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贪婪的嘴唇,韩国少妇激三级做爰2023电影,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三级涨奶,妖精漫画在线观看免费漫画下拉式

2014年河南師范大學各學院專業介紹
來源:河南師范大學 閱讀:3908 次 日期:2014-07-26 13:22:2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4年河南師范大學各學院專業介紹”,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前身為原河南大學數理系,始建于1923年。該院設有系統科學與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經濟信息管理系、數學研究所、非線性分析研究中心。具有數學一級學科、統計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另有學科教學論(數學)和應用統計兩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數學、統計學一級學科是河南省級重點學科。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河南省特色專業,河南省奧林匹克學校掛靠在本院。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現有教職工100人,其中雙聘院士2人,教授15人,副教授35人,博士3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河南省“555”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8人。三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項,獲得河南省杰出人才基金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科研基金4人;三年來,數學學科在J. Diff. Eqs.,J. Algebra等SCI源期刊上發表論文109篇。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擁有河南省高校目前占地面積最大(900多平方米)、藏書最早(自1900年起)的數學圖書資料閱覽室;我院現有河南省高校第一個數學與科學計算實驗室,配備了具有112個處理器的曙光TC4000L高性能計算集群主機和一個圖形工作站,直接服務于學院內外的教學科研;2010年該實驗室獲批成為河南省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此外,學院另有總面積達470平方米的兩個數學實驗室,配置高性能服務器2臺,微機終端及其它設備230臺;專門服務于本科的教學和實驗。2010年,經學校批準并投資100余萬元新建成一個大學生創新實驗室。該院教師治學嚴謹,學生學風淳樸,近幾年應屆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均在25%以上,每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高于95%。近年來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教學優秀成果,獲得多項省部級獎勵及曾憲梓教育基金獎。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河南省首批名牌專業之一,2007年起一本招生。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從事數學教育和研究所必需的數學知識、數學技能和數學科研能力,并能較好利用計算機從事數學教學和科研的中學數學師資以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其他數學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復變函數、常微分方程、實變函數、概率統計、中學數學方法論等及選修課程共50余門。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是河南省特色專業,198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是河南省開設最早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之一;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數學素養,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機科學基本理論,具有初步的應用軟件設計和開發能力的職業學校的師資或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數值代數、數值逼近、數據結構、C語言、計算機網絡等及選修課程共40余門。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建于1985年,1995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旨在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適應社會多方面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信息科學概論、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基礎會計、財務管理、西方經濟學、市場學、證券市場、生產運作與管理等及選修課程共50余門。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創建于1923年,現設有物理學系、電子信息工程系、教育技術學系。物理學為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河南省名牌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河南省卓越工程師培育試點專業。學院擁有河南省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河南省光伏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南省高校量子芯片與精密探測技術(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等學校電磁波特征信息探測重點學科開放等平臺。《現代物理學進展》為國家級雙語課,《高頻電子線路》為國家級規劃教材,學院擁有《量子力學》、《電子技術基礎》、《普通物理專題》等省級精品課、雙語課程8門。擁有河南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教學團隊1個,河南省教學名師1人。

物理學一級學科、物理電子學為河南省重點學科。擁有物理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物理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課程教學論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物理學科教學論、電子與通信工程等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2011年新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計劃專業)、功能材料專業(教育部2012年專業目錄特設專業)等5個專業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博士生23名、碩士生152名、本科生1600名。2013年物理學專業繼續招收部分本碩連讀學生。

學院現有職工105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42人,博士、留學歸國人員55人,博士生導師14人,省特聘教授3人,校特聘教授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河南省優秀專家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人,國家級、省級勞動模范和先進個人10人,河南省杰出人才、杰出青年基金、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10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7人。學院建筑面積2.6 萬平方米,擁有價值達4000萬元的儀器設備,專業圖書資料830余種。

學院學風濃厚,研究生錄取率穩定在50%以上,先后向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名牌高校、中科院等單位輸送了大量碩士研究生。學生創新能力強,近三年來,參加國際、全國、全省各項比賽獲特等獎、一、二等獎120多項,畢業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創新實踐能力,深受用人單位青睞,一次性就業率連年都在95%以上,畢業生人才培養質量高,畢業生中有8人進入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16人成為省級特聘教授,大批畢業生成為中學特級教師、企業家等優秀人才。

近5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劃等國家級科研項目5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85項,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河南省科技進步獎等省級以上獎勵47項。每年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50多篇。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先后與美、英、德、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的30余所大學建立了密切的協作研究與學術交流關系。

物理學專業

Physics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是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專業、河南省名牌專業,是我校的優勢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擁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與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光學工程一級碩士點。2012年開始招收部分本碩連讀學生。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實驗技能,具備一定科研能力,能勝任高等學校、中等學校物理學教學,和其他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開設高等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近代物理學、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統計物理學、量子力學、數學物理方法、電子技術基礎、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固體物理、計算機軟件基礎、物理教學論、中學物理實驗與教學技能基本訓練、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等課程。授予理學學士學位,頒發物理學教師資格證。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非師范,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有2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學生將系統掌握電子學與信息系統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在電子學、信息科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技開發、工程技術、生產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開設高等數學、基礎物理、電路分析、模擬電路及實驗、數字電路及實驗、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嵌入式系統設計、高頻電路與實驗、電磁場理論、微波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測量技術、電子技術設計等課程。該專業學生將在電路設計、通訊與信息應用技術方面具有特長。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主要特點是強弱電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軟件與硬件結合、元件與系統結合,學生受到電工電子、信息控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解決電氣工程技術分析與控制技術問題的基本能力;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實驗分析、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由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仿真基礎、微機原理與嵌入式系統設計、微處理器原理等構成的專業基礎課,以及由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現代控制理論、電力系統分析、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現代電氣控制技術等構成的專業課。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Optoelectr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原“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專業,2011年新增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計劃專業)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科學意識、數理基礎知識扎實,熟悉光電子學、半導體理論、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光電子材料科學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術,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與科學研究初步訓練,畢業后可以從事光電信息工程、光電子工程、特別是光伏材料與器件、光伏發電技術工程等新能源領域工作的光電子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

本專業開設的課程,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開設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應用光學、電子技術基礎、理論物理、固體物理、光電子技術、半導體與電介質物理、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光電檢測和測試技術、光譜分析技術、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電子材料與制備技術、元器件制造工藝、薄膜工藝、太陽能電池基礎與應用等課程。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功能材料

Functional materials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功能材料專業為2012教育部專業目錄中的特設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科學意識、數理基礎知識扎實,熟練掌握功能材料、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分析技術、材料的制備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實驗技能,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與科學研究初步訓練,畢業后能在能源材料、納米功能材料的制備、分析和應用以及材料的分析與檢測等領域從事科研、生產、科技開發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開設的課程,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開設基礎物理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電磁學、光學、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材料物理、材料物理性能及測量、材料化學、有機合成實驗、功能材料綜合實驗、材料科學基礎、光譜分析技術、電子材料與制備技術等課程。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師范大學最早的四個系之一,在學校居于重要的戰略支點地位。

九十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秉持“尚誠樸,勤學問,重團結,養正氣”的優良傳統,逐步發展成為一所涵蓋理學、工學和藥學方向的學院。現設有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2個系,化學(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化學工程與工藝(省級重點學科)、制藥工程3個本科專業。擁有化學一級學科(涵蓋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設有綠色化學介質與反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綠色化學介質與反應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動力電源及關鍵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化學制藥及生物醫用材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等5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平臺,以及功能有機分子化學與技術等3個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學院擁有現代化化學實驗室和科研室200多個,建筑面積達10000多平方米,擁有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透射電鏡等大型儀器100多臺,科研儀器設備和分析測試技術手段處于國內先進水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000余萬元。資料室藏書近4萬冊,中外文期刊340多種,教師和學生能通過網絡方便查閱美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荷蘭Elsevier、德國Springer等國內外最新電子期刊。

學院尊師重教,唯才是舉,師資力量雄厚。建院以來,李俊甫、姚從工、魏明初、盧錦梭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先后在學院執教。現有教職工143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60人,國管專家1人,中原學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省管專家4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博士、碩士生導師80人,具有博士學位者77人。

學院以教風正、學風濃、本科教學水平高享譽省內外。設有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有機化學國家級教學團隊;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近年來,學院率先實施 “分流培養”教學模式,構建了以市場需求和個性特點為導向,按照學術型、師資型、應用型三類人才培養體系,為學生的就業創業和職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近10年來,學院優質生源充足,先后有1500余名本科生考取了中科院和重點高校的研究生,考取率保持在50%左右,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名列全國同類院校前茅。多名學生在“東芝杯”中國師范大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高師師范生實驗技能大賽等各種競賽中獲獎。

學院十分重視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注重產學研相結合,在綠色化學、有機藥物、新能源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轉讓的高新技術成果創造的價值達數億元,已成為促進中原經濟區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地。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長萬鋼,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郭庚茂等國家和省市領導先后蒞臨考察指導工作,并對學院在政、產、學、研結合中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近五年來,先后主持承擔國家“863”、“97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70余項、以及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等省部級科研項目200余項。擁有教育部“長江學者及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和河南省動力電源及關鍵材料協同創新中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每年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其中200余篇被SCI收錄,均居全國師范院校化學院系前列。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先后與美、英、德、日、加等多個國家及香港特區的20多所大學和國內許多重點大學、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協作研究與學術交流關系。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道本、王夔、張禮和、倪嘉纘、汪爾康、計亮年、陳俊武、鄭蘭蓀等多位著名科學家被聘為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

近年來,學院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榮獲“全國先進班集體”、“全國優秀大學生社團”、 “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南省先進黨支部”、“河南省先進班集體”等榮譽稱號。

