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一、文化傳播學院(0631-5688313鄔老師)
1.復試方式
筆試和面試相結合。復試重點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筆試時間2小時,筆試成績滿分100分,面試成績滿分100分。復試成績=(筆試成績×60%+面試成績×40%)×9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滿分100分。
2.復試筆試科目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文學概論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世界文學史、比較文學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含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
新聞學專業:新聞傳播理論、新聞傳播史
3.復試面試內容
由各專業復試小組具體確定,一般應注重專業水平和知識背景的考查。
4.擬錄取排名方法
按總成績分專業排列擬錄取名次
總成績=(初試成績÷5)×60%+復試成績×40%
5.復試筆試科目參考書目
中國現當代文學:《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孔范今主編,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中國當代文學史》,王慶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等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比較文學》,陳惇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20世紀歐美文學熱點問題》,曾繁仁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普通語言學教程》,索緒爾著,高名凱譯,岑麟祥、葉蜚聲校注,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2007年第二次印刷);《語言學概論》,石安石、詹人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語言學概論》(修訂本),葛本儀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
《語言文字信息處理》,盛玉麒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中文信息與漢語研究》,馮志偉著,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新聞學:《新聞采訪學》,藍鴻文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當代新聞編輯》,張子讓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6.加試科目參考書目
中國現當代文學:《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孔范今主編,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中國當代文學史》,王慶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等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外國文學:《外國文學史》,鄭克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外國文學史》(歐美部分),朱維之等編,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中外新聞事業史:《中國新聞傳播史》,方漢奇等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外國新聞事業史教程》,張允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二、 翻譯學院 (0631-5677005)王老師
(一)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學術型)
1.復試重點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筆試和面試相結合
復試包括聽力測試、綜合能力測試(口語表達和回答內容并重)和第二外國語測試三個部分。復試滿分100分,其中,聽力測試和綜合能力測試(口語表達和回答內容并重)各占45%,第二外國語測試占10%。
(1)聽力測試
試題難度和形式與美國托福考試或英國雅思相當。考試在語音實驗室進行,閱卷工作隨即進行,聽力成績不合格者將被淘汰。聽力考試合格者進行第二部分綜合能力測試。
(2)綜合能力測試(口語表達和回答內容并重)
考生需要從5套規定試題中任選一套,用英語進行口頭陳述,并同時錄入磁帶。考試結束后,逐一播放考生的錄音,復試組成員根據考生的口語流利程度、語音語調、表達的連貫程度、思維的清晰度、內容表達的完整性和邏輯性、語言的準確度以及考生對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等,對考生的綜合成績進行實名評判打分,不合格的考生將被淘汰。
(3)第二外國語測試
2.擬錄取排名方式
按照總成績排列擬錄取名次
總成績=(初試成績不含二外、政治成績÷2)×50%+復試成績×50%
3.綜合能力測試參考書目
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新版)[M].戴煒棟 何兆熊.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語言學教程(第三版)[M].胡壯麟.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現代語言學概論[M].陳佑林 何舉純.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英漢互譯實踐與技巧[M].許建平.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英漢互譯教程[M].司顯柱 曾劍平.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王湘云. 中國大學生英語磨蝕實證研究[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11.
王湘云. 英語詩歌文體學研究[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11.
中國高校英語專業本科翻譯教學研究[M].薄振杰.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11.
西方翻譯研究方法論:70年代以后[M].李和慶 黃皓 薄振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Baker, M. 2004.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ewmark, P. 2004.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Widdowson, H. G. 2000. Linguistic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二)英語筆譯(專業學位)
1.復試重點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筆試和面試相結合。
復試包括聽力測試、綜合能力測試兩個部分。復試滿分100分,其中,聽力測試部分占40%,綜合能力測試部分占60%。
第一部分:聽力測試
試題難度和形式與美國托福考試或英國雅思相當。考試在語音實驗室進行,閱卷工作隨即進行,聽力成績不合格者將被淘汰。聽力考試合格者進行第二部分綜合能力測試。
第二部分:綜合能力測試(英語口頭作文40%和筆試60%)
(1)英語口頭作文:考生需就某一與翻譯有關的規定話題用英語進行口頭表述,并同時錄入磁帶。考試結束后,逐一播放考生的錄音,復試組成員根據考生的口語流利程度、語音語調、表達的連貫程度、思維的清晰度、內容表達的完整性和邏輯性、語言的準確度以及考生對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等,對考生成績進行實名評判打分,不合格的考生將被淘汰。
(2)筆試(時間為2小時)
試題由英漢、漢英單句筆譯,英漢、漢英段落筆譯2部分組成。將依照翻譯的信息完整性,準確性,得體性,以及語言質量進行判分。
2.擬錄取排名方式
按照總成績排列擬錄取名次
總成績 =(初試成績(不含政治成績)÷3)×50%+復試成績×50%
3.綜合能力測試參考書目
戴煒棟 何兆熊. 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新版)[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胡壯麟. 語言學教程(第三版)[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陳佑林 何舉純. 現代語言學概論[M].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許建平. 英漢互譯實踐與技巧[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司顯柱 曾劍平. 英漢互譯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劉宓慶. 中西翻譯思想比較研究[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5.
