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研究技能和社會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和衛生部門,及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服務、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在四年學習期間內,掌握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專業領域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方法,確立社會工作價值理念,學習有關行政管理、經濟學、心理學的原理和知識,熟悉相關社會政策與法規,掌握社會調查方法和技術,培養理論分析、研究的能力,通過實習、實踐環節的教學和組織,具備社會工作實踐操作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為實現本專業培養目標奠定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基礎。
三、專業主干學科
社會學、管理學(社會保障)
四、主要課程
主要課程有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社會統計學、社會保險與社會福利、中國社會思想史、社會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組織社會學、學校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導論、組織社會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政策、社會工作行政、社會工作實務等。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實踐性教學環節有:國防教育、兩課社會實踐、專業課程見習實習、畢業實習、社會調查等實踐操作訓練。
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理念與措施:加強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的培養,強調服務性學習的理念,突出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保證實驗、實習課時量。與各類政府相關部門、社會保障部門、社會團體、社會福利和服務機構、基層政權和社區建立密切聯系,保證學生有穩定的實習基地和充分的實習機會。制定實習教學指導手冊,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實習指導思想、具體實習計劃。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