化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創辦于1923年,是國內歷史悠久、知名度較高的專業之一。該專業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為本科一批招生,同時具有本碩連讀招生資格。設有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一名、國家級教學團隊一個。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波譜分析、中學化學教學設計等六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2000年以來,先后有800多名畢業生考取中科院、北大等院校研究生,考研錄取率在50%左右,在全國同類院系中名列前茅。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豐富的化學知識、扎實的化學實驗技能和良好的科研能力的從事化學教學和科研的化學師資以及國家建設需要的各類化學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結構化學、波譜分析、有機合成、化工基礎、化學教學論、日用化工及相關的化學實驗課及選修課,共50余門。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是我校為數不多的工科專業,200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應用化學)。該專業1994年恢復本科招生, 2001年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2007年被評為校級名牌專業,2008年、2012年連續被評為河南省重點學科。近年來,該專業先后有多名畢業生推薦免試及考取中科院、北京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高校的碩士研究生,考研錄取率在50%左右,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本專業旨在培養從事化工方面研究和開發的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反應工程、化學工藝學、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化工熱力學、工程制圖、化工設備機械基礎及相應實驗課等。

制藥工程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是我校為滿足當前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需求,經教育部批準而開設的新專業,綜合性和應用性強,2011年首次招生。該專業2007年獲藥物化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制藥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化學制藥及生物醫用材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本專業旨在培養從事醫藥產品的設計、生產、研制、開發和管理等方面的綜合性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及管理人才。就業前景廣闊。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化工原理、化學制藥工藝學、醫用及藥物高分子材料、制藥分離工程、藥事管理與法規、新藥設計與開發及相應實驗課等。

生命科學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前身為河南大學生物系,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省高校中歷史悠久、知名度高、規模較大的院系之一。學院設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生態學三個專業,其中生物科學專業為國家一類特色專業、十二五國家專業綜合改革建設專業、河南省名牌專業。生物技術專業是河南省特色專業、河南省名牌專業。生物學、生態學學科為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學院設有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動物學博士學位授權點,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課程教學論(生物)、農業推廣碩士等共計1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擁有教學科研經驗豐富、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39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52人,教師中博士學位人員7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河南省省級教學團隊2個。

學院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條件及創新平臺。目前,學院設有“國家級生命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部共建細胞分化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環境工程與微生物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應用中心”、“河南省道地中藥材保育及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和省級重要科研教學平臺。河南省動物學會、河南省細胞生物學學會、河南省生物學奧林匹克培訓基地等掛靠在我院。另外,我院還擁有河南省規模最大、種類最多的動物標本館和植物標本館。學院教學科研大樓建筑面積達25000平方米,建設有各級各類專業實驗室40余個。擁有包括色譜質譜聯用儀、DNA測序儀、流式細胞儀、掃描電子顯微鏡、熒光定量PCR儀、熒光顯微鏡等大型儀器設備100多臺(套)。學院建設有專業資料室和電子資源庫,能夠跟蹤國內外生物學領域最前沿的科研進展。近三年來學院承擔了包括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創新項目、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50余項,科研經費達8000余萬元。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4項。每年發表學術論文180余篇,其中被國際引文索引(SCI)收錄論文數每年以30%比例增長。學科綜合排名位于國內同類師范院校前列。

學院注重人才培養體系改革,實施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的“3+1”和“4+2”培養模式,是我省培養大專院校和中學生物師資及生命科學研究人員的重要基地。近五年來,學院考研錄取率穩定在50%以上,其中約1/3學生被中科院以及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內的“211”和“985”院校錄取,學生考研率及畢業生質量位于國內師范院校前列。學院培養的師范生連續10年獲得河南省大學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一次性就業率均高達95%以上。

學院注重學術交流和合作,先后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羅馬尼亞等國家10余所大學建立了教學、科研和互派留學生的協作關系。定期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院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學院整體教學科研水平。

生物科學專業

specialty of biological science

生物科學專業創辦于1923年,是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十二五國家專業綜合改革建設專業。該專業動物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其余學科均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動物學國家級教學團隊,遺傳學國家級精品課程。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系統、扎實的生物學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具有較強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創新師資型、學術型和應用型人才。近五年來,該專業60%以上畢業生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或考取各級公務員,其余學生主要到各級各類中學、環保、衛生、食品、生物醫藥等企事業單位就業,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5%以上。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植物學、動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發育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基因工程、免疫學等40余門。

生物技術專業

specialty of biological technology

生物技術專業創建于1985年,是國內最早設置的生物技術本科專業之一。本專業是河南省級特色專業、河南省名牌專業,是國內最早設置該專業的院校之一。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系統的生物學基礎理論、現代生物技術產業研發的技術技能、良好的科學創新思維的學術型、應用型和管理型人才。該專業近五年來的考研率和考取公務員學生達到65%以上。

該專業開設主要課程有: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生物信息學、發酵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制品、免疫學等40余門。

生態學專業

specialty of ecology

該專業擁有生態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河南省一級生態學重點學科。旨在培養具備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建設、園林、林業部門和風景區、森林公園等單位的規劃、設計及管理的工作;還可以到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等工作;或到政府機構從事生態監測和動物保護工作的專門人才。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普通生態學、景觀生態學、污染生態學、生態毒理學、自然保護與生物地理學、生態工程與恢復生態學、旅游生態學、環境生物學、城市生態學、水域生態學、行為生態學等40余門。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為始建于1975年的外語系。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已由單一的英語專業,發展到今天的英語系、翻譯系、日語系和法語系組成的外國語學院。學院現有一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外國語言文學),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和英語課程教學論),五個本科專業(方向),同時還開辦在職研究生課程進修班、面向基礎教育的教育碩士項目和高校師資教育碩士項目。

該院現有教職工139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32名,擁有博士學位者13人,在讀博士5人,留學歸國人員多名。專業教師中,擁有碩士以上學位者占95%以上。學院現有在讀全日制研究生300余名,教育碩士及高校在職碩士300余名,本科學生2000余人。函授脫產本、專科生500余人,是我校規模最大的文科院系。外國語學院現有CALL實驗室、DDL實驗室、錄音室、自主視聽實驗室、資料室、現刊閱覽室和5個多媒體網絡語言實驗室。

外國語學院狠抓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英語專業四、八級和日語一級(最高級)通過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在全國師范院校中名列前茅;在省內各類英語演講比賽和師范生技能大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已有數百人考取了國內外知名大學的碩士生和博士生。畢業生專業基本功扎實,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2012年考研錄取率在30%以上,一次性就業率高達95%,其中70%以上的畢業生進入省級重點中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英語專業(師范方向)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注重英語專業知識與教育理論、教學實踐相結合,旨在培養能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的高職院校、中小學合格英語師資。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聽力、口語、語音、語法、寫作、語言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測試學、歐洲文化、英語教學法、教師口語、教學理論與實踐、英漢互譯、高級口語、特殊用途英語、英美概況等。

英語專業(商務英語方向)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注重提高學生英語基本能力,重點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有扎實的英語專業基本功和豐富的商務基本知識,能夠適應和承擔涉外商務領域工作的中高級管理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聽力、口語、語音、語法、英語商貿實務、商務應用寫作、法律英語、金融英語、商務口譯和電子商務等。

翻譯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堅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豐富的英語語言文學和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進行聽、說、讀、寫、譯活動,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專業英漢翻譯人才。畢業生主要到各級黨政機關、外貿、金融、新聞出版、旅游以及涉外企業等單位從事口譯、筆譯、翻譯研究以及外事管理等工作。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綜合英語、翻譯概論、科技英語、英國文學、美國文學、中國翻譯簡史、英漢翻譯實踐、漢英翻譯實踐、英美概況、英語應用寫作、基礎口譯、高級口譯等。

日語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主要以培養各級各類學校所需師資為目標,同時兼顧外事、外貿類人才的培養。該專業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基礎階段開設“發音指導”課、配備教學經驗豐富的專任外籍教師對學生實行個人化輔導,使學生一開始便口音純正,語調地道。本專業學風優良,學生經過四年的刻苦學習,均以優異成績畢業,學生的考研率、國際日語能力考試通過率、就業率均位居全國同級同類高校前列。本專業已與日本的多所大學建立友好交流合作關系,實施中日雙方大學聯合培養模式。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綜合日語、日語發音指導、日語聽力、日語會話、日本概況、日本文化、高級翻譯、日本文學史、日語應用文寫作。

法語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重視學生的法語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及中法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熟練的法語語言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高級法語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教育、科研、文化、外事、經貿、旅游、涉外高級酒店(法國雅高集團五星級連鎖酒店)等部門勝任教學、研究、翻譯、管理等工作。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基礎法語、法語視聽說、口譯、寫作、閱讀、法國報刊選讀、法漢互譯、法國與法語區國家概況、中法跨文化交際、法國文學史、商務法語、旅游法語、留學法國專題等。   

法語系將與法國司湯達-格勒諾布爾第三大學、法國佩皮尼昂大學進行聯合培養,法語專業學生有機會到法國高校繼續深造。

體育學院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前身是始建于1975年的新鄉師范學院體育系,1985年更名為河南師范大學體育系,2000年撤系建院。現設有體育系、運動系、運動人體科學系以及公共體育教學部和訓練競賽中心。體育學院現有教職工10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46人,博士后和博士16人、碩士52人。體育學院擁有較好的教學、科研、訓練設施,有資源豐富的圖書資料室和設備齊全的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有綜合教學體育館、球類館、游泳館、健身房以及高質量的塑膠田徑場、籃球場、網球場、排球場等體育設施。

目前,體育學院有在校生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余人,碩士研究生400余人。體育學院本科生,大學英語四、六級通過率達35%;畢業生考研率達30%以上;就業率達90%以上,社會評價好。在全國、河南省各級別的體育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被教育部批準新一輪建設排球高水平運動隊高校。在奧運會、世錦賽等世界大賽上,我校學生謝國臣、郭亮、崔建軍、焦帥等多次代表國家隊參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體育學院現有體育學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人文社會學、民族傳統體育學、運動人體科學等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另設有課程與教學論(體育)、體育碩士專業學位、體育教育碩士和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本科質量工程和學科建設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省級特色專業和重點學科各一個;近幾年主持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3項、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和河南省哲社辦等幾十項省級科研題目,出版教育部規劃教材和學術專著70余部,發表核心論文200余篇。為加強對外學術交流,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邀請國內知名專家來學院進行學術講座和指導工作,并選派幾十人次骨干教師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在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及挑戰杯等科技創新活動中,多次獲得國家級及省級項目資助和獎勵。

