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藝術類和二批提前錄取)
一、招生計劃較多,為考生提供廣泛選擇
2014年學校計劃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收本科生3699人。其中在浙江文理科第二批招生計劃達1216人,是省內同批次招生計劃最多的大學之一,包括風景園林、農林經濟管理、環境工程、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學校傳統優勢專業和國家戰略新興特色專業42個,學生專業選擇余地非常大。同時面向其他29個省份(除西藏外)招收考生863人(不含藝術類),具體招生批次與計劃以各省(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的為準。
二、不設專業級差,利于考生實現專業意愿
普通招生專業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實行分數優先原則,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后按專業志愿順序安排專業,專業志愿之間不設專業級差;江蘇省考生按照“等級級差法”進行排序;內蒙古自治區考生按“專業志愿清”進行專業投檔,不設分數級差。浙江省進檔考生,只要專業服從調劑,且單科、體檢等符合條件,均予錄取。
三、擴大專業選擇權,努力滿足學生專業需求
符合轉專業條件的學生,在前四個學期均可申請轉專業。學校部分專業實施按學科大類招生,新生進校修讀1年后進行專業分流,學生進校后有充足的時間了解和考慮個人對專業的需求,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專業需求。學校實施主輔修制,開設第二專業、雙學科學士學位,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輔修第二專業和學位,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適應就業形勢的發展。
四、共享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學校開門辦學,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加拿大等24個國家和地區的69所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學校與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聯合培養人才,有各類交換生項目、學分互認項目20余項。近三年來,有300余名學生參與學校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赴海外留學。與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聯合舉辦海外孔子學院。
五、實施精英教育,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我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學校,著力培養拔尖創新型、復合應用型農林人才。建有精英人才培養學院——集賢學院,在多個學院設立實驗班和創新創業班,根據學生特長與需求,培養學術型、復合型、創業型等多樣化的人才,及一批行業領導者。課程上開設創新創業課程,設置創新創業學分,學校每年投入200多萬元用于學科競賽與學生創新項目;實施導師制、本科生科研助手計劃;建立了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大學生創業實驗園、就業創業實踐基地,鼓勵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學科競賽、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和社會工作等。
六、設置高額新生獎學金,鼓勵優秀學生報考
高考成績優秀的考生報考并被我校錄取者,予以最高8萬元新生獎學金。其中高考成績列浙江省理科一批前500名、前1500名、前3000名被我校錄取的考生(平行志愿或院校一志愿,含提前錄取批次),相應獎勵8萬元/人、5萬元/人、2萬元/人;高中階段在數學、物理等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相應獎項者,或獲全國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稱號者,可獲得3000元至5000元新生獎學金。
七、擁有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學生選擇本校繼續深造占有先機,條件便利。
擁有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林學一級授權),1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