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贪婪的嘴唇,韩国少妇激三级做爰2023电影,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三级涨奶,妖精漫画在线观看免费漫画下拉式

玉溪師范學院2014年報考指南
來源:玉溪師范學院 閱讀:4243 次 日期:2014-06-11 11:55:58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玉溪師范學院2014年報考指南”,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校長寄語

親愛的考生朋友:

你們好!你們辛苦了!

歡迎你們報考玉溪師范學院,在此我代表玉溪師范學院全體師生,對你們的選擇表示由衷的感謝和贊賞,并預祝你們以良好的身心狀態,順利通過考試。

玉溪師范學院是云南省直屬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以師范專業為基礎,文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理學、工學、經濟學、農學、藝術學、哲學等多學科共同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位于風景秀麗、環境幽美的玉溪市紅塔山,背靠紅塔森林生態公園,擁有現代化的教育設施,藏量豐富的圖書館、良好的體育場所,這些硬件條件為同學們學習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學校秉承“至真至善、致美致用”的校訓精神,在強調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高度重視科學研究、教育實習、社會實踐、勤工助學等活動,努力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2007年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當中,我們取得了良好等次,說明在規模擴大的同時,學校的辦學水平、育人質量也在穩步提升。學校始終以“嚴謹治學、修身育人”的教風,“博學慎思、厚積薄發”的學風等待著為祖國經濟建設一展身手的四方學子到此求學、深造。

玉溪師范學院是玉溪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省、市兩級政府高度重視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決定在十二五期間將學校建設成為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綜合性大學。因此,能夠進入玉溪師范學院學習的同學是幸運的,你將作為玉溪師范學院的一份子同我們共同見證學校發展最美好的時期。另外,玉溪是“聶耳故鄉”、“云煙之鄉”、“古滇國文化發源地”和“高原湖泊聚集地”,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強大的經濟實力,玉溪的企業家們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為同學們到玉溪學習,就業提供獎學金、助學金和各種機會。學校承諾不讓任何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免除你們求學的后顧之憂。

如果你的理想是立志在未來成為一名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專業教師,或者成為一名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那么報考玉溪師范學院,將是你慎重與無悔的選擇。建校30多年的玉溪師范學院已為云南省和全國各地培養了各級各類優秀人才4萬多名,迄今為止學校的理念仍在豐富和拓展,我們希望能為你提供一個優越的學習環境,祝福你能在這里獲得從知識到能力、從修養到素質、從眼界到胸懷的全面提高。

玉溪師范學院校長:

一、學校概況

玉溪師范學院是一所云南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創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師范專業為基礎,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共同發展的綜合性大學。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良好”成績,先后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云南省文明學校”、“全國文明單位”、“ 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坐落于滇中著名的“中國十佳休閑宜居生態城市”玉溪市,距昆明市90公里,與紅塔集團毗鄰,是風景秀麗的山水園林式學府。學校占地面積1098畝,教學實驗樓、演播廳、標準田徑場、運動館等教學硬件設施齊全,固定資產總值5.2億元,藏書83.4萬余冊,電子圖書63萬余種,中外文數據庫22個,校園網現已覆蓋全校學習、生活、工作場所。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1674人,在編教職工751名,其中專任教師595人,正高職稱64人,副教授164人,博士40人,碩士350人,省級學術帶頭人4名、省級教學名師5名、市級學術帶頭人14名。“十二五”期間學校將繼續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為學校的改革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面向全國招收學生,努力培養以能力形成為核心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建校以來,為地方經濟建設共培養出4萬多名專業人才,近年來本科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連續8年被評為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目標責任考核一等獎。畢業生考取公務員、律師、教師比例和考研錄取率在同級別院校中位列前茅。

學校設置有14個專業學院: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資源環境學院、理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商學院、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信息技術工程學院、文學院、成人教育(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50個本科專業中,“美術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環境化學、人文地理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是省級重點建設學科;“泰語、地理科學、藝術設計、生物科學”是云南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其中“泰語”專業是云南省小語種重點建設專業;湄公河次區域民族民間藝術傳習實驗中心和信息與通信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為省級本科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其中“湄公河次區域民族民間藝術傳習實驗中心”被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授予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第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站”稱號;“環境化學”、“LUPA開放源代碼”兩個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無機化學》、《中國古代文學》、《工筆重彩畫》、《籃球》、《絕版套色木刻》、《泰國國家概況》、《泰國文學概況》為省級精品課程;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被評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學校建設有3個校級研究所:民族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玉溪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玉溪師院大學生美育與素質拓展研究中心,其中民族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所與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聯合建設的“語音樂律實驗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3年,“基礎教育高效教學研究工作站”、“城鄉教育一體化研究工作站”、“滇中文化保護與研究中心”3個項目獲省級立項建設;“環境科學與工程重點學科”、“玉溪師院特色優勢學科團隊”獲得“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立項資助。

學校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形成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不斷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十一五”以來,學校承擔國內外科研項目358項,項目經費達1802萬元。其中,國家重大水專項項目4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67項,地廳級項目178項。教師出版個人學術專著或編輯出版教材等133 部,發表論文2467篇,有250篇論文被SCI、EI、ISTP和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收錄。96人次的學術科研成果獲省、市有關部門獎勵。學校公開報刊有《玉溪師范學院學報》和《玉溪師范學院報》,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等多個單位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學校對外學術交流成績顯著,主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51次,舉辦學術講座 356余場。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先后與美國奧本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拉特羅布大學、韓國三育大學、泰國清萊皇家大學、呵叻皇家大學、華僑崇圣大學、蒙福學院、南邦學院等多所學校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互派師生、學術文化交流。已建立國外實習基地21個,成立漢語言文化中心3個,并成為云南省華文教育基地和國家漢辦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此外,學校與臺灣東方設計學院和臺灣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積極開展聯合辦學和文化交流活動。

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育人成效顯著。學校現有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立項項目10項。在近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榮獲全國一等獎1項,全國二等獎7項,省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17項。全國文化藝術節中3個作品獲得全國最高獎項群星獎,在全國美展有7幅作品入選,參加全國第一、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全校共有29項作品獲獎。參加云南省第三屆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11件作品獲獎,在第五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獲金獎1項。學校設立了多種獎助學金,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招生章程

玉溪師范學院2014年招生章程

玉溪師范學院是一所云南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創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師范專業為基礎,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共同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學校坐落于滇中著名的“中國十佳休閑宜居生態城市”玉溪市,與中國知名企業500強之一的紅塔集團毗鄰,是風景秀麗的山水園林式學府。 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良好”成績,先后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云南省文明學校”、“全國文明單位”、“ 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辦學屬性及層次:

1.學校部委碼:11390。

2.辦學層次:具有招收普通本科、專科學歷教育資格。

3.辦學類型:國有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4.學習形式:全日制本科基本學制四年,全日制專科學制三年。

辦學點及地址:

學校設有校本部和西院兩個校區。

1.本部校區: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鳳凰路134號      郵編:653100

2.西院校區: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聶耳路49號       郵編:653100

錄取規則

1.招生條件:按國家教育部當年頒布的《關于做好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有關文件精神執行。

2.招生計劃:按國家教育部核準的、由學校報各省批準公布的分省分專業計劃執行。

3.錄取原則:貫徹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的原則。

4.按投檔批次,從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專業志愿擇優錄取,不設專業志愿級差。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接收第二志愿考生。在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接收服從專業調劑考生,將其隨機調劑錄取到生源不足的專業。對不符合國家招生有關規定及本校招生計劃已滿不服從調劑的考生給予退檔。

5.加分:認可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策性加分;對符合降分條件考生,按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統一規定執行。

6.藝術類、體育類專業進檔考生,按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若考生專業成績相同,優先錄取文化成績較高者。

7.我校除英語、泰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外,其他專業不限制外語語種,進校后公共外語科目為英語。英語、泰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須有英語口試合格成績。

8.身體健康狀況:參照國家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新生入校后,學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體檢和復查,復查不合格的學生,我校有權做出處理決定。

學費標準

學費標準按照云南省物價局2014年核定的標準執行。

住宿費每生每年400—1200元(按實際住宿標準收取)。

證書發放

凡本校畢業的本、專科學生,在校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成績合格,準予畢業,頒發國家教育部統一印頒的玉溪師范學院畢業證書;本科畢業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條件授予學士學位。

獎學、助學措施

學校設有紅塔集團100萬元的“紅塔獎學金”,供成績優秀的在校學生申請。

設有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和學校優秀學業獎學金等。

助學: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通入學“綠色通道”,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設立學校特困生助學金、孤兒烈士子女助學金、臨時困難補助金及社會捐資助學金等。

聯系方式

學校名稱:玉溪師范學院

地    址: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鳳凰路134號   郵政編碼:653100

聯系電話:0877-2057041  0877-2050750       傳    真:0877-2050750

          15706961610   15706961611

學校網址:http://www.yxnu.net/       招辦網址:http:// zb. yxnu.net/

其他

1、本章程自發布之日起生效執行。學校以往有關招生工作的規定如與本章程沖突,以本章程為準。

2、本章程若與國家法律法規或上級部門政策不一致時,以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部門政策為準。如發布虛假或誤導性信息,本校愿承擔相關責任。

三、招生計劃

玉溪師范學院2014年普高本專科招生計劃一覽表(終審版)