體育學院本著“立足河南,面向全國;立足體育,面向社會”的發展思路;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堅持教學、科研、訓練相結合,以學科建設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增強科研實力為支撐,以加強師資力量為保障,以完善設施建設為基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新跨越,逐步建設成為培養體育師資和體育各類人才的重要基地。

體育教育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現代教育理念,能勝任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等工作的體育教育專門人才。

該專業擁有雄厚的師資隊伍,完善的教學訓練設施和先進的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是我省培養體育師資隊伍的重要基地。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 體育學概論、學校體育學概論、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體育教學論、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運動解剖學、體育保健學、田徑、籃球、排球、足球、體操、武術等。

運動訓練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屬單獨招生專業,由國家體育總局單獨組織命題,我校負責組織考試,提前招生。本專業培養具備競技體育基本理論、知識及較高的專項技能,能在專業和職業隊、體校和學校代表隊、體育俱樂部等部門從事訓練、教學、競賽、管理等方面的復合型人才。

招生對象是應、往屆高中畢業生,體育運動學校運動員、往屆畢業生,具有高中及同等學歷的運動員,具有二級運動員(含)以上技術等級資格,原則上年齡不超過22周歲;一級運動員(含)以上技術等級資格可放寬到35周歲。該專業招生主修方向:田徑、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跆拳道6個項目。

該專業擁有雄厚的師資隊伍,較好的教學訓練設施和先進的實驗室,是我省培養體育專門人才的一個重要基地。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 運動訓練學、運動心理學、運動訓練管理學、運動選材學、 運動競賽學、運動按摩、專項理論與實踐等。

運動人體科學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橫跨體育、生物、醫學三大學科領域,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夠掌握體育學、生物學、基礎醫學和教育學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夠在各級體育科學研究、運動訓練、體育教學、健康教育管理等機構從事人體機能監控、運動健身指導、運動營養指導、體育教學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是河南省高校唯一設置的以研究人體運動科學、健康教育和體育保健為主要內容的專業。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營養學、運動處方理論與應用、運動醫學等。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政治教育系。30多年來,學院先后經歷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系(財經系)、政治與管理科學學院等階段。2012年7月,政治與管理科學學院更名為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學院現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與行政學、外交學、國際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6個本科專業。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河南省特色專業。學院現有政治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含政治學理論、中共黨史、科社與國際共運、國際政治、中外政治制度),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科學技術哲學、學科教學(思政)等1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其中,政治學學科為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學院還擁有河南省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河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河南師范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公共政策與社會管理創新研究中心等三個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學院有圖書資料室、管理技術實驗室、微格教室、多媒體教室、學術報告廳等教學設施,圖書資料室藏書3萬余冊,為學院師生提供了較為先進的教學和科研條件。

學院現有教職工76人,其中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校特聘教授1人,享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2人,教授28人,副教授22人,講師18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29人,在讀博士10人,具有碩士學位者66人,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職稱、學歷結構日趨合理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100余人、碩士研究生200余人。我院行政管理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始按照公共管理類統一招生,實行彈性專業制。第一、二、三學期,行政管理與公共事業管理兩個專業的課程設置完全打通,學生集中修完共同的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基礎課。進入第四學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專業愛好和市場需要選擇相應的專業,修完規定的專業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后,按照有關規定發放相應專業的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學院教師在完成教學和管理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年來,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國際合作項目8項,省部級項目7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0余篇,出版專著40余部。

學院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近五年來,北京大學沙健孫教授、吳國盛教授,清華大學曾國屏教授,南開大學陳晏清教授,中央黨校吳雄拯教授、郭德宏教授,湖南師范大學唐凱麟教授,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石仲泉研究員,東北大學陳凡教授,大連理工大學劉則淵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歐陽康教授、張廷國教授等30余位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多次來學院講學,并被聘為我校兼職教授。國際科學計量學與信息計量學學會前主席、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H.Kretschmer教授,德國洪堡大學的R.Wagner-Dobler教授,國際科學計量學普賴斯獎獲得者、現任國際科學計量學與信息計量學學會主席比利時科學家R.Rousseau教授,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王作躍教授等國際知名專家多次來學院講學并開展合作研究,并被聘為我校名譽教授。

學院緊緊圍繞人才培養這一中心,積極開展一系列符合時代要求、富有專業特色、助推成長成才的學生工作,為同學們的健康成長和順利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近年來,我院先后被評為新鄉市“五四”紅旗團委、校學生工作先進單位、校黨建帶團建先進單位、校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先后有兩項成果被評為河南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秀成果獎、15個班級獲得河南省文明班級和河南省先進班集體榮譽稱號、兩個社會實踐服務隊被評為河南省“三下鄉”和“四個一”暑期社會實踐先進服務團隊、兩個團支部被命名為新鄉市“五四”紅旗團支部。

30多年來,學院共培養各級各類全日制畢業生近4000人,非全日制畢業生近萬人,為河南省乃至全國的基礎教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他們有的活躍在基礎教育第一線,成了教書育人的楷模;有的成長在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成了學術領域的翹楚;有的奮斗在企業工廠,成了推動經濟發展的商界巨子;有的工作在黨政機關,成了政績卓著的優秀管理者。他們以良好的政治素養、扎實的理論基礎、高尚的人格魅力、嚴謹的工作作風和驕人的工作業績博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譽,為母校和學院贏得了榮譽。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馬克思主義素養,具備哲學、法學、政治學、管理學和教育學等多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理論知識,掌握現代教育技能,能在中等以上學校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教學與科研以及學校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及特色課程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倫理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學思想政治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中學政治課程教學設計、教師的現代教育理念、民法、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史、社會學、西方經濟學、教育學、心理學、大學英語、教育技術學、計算機理論與應用、應用寫作等。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政治學、行政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能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教學機構從事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及特色課程有:政治學原理、管理學原理、行政學原理、比較政治制度、比較政黨制度、市政管理學、公共政策概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人事行政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與實驗、中國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當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國社會政治分析、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原著選讀、管理信息系統與電子政務、計算機理論與應用、大學英語、應用寫作等。

行政管理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管理學、行政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公文寫作和辦公自動化等基本技能,能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機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行政管理、科研工作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及特色課程有:管理學原理、行政學原理、政治學原理、政府經濟學、行政組織學、地方政府學、市政學管理學、公共政策概論、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信息系統與電子政務、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學、行政案例分析、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與實踐、應用統計學、政府績效管理、公共危機管理、管理定量分析及實驗、電子政務實驗、大學英語、應用寫作等。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障、社區等政府和非政府機構的公共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及特色課程有: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公共管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公共關系學、公共財務、公共政策概論、公共財政學、管理定量分析及實驗、管理信息系統與電子政務、非營利組織管理學、電子政務實驗、公共危機管理、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社會學、西方經濟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與實踐、應用統計學、大學英語、應用寫作等。

國際政治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國際政治、國際法、政治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門從事外交、外事、對外宣傳、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國際政治學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政治學原理、國際政治概論、國際法與國際組織、比較政治制度、當代國際關系、近現代國際關系、近現代中國外交、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美國外交政策、亞太地區政治與經濟、歐洲地區政治與經濟、各國政治與經濟等。

商學院

商學院是一個融經濟學與管理學兩大學科為一體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學院。目前學院設有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和投資學七個本科專業,其中經濟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學院擁有河南省首個省級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下轄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企業管理實驗室、經濟與統計分析等8個實驗室。學院現有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政治經濟學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農村區域經濟與發展專業學位碩士點,工商管理和應用經濟學是河南省重點學科。

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53人,其中正、副教授25人,碩士生導師22人,博士、碩士及留學歸國人員50人,占教師總數的94%。全院教師積極進取,在教書育人、教學改革、教學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建院以來先后有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獎,1人被評為河南省優秀社科青年專家,2人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3人被評為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為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學院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經濟學家,如衛興華、張卓元、張曙光、林崗、張車偉等為兼職教授。

近年來,全院教師主持和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近60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9項、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9項、河南省社科基金項目16項、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11項、省政府決策及教育廳項目40多項。近五年來由經濟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26部,發表論文5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00多篇,獲省部級科研獎15項。現已在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經濟學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學院畢業生素質優秀,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已有數百人考取了國內外知名大學的碩士生和博士生。

學院工商管理類(市場營銷專業、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專業、會計學專業)和經濟學類(經濟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投資學專業)專業按學科門類統一招生,實行彈性專業制,即學生入校時只明確為商學院工商管理類或經濟學類學生,并不明確具體屬于哪一專業。前3個學期,工商管理類和經濟學類各涵蓋的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完全打通,學生集中修完公共必修課和學科基礎課。進入第4學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興趣愛好和市場需求在所屬的學科門類中選擇相應的專業,修完規定的專業教學模塊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后按照有關規定發放相應專業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工商管理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注重雙語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旨在培養具有較扎實的管理學、經濟學理論基礎,能熟練地掌握現代企業管理方法和技巧,熟悉企業管理慣例與規則,具有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策劃、組織、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管理學、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等基礎理論課,管理溝通、項目管理、投資戰略與理念、服務管理、生產運營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物流管理、ERP實驗等實務課程。

市場營銷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注重營銷技能、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培訓,旨在培養具有較扎實的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理論基礎,具有現代市場經濟所要求的組織經營管理與創新能力,具有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拓展市場、拓展業務的能力,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和計算機技術,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營銷、策劃、組織、管理、教學及科研工作的高級復合型管理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企業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等基礎理論課,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國際市場營銷、市場調查與預測、營銷案例分析、現代推銷技術、廣告學、電子商務、計算機、商務英語、ERP實驗等實務課程。