謝天振. 中西翻譯簡史[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徐彬. 翻譯新視野 — 計算機輔助翻譯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9.
王湘云. 中國希臘古代神話對比研究[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10.
李和慶 黃皓 薄振杰. 西方翻譯研究方法論:70年代以后[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Baker, M. 2004.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ewmark, P. 2004.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Widdowson, H. G. 2000. Linguistic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三、 商學院(0631-5671093劉老師)
(一)經濟類專業(學術型)
1.復試方式
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筆試采取閉卷方式,各專業復試中以筆試方式考一門專業課,滿分為50分;面試以專業為單位組織,滿分為50分。
復試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9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滿分100分,60分為及格。
復試成績需達到及格以上,方能參加錄取排名。
2.筆試科目
西方經濟學專業:西方經濟學;
財政學專業:財政學;
產業經濟學專業:產業經濟學;
勞動經濟學專業:勞動經濟學;
3.面試內容
專業面試用中外文提問和回答問題。
4.擬錄取排名
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按總成績排名。
5.筆試參考書目
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第五版),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財政學:《財政學》,陳共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政府經濟學》,李齊云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產業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第三版),臧旭恒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現代產業經濟學》,戴伯勛等編,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現代產業經濟學》,劉志彪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障概論》,鄭功成主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勞動經濟學》,曾湘泉主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同等學力加試參考書目:
經濟統計:《經濟統計學》,宋憲華編,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統計學》,賈俊平等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貨幣銀行學:《貨幣銀行學》(第一版),姜旭朝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貨幣銀行學》,夏德仁、李念齋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當代勞動經濟學:《當代勞動經濟學》,(美)坎貝爾•R•麥克南、斯坦利•L•布魯、大衛•A•麥克菲遜著,劉文、趙成美等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版。
(二)企業管理專業(學術型)
1.復試方式
復試采用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辦法。筆試采用閉卷形式,考試時間2小時,滿分為100分,面試滿分為100分。復試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2×9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滿分100分。
2.復試筆試科目
綜合考試(含: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
3.復試面試內容
面試采用中外文提問形式。
4.擬錄取排名方法
按總成績排列擬錄取名次。
總成績=(初試成績÷5)×60%+復試成績×40%
5.復試筆試科目參考書目
《企業戰略管理》(第4版),楊錫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市場營銷學》(第4版),吳健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人力資源管理概論》(第3版),董克用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財務管理學》(第6版),荊新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三)金融碩士(專業學位):
1.復試方式
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筆試采取閉卷方式,各專業復試中以筆試方式考一門專業課,滿分為50分;面試以專業為單位組織,滿分為50分。
復試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9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滿分100分。
復試成績需達到及格以上,方能參加錄取排名。
2.復試筆試科目
證券投資學
3.面試內容
專業面試用中外文提問和回答問題。
4.擬錄取排名
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按總成績排名。
5.復試筆試參考書目
證券投資學:《證券投資學》(第一版),胡金焱、霍兵、李維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投資學》(上、下)(中譯本)(第五版),威廉•F•夏普、戈登•J•亞歷山大、杰弗里•V•貝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四)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1.復試方式
采用面試與筆試相結合的方式。筆試采用閉卷形式,考試時間2個小時,滿分為100分;面試包括英語口試和專業綜合素質測試、滿分共100分。
2.復試筆試科目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綜合(80%)+思想政治理論(20%)
3.擬錄取排名方法
復試成績=復試筆試成績×40%+復試面試成績×5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滿分5分)
擬錄取成績=(初試成績÷3)×50%+復試成績×50%
4.復試筆試科目參考書目
《管理學》,徐向藝主編,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加試參考書目
《工程經濟學》,洪軍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項目計劃與控制》,盧向南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版。
(五)會計碩士(專業學位):
1.復試方式
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筆試采取閉卷方式,各專業復試中以筆試方式考一門專業課,滿分為100分;面試以專業為單位組織,滿分為100分。
復試成績=復試筆試成績×50%+復試面試成績×4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滿分5分)
復試成績需達到及格以上,方能參加錄取排名。
2.復試筆試科目
會計學、財務成本管理,同等學力加試西方經濟學、時事政治