序號 專業名稱 科類 學制 計劃 層次
本科合計 2732 本科
專科合計 300 專科
1 國際經濟與貿易 文理兼招 4 50 本科
2 法學 文史類 4 100
3 社會工作 文史類 4 50
4 思想政治教育 文史類 4 60
5 教育技術學 理工類 4 50
6 學前教育 文史類 4 60
7 小學教育 文理兼招 4 100
8 體育教育 體育類 4 120
9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體育類 4 50
10 漢語言文學 文史類 4 80
11 漢語國際教育 文史類 4 40
12 英語 文理兼招 4 100
13 泰語 文史類 4 72
14 泰語(高職本科商務方向) 文史類 4 40
15 泰語(高職本科旅游方向) 文史類 4 40
16 新聞學 文史類 4 40
17 數學與應用數學 理工類 4 95
18 信息與計算科學 理工類 4 45
19 物理學 理工類 4 90
20 化學 理工類 4 75
21 應用化學 理工類 4 45
22 地理科學 文理兼招 4 85
23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文理兼招 4 45
24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文理兼招 4 50
25 生物科學 理工類 4 60
26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理工類 4 50
27 通信工程 理工類 4 45
28 自動化 理工類 4 45
29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理工類 4 50
30 環境科學 理工類 4 50
31 農業資源與環境 理工類 4 40
32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理工類 4 50
33 工商管理 文理兼招 4 95
34 市場營銷 文理兼招 4 50
35 會計學 文理兼招 4 55
36 財務管理 文理兼招 4 50
37 土地資源管理 文理兼招 4 50
38 旅游管理 文理兼招 4 50
39 音樂學 藝術類 4 100
40 舞蹈學 藝術類 4 40
41 舞蹈表演 藝術類 4 40
42 美術學 藝術類 4 80
43 繪畫 藝術類 4 40
44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類 4 30
45 環境設計 藝術類 4 50
46 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類 4 30  
47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 文理兼招 3 50 專科
48 會計電算化 文理兼招 3 98
49 學前教育 文史類 3 100
50 體育教育(*五年制轉段) 體育類 2 52

四、考生問答

考生問答

1、問:你校今年招生計劃多少?在哪些省(市、自治區)有招生計劃?

答:我校今年招生計劃總數為3032人,其中本科計劃2732人,專科計劃300人。本科招生范圍為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寧夏等26個省(市、自治區);高職專科僅在云南省內招生。

2、問:你校今年招生專業有什么變化嗎?

答:我校今年本科招生專業為44個,專科招生專業為4個。具體招生專業請見我校招生網公布的《玉溪師范學院2014年普高本專科招生計劃一覽表》。

3、問:你校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何幫扶措施?

答:玉溪師范學院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和教育工作,在思想、學習、生活、能力培養諸多方面給予關心。學校成立學生資助中心,專門從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和教育工作,建立起了一套包括國家、省政府、學校助學金,生源地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社會資助(紅塔助學金、中國移動“至善”助學金、特少數民族學生助學金)等在內的助學體系,資助金額2000——5000元。同時,開辦各類“貧困生能力培訓項目”全面服務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

4、問:你校對優秀學生有何激勵措施?

答:玉溪師范學院以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獎學為手段,設立政府獎學金(含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省政府勵志獎學金)、學校獎學金(含學業獎學金、優秀畢業生獎學金、考研獎學金、學業進步獎學金以及專業競賽獎學金、單項職業能力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獎學金等單項獎學金)、社會獎學(含紅塔獎學金、中國移動“至善”獎學金等),獎金1000——8000元,以此激勵大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學校注重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設立各類學生科研獎勵經費。

5、問:你校體育類、藝術類專業錄取的辦法是什么?

答:我校體育類、藝術類專業錄取辦法:考生專業成績及文化成績須雙上線,按專業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若考生專業成績相同,優先錄取文化成績較高者。

6、問:你校新生收費情況怎樣?

答:我校收費嚴格按照云南省2014年公布的收費標準收費。各專業學費標準請到我校計財處網頁http://jcc.yxnu.net/查詢。

住宿費:400—1200元/生·年(根據學生的住宿條件確定)。

7、問:請介紹一下你校宿舍管理情況?

答:我校學生宿舍有多種形式可供學生選擇:公寓4人間、6人間,配備電話、網絡、衛生間等;普通8人間收費僅400元/年。

根據教育部文件精神,床上用品不再統一代辦,以學生自愿為原則。生活用品(熱水瓶、臉盆等)可到校后購買,也可自帶。若學生自帶生活用品,請注意要符合衛生質量要求。

8、問:你校如何錄取符合加分政策的考生?

答:我校錄取符合高考加分政策的考生時,按教育部和各省招辦有關規定執行。

9、問:你校對往屆生的錄取有何特殊要求?

答:我校在錄取各專業時,對往屆生沒有特殊要求(如果各省招考院出臺新的規定和政策,按規定和政策執行)。

10、問:錄取各專業時有男女生比例限制嗎?

答:我校錄取各專業考生時,男女生比例不限。

11、問:在身體健康方面有何特殊要求?

答:我校錄取各專業時嚴格按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有關規定執行。請考生填報志愿時認真閱讀《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避開受限專業和學科。

12、問:玉溪師范學院的專科畢業生是否可以就讀本科?

答:我校應屆專科畢業生如想繼續深造,可參加每年由云南省教育廳統一組織的云南省本科院校“專升本”考試。“專升本”報考專業及具體考試辦法,以當年云南省教育廳文件為準。

13、請問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了解到你校的招生信息?

答:1)、招生咨詢、聯系電話:

0877—2057041、2050750、15706961610、15706961611

2)、中國教育在線、陽光高考平臺均有我校情況介紹

3)、我校招生信息網,網址:

4)、E-mail:wq123170@yxnu.net

五、就業工作

我校秉著“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的工作理念,以“職業能力形成”為導向,以“專業能力構建”為核心,以“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課程”為主要指導方式,以個性化輔導、網絡課堂、職業測評等途徑為補充,構建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平臺。在努力創造專業優勢的同時,多方位指導我校學生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就業競爭力。

學校通過供需洽談會、推薦會等方式幫助畢業生落實就業單位。學校招生就業處與云南省大中專就業服務中心、云南省人才市場、玉溪市人才服務中心、賢士招聘網、各州市人才服務中心等達成了就業工作長期合作協議,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收集和發布社會需求信息,積極推薦畢業生就業。

近三年來我校本科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均保持在95%以上,本科畢業生“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奉獻精神好”,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青睞,學校就業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連續六年獲“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畢業生去向良好。我校畢業生的就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公務員、教育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國家基層項目、地方基層項目、自主創業、升學等。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的部分用人單位如下:

公務員類:北京市鐵道公安局、深圳鐵路公安局、重慶市公安局、保山市國稅局、隆陽區國稅局、昆明市勞動仲裁委員會、昆明海關、云南省五華區監獄、易門縣檢察院、華寧縣檢察院、玉溪市高新區環保局等。

教育系統類:玉溪市一中、玉溪師院附中、個舊市一中、景洪市一中、臨滄市一中、文山州一中、普洱市一中、昭通市一中、來賓市高級中學、江川縣一中、華寧縣一中、通海縣一中、易門縣一中、騰沖縣一中、彌勒縣一中、施甸縣第一中學等。

國有企業類:紅塔集團、云南省農村信用合作社、中國石油公司玉溪分公司、云南建工集團等。

出國、出境類:清萊皇家大學、泰國清邁王子學校、木蘭語言學校、泰國泰德電信有限公司等。

部隊:云南省邊防總隊、成都軍區等。

升學類: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上海大學等。

2011-2013年本科畢業生就業去統計表

年度 畢業生總人數 就業人數 就業率(%) 畢業就業去向(人數)
黨政機關 教育事業單位 企業 部隊 國家基層項目 自主創業 靈活就業 考研 出國出境
2011 1743 1687 96.8 104 492 308 23 295 39 333 86 7
2012 2102 2043 72.2 99 520 281 12 398 69 531 90 41
2013 2306 2245 97.4% 129 554 605 23 310 82 439 72 31

六、玉溪師范學院各教學院(專業)介紹

理學院

理學院由原數學系和物理與教育技術系于2008年合并組建而成,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教育技術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工程共五個本科專業,致力于面向地方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現有在校生1041人。

理學院擁有一支愛生敬業、治學嚴謹、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員工5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高級實驗師1人,講師25人,博士7人(含在讀),碩士28人,省級教學名師1名,省突出貢獻人才獎獲得者1名、市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名,云南省“微課”競賽青年教師特等獎1名。數學與應用數學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理論物理團隊為云南省高校科研創新團隊。

理學院堅持“以學生能力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辦學理念,著力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現有物理實驗教學中心、教育技術實驗中心和數學與應用數學實驗中心,下設22個實驗室,其中物理實驗中心為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面積3000多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值600余萬元,學生實驗開出率達100%,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不斷增加。建有12個校外實習實踐基地。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正大力推進本科教學質量與改革工程建設,先后獲省、校級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40余項、教學獎勵30余項。近年來,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挑戰杯”大學課外學術活動等比賽,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一等獎等國家獎6項,省部級獎60余項;省、校級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70余項;考研人數及錄取率逐年上升,近五年畢業生考取香港中文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云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等院校研究生累計達70余人,平均就業率94%以上。

