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門類: 工學
專 業 類: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專業名稱: 環境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可持續發展理念,掌握污染防治和環境規劃和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具有進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設計及運營管理、制定環境規劃和進行環境管理的能力,具有從事環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論、新工藝和新設備的研究和開發能力,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高級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工程技術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環境生物學、環境工程原理等專業基礎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分析與解決環境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環境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生態工程等工藝及工程的設計方法,掌握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環境監測技術;
3.具有良好的外語能力、工程設計及表達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綜合實驗能力、工程實踐及工程綜合、自學能力等基本能力;
4.熟悉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環境質量和污染物排放規范;
5.了解環境科學與工程的理論前沿、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的應用前景及發展動態、環境保護產業發震的需求,了解清潔生產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環境保護設備的設計與開發,了解污染控制設施運營及管理:
6.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主干學科:
土木工程、化工與制藥工程、生物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
環境監測、環境生物學、環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環境評價、環境規劃和管理。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學時折合1學分):環境學導論(32學時)、環境監測(48學時)、環境工程微生物學(48學時)、環境工程原理(64學時)、水處理工程(80學時)、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64學時)、大氣污染控制工程(64學時)、環境數據處理與數學模型(64學時)、環境物理性污染與控制(32學時)、環境評價與工業環境管理(32學時)。
示例二(按每i6學時折合1學分):環境學(32學時)、環境工程微生物學(48學時)、環境工程原理(48學時)、土壤學(32學時)、環境監測(32學時)、大氣污染控制工程(32學時)、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32學時)、水污染控制工程(64學時)、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學時)、環境影響評價(32學時)。
示例三(按每16學時折合1學分):環境工原理(96學時)、環境監測(32學時)、環境工程微生物學(32學時)、環境化學(32學時)、化學反應工程(48學時)、水污染控制工程(96學時)、大氣污染控制工程(96學時)、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32學時)、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學時)、環境影響評價(32學時)、環境規劃與管理(80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專業認識實習、專業生產實習、畢業實習、水污染工程課程設計、大氣污染控制課程設計、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設計、環境影響評價、畢業設計(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
環境工程原理(化學工程原理)實驗、環境分析化學實驗、環境監測實驗、環境生物學實驗、水污染控制實驗、大氣污染控制實驗、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實驗、物理性污染控制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方向:
國家環保部、地方環保局及下屬事業單位等從事研發、管理類工作,咨詢、工程類、運營類公司從事相關管理工作,環評單位、環境工程咨詢公司等從事咨詢類工作,設計院所、環保類工程設計單位從事射擊類工作,環保設備公司、環評類咨詢公司、運營公司、工程公司等市場部門從事銷售類工作,環境監測中心、具備相關監測資質的單位從事環境監測類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