3.面試內容
專業面試用中外文提問和回答問題。
4.擬錄取排名
總成績=(初試成績÷3)×50%+復試成績×50%,按總成績排名。
5.復試筆試參考書目
《會計學》——注冊會計師當年考試用書
《財務成本管理》——注冊會計師當年考試用書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 人民大學出版社第5版。
四、 法學院(0631-5688923門老師)
(一)法學學術型
1.復試方式
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筆試、面試成績滿分各為100分。
2.復試筆試科目:
法學理論:法理學
民商法學:民法學
刑法學:刑法學
3.復試面試內容:
專業綜合和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面試分專業進行。
4.擬錄取排名方法:
各專業錄取名次由以下公式換算錄取成績后由高到低排序
錄取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
復試成績=復試筆試成績×50%+復試面試成績×50%
(二)專業學位
1.復試方式
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筆試、面試成績滿分各為100分。
2.復試筆試科目:
筆試科目:法理學
3.復試面試內容:
專業綜合和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
4.擬錄取排名方法:
錄取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
復試成績=復試筆試成績×50%+復試面試成績×50%
(三)行政管理專業
1.復試方式:
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筆試、面試各100分。
2.復試筆試科目: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學
3.復試面試內容:
專業綜合和外國語測試。面試分專業進行。
4.擬錄取排名方法:
各專業錄取名次由以下公式換算錄取成績后由高到低排序
錄取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
復試成績=復試筆試成績×50%+復試面試成績×50%
五、藝術學院(0631-5688752 高老師)
(一)音樂與舞蹈學專業
中國舞表演及教學方向
1.復試方式
采用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方式。筆試主要考查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面試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實踐表現力。筆試成績滿分50分,面試成績滿分50分。復試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9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滿分100分。
2.復試筆試與面試科目
筆試成績滿分50分,面試成績滿分50分。
復試筆試科目:中國民間舞蹈文化
面試內容:
(1)舞蹈劇目:中國古典舞或中國民族民間舞(5分鐘)(20分)
(2)音樂即興(2分鐘)(20分)
(3)口試(10分)
由3-5名專家組成考核小組,專人負責記錄,旨在考查學生的綜合藝術素質。
3.擬錄取排名方法
按總成績排列擬錄取名次。
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
4.復試筆試科目參考書目
(1)《舞蹈學導論》,呂藝生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年版。
(2)《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羅雄巖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二)藝術碩士•音樂 (專業學位)
聲樂方向
復試分為口試和面試兩項。口試以現場提問的形式進行,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占總分的20%;面試以演唱形式進行,主要考查學生的專業基礎與專業基本功,占總分的80%。
復試成績(滿分100分)=(口試成績×20%+面試成績×80%)×9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
1.口試內容
結合專業知識、音樂綜合素質現場提問。
2.面試內容
演唱曲目4首,其中美聲唱法需演唱中外作品各2首。
面試時由3-5名專家組成考核小組,專人負責記錄。
3.擬錄取排名方法
按總成績排列擬錄取名次。
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
4.復試參考書目
《歐洲聲樂史》,劉新從、劉正夫著,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沈湘聲樂教學藝術》,李晉瑋、李晉瑗編著,華東出版社2003年版。
《歌唱-機理與技巧》,李維渤譯,興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版。
《大歌唱家談精湛的演唱技巧》,【美】杰羅姆•漢涅斯著,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唱歌的藝術》,趙梅伯著,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年版。
《西洋聲樂發展概略》,李維渤著,興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版。
《聲樂學基礎》,石惟正著,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聲樂藝術史》,管謹義著,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年版。
竹笛演奏與教學研究方向
復試分為口試和面試兩項。口試以現場提問的形式進行,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占總分的20%;面試以演唱形式進行,主要考查學生的專業基礎與專業基本功,占總分的80%。
復試成績(滿分100分)=(口試成績×20%+面試成績×80%)×9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
1.口試內容
結合專業知識、音樂綜合素質現場提問。
2.面試內容
演奏4首樂曲:其中傳統曲目2首,創作曲目1首,改編的外國曲目1首。時間60分鐘。
面試時由3-5名專家組成考核小組,專人負責記錄。
3.擬錄取排名方法
按總成績排列擬錄取名次。
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
4.復試參考書目
《美術考古學導論》(第二版),劉鳳君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美學概論》,王朝聞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
《中國當代音樂》,梁茂春著,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3年版。
《和聲學教程》,桑桐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音樂作品分析教程》,錢仁康、錢亦平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袁靜芳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孫繼南、周柱銓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劉再生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年版。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楊蔭瀏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版。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汪毓和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華樂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簡編》,夏滟洲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新中國音樂史》,居其宏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音樂史方向