理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和學科建設工作,擁有物理學、數學兩個校級重點學科,在天體物理、統計物理與復雜系統、光譜分析、代數、微分方程等學科方向上具有較強研究實力,逐步形成了結構合理的研究團隊。近年來,教師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6項、校級科研項目20余項、橫向科研項目5項,科研經費200余萬元。教師在APJ、MNRAS、AJ、EPJB、JSTAT、CPB、CPL、CNSNS、AMC、MCM、中國科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MR檢索論文70余篇,獲省級科研獎勵3項、地廳級科研獎勵10余項。

“十二五”期間,理學院將以加強本科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著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學科水平和科研實力,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做出貢獻,為實現學校“申碩、創綜”目標而努力。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系統掌握數學基本思想、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實教學技能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能勝任中小學、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數學類課程教學的師資,以及企事業單位的技術、管理專業人才。本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從2012級起實行學分制,畢業學分要求為165學分,經省教育廳批準,設有數學教育、金融數學兩個專業方向。

主要課程:空間解析幾何、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常微分方程、概率統計、復變函數、高等幾何、實變函數、近世代數基礎、初等數學研究、數值計算方法、數學建模、數學實驗、初等數論、泛函分析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重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廣泛開展教師技能競賽、考研輔導、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等學生能力素質拓展訓練。畢業生可以報考數學專業或其他專業的研究生,近年來學生報考研究生錄取率達60%以上;畢業生可到中小學校從事數學教育工作或到政府、事業單位及企業從事與數學相關的工作,近年來學生就業率保持96%以上。

物理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物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數學基礎、實驗技能和教師職業技能,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所需要的中學或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師、教研人員或其他相近學科的教育工作者。該專業為校級重點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從2012級起實行學分制,畢業學分要求為165學分。

主要課程: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學、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中學物理教學論、高等數學、數學物理方法、物理實驗、英語以及電工、電子技術、中學物理CAI課件等方面的應用技術類課程。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勝任中學或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師、教研人員或其他相近學科的教育工作者,也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技術和相關管理工作,畢業生可以報考物理專業或其他專業的研究生。本專業畢業生平均就業率90%以上,考研人數逐年增加,近年來考上中科院、四川大學、云南大學、成都電子科大、福建師范大學等大學研究生的畢業生達30余人。

教育技術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創設、應用和管理的信息技術應用型人才。經省教育廳批準,設有信息技術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兩個專業方向,從2012級起實行學分制,畢業學分要求為165學分。信息技術教育主要培養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及創新能力,具備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能力及信息技術教育研究能力,能夠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環境對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從事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以及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專門人才。現代遠程教育主要培養各類遠程教育機構工作人員和中小學遠程教育技術支持人員。通過四年學習,該專業方向學生能夠進行計算機網絡系統設計、構建和維護,能夠設計和開發網絡遠程教育系統平臺,能夠運用遠程教育理論和技術手段開展遠程教學。

主要課程:教育技術學、C語言程序設計、Windows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及實驗、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及實驗、計算機工作原理、計算機網絡基礎、多媒體技術基礎、多媒體著作工具、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系統設計、遠程教育學、教學媒體理論與實踐、多媒體教學資源開發、教學網站設計與開發、電視教材設計與制作、畢業設計、教學技能訓練、教育實習。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勝任職業學院及中專、職業中學、中小學各類學校計算機、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工作;也可到各類院校、各級電教中心、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技術和管理相關工作單位教育培訓和人力資源開發工作;能夠勝任電視臺和政府事業職能部門視頻攝、錄、編工作及音響出版、電子出版機構和政府職能部門的多媒體及網絡軟件的設計、開發工作;該專業畢業生也可以繼續攻讀教育技術學、信息技術等相關學科的碩士研究生。近年來,該專業構建了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大力加強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畢業生工作能力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都在不斷提高,近三年平均就業率均在95%以上,報考研究生錄取率達60%以上。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協調發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受到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的初步訓練,能運用所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能解決經濟、管理、信息技術、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空間解析幾何、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程序設計語言、離散數學、信息論與編碼、數值分析、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常微分方程、數學實驗、概率與統計、數學模型、大學物理、最優化方法、矩陣論、微分方程數值解、信息安全學、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網絡等。

就業方向:該專業畢業生可以進入IT企業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信息安全與網絡安全等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科學與計算數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或憑借其出色的數學建模能力和計算能力解決實際企事業單位的管理等應用問題;還可以繼續攻讀數學各專業、計算機應用與軟件、信息與網絡安全、信息科學、自動控制、經濟與金融等專業和研究方向的碩士學位。

資源環境學院

資源環境學院下設化學系、地理科學系、生物科學系、環境科學系和資源規劃系,開設化學(省級教學團隊)、應用化學、生物科學(省級特色專業)、地理科學(省級特色專業、省級教學團隊)、環境科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土地資源管理、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9個本科專業,有云南省“十一五”重點學科“環境化學”和“人文地理學”、“十二五”省級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化學”和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以及“環境化學實驗室”、“滇中農業生物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實驗室”兩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多年來培養了大批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優秀專業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化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化學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基本的數理、計算機及外語基礎,掌握化學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實驗技能,具備扎實的教育科學理論基礎和教學實踐技能,創新意識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合格的中學化學教育師資。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化學教學論、化工原理、微格教學、化學專業英語及文獻檢索、紅外光譜應用概論、綠色化學等。

就業方向:10%左右的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其余畢業生主要到中小學從事初、高中化學及小學科學教學工作,也可選擇到國民經濟各行各業從事與化學專業知識緊密相關的分析檢測、技術推廣應用等工作。

應用化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應用化學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化學基礎理論,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和現代分析測試技術,并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實驗、物理化學實驗、應用化學綜合實驗、冶礦分析及實驗、化工原理、化工制圖與CAD、材料化學等。

就業方向:可在科研機構、學校、廠礦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工作、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化學專門人才。

生物科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生物科學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的生物科學理論基礎、實驗技能,扎實的教育學科知識理論和教學技能,創新意識強、綜合素質高的中學生物教師,以及能在生物、環保、醫藥等與生物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從事生產和研究的專業技術人員。

主要課程: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人體組織解剖生理學、遺傳學、植物生理學、生態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中學生物教學論、組織培養、花卉栽培、實用菌栽培、生物專業實習等。

就業方向:能勝任中學生物教師、小學科學教師、中學化學教師,進行生物相關專業深造,以及能在生物、環保、醫藥等與生物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從事生產和研究。

地理科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地理科學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地理科學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地理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熟悉地理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與教學方法,具備從事中等學校地理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基本技能,能在中等學校從事地理教學工作、地理教育研究的專業型教師并能在資源、環保、規劃等部門從事資源開發與管理、環境保護、區域與城鄉規劃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地球概論、自然地理學、地圖學、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理教育學、地理信息系統、區域分析與規劃等。

就業方向:能在中等學校從事地理教學工作、地理教育研究的專業型教師,能在資源、環保、規劃等部門從事資源開發與管理、環境保護、區域與城鄉規劃及管理工作。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夠熟練運用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理論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能在國土、測繪、環境保護等領域從事專門技術與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地質學、地貌學、水資源與水文學、氣象與氣候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學、測量與地圖學、遙感技術與應用、資源與環境價值評價理論與方法、礦產資源管理理論與方法、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評估)、地質工程測量等。

就業方向:主要在國土、測繪、環境保護等行業部門從事礦產資源開發與管理、資源測量測繪管理、土地資源管理整治、環境保護與災害防治、旅游資源開發管理等與資源開發管理相關工作。

環境科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掌握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環境污染控制與治理、環境監測、環境分析、環境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保護、環境法規解讀的科研、管理、開發、教學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環境學原理、環境化學、環境地學、環境微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生態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信息系統、環境法學、環境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等課程。

就業方向:能在環境保護局、水利局、質量技術監督局、農產品檢測中心、環境監測站、環境監察大隊、規劃建設和環境保護中心、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環保公司、環境監理公司、工礦企業環保部門、各級學校等從事相關學科領域的技術、管理和教學工作。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掌握農業資源與環境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從事農業資源高效管理和可持續利用、農業環境保護、農業生態建設、農田環境監測、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產品貯運加工與管理、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的科研、管理、開發、經營、教學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土壤學、植物營養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概論、土地資源學、環境監測與評價、土壤與農業化學分析、作物學通論、農業生態學、作物施肥法、植物病蟲害防治、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現代農業經濟管理、高原特色農業等課程。

就業方向:能在農業局、農業科學研究所、國土資源局、環境保護局、質量技術監督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產品檢測中心、農資公司、農技公司、園藝公司、農業生物資源開發公司、各級學校等從事相關學科領域的技術、管理和教學工作。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現代化與城鎮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科學素質,掌握地理學、城鄉規劃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科學研究和城鄉規劃設計方面獲得技能訓練,對學科前沿領域和發展趨勢有一定了解,適應國家新農村規劃、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對外開放需要的城鄉規劃設計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測量與地圖學、城市規劃技術與表達、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經濟地理學、不動產估價、城市地理學、區域分析與規劃、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設計、建筑設計原理、村鎮規劃、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居住區規劃等。

