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專業
一、城鄉規劃行業發展現狀
城鄉規劃(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綜合安排城市各項工程建設的綜合部署,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藍圖,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
我國已經進入了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城鄉結構急劇轉變,城市建設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進行,而城鄉規劃是城市建設有序協調開展的重要環節,按照國家要求,每1萬城市人口需配備7名規劃與管理人員,全國范圍內對城鄉規劃人才的需求是一個普遍現象,城鄉規劃專業已成為了21世紀的熱門專業。
二、我校城鄉規劃專業發展情況介紹
2005年開辦城鎮規劃設計專科專業,至2012年共招收7屆計劃內專科生,已有畢業生200余人,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專業對口率達到90%以上。從就業崗位來看,涉及建筑設計院、建筑企業、建筑效果圖公司、室內外裝飾公司、房地產公司、園林景觀設計公司、政府職能部門等,就業范圍廣泛,專業對口率高。2008年城鎮規劃升級為城市規劃本科專業,現國家將城市規劃升級為一級學科,根據需要城市規劃本科專業更名為城鄉規劃專業,之前城鎮規劃專科的辦學經驗為本科的開辦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本科專業的建設積累了一定的資源。
三、城鄉規劃專業方向
我國已經進入了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建設、城市景觀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進行,城市建筑設計和城市景觀設計是城市規劃和建設有序協調開展的重要環節,因此,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觀設計行業迎來良好的機遇與發展前景,城鄉規劃專業已成為了21世紀的熱門專業,我校開設的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城鄉規劃及建筑設計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具備一定的城市人文社會學科知識,能夠在城鄉規劃、建筑設計、詳細規劃等領域從事設計與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建筑初步、建筑美術1、建筑美術2、建筑設計表現技法、城市規劃原理、城鎮規劃、建筑設計、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詳細規劃、景觀設計等。
實習實訓:
針對人才市場的需求設置實習實訓內容,主要有城鄉規劃認識實習、建筑認識實習、建筑測繪實習、Auto CAD考證培訓等,并在高年級組織學生到相關城鄉規劃與設計院所、建筑設計院所、房地產公司和城鄉規劃管理部門進行較長時間的實際訓練,為學生畢業后考取國家注冊規劃師、建筑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就業去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進入城鄉規劃、建筑設計、房地產開發、城市規劃管理與決策咨詢等領域從事設計與管理工作,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社會對城鄉規劃設計和管理的專業人才需求與日俱增,畢業生就業前景良好。
四、專業特色
1、技能+管理型人才的培養
對本專業學生的培養立足于設計能力的訓練,在堅實的設計基礎上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規劃管理能力,使畢業生成為真正適應崗位要求的技能+管理型人才。
2、強化規劃師人文素質的培養
城鄉規劃作為一門復合交叉的學科,其工作內容涉及到經濟、社會、工程技術等領域,既有自然科學、工程科學、技術科學的內容,又有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特點。鑒于城鄉規劃的多維性、綜合性、復雜性、整體性等基本特性,城鄉規劃教育要求規劃師具有扎實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較高的人文素質,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強化人文素質的培養是確保規劃人才具有協作精神、組織才能、交流表達和宣傳能力的基本方面。
3、強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
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與迅速發展完全改變了城鄉規劃設計與表達手段,那種傳統的耗時耗精力的工匠式的工作方式已逐漸被淘汰,掌握快速、準確和美觀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繪圖技術是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重要構成內容。
五、實驗室建設
城鄉規劃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實踐教學占用相當比重。目前我專業建立了硬件設施良好的機房,擁有AutoCAD、3Dmax、PhotoShop、Sketchup、pkpm、cityplan等必需專業軟件。創建了學生實踐工作室,指導優秀學生參加設計競賽和進行專業實際項目的實踐培訓。擁有專業的測量實驗室。
多年來,我校已與多家建筑企業和院所建立了穩定的實踐教學合作關系,提供實習、實訓場所的企業有:烏魯木齊佳聯規劃設計院、烏魯木齊疆圖勘察設計院、阿克蘇市城鄉規劃局等,未來我校將在聯合企業進行實習實訓合作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努力建設更多的實習實訓基地,以滿足本科教育的要求。
六、實習實訓情況
針對人才市場的需求設置實習實訓內容,主要有素描實習、設計表達、美術實習、測量實習、城市認識調查實習、住宅區實態調查實習、Auto CAD考證培訓等,并組織學生到相關設計院所、規劃管理部門、房地產公司實習。
七、就業情況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進入城鄉規劃設計、城市規劃管理與決策咨詢、建筑設計、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工作,并能參與城市開發、房地產籌劃以及相應的政策法規制定等方面的工作。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社會對城鎮規劃設計和管理的專業人才需求與日俱增,畢業生就業前景良好。
城鎮規劃專業
一、專業介紹
1、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從事城鎮規劃及建設施工和建設管理,具有初步的應用研究與開發能力,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土木工程技術人才。
2、專業培養要求
有較堅實寬厚的專業基礎和較全面的專業知識;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發揮學校和地域優勢,造就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建設工程領域第一線培養實際工作者。
培養要求:
1、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了解我國基本國情,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具有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事的科學態度。
2、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完成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城鎮規劃和建設管理能力,具有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的設計和施工管理能力,具有本專業內的計算機應用和工程造價的概預算能力。
3、具有查詢資料、文件檢索,掌握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工程質量和效益觀念。
二、專業就業方向(領域)
城鎮規劃、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咨詢等方面。
三、主干課程
