員工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在審判、檢察、公安、司法行政、監獄等政法部門從事專業法律實務、專職律師或者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工作,從事仲裁、公證、社區矯治等社會法律服務工作以及法學教學研究工作。

管理與經濟學院

會計學專業

(注冊會計師方向)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強市場經濟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具備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和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等理論知識和能力,側重注冊會計師業務技能,并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審計、理財及相關經濟管理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能的管理學科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按照國家注冊會計師考試同步教材體系要求,主要學習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理論方法,并進行會計實務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通過系統學習,學生在校期間可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的相關理論;掌握會計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技巧,具備組織和管理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基本技能;培養較強的專業判斷能力與決策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和為管理決策提供有效會計信息的能力;4、熟悉財會工作的相關政策和法律。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云南省首批“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

本專業集中優秀教學資源,培養面向國際、國內的信息化建設和管理咨詢的高級人才,使學生系統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管理信息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具有較強的組織流程分析和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能力;具備扎實的現代管理、經濟定量分析以及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具有良好的英語溝通交流能力和出國深造、攻讀研究生、從事國內外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和管理咨詢的良好競爭力。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信息系統、管理學、經濟學、數量分析方法、數據挖掘技術、信息資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開發與管理,以及組織的流程分析、診斷與優化的技能;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信息系統建設、咨詢的基本能力。

市場營銷專業(客戶關系管理方向)

我校市場營銷系是云南省高校第一個市場營銷專業的“誕生地”,現在擁有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 “組織行為學”和兩門云南省省級精品課程“組織行為學”和“市場營銷學”;建立了“行為分析實驗室”和“物流工程實驗室”等兩個實驗室,在國內高校中首次將實驗心理學技術與方法應用于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實踐中。

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營銷管理相關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適應市場需求的營銷管理實踐能力,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實務與管理工作,或在高校、科研院所從事市場營銷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中高級營銷管理專門人才。

本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應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系統掌握市場營銷理論,受到市場營銷技巧與方法方面的訓練,具有營銷管理、營銷策劃等能力與素質。

工商管理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云南省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工商管理專業成立于1999年,擁有工程項目管理P6信息平臺實驗室,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亞洲開發銀行重大課題5項、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項、云南省特色專業建設點1項、省級精品課程1項,云南省省級教學團隊1個和省級教學名師1名,具有較強的教學和科研實力。

本專業旨在培養擁有項目管理、企業管理、政府部門公共管理等相關理論和能力,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項目管理和企業管理工作,以及從事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級專業人才,特別是為南亞、東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的項目管理人才。

金融學專業

本專業屬于經濟學門類,建立在經濟學、管理學和數學等學科基礎上,具有綜合性、技術性和交叉性等特點。

本專業培養既掌握金融、經濟理論基礎知識,又具備金融業務技能,同時又具有基本的數學、理工自然科學知識,熟練駕馭外語和計算機工具,并具有國際溝通能力,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會計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目前,結合專業自身特點和云南省的區位優勢,根據社會對金融人才的需求,該專業主要側重銀行和證券兩大領域,既有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也有中觀層面的行業資金融通理論。不僅注重金融專業知識,也注重數理統計知識,不僅注重理論學習,也注重社會實踐和認知。與南京證券、安信證券等多家大型企業聯系建立實習實踐基地,與太平洋保險公司、首創期貨公司合作,共同培養社會急需人才。同時,本專業利用云南所處連接中國、東南亞、南亞三大市場的交匯結合部的特殊區位,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西北大學(Payap大學)、清邁大學建立了良好的教學、培訓合作機制和學生互換培養、交流協議。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思想品質,能夠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現代西方經濟學基本理論,能夠正確認識和把握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熟悉東南亞南亞商務環境,能夠熟練使用一門國際通用的外國語言,能夠熟練運用信息通信技術從事日常事務和涉外經濟工作,具有良好的溝通、應變、協調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能在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商務經營和管理、實際業務、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成為適應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現代化建設以及多區域合作與發展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應用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國際經濟和貿易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訓練。

國際學院

國際學院代表學校專職負責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教育方向、經貿方向) 、交通運輸類國際班、外國留學生漢語教學、全校中國學生出國交流與留學管理,預科、本科、碩士、博士各層次外國留學生招生及管理等工作。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本專業注重培養具有堅實的漢語理論基礎,扎實的外語基礎(精通英語,掌握一門小語種),系統掌握中國文學、文化、國際經濟、貿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及技能,較全面的了解第二語言習得規律和漢語教學、國際經貿方式方法,熟悉跨文化交際知識,在國內外開展漢語國際推廣教學的師資,以及在外貿、外事、中外文化交流等行業從事涉外工作的專門人才。

