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統計局,市級有關部門、單位,有關統計教育培訓機構:
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四川省統計管理條例》、《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以及《四川省統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管理辦法》、《四川省統計局關于開展2014年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及繼續教育工作的通知》(川統計函〔2014〕2號)等有關規定,為全面推進統計行業準入制度,保障統計改革的全面實施,進一步提高全市統計從業人員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促進我市統計數據質量和統計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經研究,我局對全市2014年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及繼續教育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統計從業資格認定
(一)報考對象。
在我市轄區內從事統計工作,未取得《統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在崗專(兼)職統計從業人員,或有志于從事統計工作的人員。
(二)考試報名時間與地點。
1.報名時間:2014年5月4日至8月1日。
2.報名地點:統計從業人員工作(學習)單位所在地或居住所在地的縣級統計局。報名點聯系人及咨詢電話見附件3。
(三)報名時需提交的材料。
1.《統計從業資格認定申請表》(見附件1)一式二份;
2.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復印件2份;
3.本人近期2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2張。
2014年瀘州市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報考人員匯總表(見附件8)電子文檔(Excel格式)于8月7日前報市統計局。
(四)考試時間與科目。
2014年全國統計從業資格考試日期為9月21日(星期天)。
具體考試時間為:
上午9:00-11:00《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
下午14:00-16:00《統計法基礎知識》。
(五)考試收費標準及考前培訓。
1.考試收費。統計從業人員考試考務費50元/科(川價00036502)。
2.統計從業資格考前培訓。
統計從業資格考前培訓屬于短期培訓。按照行政機關職能轉變的要求,考前培訓的教育服務不再由統計行政主管部門實施,2014年全市統計從業資格考前培訓交由我市境內的省級統計教育培訓基地瀘州市職業技術學院負責實施、提供。該院負責在各區縣設置合格的培訓點,聘請具有一定統計專業或統計法律、相關理論造詣,有一定教學經驗,工作認真負責的人員擔任教學與輔導工作。
培訓時間每科原則上不少于40學時。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統計從業資格考前培訓報名地點設在各區縣統計局從業資格報考點(見附件3)。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對從業資格考前培訓收費按照財政、物價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有條件的,在報名點縣級統計局購買在線學習卡后,也可以登陸四川省統計局外網(http://www.sc.stats.gov.cn)參加從業資格考試考前培訓的網絡在線學習。
(六)教材征訂。
2014年統計從業資格考試教材見附件4。教材費在報名時按定價收取,逐級全額上交。區縣統計局代為負責教材的組織征訂和分發工作。
二、統計繼續教育
(一)培訓對象。
在我市轄區內,持有《統計從業資格證書》或《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的全體在崗統計人員。
初級調查分析師認定培訓面向全社會,未持證人員也可報讀參考。
(二)學習培訓方式、科目與時間。
1.集中培訓。繼續教育集中面授學習培訓屬于短期培訓。2014年我市統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服務交由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實施、提供。該院在各區縣設置合格的培訓點。全市統計從業人員報名參加瀘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的統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班,完成規定的學習培訓任務,經考試合格,視為完成2014年度統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憑考試合格成績,區縣統計局在合格人員的《統計從業資格證書》上登記統計繼續教育學習情況,并進行網絡注冊。學習班次、時間、地點由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另行通知。
培訓科目與時間。統計從業人員須在市統計局公布的統計繼續教育教材中選擇3門課程(其中選修一門專業課程)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統計從業人員應于2014年10月底以前完成2014年度統計繼續教育培訓,且培訓時間原則上每科不少于32學時。
2.初級調查分析師證書認定培訓。由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實施。報考人員參加該院組織的培訓、考試考核,考試考核合格后,將獲得由國家統計局教育中心和教育部考試中心聯合頒發的調查分析師初級證書(該證書為國家統計局和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監制),并視為完成2014年度統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
培訓科目與時間。國家規定的3門課程(調查分析基本技能、調查報告寫作、社會經濟調查方法與實務)。培訓時間,每科不少于32學時。