財務管理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注重財務、會計和金融等方面的技能培訓,旨在培養具有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財務與金融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財務、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熟悉我國有關財務、金融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以及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管理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投資學、跨國公司財務、項目評估、財政學、財務會計、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學等。

會計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注重雙語和技能的培訓,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扎實的理論基礎,具有經濟、管理、金融、法律和會計等方面知識和技能,能夠比較熟練掌握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能力,能在工商、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根據社會需求,專業還設置了注冊會計師方向。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高級財務管理、稅法、經濟法、資產評估、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審計學、會計電算化等。

經濟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具有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組織經營管理能力與創新能力,能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外語和計算機技術,能在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及各類企事業單位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管理及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復合型經貿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經濟法、貨幣銀行學、發展經濟學等基礎理論課,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電子商務、商務英語、計算機等實務課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注重雙語教學和技能培訓,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和管理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高等院校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宣傳、策劃,教學與科研的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世界經濟、統計學、會計學等基礎理論課,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外匯業務、海關實務、外貿函電、經貿英語、國際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實務課程。

投資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注重技能培訓,旨在培養具備扎實的經濟、金融和投資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業務技能,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合理,熟悉國家有關投資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產業投資、金融投資、國際投資、政府投資、風險投資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和業務技能,富有創新精神和扎實的實踐能力,面向大中型投資項目、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證券公司、銀行、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以及教學科研單位從事投資管理及相關業務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基礎會計學、投資學、保險學等基礎課程,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國際投資、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金融風險管理、風險資本與風險投資、國際結算、衍生金融工具等實務課程。

文學院

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其前身是創建于1951年的平原師范學院中國語文系,1985年恢復建系,2003年撤系建院。我國當代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任名譽院長。

學院現有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廣播電視學、戲劇影視文學四個本科專業,河南省文化改革發展人才培養、國際漢語教育推廣兩個省級教學基地,廣播電視新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一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國語言文學、戲劇與影視學為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并設有漢語國際教育和教育碩士兩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學院現有教職工73人,專任教師57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4人、博士及在讀博士32人。現有在讀研究生180人,本科生1624人,函授生2000余人。學院注重教學管理與改革,以科研促進教學,先后獲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 “十二五”規劃教材部1部、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0項。近五年來,文學院教師主持、完成省級以上科研課題54項,出版教材、專著近80部,發表論文600多篇,23人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

學院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擁有獨立辦公、教學、科研樓一棟,資料室255平方米,藏書50000余冊,期刊240余種,建設有圖片攝影、非線性編輯、錄音與攝像、播音與主持等廣播電視實驗室與多媒體教室,擁有一系列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成套的音像資料,充分為教師、學生服務。

為了加強學術交流、提高辦學水平,學院先后聘請《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徐放,語言學家張靜、胡明揚、王寧、戴慶廈、陳黻、張德鑫;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詹福瑞、莫礪峰;現代文學研究專家王富仁、劉增杰等為兼職教授,著名作家二月河、劉震云、張承志、周大新等先后來院講學,中國閱讀學研究會、中國文章學研究會、河南省語文教育研究會掛靠我院,形成尚誠樸、求學問、重創新的良好學風。

學院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河南省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達標中,我院名列全省第二。我院學生連續六年在全省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連續三年獲得河南省一等獎第一名。連續兩年代表河南省大學生參加全國“中華誦?經典誦讀大賽”全國總決賽并獲佳績。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了學校和社會的普遍認可,為振興河南做出了積極貢獻。

漢語言文學專業

(師范類 四年制本科)

該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素養,熟悉漢語及中國文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和中文表達能力,具有初步的語言文學研究能力,同時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傳媒機構以及政府機關等企事業部門從事與漢語言文字運用相關工作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復合型人才。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言文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人文社會科學及相關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審美鑒賞、創造性思維、從事本學科領域科學研究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社會實踐諸方面的基本能力。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師范類 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培養掌握扎實的漢語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備中國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內外各類學校從事漢語教學,在各職能部門、外貿機構、新聞出版單位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相關工作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應用型專門人才。

該專業師具有豐富的對外漢語教學經驗和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教學設施優良,學術交流廣泛。近年來,畢業生考研率穩定在40%以上,而且每年向美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外派優秀畢業生擔任漢語教師。

廣播電視學專業

(非師范類 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立足于新聞傳播學的內在規律,著眼于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和未來前景,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廣博的文化知識、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寬闊的國際視野和嫻熟的專業技能,能夠在廣播電視機構以及其他傳媒、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拍攝、編輯、主持、策劃、管理等工作的廣播電視應用型人才。

該專業建立了從中央級媒體到省級媒體及地方媒體的實習網絡,中國新聞社河南分社電視節目制作中心落戶于文學院,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實習和就業工作。本專業培養的優秀畢業生已到新華社、河南電視臺等媒體工作,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非師范類 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培養具備戲劇、戲曲舞臺和影視創作基本理論以及其劇本創作和編導技巧的能力,能在文化館站、中小學、戲劇戲曲和影視相關學科領域從事創意策劃、創作、研究、教學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并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中文劇本寫作,要基本掌握文學與影視和戲劇及影視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從事編劇、劇目編導的基本應用能力,接受影視、話劇與戲曲藝術創意和劇本寫作方面的系統訓練,了解不同劇本的文體特征,具有話劇劇本、戲曲劇本或電影、電視劇劇本寫作的寫作能力。畢業生可以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戲劇電影電視的創作、評論、研究、管理、教學工作。

歷史文化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原為河南師范大學歷史系,始設于1986年,2003年撤系成立社會發展學院,2012年更名為歷史文化學院。該院現有歷史學、世界史、人力資源管理和文化產業管理四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國史(下設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專門史、歷史地理學方向)、世界史(下設全球化與英美研究、東南亞研究、西亞研究、世界近現代史方向)、考古學(下設豫北考古、斷代考古、文物考古與區域歷史文化研究、博物館與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方向)三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和一個學科教學(歷史)專業學位碩士點。歷史學為河南省特色專業,中國史為河南省重點學科,專門史為校級重點學科,附設河南師范大學文物館和中原農耕文明博物館。近幾年來,該院應屆本科畢業生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的通過率均達40%以上,名列學校和全國同類專業前茅。

該院師資力量雄厚,其中正、副教授32人,碩士生導師25人。專業教師中95%以上擁有碩士學位,50%以上擁有博士學位,同時該院還聘請李學勤、南炳文、彭林、董正華、王家范、王鐵錚、王天有、徐藍、李工真、侯建新等全國知名學者為兼職教授,具有一支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年富力強、團結務實、勇于創新的師資隊伍。

該院近年來致力于加強與國內外著名高校與研究機構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并建立了經常性的聯系,先后邀請50多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學院講學交流。學院于2005年8月成功舉辦了“中韓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并與韓國嶺南大學建立了長期學生交流培養機制。

該院先后有3門課程被評為省、校級優秀課程;獲曾憲梓教師獎和校級教學優秀成果獎13項;主持或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地廳級科研項目10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余項;出版專著、教材、工具書等100余部;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等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0余篇,其中被《新華文摘》、《高等院校文科學報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等刊物轉載或摘登300余篇。

歷史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培養具有歷史學基本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國家機關、新聞出版、文教事業及各類企事業單位或領域從事研究、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歷史學科復合型人才。該專業是河南省高校特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師隊伍中77%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81%的教師具有高級職稱。近5年來,該專業教師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余項,出版專著30余部,發表高質量論文400余篇。該專業學生在各種師范生技能大賽中屢創佳績,尤其是在河南省師范生技能大賽中連續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歷屆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比率達50%以上,畢業生就業率在98%以上。該專業在全國大學歷史專業排名中一直處于較好的名次,在國內學術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概論、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外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等。

世界史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培養具有世界史專業特長和熟練掌握相關外語技能,具備比較系統的外國歷史知識,能在國家機關、新聞出版、文教事業及各類企事業單位或領域從事外國歷史研究、教學和實際工作的歷史學科復合型人才。該專業擁有一支學歷高、教學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 40%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在世界史研究領域多有建樹,業已形成嚴謹求實、開拓進取的學風,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世界通史、世界史通論、中國通史、英文原版教材閱讀指導、外文歷史文選閱讀指導、外文歷史文獻選讀、史學概論等。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品質,具備經濟、管理、法律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在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組織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該專業擁有一支學緣結構合理、富有活力和開拓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專業教師100%具有碩士以上學歷。該專業適應國家人才強國的戰略要求,強調員工能力發展,注重教學改革,提倡科研帶動教學,形成了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并重的專業特色,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組織行為學、組織與工作設計、勞動關系與勞動法、招聘與人才測評、績效管理、薪酬與福利、培訓與人力資源開發等。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培養適應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需要,具備較深厚的文化理論功底和豐富的人文知識,熟練掌握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業經營專業知識,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識,能夠在文化管理機關、文化企事業單位、新聞出版機構、藝術產業機構、文化媒體等部門從事創意、經紀、管理、教育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該專業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創新意識強的師資隊伍,教師100%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學緣結構合理,學科交叉性強,在文化產業研究領域業已取得豐碩成績。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文化產業管理概論、文化產業經濟學、中國文化史、文化資源概論、公共事業管理、大眾傳媒管理、演藝娛樂經營管理、動漫與數字產業經營管理、影視產業經營管理、文化經紀理論與實務、文化產業政策與法規、現代服務業管理、文化商務英語等。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軟件學院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始建于1984年,是河南省最早成立的計算機類院系之一,目前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4個專業;有計算機應用和人工智能2個研究所;有智能信息處理、微機原理、多媒體、計算機網絡、動漫設計、電子技術基礎、衛星通信等24個實驗室,其中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為校級重點實驗室。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一級碩士點,該一級碩士點包括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與結構3個碩士點;擁有計算機技術和軟件工程2個工程碩士授予點;擁有計算機課程教學論碩士點;擁有“計算智能與數據挖掘”河南省高校工程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通信工程專業為“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為省級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院建有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基地,近五年學生獲國家級、省部級以上獎勵230多項。近年本科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均在30%以上。由于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成績突出,2011年12月省委書記盧展工蒞臨我院考察指導工作。