就業方向:在城鄉規劃設計部門、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規劃、城建行政管理部門從事區域規劃、經濟規劃、城鎮規劃與設計、環境設計、不動產評估、鄉鎮規劃與管理等技術工作。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具備現代管理學、經濟學及土地科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土地資源管理與評價的基本知識與方法,具有測量測繪、土地規劃設計、不動產評估、計算機輔助管理等基本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測量與地圖學、遙感技術及應用、地籍與房產測量、土地經濟學、土地管理學、不動產估價、土地信息系統、土地資源學、地籍管理學、土地利用規劃、土地法學、土地類型與評價、土地工程設計、工程測量學、土地整理與復墾等。

就業方向:在國土資源、城建、測繪、房地產以及相關領域從事國土資源管理、土地調查和評價、土地整治規劃設計、地籍與房產測量、不動產評估等技術工作。

信息技術工程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信息技術工程學院是培養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的工科學院。學院擁有1個云南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信息與通信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開放型研究機構:云南省工程資產與風險管理研究所,19個專業實驗室:網絡技術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嵌入式實驗室、ERP實驗室、仿真實驗室、電力系統自動化實驗室、傳感器與自動檢測實驗室等,13個實習實訓基地:四川華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重慶達內實訓基地、四川青峰嶺實習實訓電廠、云南通變電器有限公司、云南電網通海供電有限公司、華能石林光伏發電有限公司,云南瀚泰科技有限公司、玉溪聯通公司等。涉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其中信息與通信工程被學校列為重點培育學科。設置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5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被學校列為重點專業。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 44 名,其中,高級職稱 15名,博士(后)4人,玉溪市中青年學科技術帶頭人1人、后備人才1人。擁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52%,有校級重點專業1個、校級軟件工程教學團隊 1個、工程資產與風險管理科研團隊 1個。

2008年以來,建成了校級精品課程2 門;出版、編寫教材、講義 22 部;教學改革、教學研究項目 12 項;申請國家專利和軟件著作權 9 項;承擔和完成科研項目15 項;完成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工程項目 18 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 222 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論文 27 篇, EI 、ISTP 檢索論文 40 篇。

學院有豐富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辦學經驗,校內設有專業實驗教學中心,結合校外實踐教學和就業培訓基地,依托自身學科的優勢、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良好的科研氛圍,在人才培養方面成績斐然。學院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 97% 以上,2013年,籌建“玉溪師范學院大學生電子科技創新基地”,組織學生參加第七屆“挑戰杯”云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節獲省級二等獎1項、參加“中科曙光杯”云南賽區比賽獲省級二等獎1項、參加“2013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在《紅外光通信裝置》題目獲省級三等獎1項,全年學生共發表科研論文17篇。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面向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具備電氣信息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電工電子技術、電路、電力電子技術、電磁場理論、自動控制理論、信號分析與處理、計算機控制技術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電力生產、礦山、制造等工業企業單位從事系統控制、信息處理、電力電子技術應用、電器設備研制等工作,也可在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繼續深造。

通信工程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現代通信技術為主線,融合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科學于一體,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專業素質高、動手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數字信號處理、交換原理、移動通信、電磁場理論、通信仿真、多媒體通信技術、光纖通信、寬帶網技術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夠在科研部門、高等院校及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傳輸、交換以及通信與電子系統的研制、設計、應用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繼續深造。

自動化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領域的工程技術知識,掌握“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相關技術,具有基本工程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信號與系統分析、現代控制理論、傳感器與自動檢測技術、可編程控制技術及應用、傳感器網絡、網絡控制技術、計算機測控技術、物聯網系統設計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在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從事自動控制、檢測與儀表、電子與通信、計算機與信息處理、物聯網系統等方面的系統設計、軟硬件開發、運行維護等工作。也可在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繼續深造。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和數學的主要分析方法,具備解決本專業一般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初步進行集成開發,能進行復雜計算機應用系統的常規管理和維護,達到軟件工程師或網絡工程師的計算機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與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絡程序設計、軟件工程、Linux網絡管理、信息系統集成及應用、數據庫應用技術、項目管理基礎、JavaEE技術等。

就業方向:信息技術公司、企業、部隊以及相關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設計、分析、研發、教學和應用設計等工作,也可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學科繼續深造。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充分應用信息技術、經濟學、管理學理論與系統科學方法服務于區域內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建設的應用型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計算機網絡、管理信息系統、程序設計、數據庫應用技術、JavaEE、電算化會計、網絡工程、市場營銷、生產與運作管理、市場調查方法與技術、電子商務、企業信息化、資產管理與控制、管理運籌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工商、金融、科研、政府等企事業單位的管理部門從事信息資源管理與信息系統的構建、管理、運行維護等工作。也可在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繼續深造。

文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文學院的前身是玉溪師專中文系,始建于1978年,是玉溪師范學院最早的辦學專業和首批開辦本科專業的院系。學院現有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新聞學三個本科專業,設有書法藝術研究中心、南傳佛教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審美教育研究中心、滇中文化保護與研究中心等四個研究機構和大學生創新實訓中心。“滇中文化保護與研究中心”是省級研究中心。玉溪市演講學會設在文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762人。

文學院有一支熱愛教育、關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和諧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7人,其中,高級職稱17人、博士6人,全國優秀社科普及專家1人。“中國古代文學”是云南省精品課程,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校級重點專業。

文學院擁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語言藝術訓練室、影視藝術鑒賞廳、書法藝術訓練室、學報閱覽室、工具書查閱室等現代教學實施,為學生自主性學習提供了良好條件。文學院教師的課堂教學融專業性、學術性、人文性和師范性為一體,為學生成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學生在系統接受課堂教學培養外,還能夠通過師范生教學能力實習與訓練平臺、師生交互式人文講壇、文學藝術表演舞臺、學生自編自創文學刊物陣地、民族藝術美育氛圍、國際化交流以及赴泰國實習交流等機會獲得專業能力和審美人格的提升。

為了加強學術交流、提高辦學水平,學院先后聘請滕守堯、戴慶廈、孔江平、王泉根、陳望衡等國內知名學者為兼職教授,邀請崔永元、康震、劉慶邦、周蔭昌等專家學者講學。文學院與韓國三育大學、泰國清萊皇家大學、泰國程逸大學合作辦學,已先后培養留學生200多人,同時派遣400多名學生到泰國、韓國實習、就業。

文學院立足玉溪,服務云南,輻射全國,面向東南亞,已培養畢業生32屆。畢業生在黨政、教育、傳媒及其它企事業單位作出突出業績,受到社會好評,眾多畢業生擔任黨政要職,大批畢業生在教育崗位上成為教育管理、教書育人的骨干。學生在校期間曾受邀赴美國參加第十六屆北美漢語語言學會議,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一項,“紅土•國魂”云南省演講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云南省第三屆高校心理劇大賽二等獎,并在“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谷歌杯”全國大學生公益創意大賽等賽事中成績突出,多次獲國家和省級表彰。自2004年起,先后有80余名畢業生考取中央民族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上海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的碩士研究生,近五年平均就業率97%以上。

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目前,文學院正致力于建設優秀的本科教育,努力創造條件發展研究生教育,為傳承文明和服務社會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漢語言文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突出師范生教師素質,強化學生專業質量規格,注重學生人文教育和審美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的文藝理論素養和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結構,能夠從事基礎教育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以及文化、宣傳等方面的實際工作,并具有創新精神的漢語言文學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本專業學位核心課程共計11門,包括通識課2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英語》,專業課9門《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史及作品選》、《中國現代文學史及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史及作品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寫作》、《語文教學論》)。通識課中,本專業學生不修讀《大學語文》、《實用寫作》。

就業方向:中文專業就業空間較大。畢業生可從事國家公務員、中小學教師、編輯、公司工作及和中文有關的科研單位、廣告公司等。同時,向高等院校輸送碩士研究生生源。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堅持以“學生能力形成”為核心、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科學構建由知識、能力、人格形成為核心的人才培養體系,強化學生專業質量規格,注重學生人文教育和審美教育,注重面向東南亞教育、文化交流,努力培養適應改革發展所需要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對外漢語教師及國內基礎教育語文教師等語言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本專業學位核心課程共計11門,包括通識課2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英語》,專業課9門《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及作品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及作品選》、《外國文學》、《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法》、《英語聽說》。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能在國內外各類學校從事對外漢語教學、語文教學以及雙語教學,還能在涉外單位、外資合資企業、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單位從事文秘或文化交流工作。同時,向高等院校輸送碩士研究生生源。

新聞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質和復合型社會科學知識結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優良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優良的職業道德和業務實踐能力,適應媒體融合和新媒體發展趨勢的復合型、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創新型新聞人才。培養系統掌握新聞學理論、傳媒規律、媒介技術和傳播藝術,具備優秀的中外文表達和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溝通協調能力,足以勝任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采編工作、政府及企業新聞發言人及公共關系工作的專門人才。本專業在突出新聞學方向的同時,設置廣播電視新聞、網絡新聞方向。

主要課程:本專業學位核心課程共計11門,包括通識課2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英語》,專業課9門《新聞學概論》、《大眾傳播學》、《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中國新聞事業史》、《外國新聞事業史》、《英語聽說》)。