3.高級研修班。統計從業人員報名參加國家統計局統計教育培訓中心或四川省統計局教育中心于2014年度內組織舉辦的各類統計教育高級研修班,并取得結業證書,視為完成2014年度統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參加人員持《統計從業資格證書》和結業證書,在區縣統計局注冊登記。
4.在線有償培訓。有條件的,在報名點縣級統計局購買在線學習卡后,也可以登陸四川省統計局外網(http://www.sc.stats.gov.cn)參加繼續教育的網絡在線學習。
(三)教材征訂。
2014年繼續教育集中面授教材、初級調查分析師認定教材分別見附件5、附件6。教材費在報名時按定價收取,逐級全額上交。區縣統計局代為負責教材的組織征訂和分發工作。
(四)報名辦法。
1.報名時間:2014年5月4日至8月15日。
2.報名地點。全市統計從業人員選擇參加繼續教育集中面授學習或初級調查分析師證書認定的培訓,可到工作(學習)單位所在地或居住所在地的縣級統計局報名,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在各區縣統計局設置了報名點。
報名表見附件2,報名點聯系人及咨詢電話見附件3。集中面授和初級調查分析師認定的報名人員匯總表分別見附件9、附件10,匯總表(Excel格式)電子文檔于8月26日前交市統計局。
(五)收費。
統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集中學習的教材費按定價收取、上交,承訓機構對培訓費及考試考核收費的收取按照財政、物價部門有關規定執行。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對統計教育培訓和考試考核工作的組織領導。
進一步重視統計教育培訓工作。加強對統計人員的專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賦予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的職責?!督y計法實施細則》和《四川省統計管理條例》對統計人員、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統計人員所在單位,在統計教育培訓方面的各自的職責、權利,以及統計從業資格、統計繼續教育、統計專業技術職務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國務院決定將“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列為“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市縣鄉政府綜合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要重視統計從業資格認定、統計繼續教育等項統計教育培訓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今年,瀘州市統計局將繼續把統計從業資格認定、繼續教育和統計職稱等項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對區縣統計局的年度目標管理,納入對市級部門、單位的相關統計工作管理與考核中。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統計教育培訓工作責任機制。市縣統計局要明確本局“一把手”為本地統計教育培訓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主要負責同志要定期專門聽取統計教育工作匯報,領導班子成員要有專人分工負責;要落實專門機構負責相關工作,安排專兼職人員主要承擔統計教育培訓工作。市縣鄉三級政府綜合統計機構要按照“統一領導,各司其職,教育牽頭,專業協作”的原則,進一步落實內設專業統計機構“一手抓統計業務工作,一手抓專業系統統計隊伍建設與管理”、“既追求業務工作成效,又注重隊伍建設成效,以隊伍建設促進業務工作”的統計“一崗雙責雙效”責任機制,建立起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和繼續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體系,統籌安排統計從業資格認定、統計繼續教育、統計職稱和各項統計業務培訓。各級政府綜合統計機構的教育培訓機構,要加強對本地區、本單位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和繼續教育工作的規劃、組織和協調;要密切專業協作,充分發揮和借助設管、計算的信息技術優勢,統計宣傳優勢,統計執法優勢,工業、投資、貿經、服務業、勞動工資等專業密切聯系企事業單位的優勢,全面推動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和繼續教育工作扎實有序開展;要聯合專業統計機構,配合執法,定期檢查統計從業人員執業資格,督促未持證和未參加統計繼續教育的統計從業人員,參加2014年統計從業資格考試和繼續教育,逾期未參加者可依照《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嚴密組織實施統計教育考試。統計從業資格考試屬于國家級考試,保密等級設定為機密級。市縣統計局要認真組織開展統計從業資格考試安全保密教育和考風考紀教育,強化工作人員保密意識和參考人員的紀律意識,市縣統計局要層層簽訂保密責任書,區縣統計局要負責組織實施好統計從業資格考試,確保責任落實到人,確保考試順利進行,堅決杜絕失泄密事件、嚴重舞弊事件和統計考試公共事件的發生。統計繼續教育和初級調查分析師證書認定的承訓機構要建立完善考試命題、制卷、組考、閱卷等制度,認真組織實施好考試考核工作,把好考試考核關,確保考試公平、公正和科學。
(二)認真組織清理統計從業人員持證和繼續教育情況。
區縣統計局要組織各專業統計機構、人員,明確分工,協調同級有關政府部門配合,對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統計從業人員進行全面清理核查,開展登記造冊工作,補充、更正統計從業人員個人信息、持證和參加繼續教育情況,健全統計人員電子信息庫和臺賬,建立起經常性的工作聯系,宣傳好統計從業準入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及時告知報名、考試的有關要求,督促其參加學習培訓和考試。另一方面,對“四川省統計從業資格認定管理系統·持證人員管理”中持證人員,一一核實、補充其現在的單位、在崗情況、聯系方式、參加繼續教育情況,如離開統計崗位,應了解掌握繼任者是否持證等方面情況,及時告知該單位統計人員參加從業資格考試或繼續教育的有關要求。市統計局有關科室(中心)和市級部門有關統計機構,要指導、支持區縣統計局開展好統計從業人員清理登記工作。區縣統計局于4月10日前完成統計從業人員、持證人員清理登記工作,清理登記表(見附件7《瀘州市統計從業人員信息一覽表》)電子文檔于4月20日前報報送市統計局。
