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唐【作者】: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內容】: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作者小傳】: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閑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注釋】:萬山:襄陽西北十里,又稱方山、蔓山、漢皋山等。一作“蘭山”,誤。張五:一作張子容,兄弟排行不對,張子容排行第八。北山:萬山在襄陽以北。試:一作“始”。“心隨”一句:又作“心飛逐鳥滅”、“心隨飛雁滅”、“心隨鳥飛滅”等。清秋:一作“清境”。平沙:又作“沙行”。舟:又作“洲”。【賞析】:這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開頭四句,先點自悅,然后登山望張五;五、六兩句點明秋天節氣;七、八兩句寫登山望見山下之人;九、十兩句,寫遠望所見;最后兩句寫自己的希望。 全詩情隨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情飄逸而真摯,景情淡而優美。”詩人懷故友而登高,望飛雁而孤寂,臨薄暮而惆悵,處清秋而發興,自然希望摯友到來一起共度佳節。“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細細品嘗,夠人玩味。
更多信息請查看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