我院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410071考點、全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考點、全國信息技術人才培訓基地。

軟件學院是河南省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之一,現掛靠在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目前,該院本科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開發Java方向、軟件開發.Net方向和網絡工程方向)。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擁有教職工106人,其中碩士生導師38人,教授、副教授47人,在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及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37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83人,留學及歸國人員6人。學院學術氣氛濃厚,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先后與德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較為密切的協作研究與學術交流關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掌握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軟硬件研究與開發、計算機網絡技術、嵌入式系統開發的能力,從事教育與應用研究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編譯原理、微機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軟件工程、人工智能、算法設計與分析、計算機圖形學、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等。

通信工程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是我國教育部最新正式頒布實施的電氣信息類專業,它是一個面向信息社會的綜合應用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素質,并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方面專業知識的綜合型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電路分析、通信原理、微波技術、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光纖通信、電磁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微機原理等。

網絡工程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現代社會急需的、具備從事網絡規劃和組網設計、網絡工程設計和建設、網絡運行維護及管理、網絡安全防護和性能分析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電路原理、數字邏輯電路、離散數學、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數據通信原理、網絡協議分析、網絡信息安全、算法分析與設計、網絡數據庫系統及應用。

物聯網工程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是面向現代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融合了通信技術、網絡技術與現代電子技術的綜合性學科,旨在培養從事物聯網領域的系統設計、系統分析與科技開發及研究方面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與系統、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數字信號處理、TCP/IP網絡與協議、嵌入式系統、物聯網體系與標準、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物聯網感知技術、ZigBee網絡原理與應用、射頻技術與應用、物聯網系統綜合設計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開發Java方向)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方向培養具備扎實的計算機科學理論基礎、熟練掌握計算機算法與程序設計的實現,熟練掌握在主流開發平臺Java體系結構下應用程序開發的專業人才。強調應用計算機算法解決相關領域的實際問題,并能構建高效的應用程序及相關解決方案并進行有效的方案實施。能在IT行業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應用程序開發、數據庫設計、系統分析與設計等工作。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技術、操作系統、編譯原理、數據結構、軟件工程、軟件測試技術、數據庫原理、Java程序設計、J2EE應用開發、高級數據庫技術、中間件技術、畢業設計及綜合實訓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開發.NET方向)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方向培養具備扎實的計算機科學理論基礎,熟練掌握軟件項目的設計與開發流程,能夠熟練使用C# 語言及.NET框架進行應用程序設計開發的專業人才。修完規定的學分后,能夠勝任IT行業及其他企事業單位應用程序開發、數據庫設計、系統分析與設計等工作。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技術、操作系統、編譯原理、數據結構、軟件工程、軟件測試技術、數據庫原理、.NET程序設計、C# 程序設計、高級數據庫技術、中間件技術、畢業設計及綜合實訓等。

教育與教師發展學院

河南師范大學教育與教師發展學院的前身是平原師范學院教育邏輯教研室,其歷史可追溯到1953年。1985年改名為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系,2005年更名為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2年合并組建教育與教師發展學院,擁有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師教學技能訓練中心、河南省高等學校教育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基地、河南省高中校長培訓基地和河南省教育督導培訓基地。河南省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河南省教育法律與政策研究專業委員會掛靠在該學院。

學院現擁有教育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和教育學原理、教育經濟與管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技術學、教育碩士(教育管理)等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師范類)、心理學、教育學、學前教育學、教育技術學5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并設有教育管理、心理學本科函授專業和自學考試“小學教育”本科和專科專業。近年來,學院十分重視學科、專業與課程的建設。教育經濟與管理為河南省重點學科,公共事業管理(師范類)專業為河南省特色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與教育學專業2012年被評為河南師范大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學院現已擁有2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近年來畢業生考研率穩定在40%以上,許多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的研究生,畢業生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大學生英語四、六級通過率穩居學校前列,多次成功舉辦全校性的大型活動、校內外心理咨詢活動,并在學校舉辦的各項競技活動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85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35人,講師38人,副教授以上職稱比例為41.17%,博士和在讀博士26人,碩士46人,碩士、博士比例達84.71%。在教育科學研究方面,近年來,學院在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出版各類教材、學術著作80余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科研課題300余項,獲得省部級、廳局級科研成果獎200余項。教育與教師發展學院圖書資料閱覽室藏書3萬余冊,訂閱專業期刊200余種。學院先后投資1000多萬元加強學科建設,購置了遠程視頻教學系統、眼動儀、腦電事件相關電位系統、錄播系統、虛擬教學訓練系統和學前教育教具等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建成了心理與教育基礎實驗室、兒童行為觀察實驗室、認知與教學實驗室、閱讀與眼動實驗室、腦電事件相關電位系統實驗室、教育與心理測評實驗室、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室、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室、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教育電視節目制作實驗室、師范生微格教學實驗室等20多個功能先進國內一流的實驗室,為開展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院一貫重視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相繼邀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單位數十位權威博士生導師來我校講學,并與香港中文大學、美國佩丁大學、日本三重大學等高等學校建立了經常性的學術交流機制。

學院先后獲得了校級“先進集體”、“先進黨總支”、“三育人先進集體”、“文明單位”、“工會工作先進集體”和“安全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Specialty of Public Utility Management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管理學和教育科學知識以及相應的教學和管理能力,能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管理部門、教育集團、成人教育機構從事教育行政管理、教學及其相關研究,能在其他社會教育機構、教育中介與咨詢機構、社區及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教育策劃等工作的高級專業教育管理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原理、教育行政學、學校管理學、教育經濟學、教育督導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教育政策學、教育法學、組織行為學、教育評價學、學校管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等。

心理學專業

Specialty of Psychology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培養具備心理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能夠在科研部門、教育機構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與心理學相關的工作或繼續攻讀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學位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人體解剖生理學、普通心理學Ⅰ、普通心理學Ⅱ、實驗心理學Ⅰ、實驗心理學Ⅱ、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心理學統計Ⅰ、心理學統計Ⅱ、認知心理學、心理學研究方法、心理測量學、心理學史、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教學法、心理健康教育概論、心理咨詢與治療等。

教育學專業

Specialty of Education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教育實際工作能力,能在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等從事教學、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概論、教學論、課程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等。

學前教育專業

Specialty of Preshool Education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旨在培養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具有豐富的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廣闊的學前教育理論視野、較高的綜合文化素質,掌握學前教育工作規范和基本理論,舞蹈、游戲、繪畫等基本技能嫻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較強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學前教育教學和研究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學前教育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衛生與健康教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幼兒園課程論、學前兒童游戲理論、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學前教育評價學等。

教育技術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扎實的教育技術學科知識和較強的應用能力,能在各級各類學校、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各級電教館等機構從事教學媒體與教學系統設計、開發、應用、管理、評價的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復合型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系統設計、教育技術研究方法、教育傳播學、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遠程教育應用、信息技術教育應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等。

教育技術學(數字媒體技術)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與數字媒體相關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備良好的技術素質和一定的藝術修養,能在互動媒體、媒體網絡、新媒體工程等領域從事系統設計、開發與應用的高級復合型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數字媒體技術概論、Web應用技術基礎、三維動畫建模與制作、視覺文化與媒體素養、計算機游戲設計、計算機圖形學、用戶界面設計、虛擬現實技術、動漫設計、電視節目策劃與編導、網絡應用系統設計等。

美術 學 院

美術學院前身為建于1986年的河南師范大學藝術系。現有美術學、繪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6個本科專業,美術學和美術教學論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并設有在職教育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等不同層次的學位教育。美術學為校級特色專業、校級重點學科。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000余人,成人教育本科生200余人。有近一萬平米的教學樓,美術館、收藏館,實驗中心下設5個實驗工作室。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講師21人,博士6人,碩士35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學院教師先后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作品600余篇(幅);出版專著、教材、作品集40余部;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近20項;獲國家、省部級獎勵20余次;400余件繪畫、設計作品入選國內外大型展覽;數十件作品先后被國際奧委會、中國美術館和其它機構收藏。

美術學院教風正、學風濃,本科畢業生考研率在河南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是河南省培養中、高級美術教育人才、美術創作人才、藝術設計人才的重要基地。全體師生開拓創新,勤奮敬業,為學院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美術學專業

Specialty of art science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現為教育部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校級重點學科和校級名牌專業。

該專業旨在培養中等以上學校美術師資和其它教育機構、文化部門所需專業美術人員;培養具有較扎實的美術專業理論與技能,有較高藝術素養,有較強創新意識,了解美術專業發展趨勢和最新成果,通曉美術教育、教學理論,能從事美術教育、美術創作及相關學科門類研究與開發的中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中外美術史論、美術概論、技法理論、中國民間美術、美術鑒賞與批評、中小學美術教學論、素描、色彩、創作思維訓練、油畫、中國畫、書法篆刻、設計與制作等。

繪畫專業

Specialty of art brushwork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是美術學院實行工作室制的試點專業。學生入校后,實行分專業培養,三年級進入工作室學習。專業下設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和油畫(寫實、表現)兩個專業方向(五個工作室)。

該專業旨在培養現代社會所需的繪畫創作人才,培養具有扎實繪畫專業理論和技能,有良好創新意識和現代觀念,了解繪畫專業發展趨勢和最新成果,通曉繪畫歷史與批評,能從事繪畫創作、美術傳播及相關學科門類研究的中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中外美術史論、美術概論、技法理論、專業素描、水彩(水粉)、油畫材料與技法、油畫風景、油畫靜物、油畫人物、書法與篆刻、國畫花鳥、國畫山水、國畫人物等。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設計文化視野、中國設計文化特色、適合于創新時代需求,集傳統平面(印刷)媒體和現代數字媒體,在專業設計領域、企業、傳播機構、大企業市場部門、中等院校、研究單位從事視覺傳達方面的設計、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中外設計藝術史、藝術概論、大眾傳播學、廣告學、美學、消費心理學、公共關系學、裝飾與圖案、圖形創意、文字與版式、平面(印刷)設計與印刷制作、展示與陳設、數字媒體設計與制作、企業形象、品牌形象策劃等。

