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標
物理化學是本課程是環境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該專業的主干課之一,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物理化學的基本原理,使學生在物理化學的運算能力和基本實驗技術得到一定的訓練,培養應用物理化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環境監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和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處置等專業課程以及今后從事環境工程設計,科研以及運行管理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論基礎。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2小時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氣體的 關系2-5分,熱力學第一定律18-22分,熱力學第二定律18-22分,多組份系統熱力學6-10分,化學平衡6-10分,相平衡6-10分,電化學18-22分,界面現象8-12分,膠體化學8-12分,化學動力學2-5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占30%左右,基本計算占30%左右,綜合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20%左右,綜合實驗占20%左右。其中,難度較大的試題占20%左右。
三、考查內容
1、氣體的 關系
理解理想氣體和真是氣體狀態方程,了解氣體臨界狀態和對應狀態原理。
2、熱力學第一定律
掌握熱力學的理論基礎和方法,熱力學基本概念;掌握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在單純 變化過程、相變化過程、化學變化過程中的應用;了解熱力學第一定律在節流過程中的應用。
3、熱力學第二定律
掌握卡諾循環、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及熱力學第二定律和熵增原理在各種變化過程中的應用;熟悉熱力學第三定律及化學反應的熵變;掌握亥姆霍茲函數與吉布斯函數和熱力學函數的基本關系式,掌握克拉佩龍方程和克勞修斯-克拉佩龍方程,掌握吉布斯-亥姆霍茲方程和麥克斯韋關系式。
4、多組份系統熱力學
掌握偏摩爾量和化學勢概念,拉烏爾定律和亨利定律內容;掌握氣體組分的化學勢;掌握理想液態混合物和理想稀溶液概念;熟悉稀溶液的依數性;了解逸度與活度概念及應用。
5、化學平衡
掌握化學反應等溫式,化學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熟悉計算化學反應標準平衡常數的熱力學方法;了解化學反應標準平衡常數 與溫度的關系;各種因素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熟悉理想氣體和純固體(或純液體)反應的化學平衡;了解真實氣體反應的化學平衡,液態混合物和溶液中反應的化學平衡。
6、相平衡
掌握相平衡熱力學和單組分系統的相平衡;掌握相律、杠桿規則和單組分系統相圖;熟悉雙組分理想液態混合物和雙組分真實液態混合物的氣-液平衡相圖;了解精餾原理、雙組分液態完全互溶和完全不互溶系統的相圖、雙組分固態不互溶系統和互溶系統的相圖、生成化合物的雙組分凝聚系統相圖、三組分系統液-液相圖。
7、電化學
掌握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機理及法拉第定律;掌握離子的遷移數和電解質溶液的電導率、平均離子活度等概念。理解電池電勢及其測定和計算,掌握液接電勢的概念和形成原因,熟悉電極的種類和常用電極。掌握可逆電池及其電動勢和原電池熱力學及原電池設計;掌握電解池分解電壓、極化作用的概念,掌握電極反應及產物析出順序和電解池計算。
8、界面現象
掌握表面張力和表面吉布斯函數概念,掌握彎曲液面的附加壓力及其后果;掌握固體表面上的吸附現象及其規律、液-固表面的潤濕現象及其規律、溶液界面上的吸附現象及其規律。
9、膠體化學
熟悉溶膠系統的制備及凈化;掌握膠體系統的光學、動力學和電學性質,掌握溶膠系統的穩定與聚沉理論。了解懸濁液、乳狀液、泡沫和氣溶膠等粗分散系統和高分子溶液。
10、化學動力學
掌握化學反應速率及速率方程,反應速率與濃度、溫度的關系;掌握元反應與典型的復合反應,鏈反應;熟悉催化劑、溶劑、光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四、考試用具說明
考試需要攜帶計算器和直尺等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