就業方向:本專業在突出新聞學方向的同時,設置廣播電視新聞、網絡新聞方向。畢業后主要在新聞、出版、網絡傳播、報刊雜志、影視、媒介管理與宣傳部門從事編輯、記者與管理等工作。同時,向高等院校輸送碩士研究生生源。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設有英語、泰國語、緬甸語三個本科專業。英語專業是學校1978年建校最早設立的專業之一。泰語專業于2006年8月面向全國招生,是云南省唯一開辦“2+2”國際合作辦學模式的非通用語種專業,2008年評審為云南省“小語種”重點(特色)建設專業。緬甸語專業于2012年開始招生,實施“3+1”人才培養模式。外國語學院設有語言文化研究所一個,校級重點學科---外國語言文學下建設有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和亞非語言文學三個二級學科,現有教職員工65人,教授、副教授20人,講師 37人,助教8人。博士、碩士48人,占專任教師的73.8%。外國語專業教師的語種有英語、泰語、緬甸語、法語、日語、阿拉伯語等。學院長期聘用外籍教師3-4人。

經過30多年的艱苦辦學,外國語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畢業生,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較大貢獻。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557人,留學生約25人,國際合作辦學 “ 2+2”模式泰語專業學生117人,緬甸語專業30人。在當今就業競爭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外國語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均為100%。

報考外國語學院英語、泰語、緬甸語專業的學生須有英語口試合格成績。

英語、泰語、緬語專業國內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年3400元,國外留學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年7000—10000元。

英語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文學學士學位)

英語專業是學校1978年建校最早設立的專業之一,是學校重點建設專業。英語專業辦學堅持“夯實基礎,拓寬知識,能力本位,提高素質”的原則,構建“注重知識教育,強化學科基礎;形成方向優勢,發揮興趣特長;培養職業素養,增強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基本技能,掌握英語學習的基本策略,具備英語語言能力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和扎實的基礎英語教學基本功,勝任中小學教育發展需要的英語教育教學工作,同時,能在外事、文化傳承、新聞、外貿、旅游等行業從事翻譯、導游、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學制學位:英語專業學制為四年制。學生完成學校規定的課程,修滿學分不低于165分,通過學士論文答辯者,給予畢業并授予英語專業文學學士學位。

課程簡介:綜合英語;英語閱讀;高級英語;英語聽能;英語口語;實用英語語音;實用英語語法;英語寫作;翻譯;第二外語;英語教學技能;英語教學法基礎;英語詞匯學;語言學導論;應用語言學原理;二語習得理論;英國歷史與文化;美國歷史與文化;英國文學;美國文學;圣經釋讀;英語詩歌欣賞;畢業論文寫作指導、商務英語、英語演講等。

培養模式:1、傳統模式,英語專業本科四年均在中國完成學業、畢業、獲得學位;2、國際模式,本著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經歷的英語本科專業人才,英語專業本科四年實施“ 2 + 1 + 1 ”培養模式,即在我校學完2年后,依據學業成績、操行評比考核,選拔部分學業成績優秀、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的學生到國外大學留學一年,對等修完大三英語專業課程及學分,第四年再回國進行課程學習、教育實習、論文寫作與答辯等,該模式留學的國家主要有歐美國家和東南亞國家。

泰語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文學學士學位)

泰語專業是2005年經中、泰兩國教育部審批后于2006年開始招生的“2+2”國際合作辦學的非通用語種專業,泰語專業實施“2+2”中國、泰國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經歷的泰語本科專業人才。玉溪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的泰語專業于2008年遴選評審為“云南省小語種重點建設專業”。

培養目標:通過國際合作辦學,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經歷的泰語本科專業人才。能在外事、經貿、文化傳承、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育、管理工作的泰語應用型人才。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努力成為泰英雙語應用型人才,在泰語教學、中泰交流、泰英交流、泰語導游等方面具備較好的專業素質與能力。

學制學位:學制 4 年,前2年在中國玉溪師范學院;后2年在泰國清萊皇家大學。學生4年必須完成兩校互認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修滿161學分、畢業論文合格,通過學士論文答辯,方能畢業,授予學位。玉溪師范學院和清萊皇家大學按本校規定分別頒發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

教學計劃:教學計劃分為兩個階段,分別在兩校實施。基礎階段(一二年級)在中國進行,由玉溪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負責組織實施,高年級階段(三、四年級)由泰國清萊皇家大學人文學院泰語系負責實施。普通高校公共課安排在基礎階段完成,英語課程貫穿四年教學。本計劃規定的課程與學分雙方互認。

課程簡介:基礎泰語;泰語語音;泰語閱讀;泰語口語;泰語聽力;泰語語法;高級泰語;泰語翻譯;泰語報刊選讀;泰語寫作;泰語社會與經濟;泰語視聽說;中泰關系;湄公河流域概況;商務泰語;旅游泰語;泰國法律;畢業論文寫作指導等。

培養模式:泰語專業本科四年實施“ 2 + 2 ”中泰合作辦學人才培養模式。合作辦學的泰方大學是泰國清萊皇家大學,清萊皇家大學是泰國國家教育部評估合格認證的教育機構,該校各項指標均符合泰國教育部的各項規定和要求。每年有多個教育機構對該校教育質量進行評估,如: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public organization) ONESQA等。泰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質量是得到國家教育部認證的專業,所授學位得到泰國國家教育部認可。與之合作的中國玉溪師范學院也是國家教育部評估認定的教育機構。該模式能充分挖掘和應用國際教育教學理論的優秀成果,優化合作辦學雙方人才培養的教育資源,形成雙向互優的國際合作辦學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泰語專業實施“2+2”培養模式,本專業學生的3、4年級在泰國清萊皇家大學完成,報考學生需考慮在泰國的學雜費、生活費略高于國內這個具體情況。

政法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政法學院創建于1999年,經過全院師生多年的努力,現已發展成為學校辦學規模較大,有一定發展潛能的教學院系。政法學院目前開設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社會工作三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同時開辦了法學、思想政治及行政管理本、專科函授,全日制在校生800多人,各種函授生200多人。

政法學院有一支師資力量雄厚,學歷層次高,年齡結構、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理論功底扎實,教學作風嚴謹,有學術成果豐富的教師隊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研究生8人,碩士研究生18人。

政法學院擁有功能齊全的模擬法庭、設施完善的社會工作專業實驗室和教師職業技能實訓室,建立了12個長期穩定的專業實習基地,并與多家法院、社會福利機構、社區和學校建立了全面穩定的合作關系。

政法學院制定了操作性、實踐性強的人才培養方案,逐步構建了以能力形成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法律、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工作專門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法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通過學習,畢業生應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科學分析方法;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的理論前沿、發展動態;掌握文件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工作能力。培養知識面廣、綜合素質好、具有“一專多能”特點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政治經濟學、民法、西方政治思想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中哲史、西哲史等課程。

就業方向:初高中政治課教學、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國家機關、科研單位、新聞、出版等事業單位以及有關企業單位,負責黨務、宣傳、行政、組織、黨團工作和管理工作;碩士研究生考試。

法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法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法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以及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了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趨勢,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的能力;通過見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疑案辯論、專業實習等實踐環節和法學思維的系統訓練,培養具有運用法律知識和法學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的應用型法律人才。

主要課程:憲法學、刑法學、民法學、知識產權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中國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司法考試指導、模擬法庭等課程。

就業方向:通過司法資格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的系統訓練,進入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法律顧問、司法調解員等法律工作;會計師、審計師、證券業人員、環境評估、司法鑒定、職業中介、房地產咨詢、法制宣傳等工作;碩士研究生考試。

社會工作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法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系統地掌握社會工作基本理論,踐行社會工作倫理,使用專業價值、知識與技巧解決社會問題,能在社區、工會、青年團體、婦聯及企事業單位中提供社會幫助和社會服務的應用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學、社區工作、社會心理學、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學、社會工作倫理、中國社會思想史、西方社會學理論、法律社會學、社會政策、社會保障學等課程。

就業方向: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民政、勞動、社會保障和衛生部門,及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從事專業社會工作;進入社會慈善機構、社會團體機構、社區服務機構、街道辦事處、專業社工機構等從事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服務、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碩士研究生考試。

教育學院

教育學院開設有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兩個本科專業及民族預科教育。現有專任教師2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有11人、講師11人、助教5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14人。學院擁有能滿足各專業教學需要的多媒體教室、手工、美術、書法、形體訓練室、琴房、心理咨詢室、學前教育綜合實訓室等。院內設有教育科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和藝術教育四個教研室以及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有云南省教育廳立項建設的教育研究學術工作站——“基礎教育高效教學研究工作站”。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教育部、省社科、省教育廳等科研課題近二十項,撰寫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5部;承擔著全校師范類教育學、心理學教學工作;連續四年承擔了我省“國培計劃”項目的小學語文、幼兒園骨干教師及小學美術骨干教師的培訓工作;擁有校級特色專業——“學前教育”和“幼兒教師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已建立了穩定的教學見習、教育實習基地6個,每年均選派各專業學生赴泰國、韓國進行教育實習。