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建筑工程測量、工程力學、建筑材料、土力學與地基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CAD技術基礎、景觀規劃與設計、房屋建筑學、城市規劃原理、建筑工程施工、城市市政工程規劃、砌體結構、土木工程概預算、房地產開發經營、GPCAD軟件應用
給水排水工程
一、專業簡介
給水排水工程(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Engineering),專業代碼:080705;學科分類:工學土建類。我院給水排水工程專業于成立于2011年,并于當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目前已招收兩屆,每屆招收一個班。
二、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給水工程、工業給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規劃及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大、中專院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工程技術人才。
三、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水科學和環境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
在學生比較系統的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具有掌握水資源利用與保護、水處理工程學、給水排水管道工程等專業理論;學會水的開采、加工輸送、回收與再利用的等工程規劃與設計方法,獲得水工程的項目管理、施工組織、設備運轉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與開發能力。
學生應獲得以下知識和技能:
(1)工程力學、工程制圖、流體力學、水質分析、水處理技術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水處理微生物學、水文學與水文地質學、計算機技術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3)具有應用計算機進行供排水工程設計、水工藝與工程計算、設計與科學研究的能力;
(4)具有水工藝與工程規劃論證、設計計算及城市水資源、水質的保護和評價能力;
(5)具有給水水質凈化、工業用水、廢水治理工程的工藝設計能力;
(6)具有一般水工程結構設計、施工技術、工程概預算和運行管理的能力;
(7)具有掌握水環境污染控制、監測與治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8)具有從事水工藝與工程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四、專業就業方向(領域)
政府機關與科研、設計、規劃、教育、生產、施工、管理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給水排水工程及相近專業的工作或可考取市政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學科碩士研究生。
五、主要課程設置
1.專業課程設置
大學英語、工程數學、大學物理、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測量、現代測繪技術、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水處理微生物學、環境監測、工程力學、流體力學、水泵站與取水工程、水文學及水文地質、測量學、水質工程學、給水排水管網系統、給水工程、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水工程概預算與技術、建筑給排水工程。
2.主要專業實驗
工程力學實驗、流體力學實驗、水處理微生物實驗、水質分析實驗、水質檢測分析實驗、建筑材料實驗。
3. 實踐教學
本專業共安排實踐性教學環節35周。主要包括工程測量實習、給排水認識實習;混凝土結構、水質工程學、水泵站與取水工程、城市地下管道工程、給水排水管網系統、供熱工程、給水排水工程概預算、建筑給水排水等課程的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
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從事建筑工程的結構設計、建造、管理,具有初步的應用研究與開發能力,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建筑工程和環境工程技術人才。要求學生系統掌握建筑工程與環境通用理論知識,掌握結構設計、建造、管理及應用研究和開發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建造與管理工作的操作步驟和方法,能從事建筑工程與環境工程的研究、設計、施工、管理、咨詢等方面的工作。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有較堅實寬厚的專業基礎和較全面的專業知識;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發揮學校和地域優勢,造就應用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為建筑工程與環境工程領域第一線培養實際工作者。
培養要求:
1、畢業生具有堅實的數學、外語、計算機基礎和良好的科學素養;
2、掌握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等專業基礎理論;
3、掌握建筑工程的結構設計方法、勘測、規劃、選型的基本知識;
4、掌握計算機制圖(CAD)及工程軟件應用技術;
5、掌握現代施工技術、檢測或實驗方法;
6、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與環境工程知識;
7、具有查詢資料、文件檢索,掌握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工程質量和效益觀念;
8、從事建筑工程、環境工程的設計、規劃、項目管理、建設工程監理和項目研究開發能力。
三、專業就業方向(領域)
建筑工程及環境工程的研究、設計、施工、管理、咨詢等方面。
四、主干學科
工程力學、建筑工程、環境工程。
五、主要課程
建筑材料、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混凝土結構、房屋建筑學、環境影響評價、建筑工程施工、設施農業工程工藝及建筑設計、農業生物環境原理等。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本專業共安排實踐性教學環節35周。
主要實踐環節包括:地質實習及專業認識實習、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工程測量實習、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砌體結構課程設計、景觀設計課程設計、土木工程施工課程設計、鋼結構課程設計、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論文 (設計)等。
七、主要專業實驗
建筑材料實驗、材料力學實驗、結構力學實驗、工程地質實驗、工程測量實驗、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實驗等。
農業水利工程專業介紹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農業水利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應用研究與開發能力,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在農業水利、水電、水保等部門從事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實驗研究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適應社會需求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受到水利工程設計方法、科學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訓練,要求學生系統掌握農業水利工程通用理論知識,掌握水利工程勘測設計、結構設計、建造、管理及應用研究和開發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較強的水利設計、規劃、施工操作等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基本理論的相關知識;
(2)掌握農業水利、水電、水保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實驗研究的基本技能;
