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經濟貿易系
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旅游管理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四個專業。
該系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確立了實用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嚴謹科學的培養體系、嚴格的管理和不斷優化的教育教學資源配置確保培養出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精品課程建設
該系經濟教研室承擔的《微觀經濟學》課程被評為院級精品課,并進行了市級精品課程的申報,得到了市教委專家組的一致認可。為配合精品課程建設,經濟教研室編纂、出版了符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的《微觀經濟學》教材和《微觀經濟學習題集》,組織了大量學術講座和學術沙龍,并舉辦了七屆“經濟學人”征文比賽,已集結成冊,本課程教學效果顯著。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現狀,了解主要貿易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熟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現狀、政策法規和業務流程,能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夠熟練運用信息通信技術從事日常事物和涉外經濟工作,能在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實際業務、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統計學、財政學、國際貿易概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結算、國際貿易綜合實訓等。
本專業下設國際商貿實踐和外貿企業管理兩個方向課程模塊,第二學年,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與發展目標自愿選擇具體的專業方向。
畢業去向:國內外貿易企業、貨運代理公司、事業單位、政府貿易管理部門;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學位或者出國留學。
金融學(國際金融方向) 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全球視野,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金融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金融實務專業技能,了解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其金融相關政策,了解中國尤其是濱海新區有關經濟、金融的政策和法規,了解金融學、國際金融等相關理論發展的前沿和動態,具備金融相關業務的基本技能,能勝任銀行、證券、投資、保險等金融機構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專業工作,有較高的外語和計算機運用水平,較高的文化素質和較強分析解決金融業務和技術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市場經濟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國際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學、國際結算*、保險學、會計學、投資學、金融法、中央銀行學、商業銀行運營與管理、金融風險管理、金融模擬實驗、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金融市場*、國際保險*、期權與期貨市場基礎原理*等。
本專業前三個學期按照英語專業學生培養模式設置英語語音、基礎英語、英語聽力、英語閱讀、英語口語、英語寫作等課程,后續開設7門雙語專業課程,英語課程課時占四年總學時的31%。
下設證券投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個人理財、信托與保險四個方向課程模塊,第二學年,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與發展目標自愿選擇具體的專業方向。
畢業去向:各類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個人理財機構、事業單位、政府金融管理部門;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學位或者出國留學。
旅游管理(涉外酒店管理方向) 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管理學、經濟學和旅游管理學科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具備較系統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熟悉高端酒店的經營管理方法和手段,具有良好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力、筆譯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并使用它們處理實際業務工作,最終成為符合津、京、滬等涉外高端酒店群要求,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酒店管理信息系統*、旅游學概論*、飯店管理原理、旅游資源與開發、旅游經濟學、全球酒店與旅游環境、商務溝通*、人力資源管理*、餐飲運營與管理*、前廳與客房管理*、酒店設施管理*、服務質量管理*等。
本專業前三個學期按照英語專業學生培養模式設置英語語音、基礎英語、英語聽力、英語閱讀、英語口語、英語寫作等課程,后續開設10門雙語專業課程,英語課程課時占四年總學時的44%。
下設高端涉外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兩個方向課程模塊,第二學年,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與發展目標自愿選擇具體的專業方向。
畢業去向:高星級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區管理處、事業單位、政府旅游管理部門;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學位或者出國留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 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比較扎實的管理學與經濟學專業知識,掌握現代管理技術與方法,通曉中外勞動和社會保障理論、政策與實務,具備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和核算能力,熟悉社會救助、社會福利與就業相關政策,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從事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與商業性保險運作與管理、大中型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及薪酬管理等行政管理、以及各級勞動社會保障局、勞動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民政局的相關工作,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人口學、社會學、財政學、保險學、統計學、行政學和行政法、貨幣銀行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障概論、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薪酬管理、社會救助與福利、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等。
本專業下設社保基金管理和社會救助與福利兩個方向課程模塊,第二學年,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與發展目標自愿選擇具體的專業方向。
畢業去向:各級社會保障局、各級社保基金管理中心、社區勞動社會保障協理員、各級就業培訓中心、各級民政部門、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社會保障崗;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學位或者出國留學。
注:“*”為雙語授課。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