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專業簡介(專業代碼:130202)
一、歷史沿革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音樂系的前身是原內蒙古民族師范學校的音樂組(教研室),原內蒙古民族師范學校音樂組始建于1982年,因此,音樂學專業的歷史沿革可以追溯到30年前。2000年9月,隨著原內蒙古民族師范學校與原內蒙古蒙文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為內蒙古民族高等??茖W校,內蒙古民族高等專科學校音樂系得以成立,同年招收了音樂教育專業??粕?。2009年3月,隨著原內蒙古民族高等??茖W校成功升本更名為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原內蒙古民族高等??茖W校音樂系也更名為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音樂系,同年招收了音樂學專業本科生。目前該專業分別招收音樂教育方向、音樂表演方向和馬頭琴方向的本科生。
二、基本情況
音樂學專業是學院第一批成功升本的專業之一。該專業現有在校生350名,學生先后獲得過省部級以上獎項一百余人次,分別參加過中央電視臺、內蒙古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錄制,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非物質文化展示活動。
音樂學專業有專任教師27名,其中副教授7名,講師13名,助教7名,博士1名,碩士7名。專業師資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基礎和能力,舉辦過“呼市地區高校馬頭琴教學研討會”、“中蒙兩國馬頭琴教學研討會”、“蒙古族音樂與草原文化淵源研討會”以及各種學術講座,在省部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另外,聘請齊•寶力高、扎格達蘇榮、諾•松布爾、烏力吉巴雅爾、包•達爾罕、布仁、白•扎力僧等區內外的著名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
音樂學專業有多功能教學樓——逸夫樓,設有師生琴房、多媒體教室、電子鋼琴室、電子琴室、舞蹈室和專業圖書資料室等。教學所用鋼琴、手風琴和各種民族樂器等儀器設備值達200余萬元。另外,已經建立了穩定的教育實習實訓基地7所和電子音樂室。
音樂學專業所開設的核心課程有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學、曲式分析、合唱指揮、歌曲作法、藝術概論、音樂教學法、蒙古族音樂史、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專業主修(含聲樂、器樂、鍵盤)等。其中,蒙古族音樂史課程被評為院級精品課程,馬頭琴課程(專業主修器樂類課程)被評為自治區級精品課程。
音樂學專業教學管理規范,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合理,建立健全了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保證了各環節的教學質量,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專業特點的管理模式。
三、辦學思想
音樂學專業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站在自治區以及蒙古語文協作八省區的基礎教育、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對民族教育、文藝工作者的需求高度,科學合理地規劃專業建設,很好地形成了自身的優勢和特色。
四、建設目標
專業建設以立足內蒙古,面向蒙古語文協作八省區基礎教育與文化經濟發展服務為總體目標,培養具備全新活躍的教育理念,扎實寬泛的基礎知識,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能和手段,具有“一專多能”和“蒙漢兼通”的音樂師資和建設文化大區所需的其他文藝工作者。
五、努力方向
音樂學專業要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和特色意識,狠抓質量工程建設,在教學管理、實踐實訓、科學研究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索,建立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該專業正以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為己任,以蒙古族的聲樂、器樂和舞蹈教學為亮點和特色,注重專業建設,推進教學改革,為蒙古語文協作八省區的文化、經濟建設培養輸送更多合格的基礎性音樂人才而不懈努力。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