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目前開設漢語言文學、新聞學2個本科專業,1個文秘專科,在校生1000余人。同時還承擔外國留學生的教學任務。
現有專任教師6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博士研究生(含在讀)15人,碩士研究生38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1人,河南省百名優秀青年社科理論人才1人。近年來出版著作16部,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20余篇,承擔省部級課題20余項,省部級獲獎6項,引進科研經費90余萬元。
建有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速錄實驗室、新聞實驗室。民俗博物館、白馬寺、洛陽博物館、龍門石窟、東方今報、洛陽商報、洛陽廣播電視報為教學實踐基地。“河南古都文化研究中心”、“河洛文學與方言研究中心”等為省、市級研究基地。
中文系以學生社團為依托,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河南省“挑戰杯”等比賽中獲得省級獎勵17項。建系30多年來,逐漸形成了嚴謹樸實、追求卓越的優良系風,培養了一批適應市場需要、受到社會歡迎的人文應用型人才。
專業簡介
1、漢語言文學(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掌握系統的漢語言文學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學審美能力和一定的文化傳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寫作等課程,并通過電腦速錄、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學生畢業后,可以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文化傳播部門,從事文化宣傳、教育教學、辦公事務等方面的工作。
2、新聞學(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具有良好的文學文化基礎與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和法規,具有較強的采、寫、編、評等新聞業務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新聞學概論、廣播電視概論、媒介素養、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攝影、報紙編輯學、新聞評論等課程,并通過非線編實驗室、攝影實驗室和其他實踐基地開設報刊編輯、非線性編輯、攝像等實踐環節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生畢業后,可以在新聞、出版、宣傳及公關、廣告等部門從事編輯、記者與管理等工作,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策劃、創意、公關、宣傳、信息發布等工作。
3、文秘(專科,學制三年)
培養掌握現代文秘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以及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的高級文秘人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