教育學院的師資力量、教學設施和實習基地能充分保障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教育學院十分重視學生的課堂教學技能和藝術素養的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較高。師生在國家、省、市級各項比賽中屢獲殊榮。同時,教育學院還為各專業學生提供相關從業資格證書的技能培訓工作及考研輔導工作,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強,每年均有畢業生考取研究生和被泰國中小學及幼兒園考核錄用,教育學院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7%以上,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均有良好表現,深受用人單位好評。通過專業學習,學生修滿規定學分,可獲本科學歷證書,教師資格證,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學前教育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教育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德、智、體等諸方面全面發展,具有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具備現代幼兒教育合理知識結構和實際工作能力的,適應地方幼兒教育發展需要的幼兒園教師、幼教管理人員、科研人員以及其他幼教培訓機構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幼兒衛生與健康、幼兒園課程和幼兒藝術、社會、語言、科學、健康活動設計等學位課程及幼兒園組織與管理、教育研究方法、美術、書法、音樂、舞蹈、琴法等教育類與藝術類課程。

就業方向:幼兒園教師、幼教培訓機構的教學及研究人員

小學教育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教育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德、智、體等全面發展,具備科學的教育理念,寬厚的文化基礎,良好的專業知識與職業道德修養,掌握小學教育教學技能并擁有相應的教育實踐能力,能夠勝任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及其研究的教育工作者。該專業按文、理兩個方向組織教學。

主要課程: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史、小學語文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法、小學品德教學法、小學科學教學法、現代漢語、初等數論、課程與教學論等學位課程及文學概論、兒童文學、中外文學作品選讀、初等幾何、教育政策法規等專業課程以及書法、美術、音樂等選修課程。

就業方向:小學語文、數學等相關學科教師

商學院

商學院師資隊伍陣容整齊,現有專兼職教師4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博士學位教師2人,大部分教師均擁有碩士學位,4位教師有海外學習經歷;教師隊伍中有2名學校學科帶頭人和3名玉溪市學科帶頭人,3名教師獲得校級教學標兵稱號。商學院設有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經濟與貿易、會計4個系,開設旅游管理、市場營銷、工商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和財務管理6個本科專業,其中旅游管理和會計學2個專業為學校特色專業,專業特色鮮明。商學院現有兩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工商管理學和應用經濟學,有1個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工商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研究所——旅游經濟研究所和區域經濟研究所。其中實驗教學中心擁有價值200多萬元的專業實驗教學設備,設有滿足現代大學教育需要的多媒體教室、ERP實驗室、導游模擬實訓室、飯店管理實訓室、電算會計實訓室、證券投資模擬實訓室、市場營銷模擬實驗室以及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

商學院在辦學過程中,注重和校內外專家、學者、領導、企業界人士的學術交流,加強與云南省區域經濟學會、云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含云南三農問題研究中心)、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云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玉溪市旅游局、玉溪市社科聯等部門和機構的合作,實現了優勢資源的共享,并通過“玉商論壇”打造和社會各界交流的平臺。近年來獲得了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項云南省教育廳科學基金項目(其中1項為重點項目)、12項玉溪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共完成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縱橫向課題36項,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公開出版專著和教材9部,其中有2部教材被列入云南省“十二五”規劃教材,有1部教材獲得云南省優秀教材稱號,有2項成果獲云南省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有2項成果獲玉溪市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6項成果獲玉溪市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7項成果獲玉溪市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以較高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贏得了社會公認和行業認同,曾榮獲“99世博會優秀接待單位”和“云南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取得“云南旅游業定點培訓單位”、“外貿業務員資格培訓單位及考點”等資格。

在教學組織實施和人才培養上,商學院堅持“以學生能力形成為核心”的辦學理念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注重學生理論養成與實踐技能訓練相結合,重視學生能力培養,在強調學生知識結構合理的同時,通過實踐教學環節和實訓課程的設置,使學生具備較強實踐應用能力,建立了19個穩定的實習基地,有計劃地組織師生進行社會市場調查、企業考察和崗位實習。在抓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商學院積極組織開展各類職業資格培訓輔導,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引導學生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證”、“初級會計師”、“理財規劃師”、“導游資格證”、“教師資格證”、“秘書資格證”、“營銷師資格證”、“人力資源管理師”、“外貿業務員資格證”等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以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社會需要”的培養目標,成為服務于社會的有用人才。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

市場營銷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市場營銷專業立足于培養為云南、西部地區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應用創新型人才。本專業培養的工商管理學科應用創新型人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市場營銷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營銷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時代特征和創新精神。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市場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在各種類型中小企業、政府部門、公共事業單位、其它非盈利組織等單位,從事市場營銷策劃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自主創業。

職業發展方向:本專業畢業生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為企業營銷總監、營銷經理;中小企業老板;政府與事業單位管理人員。

主要課程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管理學、經濟法、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營銷案例分析、消費者行為學、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國際市場營銷學、銷售管理、營銷策劃、營銷創新、物流管理、項目管理。

工商管理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工商管理專業立足于培養為云南、西部地區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應用創新型人才。本專業培養的工商管理學科應用創新型人才,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過工商管理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時代特征和創新精神。具備管理、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工商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在各種類型中小企業、政府部門、公共事業單位、其它非盈利組織等單位,從事工商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自主創業。

職業發展方向:本專業畢業生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為企業高級職業經理人;中小企業老板;政府與事業單位管理人員。

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工商企業管理、財政與金融、經濟法、財務管理、商學概論、管理經濟學、組織行為學、管理信息系統、公共關系學、生產管理、戰略管理、商務談判、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

旅游管理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旅游管理專業是我校重點打造的特色專業之一,該專業立足于云南省、輻射西部地區、東南亞的旅游產業發展,培養旅游服務與管理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高級人才。通過特色教學和學生職業規劃,培養具備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企業服務與管理、旅游規劃與管理、旅游教育等專業素質,具有開闊的文化視角和全球眼光,具有良好的禮儀修養、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旅游專門人才。本專業的教學亮點是推行以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形成為核心的英漢雙語教學,學科亮點是以實踐教學為依托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培養,就業亮點是大湄公河次區域旅游合作與國際旅游人才需求。

就業方向:①國內外旅游企業,如國際旅行社、著名旅游景點、主題公園、旅游飯店、旅游咨詢公司、旅游網絡公司等;②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如各省市縣旅游局、旅游行業協會等;③旅游科教單位,如旅游院校、旅游規劃單位、旅游研究機構等;④旅游創業,如家庭旅館、餐廳經營、景區開發等。

主要課程:旅游學概論、旅游資源與開發、人文地理學、旅游規劃與產品設計、旅游市場學、旅游經濟學、旅行社經營管理、飯店經營與管理、旅游產業管理、旅游英語閱讀、導游英語口語、旅游服務禮儀、溝通技巧、飯店服務技能等。

會計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會計學專業是我校重點打造的特色專業之一,本專業以“市場導向、服務社會”為宗旨,以教育教學改革為核心,以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重點與特色,以教學基本建設和規范教學管理為基礎,立足于培養為云南、西部地區以及東南亞經濟發展服務的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管理學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系統掌握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審計學等基本理論與方法。通過學習與訓練,要求學生熟悉我國有關會計的方針、政策,具有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具有較強的會計核算、會計管理和會計分析能力,掌握各類財務、會計和審計軟件,能在各類企業、公司、金融機構、政府機關、會計師事務所從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和審計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會計學、中高級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審計學、電算會計、會計模擬實驗、管理會計學、金融企業會計、政府及非組織會計、電子商務、財務分析、稅務會計、珠算、經濟法、貨幣銀行學、公共關系學等。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系統地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貿易政策與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東南亞國家的社會經濟情況,掌握核心的外貿技能,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管理、調研、宣傳、策劃以及實際業務工作。

就業方向:(1)從事專業外貿進出口業務工作;(2)從事面向東南亞的商品貿易業務工作;(3)在海關和口岸從事各類專業的報關、承運貨物、保險等國際物流工作;(4)在各類外資企業、機構從事初級財務工作及業務管理工作;(5)從事國際市場調研、策劃及國際貿易糾紛調解的輔助性工作;(6)發展邊境和國際金融與貿易工作。

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國際市場營銷學、貨幣銀行學、東盟經濟概論、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證券投資學、國際經濟合作、國際結算、世界經濟概論、外貿英語、電子商務、邊境貿易理論與實務等。

財務管理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財務管理專業培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為云南、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南亞經濟發展服務的應用型人才。通過專業教學和綜合素質訓練,培養具有較高思想道德文化素養,較堅實的數學、外語、計算機基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現代財務管理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財務決策、財務預測、財務控制、財務分析、財務核算、資金管理、理財規劃等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本專業的就業方向沒有行業限制,就業前景廣闊。凡是需要資金管理的單位都有相應的就業崗位,畢業生可到工商企業、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事業單位以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管理、會計核算、金融管理、審計、理財規劃、項目評估與策劃、證券投資等方面工作的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管理學、貨幣銀行學、財務會計學、中高級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學、管理會計學、稅務會計與籌劃、財務分析、審計理論與實務、財務軟件應用、統計學、經濟法、電子商務、項目管理、證券投資實務等

美術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立足民族區域文化建設,以培養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的美術、藝術設計專門人才為中心,在以藝術基礎學科為基點,以民族藝術研究為特色,建設以新興藝術門類為構架的課程體系和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的學術科研體系,確立了教學、研究、創作三位一體的辦學模式。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云南民族眾多、民族文化藝術豐富多彩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立足云南,面向世界,注重藝術成果的社會化、產業化進程,注重與國際國內的交流與合作。

