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
(一)教學原則
1.教學原則的概念
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貫穿于各項教學活動之中,它的正確和靈活運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1)教學原則與教學規律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原則與教學規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規律是制定教學原則的依據,而教學原。則是教學規律的體現,兩者不可分。教學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原則是人們制定的,在制定和貫徹執行中總有主觀意識的參與。
(2)教學原則的意義
①教學原則是教學規律的體現,只有正確理解和貫徹教學原則,才能使教學符合教學規律,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②教學原則對教學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它指導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指導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和運用,它關系到教學具體工作的實施,關系到教學質量問題。
2.我國目前小學教學原則及運用
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的任務、內容和學生年齡特征正確選用直觀教具。直觀教具可分兩類:一是實物直觀,包括各種實物、標本、實驗、參觀;二是模像直觀,包括各種圖片、圖表、模型、幻燈片、錄像帶、電視和電影片等。
②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教學中的直觀不是讓學生自發地看,而是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地觀察,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講解以解答學生在觀察中的疑難,獲得較全面的感性知識,從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識。
③重視運用語言直觀。教師用語言作生動的講解、形象的描述,能夠給學生以感性知識,形成生動的表象或想像,也可以起直觀的作用。
(2)啟發性原則
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且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啟發性原則是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結合規律和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相結合規律的要求。同時啟發性原則是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學生認識事物、掌握知識,一般要經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只有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才能透徹理解問題,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視啟發式教學??鬃犹岢隽恕安粦嵅粏ⅲ慌挪话l”的著名教學要求,這是“啟發”一詞的來源?!秾W記》中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教學要求,闡明了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激勵、啟發。蘇格拉底在教學中重視啟發,善于用啟發式來激發和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正確**,形成著名的“產婆術”。第斯多惠也有一句名言: “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貫徹啟發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
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是貫徹啟發性原則的首先要注意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受許多因素影響,教師要善于機智地運用各種方法,使許多一時的欲望和興趣,匯集和發展為推動學習的持久動力。
②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使學生的思維積極活動起來,向縱深發展,這是啟發教學的關鍵。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養成善疑、善問、多思、深思的習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啟發學生思維的方式很多,較常見的有:問題啟發、比喻啟發、情境啟發、活動啟發。
③啟發學生將知識創造性地用于實際。啟發不僅要引導學生動腦,而且要引導他們動手;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善于向他們布置由易到難的各種作業,或提供素材、情境、條件和提出要求,讓他們去獨立探索,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發展創造才能。
④發揚教學民主,融洽師生關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積極參與教學中的討論與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