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系部、招生專業介紹
(一)中醫藥系
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藥系成立于2007 年7月,是由原保山衛生學校中醫科發展而來,已有41年中醫教育的歷史。現有中醫學、針灸推拿、中藥學及中醫骨傷4個專業招生。有專職教師37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中級職稱13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16人,其中“雙師型”教師32人。近三年來主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中醫藥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2項,省級科研課題7項,市級科研課題2 項。主編云南省“十二五”規劃教材3部,省級精品教材1部——《中藥炮制技術》,參編教材8部 撰寫專著4部。現有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特色專業2個(針灸推拿專業、中藥專業),省級精品課程2門——《方劑學》、《推拿手法學》,省級教學團隊一個——針灸推拿教學團隊,獲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八次優秀高教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保山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一人獲云南省推拿技術能手稱號。擁有云南省一流的中藥標本館、針推實訓中心、高黎貢山民族醫藥陳列館、中醫綜合實訓室,學生實訓場所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完全能滿足在校學生實踐教學的需要。歷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基礎理論扎實、臨床技能過硬的中醫藥人才,得到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認可,畢業生深受各級醫藥單位的歡迎。
1、中醫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中醫理、法、方、藥等基本理論和技能,能熟練、準確運用中醫理論對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進行獨立診療的實用型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畢業去向:
專科學生:各級醫療部門從事醫療、預防、衛生保健等工作,成績優秀的學生可通過考試升入本科繼續學習。
中專學生:畢業所取得學歷,可作為參加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考試的學歷依據。中等中醫類專業畢業生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后,主要面向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執業。
2、針灸推拿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針灸推拿行業所必需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具有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本專業工作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適應醫療保健針灸推拿職業崗位工作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針灸推拿人才。
畢業去向:本專業畢業生為短缺人才,其就業前景極其廣闊,主要到各級醫院的中醫、針灸、推拿、理療、康復、美容、保健等科室從事醫療工作;也可到各類康復、保健、養生、美容等機構從事養生保健工作;也適宜學生個人自主創業;本專業只要學生愿意學校保證推薦就業。我校針灸推拿專業屬云南省省級特色專業,畢業后可以參加相關執業醫師考試,可通過考試升入本科繼續學習。
3、中藥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中藥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與其相關的中醫學、藥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能在中藥生產、檢驗、流通、使用、研究開發、管理和服務等領域從事中藥鑒定、營銷、制劑及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中藥人才。
畢業去向:在各類型綜合性醫療單位及制藥廠從事中藥生產、鑒定、制劑、檢測、研發工作,也可在醫藥公司、藥店從事藥品管理、營銷工作,更適應學生個人自主創業。
4、中醫骨傷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中醫骨傷科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中醫藥基礎知識、現代醫學知識,能運用中西醫治療技術處理骨傷科常見病、多發病的應用型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畢業去向:城鎮醫院、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單位從事中醫骨傷診療工作,或在醫學院校、醫學科研單位及其它醫療機構從事技術輔助工作的中醫骨傷專業技術人才。成績優秀的學生可通過考試升入本科繼續學習。
(二)臨床醫學系
臨床醫學系于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正式開辦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已連續招收普通專科生七年,現有全日制在校專科生959人,已畢業學生900余人。目前開設有臨床醫學、康復治療技術、醫學影像技術3個專業。本專業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敬業愛崗、專兼結合、富有活力的優秀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中級職稱7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8人。
下設臨床技能實訓中心1個,含內科實訓室、外科實訓室、婦產科實訓室、兒科實訓室、康復實訓室、急救實訓室、五官科實訓室,教學儀器設備先進,可進行各個專業的實踐教學。
近年來,臨床醫學系著力進行質量工程建設和科研工作,現有省級教學名師2人,校級教學名師2人,《診斷學》為省級精品課程,內科教研室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名師工作室。截止2013年底,主持教學改革課題中,省級規劃課題8項,省教育廳課題4項,保山市科技局項目5項,校級課題4項。公開出版著作2篇,公開發表論文125篇。主編、參編教材21人部。
1、臨床醫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臨床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臨床一線需要,能從事臨床診療、預防保健、計劃生育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衛生專業技術人才。
畢業去向:到市、縣、鄉鎮醫院、私立醫院、社區服務站、診所等醫療機構從事臨床診療、預防保健、計劃生育等工作;還可根據國家政策自主創業、參與公務員、大學生村官、專升本等考試。
2、康復治療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臨床醫學知識、康復治療技術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對各種急慢性疾病引起功能障礙的患者和殘疾人進行康復機能評價、治療的實用型、高素質康復治療人才。
畢業去向:到各級醫院康復治療科、療養院、社區康復機構等從事康復、針灸推拿等工作;還可根據國家政策自主創業、參與公務員、大學生村官、專升本等考試。
3、醫學影像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醫學影像學范疇內各項技術(包括常規放射學、CT、核磁共振、DSA、超聲學、核醫學等)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能夠勝任醫學影像檢查、初步診斷、治療技術、醫學影像設備維護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基層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
畢業去向: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科涉及面廣,整體性強,發展迅速,是一門獨立而成熟的學科。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一方面醫生越來越倚重儀器設備的檢查,另一方面各項儀器檢查結果成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法律依據,儀器檢查使用率必然提高,因此目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十分樂觀。可到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影像科室(放射科、CT室、超聲科、MRI室、介入科、放射治療科、核醫學科)、設備科、醫療器械(維修)公司等工作;還可根據國家政策自主創業、參與公務員、大學生村官、專升本等考試。
(三)護理系
護理系成立于2007年,是一個以教學為主體、兼顧教研的系部,承擔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任。護理系下設基礎護理學教研室、臨床護理教研室、護理實訓中心。實訓中心設備先進、使用面積達560平方米。2011 年護理技能實訓中心被云南省教育廳評為“云南省高職高專院校示范實習實訓教學基地”。
自2006年招收護理專科生以來,共畢業五屆學生1126人,學生“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及獲得“雙證”率均達98%以上。
全系上下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積極開拓就業市場,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學生就業率達100%,就業分布在全省各地醫療行業,畢業生贏得用人單位的高度贊譽。
護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護理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護理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護理專門人才。
畢業去向:畢業后能在各級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
(四)基礎醫學部
基礎醫學部為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下屬集教學、科研為一體的教學業務部門,其前身即基礎科(成立于1965年),2007年改為基礎醫學部。部門下設7個教研室分別是: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生理學、藥理學、生物學與病原生物學、化學與生物化學、檢驗學7個教研室。
基礎醫學部現有教職工4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講師13人,助教13人,具有碩士學位7人,在讀研究生8人。市級優秀教師1人。教學團隊中“雙師型”比例80%。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基礎醫學知識、檢驗技術理論知識及相關實踐技能,并能運用所學知識正確解決臨床醫學檢驗各項工作、迅速適應崗位的醫學檢驗應用技能型專門人才。
畢業去向:在各類型醫療單位、檢驗檢疫中心、食品、藥品、體外診斷試劑質量檢測機構、醫藥院校及醫學科研單位實驗技術崗位中從事臨床檢驗技術、分析鑒定等工作。
(五)人文社會科學部
人文社會科學部成立于2007年,下設形勢與政策教研室、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綜合教研室、英語教研室、體育教研室6個教研室。
人文社科部現有教師27人,副教授6人,講師11 人,助教6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10人。
人文社科部現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形勢與政策、大學英語、體育、邏輯學、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指導、三生教育、人際交流與溝通、現代應用文寫作、面試技巧、衛生法規、醫學倫理、醫學心理學、護理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代禮儀與形體、護理禮儀等必修課和選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