本專業采取全新“2+1+1”漢堡包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在本科四年中,前兩年課程以漢語和英語基礎課為主,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外交禮儀等課程為輔,第三年由我校海外實習基地的國外學校或企業資助,并安排達到要求的學生到國外進行10個月的語言實習及教學實踐。第四年回校進行理論提升,分漢語教育方向和經貿方向進行培養。我校的海外實習基地為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以職業的身份進入海外企業或學校,實現學生在職業心理、專業技能和學科知識上的零距離轉化和對接。

交通運輸類(國際班)

交通運輸類國際班是昆明理工大學在國際學院與交通工程學院聯合設置的航空類應用型人才本科國際班。為滿足社會對航空類緊缺專業人才的需求,做好民航業發展的人力資源儲備,培養國際通用的航空技術及航空服務領域急需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昆明理工大學依托現有的理工學科優勢,引進國外知名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開設交通運輸類國際班。

國際班按交通運輸類招生,實行“2+2”全英語授課人才培養模式,大學一、二年級在國際學院學習我校本科專業要求的通識課程、強化外語課程及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FIT)承認的基礎課程,外語成績達到要求和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學生,三、四年級出國到FIT學習,學生可選擇FIT的所有專業,包括可兼學飛行并申請美國飛行駕照的航空科學、航空管理學、航空氣象學這三個專業以及航空計算機科學專業,學生也可選擇到與我校簽署合作協議的德國、法國及其他國外大學學習。達到中外大學相關要求的學生,畢業時可獲得昆明理工大學及留學大學中外雙方的畢業證和學位證。

因故未能出國的國際班學生在我校工程學院內雙向選擇專業后按所選專業的培養方案繼續完成學業,具體參見交通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醫學院

臨床醫學專業

昆明理工大學醫學院成立于2011年3月,設有基礎醫學系和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系共有教師51人,博士生導師2人。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余項,863、973以及十一五重大專項一級子課題等5項,省部級項目60余項,現開展衰老、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理以及兒童呼吸道疾病的疫苗的基礎科研。已在Nature genetics、J.Neuroscience等國際頂端雜志發表SCI論文300余篇。臨床醫學院所在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即昆明理工大學附屬醫院,始建于1939年,是云南省最早的公立醫院,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院士工作站2個,專家工作站1個。有國家級重點專科3個、省級重點專科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創新團隊3個,省級研究中心23個、省級質控中心3個、國家級和省級示范基地及培訓中心9個。目前附屬醫院主持包括國家級以及省部級項目200余項,近三年獲各類科技成果獎40余項,發表論文1200余篇,開展新業務、新技術300余項。

本專業培養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較全面地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初步具備臨床醫學專業工作能力,具備適應醫學科學技術競爭和社會需要的基本素質與發展潛力。適應我國21世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醫學實用型人才。本專業學制五年,授醫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醫療、預防保健和計劃生育等相關的醫院、研究所、學校、計劃生育部門等,能在醫學和生物等領域從事臨床診治及基礎醫學研究和教育等工作。

質量發展研究院

質量管理工程專業

質量管理工程專業是研究質量管理活動基本規律的學科。本專業通過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以及以過程為核心的系統實習訓練,使其具有系統的質量管理與工程專業知識,較強的質量意識,較高的專業素質與嚴謹的思維方式,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和具備解決工作實踐中的質量問題的能力,以滿足我國發展對質量人才的需求。

主要課程:質量管理、質量工程、工程經濟、統計技術、計量學、標準化、市場規制法、現代制造系統等。

就業領域:政府各級質監部門,與質量相關的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企業質量管理部門從事質量監督、質量管理、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質量數據統計分析等工作。

國防生

國防生是根據部隊建設需要,從參加全國高考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收培養的青年學生。國防生在校期間享受部隊提供的暫定為每學年10000元國防獎學金,除完成大學文化課程外,參加軍政訓練,畢業后分配到部隊任指揮或技術軍官,享受待遇與同期入軍校學員相同。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所學專業知識和能力,具有一定軍事素質的復合型指揮或技術軍官。

報考條件:政治合格,現實表現好,年齡在20周歲以下(截止當年的8月31日),身體符合軍檢標準,男性身高在162厘米以上,每一眼裸眼遠視力均在4.5(0.3)以上,矯正視力在4.9(0.8)以上。

報考程序:按照填報志愿、政審、面試、體檢、錄取、復審復查和簽訂協議等程序進行。

國防生報考咨詢電話:0871-64771635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碌曲县| 长乐市| 锦屏县| 曲靖市| 麦盖提县| 舟山市| 泰安市| 湘潭市| 沈丘县| 祁阳县| 胶南市| 闽侯县| 津南区| 丰原市| 疏附县| 江达县| 石门县| 广丰县| 安溪县| 左权县| 宕昌县| 清远市| 昌乐县| 宜昌市| 高邮市| 武川县| 苗栗县| 博兴县| 栖霞市| 明星| 礼泉县| 东阿县| 阿拉善左旗| 山丹县| 康马县| 松江区| 会昌县| 霍城县| 中方县|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