環境設計專業

Environmental Design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地發展需要,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相關學科領域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并具有創新能力的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在高等藝術學校從事環境設計或教學、研究工作,在藝術環境設計機構從事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成績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并具備項目策劃與經營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質環境藝術應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主干課程:建筑設計史、建筑設計方法學、室內空間設計、室內外設計效果圖表現技法、人機工程學、制圖、建筑模型制作與工藝、建筑及環境設計調研方法、數字化環境設計與建筑環境設計相關軟件等基礎、中外工藝美術史、設計學(美學、心理學、公共關系學)、造型基礎、構成(平面、色彩、立體構成)、世界建筑及環境設計發展史等相關課程等。

產品設計專業

Product Design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扎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及產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分、教學科研單位從事以產品創新為重點的設計、管理、科研或教學工作,也能從事與產品設計相關的視覺傳達設計、信息設計、環境設施設計或展示設計工作的應用型、研究型人才。

主干課程:工業設計史、產品設計方法學、產品設計效果圖表現技法、人機工程學、制圖、模型制與及工藝、產品調研法、產品設計報告書制作、數字化產品設計及產品設計相關軟件等基礎理論知識及基本方法、中外工藝美術史、設計學(美學、心理學、公共關系學)、造型基礎、構成(平面、色彩、立體構成)、世界工業設計發展史等相關課程等。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能從事服裝與服飾設計策劃和時裝研究方向,具有較強的設計創造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具有較強的市場設計意識和市場競爭能力,掌握服裝企業、服裝市場的基本運作知識,以及把握時尚潮流并進行流行預測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裝設計領域與應用研究型領域及藝術設計機構從事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中外工藝美術史、專業核心課程模塊、服裝設計方法、服裝畫技法、面料紋樣設計、面料塑性、服飾配件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與制作、立體裁剪、中西方服裝史等。

音樂舞蹈學院

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是全國知名的音樂和舞蹈專業人才培養基地。現擁有音樂與舞蹈學一級碩士點;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河南省特色專業;河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省級重點教學科研平臺;音樂表演全國“A+”、音樂學“A”級本科專業。我院現有教授、副教授職稱教師28人,博士8人,碩士56人。在意大利、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加拿大、德國、日本留學和參加國際大師班學習經歷的教師11人。

學院于2009年1月9日,成立了全世界唯一一個以帕瓦羅蒂親屬授權冠名的“河南師范大學帕瓦羅蒂音樂藝術中心”。中心集結了包括帕瓦羅蒂生前的藝術指導、河南師范大學特聘教授馬可·貝雷依教授;國際著名指揮大師湯沐海先生;中國音協合唱聯盟主席徐錫宜先生;我國第一位意大利聲樂博士、意大利“仁惠之星”騎士勛章獲得者、著名聲樂教授周玲女士等著名音樂家。

2011年8月一次聘請了當今世界現代舞的麥加“美國舞蹈節”十位國際著名現代舞名師擔任我院舞蹈兼職教授。我院目前在現代舞蹈教學和演出實踐等方面已馳名國內與國際現代舞界。每年舉辦的 “美國舞蹈節·中國河南國際舞蹈大師班”,吸引了美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學子前來學習。

學院現有交響樂團、民樂團、合唱團、舞蹈團,在教師教育與舞臺表演方面實力雄厚并有國內一流的教學設施。

2003年5月,我院教師獲得第40屆德國克林根塔爾國際手風琴比賽青年組第二名;

2009年9月,榮獲中國音樂最高獎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合唱比賽金獎;

2010年4月,我院合唱團代表河南省參加第14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榮獲團體及單項決賽優秀獎,創造了河南省參加該項賽事的歷史最好成績;

2010年11月,我院歌劇《賈尼·斯基基》在第二屆中國校園戲劇節中,榮獲中國戲劇專業最高大獎“中國戲劇獎·校園戲劇獎”;

2011年11月,我院獲得河南省示范類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

2012年11月,我院再次以全省排名第一、第二的優異成績,獲得河南省師范類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兩項;

2012年8月,我院學生榮獲中國音協霍納杯手風琴邀請賽金獎、銅獎;

2012年11月,我院兩個現代舞蹈作品,分獲中國舞蹈最高獎第八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現代舞作品銀獎(金獎空缺)和“全國十佳作品獎”的優異成績;成為該屆賽事唯一有兩個現代舞作品獲獎的高校。

2013年1月,我院教師教育課程,榮獲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

目前我院是國內所有高校中唯一在音樂、戲劇、舞蹈三個學科門類中獲得國家級最高獎的學院。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報考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會使您的音樂之路走的更好、未來更加輝煌!

音樂學專業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掌握音樂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音樂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樂理與視唱練耳、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中國民族音樂、外國民族音樂、合唱與指揮、聲樂、鋼琴、中國樂器、外國樂器、形體訓練、音樂學科課程與教學論。

音樂表演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培養具備音樂表演(演唱、演奏)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專業文藝表演團體、文藝館站、中小學從事音樂表演、教學,具有現代音樂意識的應用型人才,并未本專業的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聲樂演唱,鍵盤、民族樂器、管弦樂器演奏以及指揮,以及重唱、合唱或重奏、合奏;鋼琴、閱歷、視唱練耳;中西音樂史、中國傳統音樂理論、論文寫作、和聲、復調、曲式。

舞蹈編導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培養具備舞蹈編導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文藝單位、文化館站、中小學、出版、廣播影視部分,從事舞蹈和舞蹈編創、教學、研究、編輯等工作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并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舞蹈編導基礎理論與技法,單、雙、三人舞編導,群舞編導,導演與訓練,選材結構理論課,曲式分析,舞美與燈光設計,舞蹈作品賞析。

法 學 院

法學院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法律系,1995年開始招生,現有法學、知識產權兩個本科專業(其中知識產權為2013年新增專業)和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了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等所有法學二級學科。法學專業為河南省省級特色專業,河南省首批雙學士學位教育試點專業。法學院下設教研室、法學實踐實驗教學中心、三農法律問題研究中心、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校園社會法庭等教學科研與服務機構,并建有標準化的模擬法庭用于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學院是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診所法律教育專業委員會(CCCLE)會員單位、國家教育部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研究基地。

法學院師資隊伍結構較為合理、發展潛力巨大,現有教職工49人,專任教師3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博士13人、碩士19人。近五年來,1人獲得首屆河南省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稱號,3人被確定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被評為河南省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2人被命名為河南省“教學標兵”,7人獲得河南師范大學教學優秀獎;5人在河南省教師技能大賽中獲獎。學院重視科研工作,成績顯著,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課題25項,地廳級課題100多項;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獎5項,其他各級各類優秀成果獎5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120余篇,核心期刊10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9部,主編和參編省級以上統編教材30余部。

法學院高度重視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后聘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王家福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梁慧星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孫國華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公丕祥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劉文華教授等著名法學專家擔任兼職教授。

法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千余人,碩士研究生一百多人。學院重視學生培養質量的提高,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連續多年獲得河南省和校級社會實踐先進集體。近五年來,學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80多篇;1人獲得全國第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人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三等獎;2人獲得河南省“挑戰杯”科技制作和論文大賽一等獎,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11項。1人參評2010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進入全國評選。在全國大學英語競賽中,獲特等獎1名、一等獎4名,多名同學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學生參加國家司法資格考試,近年來通過率一直保持在40%~45%之間,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畢業生大多考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山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知名院校的碩士研究生。

法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具有深厚的法學專業知識功底,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達到較高的外語水平,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國家立法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和涉外活動從事法律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同時兼顧培養能夠在各高等、中等學校從事法學教學的教師。近年來該專業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強化教學改革,注重教學質量,加強實踐教學,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取得了優異成績,深受社會各界好評。

從2010級開始法學專業采取“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以適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的要求,分設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三個培養方向,實現法律人才培養與就業的“無縫對接”。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學、經濟法學、環境法與資源保護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

知識產權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和嚴謹的法學思維,具有系統的知識產權法學知識,具備必要的自然科學、經濟管理知識與人文素養(包括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知識產權法律實踐能力、能夠在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從事知識產權實務工作,同時也能在公、檢、法等部門從事專門的知識產權司法審判或可以繼續攻讀研究生的厚基礎、寬口徑、復合型、高素質的法律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商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知識產權法總論、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商業秘密法、知識產權貿易、知識產權代理實務等。

社會事業學院

社會事業學院現有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社會學3個本科專業,設有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擁有河南省重點人文社科基地----青少年問題研究中心和校級應用研究與特色服務基地----社會福利研究與服務中心。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00余人,碩士研究生100余人。

社會事業學院有一支結構合理、年富力強的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6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9人。近5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級科研課題4項、省級科研課題30余項。獲得省級以上教學獎勵6項、發表論文4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38部。教師隊伍中1人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1人獲得“中國青少年研究事業突出貢獻獎”、2人被評為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

學院擁有優良的辦學條件,建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平臺、社會工作專業實驗室、社會保險實訓室,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2010年,學院和香港“愛滋寧養服務協會”簽署了“中港社工學習實習計劃”,成為我校第一個赴大陸之外參與實習的學院。近年來,學院學生大學英語四、六級過關率、考研錄取率、一次性就業率,在全校文科專業名列前茅,多名畢業生考取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名校的研究生。

學院秉承博學篤行、心系社會、求證公平、助人有道的院訓,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同民政部門、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和相關福利機構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學院教師參加了河南省社科院舉辦的與時任省委書記盧展工的專題座談會;提出的救助安置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的“河南模式”,在全國推廣;參與了“河南省社會工作人才發展規劃及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辦法等相關政策制定。