目前美術學院設有兩個系:美術系、藝術設計系,涵蓋美術、書法、繪畫、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和民族民間美術學專業。

美術學院近年來在學科建設、專業建設、科研創作方面取得較好的成績,其中 “美術學專業”已成為教育部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及云南省高校特色專業,“美術學學科”成為云南省重點學科,“藝術設計專業”成為云南省高校特色專業,“美術學教學團隊”成為云南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郭巍教授、張漢東教授獲得云南省教學名師稱號,并建立名師工作室招收訪問學者。

美術學院具有先進的藝術教育理念支撐、具有實力雄厚的科研教學團隊、人才培養體系和模式日臻完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認可,現在已成為具有云南區域性民族特色,較高學術水平、較強藝術創作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的綜合藝術院校。多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畢業生,為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美術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藝術類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美術學是師范專業,本著“以學生為本,面向社會需求,突出職業能力,加強實踐環節,全面提高素質”的要求,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目標,遵循現代大學理念,堅持育人為本,穩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進程,科學構建集師范生專業知識構成、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形成和師范生教師人格養成為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掌握美術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藝術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美術學專業為師范專業,學制四年。進校后,需要完成通識教育課和學科課程的學習,專業學科課程分為兩段式學習,前兩年是專業基礎課,進行中外美術史、素描石膏像、素描人像、色彩人像等專業基礎學習。后兩年是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開設五個專業方向:中國畫工筆重彩、意象油畫、古典油畫、版畫、雕塑,學生任選其中一個專業的課程進行學習。

就業方向:中小學進行美術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具備一定的藝術設計能力,具備良好的形象思維,能夠從事第三產業工作需要的專業人才。

繪畫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藝術類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繪畫專業依托地域民族文化特點,培養具有一定的文藝理論素養,掌握繪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進行相關的藝術創作、教學、研究,同時具備一定的藝術設計和良好的形象思維能力,能夠在文化藝術領域、教育、設計、研究、出版、管理單位從事藝術創作、教學、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以及能夠從事第三產業工作需要的藝術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本科學習四年后,達到規定的學位科目成績合格者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繪畫專業為非師范類專業,學制四年。進校后,需要完成通識課和學科課程的學習,專業學科課程分為兩段式學習,前兩年是專業基礎課,進行中外美術史、素描石膏像、素描人像、色彩人像等專業基礎學習。后兩年是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開設五個專業方向:中國畫工筆重彩、意象油畫、古典油畫、版畫、雕塑,學生任選其中一個專業的課程進行學習。

就業方向:文化藝術領域、教育、設計、研究、出版、管理單位從事藝術創作、教學、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以及第三產業等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藝術類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具有較深文化底蘊、較高藝術設計修養,具備新聞出版、印刷設計、品牌設計、設計策劃、廣告設計、產品包裝設計、產品展示空間設計、商業插畫、網站形象設計與制作、影視廣告制作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系統掌握視覺傳達專業設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現代設計方法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課程設置:一年級為通識課程,如英語、大學語文等文化基礎課,及部分專業基礎課程,主要課程包括美術基礎、設計基礎等。二年級以專業基礎課程為主,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二維和三維設計基礎、字體與版面設計、圖形語言、印刷工藝等。三年級設置標志設計、品牌設計、廣告設計、書籍設計、商業攝影等專業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與制作能力、整合與創新能力。四年級設置設計文案、包裝設計、網頁設計、展示設計、設計實踐、畢業設計等專業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設計管理能力。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面向專業設計機構、展覽機構、教育機構、出版社、報紙雜志等平面媒體、企事業單位,從事策劃、設計、教育、品牌建設與管理工作。

環境設計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藝術類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具備室內陳設設計、公共空間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室外景觀設計、建筑外觀設計等設計領域的設計、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專業設計部門、教育、新聞、企業等單位從事相關藝術設計、研究、教學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一年級為通識課程,如英語、大學語文等文化基礎課,及專業基礎課程,主要課程包括美術基礎、設計基礎等。二年級以專業基礎課程為主,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二維和三維設計基礎、設計表現、建筑速寫、室內設計原理、雕塑等。三年級設置工程識圖與制圖、居住空間設計、公共空間設計、室內陳設設計等專業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與制作能力、整合與創新能力。四年級設置建筑外觀設計、景觀小品設計、材料與預算、設計實踐、畢業設計等專業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設計管理能力。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面向建筑設計、公共藝術設計、室內和室外空間的規劃與設計、展覽機構、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設計、展示、教育與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藝術類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掌握新技術和在藝術設計中充分應用技術為根本目標。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具有知識面寬、基礎扎實、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創新意識強的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方面的能力,能在專業設計部門、教育、企業、傳媒公司等單位從事相關藝術設計、研究、教學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一年級為通識課程,如英語、大學語文等文化基礎課,及專業基礎課程,主要課程包括美術基礎、造型基礎等。二年級以專業基礎課程為主,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人體寫生、動畫造型設計、視聽語言、程序設計語言、運動規律、雕塑等。三年級設置二維動畫設計、、三維動畫設計、后期編輯、產品造型設計、建筑漫游、攝影等專業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與制作能力、整合與創新能力。四年級設置多媒體設計和制作、網頁制作、設計實踐、畢業設計等專業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設計管理能力。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面向網絡媒體公司、傳媒業、影視廣告業、娛樂游戲業、動畫設計公司、工業產品設計、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各類數字媒體的制作、傳輸、產品開發、藝術設計以及教育與管理工作。

音樂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是云南省最早開設音樂、舞蹈專業教學的院校之一。經多年發展,學院已經成為以音樂教育和舞蹈教育為主要特色,培養從事教育、表演、創作和理論研究等藝術教育專門人才的高等音樂學府。學院下設音樂學、舞蹈學和舞蹈表演三個專業,2002年開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學院以學科建設、特色辦學為龍頭,創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努力開創教學、科研、創作、表演四位一體、協調發展的局面。音樂學院在以學生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培養掌握學科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舞臺表演能力和教學能力的實用性人才。畢業生主要在各類學校、專業文藝團體從事表演、教學以及科研工作,就業率達98%以上。

音樂學院著力培養高素質、高學歷的教師隊伍,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17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占教師總數的80%。教師出版專著及教材十余部;學院承擔、參與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10余項;獲國家級、省級以上演唱(奏)一、二、三等獎20余項;榮獲文化部、中國音協、國家教育部等部門頒發的各類獎項10余項。此外,學院還在中央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云南藝術學院等高校長期外聘多名專家為客座教授,為學院學科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師資力量。

音樂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授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具備良好的音樂教師素養,獲得從事音樂教學的專業能力和從事音樂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音樂學專業設師范教育、藝術表演兩個專業方向。

師范教育方向分為聲樂和器樂。聲樂含美聲唱法及教法、民族唱法及教法、通俗唱法及教法;器樂含鋼琴演奏及教法、手風琴演奏及教法、薩克斯演奏及教法、古箏演奏及教法、琵琶演奏及教法、中阮演奏及教法、二胡演奏及教法、音樂制作(含MIDI音樂制作、錄音工程)。

就業方向:從事高、中、小學校的音樂教學工作;各級文化單位、文藝團體和業余藝術學校從事音樂教學或科研工作。

舞蹈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授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舞蹈學基礎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經過四年的專業培養,使學生系統的掌握舞蹈專業知識和理論,具有扎實的舞蹈基本功,形成較強的審美感覺和創造思維能力。掌握舞蹈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以及分析和研究舞蹈作品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舞蹈教師職業素養和過硬的舞蹈教學基本功。

主要課程:舞蹈技能教學法、民族民間舞、古典芭蕾、中國古典舞、社會舞蹈、舞蹈理論等。

就業方向:可在中小學、幼兒園、業余藝術學校從事舞蹈教學工作,亦可在舞蹈科學研究單位從事科研工作,或在各級文化單位、文藝團體從事舞蹈表演工作。

舞蹈表演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授舞蹈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主要培養具有現代舞蹈觀念;掌握舞蹈學科基礎知識、 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實的舞蹈基本功和較強的舞臺表現力,能跳會教、 能演會編,并在一些大中型活動中承擔策劃與編導工作。

主要課程:舞蹈編導、民族民間舞、古典芭蕾、中國古典舞、社會舞蹈等。

就業方向:可在青少年宮、 文化宮館,大中小學、 幼兒園, 以及廠礦企業、 社區社團從事舞蹈表演和編排工作。

體育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成立于1993年7月,原名體育系,2008年7月在體育系基礎上組建成玉溪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學院下設基礎理論、籃球、足球、排球、小球、武術、田徑體操及健美操教研室、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所9個教研室(所)。現有教職工44人,其中省級教學名師1人,教授6人,副教授19人,講師13人,助教6人。國家運動健將2人,國家級裁判員1人,一級裁判員15人。

學院設有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兩個本科專業及運動訓練(五年制專科)和體育教育(五年制專科)兩個專科專業,其中體育教育專業是學校的重點專業。