(3)具有從事農業水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及鄉鎮供水工程的規劃、設計能力;
(4)了解國內外農業水利工程專業、農業工程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5)熟悉國家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水資源開發與保護、水土保持方面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7)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三、專業就業方向(領域)
農業水利、水電、水保等部門從事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實驗研究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
四、主要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程測量、水力學、土力學、建筑材料、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混凝土結構、灌溉排水工程學、水工建筑物、泵與泵站、水工鋼結構、水利工程施工、小型水電站、水利工程概預算、CAD技術、節水灌溉技術。
水利工程專業介紹(專科)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水利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利工程建設所必需的數學、力學和建筑結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設計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知識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
2.掌握工程力學、水力學、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工程水文學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工程結構設計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
4.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5.具有水利工程所必需的測繪制圖、運算和基本工藝操作技能。
四、主要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程測量、水力學、土力學、建筑材料、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混凝土結構、灌溉排水工程學、水工建筑物、泵與泵站、水工鋼結構、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概預算、CAD、節水灌溉技術。
土木工程專業介紹
一、專業簡介(包括專業代號、分類、創建時間等)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專業代碼:080703;學科分類:工學土建類一級學科。我院土木工程專業于成立于2003年,并于當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經過10年的發展,現分設建筑工程、道路橋梁工程兩個專業方向。
二、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巖土力學和市政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橋梁、礦井等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部門等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三、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要具有較堅實寬厚的專業基礎和較全面的專業知識,主要學習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巖土力學和市政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受到課程設計、試驗儀器操作和現場實習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土木工程的規劃、設計、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要求學生系統掌握土木工程通用理論知識,掌握結構設計、建造、管理及應用研究和開發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建筑工程設計、建造與管理工作的操作步驟和方法;掌握道路、橋梁工程勘測設計、結構設計、建造與管理的操作步驟和方法,具備較強的設計能力、熟練的儀器操作及施工技能,能從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的研究、設計、施工、管理、咨詢等方面的工作。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具有堅實的數學、外語、計算機基礎和良好的科學素養,了解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情況和應用前景;
2、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巖土力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與選型、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建筑機械、電工、工程測量與試驗、施工技術與組織等方面的基本技術;
3、掌握計算機制圖(CAD)、工程軟件應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綜合應用各種手段(包括外語工具)查詢資料、獲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4、掌握現代施工技術及主要試驗儀器的使用和測試檢測方法;
5、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規及行業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
6、具有進行工程設計、試驗、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四、專業就業方向(領域)
本專業設置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兩個專業方向。可從事的就業領域及工作方向主要有:
1.建筑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路橋施工企業從事工程技術方面的工作;
2.工程勘察設計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交通或市政工程類、機關職能部門、工程造價咨詢機構等從事設計、規劃及預算方面的工作;
3.建筑、路橋監理公司、工程質量檢測監督部門從事質量監督及工程監理方面的工作;
4.建筑工程、公路交通工程等領域從事工程檢修方面的工作;
5.交通、市政管理部門、大中專院校、科研及設計單位從事公務員、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
五、課程設置
1.主要課程設置
主要的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有:英語、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大學物理、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測量、現代測繪技術、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流體力學、巖石力學、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房屋建筑學、砌體結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PKPM結構設計軟件應用、橋涵水文、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測設計、橋梁工程、橋梁抗風與抗震設計、地下結構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土木工程概預算等。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