學院還高度重視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近年來,先后聘請了鄭杭生、王思斌、秦宣、風笑天、關信平、呂學靜等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來院講學,并擔任我院兼職教授。我院教師先后赴德國、日本、臺灣、香港等地參與學術交流,學院還同德國法蘭克福工程學院等國外相關院校開展了較為密切的協作研究。

社會工作專業

Specialty of Social Work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社會工作專業是一個應用性非常強的新興專業。作為職業,在西方發達國家及我國港臺地區,社會工作者享有很高的社會聲譽,是社會工程師,與醫生、律師并列已成為三大熱門職業。目前,我國非常缺乏專門性的社工人才,這為本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技能和社會管理能力,能在民政、勞動與社會保障等部門、社會福利、社會服務和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社區管理、社會服務、社會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授法學學士。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社會學概論、社會心理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工作導論、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工作行政。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

Specialty of labor &Social Guarantee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管理學門類下公共管理類二級類中的一個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具有扎實的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管理理論,掌握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管理技術與方法,具有規劃、協調、組織和決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外語及計算機操作技能,專業知識豐富,社會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隨著我國社會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管理的現代化日益受到重視,政府機關的社會保障管理部門、民政部門、各類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人才中介市場都是本專業學生的用武之地。畢業后,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管理學原理、社會學概論、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社會保障導論、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險學、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社會福利與社會救濟、社會保障導論等。

社會學專業

Specialty of Sociology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社會學是一門面向世界的國際性學科,又是一門面向現實的應用性學科,隨著我國社會建設的需要,社會學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受到極大的重視。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全面的社會學理論知識、社會調查研究技能,能從事社會調查與研究、社會政策研究與評估、社區規劃與管理、社會發展研究與預測等工作的社會學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在政府機關、高校和民政系統等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和研究工作。 畢業后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社會學概論、社會心理學、社會學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統計分析與SPSS應用、農村社會學、經濟社會學、社會工作、管理學、當代中國社會問題等。

環境學院

河南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源于1923年設立的化學系,1978年設立環境監測教研室,1979 年設立我省第一個環境類本科專業,1980年開始招生本科生,是國內最早設立的環境類本科專業之一。19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3年獲得“環境科學”碩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被評為我省唯一的環境科學重點學科,2006年獲得“環境科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8 年更名為環境科學與工程系,2009年獲批建設“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2 年發展為環境學院,是目前河南省唯一擁有環境類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學科。

學院設有環境工程、環境科學2個本科專業。其中環境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擁有 “環境科學與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院現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環境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環境科學”博士學位授權點,“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以及 “環境科學與工程”省級一級重點學科。

依托學院設有“河南省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河南省環境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黃淮水環境與污染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42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校特聘教授1人,教授(高工)16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2人。其中,博導9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教育部高校環境科學類專業教指委委員1人,河南省科技創新杰出人才、河南省杰出青年、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等各級人才13人,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和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創新團隊各1個。

學院具有良好的教學和科研條件,擁有ICP-MS、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透射電子顯微鏡、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毛細管電泳儀、離子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X射線衍射儀、核磁共振儀等大型儀器30余臺。購買有美國化學學會ASC、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荷蘭Elsevier Science、德國Springer Link、Web of Science以及中國期刊網、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等中外文資料檢索服務數據庫。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近5年來,主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6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50余篇,被SCI、EI收錄100余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獎5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同時,學院十分重視產、學、研結合,與省內外多家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及人才培養基地,具有國家乙級環境影響評價資質。

學院非常注重學術交流,先后與英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香港行政區的多家科研院所以及國內重點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

學院十分重視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從本科、碩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國內重點大學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比率一直穩定在60%以上,已成為河南省環境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環境科學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依托于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1993年獲碩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權點,2009年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河南省目前唯一的環境類博士學位授權點,在全國享有很高聲譽。目前設有“環境科學與工程”河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環境監測》省級精品課程”、“黃淮水環境與污染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環境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等重要教學科研平臺,在河南省高校該領域學科中一直處于領軍地位,為河南省培養了大批環境保護專業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業與科研單位從事環境保護及相關領域工作的專業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環境學、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環境生物學、環境工程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原理、環境生態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法學、水污染控制工程、環境監測實驗、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環境工程原理實驗、環境生物學實驗、環境科學綜合實驗等。

環境工程專業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創建于1978年, 198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9年被評為河南省特色專業,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是河南省最早開設的環境工程本科專業。依托于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2006年獲得環境科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設立博士后流動站,是目前河南省唯一擁有環境類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在全國享有很高聲譽。。目前設有“環境科學與工程”河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環境監測》省級精品課程”、“黃淮水環境與污染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環境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等重要教學科研平臺。該專業教風嚴謹,考研率高,近3年本專業本科生大學英語四級平均通過率61.17%,六級平均通過率40.34%,研究生錄取率60%,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94.5%,其中一次就業率達到75.8%。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環境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環保部門、工礦企業、科研單位等從事環境保護及相關領域工作的環境工程高級應用型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環境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微生物、環境工程原理、環境影響評價、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物理性污染控制、以及相應專業的實驗課程等。

水產學院

水產學院前身為河南師范大學生物系水產專業,始建于1983年,是河南省最早設立水產養殖本科專業的院校,也是河南省唯一具備水產養殖碩士學位授予權和農業推廣碩士(漁業)學位授予權的單位。現為中國高校水產學科聯席會理事單位和全國漁業科技協作網會員單位。學院設有水產動物育種與增養殖、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水產動物醫學、漁業資源與環境、水產品安全與加工和水產生物技術6個系,建設有水產學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河南省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工程農村科技培訓基地、新鄉市魚類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和河南師范大學水產研究所等科研、教學平臺。

水產學院現有教職工3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國內外博士及留學歸國人員20人。教師隊伍中,有校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2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杰出人才2人;另外學院還聘請國內外高校、研究院(所)、水產行政主管部門及水產龍頭企業的知名學者、專家和企業家作為學院的兼職教授或碩士研究生導師,并與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院及其所屬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等國內外高校和研究院(所)及知名水產龍頭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設立有“康達爾”助學金、“應天”助學金、“孔子學會”獎學金和“友仁”獎學金等。學院擁有4個教學實驗室、6個研究室、1個校內實訓基地、12個校外實訓基地,固定資產(主要是儀器設備、養殖設施等)總額超過1000萬元。該院堅持以服務社會為己任,主動適應國家及地方戰略需求,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推進內陸淡水漁業發展緊密結合,為我國水產界培養出了多名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及一大批企業家、漁業行政管理干部,是中西部地區最重要的水產高級人才培養基地之一。該院秉承“知魚知水,樹德樹人”的辦學理念,艱苦創業,自主創新,科研成果豐碩,教學質量穩定。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學院負責幫助每位畢業生謀取理想的就業崗位。

水產養殖學專業

Specialty of Aquiculture Science

(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創建于1983年,是河南省最早設置的淡水養殖本科專業,還具有河南省水產養殖方面唯一的水產養殖學和農業推廣碩士(漁業)學位授權點。該專業立足河南水產業,輻射中西部內陸水域,“以理論研究為基礎、應用研究為主導”,旨在培養水產養殖學領域研究的學術型人才、水產養殖學專業師資型人才和水產品養殖技術及漁業經濟管理方面的應用型人才。該專業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和規范的水產養殖實訓基地,“2013年中國大學排行榜”(武書連)中,水產養殖學科評價為B+,在全國51個同類學科中,名列前茅。近10年來,該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8%,其中考研錄取率穩定在50%以上,畢業生已成為內陸水產養殖、漁業行政管理、飼料生產、中等職業學校等行業(部門)的骨干力量。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水產增養殖學、水產動物育種學、水產動物疾病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生物餌料培養、養殖水化學、魚類學、水生生物學、魚類免疫學、水產品安全與質量控制、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基因工程、發育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等40余門;另外還設置有水生生物認識實習、水產養殖生產實習、水產養殖綜合與創新實踐等實踐性教學環節。

旅游學院

河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成立于2012年7月,是學校統籌優化專業布局,整合我校原外國語學院旅游系和社會發展學院(現更名為歷史文化學院)旅游專業師資力量合并組建。旅游學院現有一個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分雙語文化與旅游管理、旅游文化與信息管理兩個方向招生;擁有一個旅游管理二級碩士點,下設旅游企業管理、旅游規劃與景觀設計、旅游文化產業、旅游市場營銷、旅游可持續發展等5個方向。學院教學科研設施齊全,建有校級旅游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并擁有一個旅游學科特色研究平臺——“旅游發展與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學院還承擔我校國際教育學院及繼續教育學院旅游專業的教學任務。

學院現有教職工32人,其中高級職稱8人,博士2人,國家高級導游員1人。專任教師中碩士以上學位教師達到100%,且學院教師大都具有一線企業實踐經歷,學科背景互補性強,科研成果豐富,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充滿朝氣和發展潛力的教工隊伍。近年來學院主持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10多項、廳局級旅游研究項目30余項,主持、參與區域旅游規劃40多項,取得了多樣化、系列化的研究成果,在省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近年來,我校旅游專業積極適應市場需求,在學校“因材施教、分類培養”的人才培養思路的指導下,創新辦學模式,與國內外著名酒店集團、省內著名景區、旅行社和地方政府開展長期校企合作和政校合作,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76人,在全國大學英語四、六考試和全省導游資格證考試中我院學生成績和通過率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并多次獲得河南省畢業生教學技能大賽和省市級導游技能大賽一等獎。每年有30 %左右的畢業生到國內知名高校攻讀碩士學位,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0%。

旅游管理專業

(雙語文化與旅游管理方向,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方向具有優秀的師資隊伍和良好的學習條件,充分依托我校“外、經、管、法、工”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性教學資源,創新培養模式,致力于旅游通識教育,強調興趣驅動,實現雙語教學,突出英語(日語)特色,重點培養各級各類旅游企業從業人員、英語(日語)及普通話導游、大中專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師資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核心課程及特色課程有: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市場營銷、旅游心理學、酒店管理概論、旅行社管理、旅游財務管理、現代服務業管理、旅游商務英語、綜合英(日)語、飯店英(日)語、英(日)語聽說、形象與妝扮、河南文化與旅游資源開發等。