(三)狠抓從業資格考試和繼續教育報名的宣傳動員工作。
市縣鄉三級政府綜合統計機構要大力開展統計教育培訓報名的宣傳動員工作。要充分借助媒體力量、自身宣傳網絡,充分利用“法制宣傳月(日)”、法制宣傳“六進”等時機,廣泛宣傳《四川省統計管理條例》、《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四川省統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管理辦法》,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對統計從業資格準入、統計從業資格認定、統計繼續教育的知曉度,為開展統計教育培訓工作營造良好氛圍;要充分借助集中開展統計報表單位注冊管理及統計人員從業資格檢查等舉措,依法告知統計從業人員參加統計從業資格考試和繼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不斷提高報表單位負責人的法制意識,為統計從業人員參加統計從業資格考試培訓和繼續教育創造條件。市縣統計局要及時制發報名、培訓的文件,將相關文件、信息發布在統計系統內網、公眾信息網、政府公眾信息網,爭取刊載、發布在本地影響力較大的報刊、電視臺、點擊率高的網站等媒體上。市縣統計局內設專業統計機構,要通過工作QQ群、工作會議、“一套表”平臺、工作交流聯系等渠道和方式,協助開展好統計教育培訓報名的宣傳動員工作。區縣統計局要把今年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考試和統計繼續教育工作安排文件等書面通知,送達到境內全部單位,要將統計報名事項、培訓時間、地點等具體安排的信息,一一傳達到全部統計從業人員。
市、縣級政府部門、單位和中央、省屬駐瀘單位的統計機構,要積極協助開展統計教育培訓報名的宣傳動員工作,鼓勵和支持統計從業人員參加統計從業資格考試和統計繼續教育。
積極推進教育培訓覆蓋面。政府綜合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單位,要積極推進機關、規模較大的企事業單位建立完善統計業務工作“AB崗”制,指導、協調規模較大的企事業單位完善統計工作組織體系,確保統計工作的連續性和統計質量的穩定性,不能因一統計人員人事變動或出缺,導致工作斷檔或工作質量的明顯下降。今年,全市力爭在推動大中型企業、縣級或“二甲”(含)以上醫院、師生規模在2400人以上學校建立完善統計工作組織體系、實行統計工作“AB崗”制上取得明顯進展,統計數據支撐、協調性部門、單位普遍實行統計業務工作“AB崗”制;統計業務工作“AB崗”的人員原則上都參加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考試、培訓或統計繼續教育培訓。
(四)著力推進統計教育培訓社會化改革。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行政機關職能將進一步轉變,國家對統計培訓工作的一些政策也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各級政府綜合統計機構要積極順應職能轉變和形勢任務的變化,切實擔負起統計教育培訓管理的職責,全市統一將統計教育培訓服務工作交由具有統計教育資質、有統計教育培訓辦學實力的社會機構承擔,同時,市縣統計局要加強統計教育培訓服務工作的監管。
統計教育培訓機構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加強統計專業建
設,加強備課、上課、考試考核等環節的教學管理,健全教育教學管理制度,選配好上課、輔導的教師和管理人員,科學、及時開展教師教學評價,完善教師、學員的檔案,積極開發和主動提供統計教育課程資源,充分滿足參訓人員學習需求,貼近學員知識能力實際,積極回應學員呼聲,向統計參訓人員提供優質、規范、便捷的統計教育服務。要自覺服從統計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及時報告教育培訓工作安排,主動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堅決杜絕亂收費等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發生。
(五)統計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要有積極進展。
市縣統計局和各統計教育培訓機構要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積極面向統計系統、駐瀘大中專院校和社會機構,選聘一批在統計、經濟、法律、管理等領域有一定造詣,有良好品行和職業道德,有一定教育教學經驗的優秀人才作為統計教育專兼職教師,抓緊建立以政府統計干部、大中專教師為主體,主要專業齊全,結構合理的統計師資人才隊伍。要積極選送和支持統計教育教師參加各級統計師資培訓,鼓勵統計教育教師開展統計教學研究,開發課程資源,改進教學和評價方法。
附件:
3.瀘州市2014年統計從業資格考試、繼續教育報名點及聯系電話
易賢網溫馨提示:
《統計從業資格認定申請表.doc》、《統計繼續教育和初級調查分析師報名表.doc》、《2014年統計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教材征訂單.doc》、《2014年統計繼續教育培訓教材征訂單.doc》、《2014年統計繼續教育與調查分析師相結合培訓教材征訂單.doc》、《瀘州市統計從業人員信息一覽表.doc》、《2014年瀘州市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報考人員匯總表.doc》、《2014年瀘州市統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報名匯總表.doc》、《2014年瀘州市初級調查分析師認定報名匯總表.doc》來源于瀘州人事考試網,最近更新2014年5月20日。
易賢網下載后為“.zip”的壓縮文件,解壓后得到“.doc”格式的文件,文件使用MS-Office辦公軟件Word制作,請確保您使用的電腦已安裝此類軟件,否則打開的文件將是亂碼。
更多信息請查看會計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