1.復試方式
采用筆試(或技能考試)與面試相結合的方式。筆試(或技能考試)主要考查學生的專業基礎與專業基本功。面試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筆試成績滿分80分,面試成績滿分20分。復試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9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滿分100分。
2.復試筆試科目
筆試科目:中國音樂史、論文寫作。
3.面試內容
(1)演奏1首樂曲。(5分)
(2)口試。(15分)
復試面試內容:由3-5名專家組成考核小組,專人負責記錄,旨在考查學生的綜合藝術素質。
4.擬錄取排名方法
按總成績排列擬錄取名次。
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
5.復試筆試科目參考書目
《美術考古學導論》(第二版),劉鳳君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美學概論》,王朝聞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
《中國當代音樂》,梁茂春著,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3年版。
《和聲學教程》,桑桐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音樂作品分析教程》,錢仁康、錢亦平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袁靜芳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孫繼南、周柱銓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劉再生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年版。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楊蔭瀏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版。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汪毓和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華樂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簡編》,夏滟洲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新中國音樂史》,居其宏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版。
木管演奏與教學研究方向
Ⅰ單簧管演奏與教學研究
復試分為口試和面試兩項。口試以現場提問的形式進行,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占總分的20%;面試以演唱形式進行,主要考查學生的專業基礎與專業基本功,占總分的80%。
復試成績(滿分100分)=(口試成績×20%+面試成績×80%)×9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
1.口試內容
結合專業知識、音樂綜合素質現場提問。
2.面試內容
演奏4首樂曲:其中含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近現代)風格各一首;中國作品一首。時間60分鐘。
面試時由3-5名專家組成考核小組,專人負責記錄。
3.擬錄取排名方法
按總成績排列擬錄取名次。
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
4.復試參考書目
《美學概論》,王朝聞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
《中國當代音樂》,梁茂春著,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3年版。
《和聲學教程》,桑桐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音樂作品分析教程》,錢仁康、錢亦平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袁靜芳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孫繼南、周柱銓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西方音樂簡史》,余志剛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單簧管》科林•羅森(英)編 章濱 譯,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年版。
《世界名曲欣賞上、下》,楊民望著,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年版。
Ⅱ薩克斯管演奏與教學研究方向
復試分為口試和面試兩項。口試以現場提問的形式進行,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占總分的20%;面試以演唱形式進行,主要考查學生的專業基礎與專業基本功,占總分的80%。
復試成績(滿分100分)=(口試成績×20%+面試成績×80%)×9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
1.口試內容
結合專業知識、音樂綜合素質現場提問。
2.面試內容
演奏4首樂曲:其中含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近現代)等風格。時間60分鐘。
面試時由3-5名專家組成考核小組,專人負責記錄。
3.擬錄取排名方法
按總成績排列擬錄取名次。
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
4.復試參考書目
《美學概論》,王朝聞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
《中國當代音樂》,梁茂春著,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3年版。
《和聲學教程》,桑桐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音樂作品分析教程》,錢仁康、錢亦平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袁靜芳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孫繼南、周柱銓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西方音樂簡史》,余志剛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世界名曲欣賞上、下》,楊民望著,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年版。
Ⅲ 其他木管專業復試參照以上執行
電子音樂設計與制作方向
復試分為面試與上機操作兩項。面試包括口試與樂器演奏,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占總分的20%;上機操作主要考查學生的專業基礎與專業基本功,占總分的80%。
復試成績(滿分100分)=(面試成績×20%+上機操作×80%)×95%+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成績
1.面試內容
(1)口試:
結合專業知識、音樂綜合素質現場提問。
(2)樂器演奏:
樂器種類不限,除鋼琴外其他樂器自備。(每種樂器限演奏樂曲一首)
面試時由3-5名專家組成考核小組,專人負責記錄。
2.上機操作
根據指定主題動機或文字或影視片段創作多聲部音樂并提交作品MIDI工程。時間180分鐘。
設備配置(考生根據需要任選)
硬件:電腦、MIDI鍵盤、聲卡、耳機、Roland XV-1010音源。
軟件:Cubase、Sonar、Pro Tools及常用軟音源與效果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