旅游管理專業

(旅游文化與信息管理方向,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該專業方向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與資源特色和師資優勢,旨在培養能夠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和旅游業發展形勢需要,掌握和具備現代旅游管理與策劃、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旅游文化產業管理、現代旅游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能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各類旅游企事業部門、中等專業學校、城鄉規劃部門、科研機構從事旅游管理、科研、教學和信息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和特色課程有: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市場營銷、旅游心理學、酒店管理概論、旅行社管理、旅游財務管理、現代服務業管理、旅游商務英語等。河南文化與旅游資源開發、遺產保護與開發、旅游文物鑒賞、民俗旅游學、旅游規劃與計算機軟件應用、旅游安全與危機管理等。

國際教育學院

河南師范大學國際交流與教育學院直屬河南師范大學本部管理,主要負責中外合作辦學教育項目的實施、外國留學生的教學與管理、國際漢語教師和志愿者的初選、國際交換生或交流生的選拔和派遣等工作。我校與美國南俄勒岡大學簽署的“旅游管理(酒店方向)”本科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已獲教育部審批通過,2012年起招收計劃內本科生100人。同時,“涉外旅游”和“酒店管理”兩個三年制專科合作項目繼續實施。我校還與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密西西比大學、北伊利諾州立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布朗斯威爾分校、米勒學院;泰國合艾大學;俄羅斯圖拉國立師范大學;白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波洛茨克大學;日本三重大學、皇學館大學、山形大學;韓國嶺南大學;印尼三寶壟國立大學;臺灣靜宜大學和臺灣亞洲大學等國家或地區的高校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合作項目。我校與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和北伊利諾州立大學簽署的本+碩連讀項目仍在進行中(詳見學院網站)。

河南師范大學是河南省高校最早開辦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專業的高校,師資隊伍及辦學軟、硬件實力較強。學院依托校內相關專業師資力量和現有教學設備資源,整合校內各專業優勢,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教育管理理念和國外專業教師,足以承擔設定的合作辦學各項教學工作。學生完成由河南師范大學和南俄勒岡大學共同制定的全部本科或專科課程,即可獲得由河南師范大學頒發的本科或專科文憑(與全日制統招生學生證書相同)。如學生在河南師范大學修滿90學分,中途通過托福(TOEFL)考試,可選擇赴美接受對接課程學習(2+2模式),兩校互認學分;完成該校制定的后兩年課程,修滿學分,即可同時取得南俄勒岡大學和河南師范大學兩個學校的專業學位和畢業證書。如繼續深造,可在美攻讀研究生學位。專科學生可在三年制畢業的同時,選擇省內專升本學習或通過托福考試,入美國米勒學院等校學習以獲得本科學歷(3+1模式)。合作項目本+碩連讀項目的主要內容是:凡我校注冊學習的全日制本科生,畢業前一年注冊進入相關項目,接受外語培訓和六個轉換學分的學習。在獲得我校畢業證書、通過TOEFL考試的同時,赴美國再學習一年,在美修滿24學分后即可獲得所在高校的碩士學位。

截止2010年底,據不完全統計河南省共有星級以上酒店729家,其中四~五星級酒店83家,三星級以上酒店335家。但我省各高校卻沒有開設酒店管理本科專業,這與我省人口大省,旅游大省、文化大省的聲譽不符。我院“旅游管理”本科項目填補了河南省高等教育該領域的專業空白,也必將在該專業方向起到領軍作用。培養高層次酒店管理人才是本專業的長遠目標和發展方向,更符合中原經濟區建設長遠發展規劃。本專業將面向社會需求,以國際化、應用型為原則,全力打造社會急需的熟悉國際慣例、掌握專業技能、了解東西方文化、具有較高英語水平的管理型復合人才。

外方合作院校美國南俄勒岡大學創辦于1926年,美國西部著名公立大學,俄勒岡州7所大學系統內重點大學之一,學校位于南俄勒岡州的文化之都─亞什蘭德市,是著名的旅游休閑勝地;該校已有83年的建校歷史,占地175公頃,在校生近萬人。俄勒岡州位于美國西北海岸,風景宜人,旅游資源非常豐富。該校的酒店管理專業依托深厚的管理學專業和該州突出的地理優勢,已發展成為實力雄厚、聞名美國西部的名牌專業。

另外,我校對本院學生在入選國際/臺灣交換生、交流研修生;外派國際漢語教師或志愿者等方面也同樣給予優先考慮。

旅游管理

(非師范類,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是河南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唯一經教育部批準招生的旅游管理專業的本科項目。它以培養具有國際教育背景、掌握國際星級酒店業標準、外語交際能力強的實用型中高級管理人才為目標,使學生具備酒店管理、營銷;會展規劃、設計;現場準備、操作;餐飲管理、宏觀策劃等能力;能夠滿足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對職業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需求的專業。要求學生掌握經濟管理基礎理論,酒店業、餐飲業和旅游業基礎知識,具備較高的店管理理論知識與業務實踐能力。

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酒店文化研究、管理學原理、酒店管理概論、酒店財務會計、前廳與客房管理、酒店營銷管理、餐飲服務管理、酒水服務與酒吧經營、酒店成本控制、后9.11酒店安全學、酒店英語、食品營養學、會展管理、酒店服務禮儀、旅游學概論、涉外旅游法規、現代酒店管理、酒店心理學、菜點與酒水等。

酒店管理

(非師范類,三年制專科)

本專業以培養具有國際教育背景、掌握國際星級酒店業標準、外語交際流利的實用型管理人才為目標,使學生具備酒店管理、營銷、會展管理、工作準備、現場操作、宏觀策劃等能力。

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管理學原理、酒店管理概論、酒店財務會計、前廳與客房管理、酒店營銷管理、餐飲服務管理、酒水服務與酒吧經營、酒店安全學、酒店英語、會展管理、酒店服務禮儀、旅游學概論、涉外旅游法規等。

電話:0373-3329257;0373-3329199

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是河南省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之一。現有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動漫設計與制作四個專業,旨在培養專業基礎扎實、有市場觀念的復合型軟件人才。

學院注重產學研結合,秉承“以學生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求發展”的辦學理念,突出能力培養。專業設置及課程設置以市場為導向,面向崗位需求,針對性強,實用性高;教學過程中夯實理論基礎,保證了學生的技能拓展空間;實施案例教學、實訓教學,強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學院雄厚的科研實力也帶動了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學院與國內多家著名軟件企業開展合作,成立了軟件技術校企聯盟,保障了學生校外實訓,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可以接觸到一線開發工作,提高就業率與就業質量。學院還將開展多項認證考試,確保學生畢業時能夠獲得職業技能證書,切實造就素質全面的復合型人才。

學院硬件設施齊備,多媒體教室設施先進,實驗中心設備齊全,設備總值1500余萬元。實驗室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規范,確保學生在校期間各項實驗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及校內實訓的圓滿實施。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擁有專兼職教師11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8人,在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及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37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78人,留學及歸國人員6人,雙師型教師30人。20名兼職教師為校外聘請的資深軟件人員,具備豐富的軟件開發經驗和雄厚的科研實力,學院已形成一支滿足教學要求,結構合理的教學隊伍。

學院將以全新的辦學理念,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國際知名IT企業的主流技術為支撐,培養國家急缺的計算機軟件開發工程師,努力造就一批進入國際前沿、掌握IT關鍵技術、擅長頂層設計的技術帶頭人。

軟件技術專業

(非師范類,二年制專科)

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軟件開發技術的基礎知識,熟悉相關主流開發平臺,適應團隊開發環境,有良好軟件設計、編碼、調試與單元測試能力,能夠在IT企業、電信金融行業、政府機關從事軟件設計、開發、測試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工程人才。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計算機基礎、網絡程序設計、.Net程序設計、軟件測試工具、軟件過程組織、數據庫技術及應用、.Net高級程序設計、軟件技術基礎等。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

(非師范類,二年制專科)

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在計算機網絡及相關應用領域從事科技開發、管理和培訓的專業人才。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加重視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設置了大量的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在網絡開發與部署、網絡管理與應用等項目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操作系統Linux、路由與交換技術、網絡程序設計、局域網技術與組網工程、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軟件技術基礎等。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

(非師范類,二年制專科)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計算機相關知識,并以計算機為平臺進行多媒體設計的開發和創作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電子信息領域的IT公司、政府機關、教育機構、新聞出版機構、印刷設計公司、商業廣告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數字媒體方面的系統設計、開發、制作等工作。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計算機基礎及應用、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軟件技術基礎、多媒體技術基礎、多媒體程序設計、數據庫系統及其應用、多媒體素材的采集與處理、多媒體系統開發技術、多媒體網頁制作技術、專業圖文數字出版系統、Flash動畫制作技術等。

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

(非師范類,二年制專科)

本專業旨在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動漫藝術設計專業人才。通過設計理念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應用實例教學與操作訓練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掌握動畫的制作技術及計算機圖形圖像、網站設計、多媒體技術等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應用技能,熟練應用軟件設計的制作環境,并能運用它們獨立地實現創意者的意圖,完成電腦藝術設計的制作任務。

開設的主干課程有:基礎素描、基礎色彩、造型基礎、計算機平面設計、二維動畫創作、三維動畫創作、影視編輯、計算機多媒體設計、多媒體網頁設計等。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安陽08月09日
河南固始08月07日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进贤县| 许昌县| 颍上县| 龙里县| 修水县| 远安县| 聂拉木县| 富裕县| 宿松县| 苍南县| 平和县| 颍上县| 肇源县| 五常市| 安溪县| 赤峰市| 临猗县| 芷江| 芒康县| 湛江市| 左权县| 靖宇县| 广安市| 乾安县| 沈丘县| 陕西省| 丰台区| 抚州市| 江津市| 两当县| 涟水县| 浦北县| 西和县| 新闻| 洪泽县| 固镇县| 南江县| 精河县| 固阳县| 清河县|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