學院“體育學”被確立為學校“十二五”規劃省級立項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學科,學院現有“西北師范大學專業學位體育碩士實訓基地”一個,聶銳新教授和程斌教授被西北師范大學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2011年11月,與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開展了聯合培養體育碩士研究生工作。2013年3月,聶銳新教授、程斌教授、楊文斌教授、馮艷瓊教授和楊志龍副教授等5人被云南師范大學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院體育場館及體育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現有綜合訓練館1個、球類綜合館1個、標準田徑場1塊、足球場3塊、籃球場16塊、排球場7塊、室外網球場6塊、室內網球場6塊、傳統民族體育場地1塊、多媒體教室1間、實驗室1個。

學院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教學成果,其中《籃球》獲省級精品課程,《學校體育學》獲校級精品課程,《運動解剖學》、《網球》、《大學體育擴展訓練游戲教育》、《田徑》、《足球》、《排球》獲校級優質課程。體育教育教學團隊獲省級教學團隊,籃球教學團隊獲校級教學團隊。并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三等獎3項,玉溪市科學技術三等獎l項。

科研方面,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項,云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9項,玉溪社科研究項目7項,校級教改項目6項。公開發表體育教育教學研究論文3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 90余篇。出版專著3部,主編編著教材15部,參編編著教材13部。

二十年來,體育學院狠抓特色、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服務區域為導向,以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為核心,逐步形成了強化專業、突出特色、服務地方的發展模式,為國家體育事業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體育教育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教育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工作,并能從事體育科研、體育管理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掌握較系統的教育心理科學、體育生物科學、體育社會科學和體育技術學科的基礎理論,全面掌握體育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并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所專長,畢業后能夠勝任學校體育教學、課余運動訓練、體育部門的管理和科研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學校體育學、運動心理學、運動訓練學、體育測量與評價、體育科研方法、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武術、游泳等。

就業方向:學校、公安、檢察、法院及體育相關部門等。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授教育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經營開發及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掌握社會體育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指導大眾體育、養生健身、休閑娛樂及特殊人群運動、健身的基本技能,畢業后能夠勝任社會體育領域中的實際工作和理論研究。

主要專業課程:社會體育概論、體育社會學、社會體育管理學、體育產業概論、體育經濟學、體育市場營銷、大型體育活動組織管理、休閑體育與健身概論、健身俱樂部經營管理、體質測評與運動處方、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心理學、教育學、健身體能鍛煉、健美操、器械健身、網球、高爾夫、乒乓球、羽毛球等。

就業方向:各級社會體育管理機構、各類體育協會、體育俱樂部、社區工作者、體育企業和體育場館部門等。

國際文化學院

國際文化學院前身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是玉溪師范學院開展國際教育交流和留學生教育的重要窗口。十余年為來自美國、泰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德國、日本、挪威、冰島、法國、韓國、新加坡、老撾、牙買加、印度等二十多個國家的三千多名留學生開設了漢語專業非學歷教育和學歷教育教學課程。同時,國際文化學院作為云南省海外華文教育基地和國家漢辦HSK水平考試考點,為東南亞華裔青少年漢語語言技能的提高和海外華文教師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臺,為云南省建設成為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高等教育橋頭堡”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文化學院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年齡結構、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理論和科研功底扎實、有豐富國外留學經歷的教師隊伍。其中專職及兼職教授、副教授15名,講師、助教17名,博士、碩士12名,外籍教師2名,并長期聘用國內外客座教授2名。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世界漢語教學》前主編魯健驥先生就是學院聘請的客座教授之一。國際文化學院擁有功能齊全的多媒體教室、學生實踐技能活動室和24個境外教學實習基地。與美國、澳大利亞、泰國、韓國以及臺灣27所大、中、小學建立了全面穩定的合作關系,為學生自主性學習、提高語言交際能力以及提升學生境外就業競爭力創造了良好條件。學生除系統學習專業課程外,還能夠通過華文教育基地培訓平臺、中外學生交互式語言交流和技能比賽、國際會議翻譯、接待、禮儀服務以及國外學習、實習等方式獲得專業能力和人格魅力的提升。

作為學校全面開展國際化辦學的重要平臺,國際文化學院的專業建設為玉溪師范學院進一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能力的國際化人才奠定了基礎。學院與泰國知名大學合作,采用“2+2”合作模式共同培養高職本科泰語專業旅游方向和商務方向專業人才。學生按雙方學校要求修滿學分后,取得兩國教育部認可的本科學士學位。

高職本科泰語專業辦學堅持“夯實基礎、拓寬知識,能力本位、突出特色”的原則,構建“注重學科基礎,強化技能訓練;形成方向優勢,展現技能亮點”的人才培養模式。

豐富的國內外教育資源,優秀的國內外合作伙伴、一流的能力拓展與實踐資源是國際文化學院辦學成功的保證,更為莘莘學子提供了出國深造的新途徑,打開了成才的新窗口,為懷抱夢想的青年插上高飛的翅膀。

泰語專業(商務方向)

(非師范類四年制高職本科,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 高職本科泰語專業(商務方向)注重培養學生的泰、英雙語綜合運用能力,同時掌握國際貿易專業基本知識和從事相關工作的基本技能。通過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讓學生運用泰、英雙語開展國際貿易等相關業務的實踐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管理、策劃及實際業務工作方面具備較好的專業素質與能力。

主要課程: 該專業主要開設《基礎泰語》、《泰語閱讀》、《泰語視聽說》、《泰語語法》、《泰語寫作》、《泰語語音》、《泰國文化》、《漢泰翻譯》、《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商務漢泰翻譯理論與實踐》等。

培養模式:本著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復合型、實用型的高素質人才目標,高職本科泰語專業(商務方向)實施“2+2”中泰合作辦學人才培養模式,即在我校完成一 、二兩年學業,三、四兩年在泰國合作大學完成。

泰語專業(旅游方向)

(非師范類四年制高職本科,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高職本科泰語專業(旅游方向)注重培養學生的英、泰雙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掌握旅游管理等專業知識,力求實現泰語專業和旅游專業課程的雙溝通。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在旅游與酒店管理、旅游規劃與設計、翻譯等方面具備較好的專業素質與能力。

主要課程:該專業主要開設《基礎泰語》、《泰語閱讀》、《泰語視聽說》、《泰語語法》、《泰語寫作》、《泰語語音》、《泰國文化》、《漢泰翻譯》、《管理學》、《旅游學概論》、《旅游資源學》、《旅游實務與技巧》、《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規劃與設計》等。

培養模式:本著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復合型、實用型的高素質人才目標,高職本科泰語專業(旅游方向)本科實施“2+2”中泰合作辦學人才培養模式,即在我校完成一 、二兩年學業,三、四兩年在泰國合作大學完成。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玉溪師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位于玉溪市紅塔區中心城區(玉溪師院西院),校園占地33.28畝,校園內建有教學樓、學生宿舍樓、沐浴室、食堂、運動場地等基礎設施。共享院本部的資源——相關專業的師資力量和配套的基礎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有圖書館、語音室、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室、形體教室、音樂教室,育人環境優良。

培養目標: 以實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為途徑,構建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教育思想:以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基點,以職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學生就業為目標。

辦學理念:不求大而全、但求專而精,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管理原則:嚴而有格,管而不死,活而不亂。

教育模式: “雙元制”培養:學校一元 + 企業一元

“雙師型”教師:學校教師 + 企業技師

“雙證書”文憑:畢業證書 + 資格證書

辦學方式:按照“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改革專業教學內容,構建有利于學生掌握技能和創業精神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基礎教育+專業教育+技能教育”課程學習平臺。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與校外相關單位建立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本領,擁有一技之長,為學生畢業后就業、創業奠定基礎。

會計電算化專業

(三年制高職專科、非師范)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會計基本理論原理知識、掌握電腦操作技能,能夠勝任出納、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稅法、經濟法、合同法、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學、統計學、成本會計、財務報表分析等。

就業方向:面向金融行業、行政事業、企業,從事出納、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等工作。

學前教育專業

(三年制高職專科、師范類)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幼兒教育基本理論素養、相應的教育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素質,適應幼兒教育發展需要的幼兒教師。

主干課程:兒童發展心理學、幼兒教育科研方法、中外幼兒教育史、幼兒科學教育、幼兒健康教育、幼兒園課程設計與組織、幼兒游戲論、幼兒語言教育、幼兒社會性教育、幼兒音樂美術教育及幼兒舞蹈創編與技法。

就業方向:面向幼兒園、小學、培訓機構,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

(三年制高職專科、非師范)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食品藥品安全與質量監管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從事食品藥品檢驗、監督、管理、經營、生產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食品化學、藥學綜合知識、藥品質量檢測技術、藥事管理學、食品營養學與安全、食品質量檢驗技術、中國藥事法規、食品質量管理。

就業方向:面向行政事業、商業、企業,從事食品藥品檢驗、監督、管理、經營、生產等工作。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玉溪師范學院2014年報考指南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元氏县| 镇坪县| 达孜县| 阿拉善左旗| 淅川县| 宜黄县| 田阳县| 庄河市| 张掖市| 阿尔山市| 临城县| 宣汉县| 临夏市| 尉犁县| 崇文区| 宁海县| 比如县| 陕西省| 洛川县| 舞阳县| 探索| 桐庐县| 天气| 安泽县| 大方县| 三穗县| 苍梧县| 青岛市| 汾阳市| 班玛县| 易门县| 内乡县| 邯郸市| 札达县| 雷州市| 通榆县| 永年县| 周口市| 临朐县| 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