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醫藥事業的實際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中醫藥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現代醫學基本知識及診療技術,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中國古代文化知識,具有良好的醫學職業道德,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較大的發展潛力,富有創新意識,能從事中醫學教學、科研和臨床等方面工作的中醫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愛崗敬業、艱苦奮斗、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較寬厚的自然科學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掌握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身心健康,能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圣義務。
(二)業務培養要求
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在知識和能力等方面應達到如下基本要求:
1. 要求學生掌握系統的中醫學基礎理論、方藥理論和臨床醫學理論知識。
2. 掌握一定的現代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 具備對常見病證的辨證論治能力和對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能力。
4. 具備熟練閱讀古典醫籍的能力。
5. 具備較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中國古代文化知識。
6. 能熟練運用計算機,掌握一門外語,能查閱本專業外文資料。
7. 了解中醫學及其相關學科的學術發展動態。
8. 掌握基本的醫學科研方法,具備一定的中醫藥科學研究思維方法與能力。
9. 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三、修業年限和時間安排
1、標準學制為五年,并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在校修業年限為標準學制的基礎上延長2年。
2、時間分配:(詳見表1)
表1 時間分配表(單位:周)
學年 | 教學周 | 考試周 | 入學畢業教育 | 軍訓 | 假期 | 機動 | 合計 |
一 | 33 | 4 | 1 | 2 | 10 | 2 | 52 |
二 | 36 | 4 | 10 | 2 | 52 | ||
三 | 36 | 4 | 10 | 2 | 52 | ||
四 | 41 | 4 | 5 | 2 | 52 | ||
五 | 41 | 1 | 2 | 44 | |||
合計 | 187 | 16 | 2 | 35 | 10 | 252 |
四、主干學科和主要課程
1、主干學科:中醫學
2、主要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古典醫籍、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組織學、藥理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中醫科研方法與思路系列課程。
五、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和實習實踐環節三部分。
(一)、必修課:全學程共開設必修課45門,共3226學時(167學分)
表2 必修課學時分配比例
課程分類 | 課程門數 | 學時 | 學分 | 占總學分比例(%) |
公共基礎課 | 12 | 1076 | 55.5 | 33.2 |
專業基礎科 | 22 | 1398 | 72.5 | 43.4 |
專業課 | 11 | 752 | 39.0 | 23.4 |
合計 | 45 | 3226 | 167 | 100 |
(二)選修課:需修滿10學分,其中公共選修課5學分、專業選修課5學分
(三)實習實踐環節(52學分)
安排臨床實習52周,其中崗前教育1,、中醫內科24周,中醫外科4周,中醫婦科4周,中醫兒科4周,針灸10周,選科實習5周。
六、教學要求
(一)德育
通過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與人文學科課,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作風修養、具有高尚的醫德醫風、具有獻身精神、刻苦學習、遵紀守法的醫務工作者。
(二)智育
1、應根據二十一世紀的需要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精煉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在奠定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自我更新知識的能力。
2、實驗教學中,在保證基本的驗證性實驗的前提下,應注意開展綜合性和自主設計性實驗,同時向學生提供開放實驗的機會。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臨床實踐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見習和實習的機會,加強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提高臨床工作的能力。
3、加強英語教學,采取分級教學的形式,因材施教。前期為大學英語,后期為醫學外語。要求達到學校規定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標準,鼓勵學生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對非計算機專業重點加強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訓練。
4、安排實習52周,以加強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臨床工作。
(三)體育
國防教育課:第一學期入學,進行為期兩周的軍事訓練,同時安排國防教育,開學后完成軍事理論課24學時,使學生了解基本的國防知識,確立國防意識,學習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掌握基本的軍事技能,并增強組織性、紀律性及集體主義觀念。
體育課:按照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鍛煉標準組織教學,使學生掌握體育科學的基本知識、技能、方法,要求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鍛煉合格標準。
(四)美育:
通過選修課的開設及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高尚情操。
七、畢業與學位授予
1、成績考核:所有課程均應進行考核,考核分考查、考試兩種形式。考核合格可取得相應學分,并按《包頭醫學院普通高等教育學籍管理條例(試行)》有關規定,計算績點確定學習質量上的差異。
2、畢業考試:學生修完規定的學分,畢業前進行畢業考核,考核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考核分為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績考核達到學校學籍管理規定。
3、學生完成全部學業課程并且考核合格,達規定最低總學分229學分,其中必修課最低167學分,畢業實習最低52學分,選修課最低10學分(公共選修課5學分、專業選修課5學分),符合學校畢業的有關管理規定者準予畢業。按照《包頭醫學院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學位授予條例(試行)》的規定,達到授予學士學位要求的,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