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個人的事,但是填報志愿就不是一個人的事了,那可以一個家庭最重要的事了。在報考志愿的時候我們務必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關系
首先,家庭內部不能搞內戰。特別是在孩子考的不好的時候,更不能埋怨孩子。成績既然已經不理想了,要做的不應是埋怨,而是盡最大的能力去選擇一個較好的學校或者專業。
其次,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理想,更不要讓孩子去實現自己年輕時的夢想。
第三,父母應該主動與孩子的任課老師和班主任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校學習情況,在年級中的排列位次,在群體中的性格特征,是屬于內向型的還是外向型的,今后適合在哪些方面繼續發展。
第四,家長應該當好參謀,注重搜集、整理、分析各種招生錄取信息,多和子女溝通,鼓勵子女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和心理上的障礙。當家長與孩子的觀點發生沖突時,家長應該用自己豐富的社會經驗、人生閱歷甚至失敗的教訓去說服子女,引導子女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人生,正視現實和社會,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考生自身發展的院校和專業。
2.志愿間的梯度關系
填報志愿,“沖穩保”三字訣中“保”至關重要,但也不能忽視“沖”和“穩”志愿的作用,往往在關鍵時刻他們也會發揮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第二批錄取中,“沖”和“穩”占的比例應加大。
在選報院校的各個志愿時,必須使幾個志愿間院校和專業之間的錄取分數線有適宜的級差,即梯度要剛剛好,該沖的適當沖,該保的保,該穩的穩。
3.院校志愿與專業志愿之間的關系
對于成績較好的考生,選擇理想的院校和滿意的專業,是無可非議的。由于一般考生高考成績的競爭力總是有限的,若對院校提出較高的要求,就必須以犧牲專業的層次為代價;若對專業提出較高的要求,就必須以犧牲院校的層次為代價。二者究竟以哪個為重,由考生依據實力自己定奪,但必須是在能被錄取的大前提下做出上述調整的。特別是在院校志愿和專業志愿發生沖突并威脅到錄取與否時,無論是什么專業,能被錄取就是上策。
4.專業的“熱”與“冷”、專業與就業的關系
所謂的“熱門”專業,就是報考人數超出正常情況的專業,“熱門”不等于“好”或“水平高”,不一定是考生感興趣的專業。對某一“熱門”專業,若各高校都盲目地擴招,超過社會對其需求,造成人才的過剩和浪費,增加就業難度,這自然也就轉化為“冷門”了。
另外,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大學本科階段,只能學習一些基礎知識,而學習和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的過程,是對一個人大腦和智力的開發、思維方式的訓練和能力的提高過程。可見,學習什么樣的知識并不很重要,學習的過程倒是非常重要!
考生在選報專業志愿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從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發展潛力、家庭經濟狀況結合院校招生章程綜合考慮。
5.學校與地理位置之間的關系
我省考生在選報志愿時,大多把目標投向浙江省內高校,特別是杭州高校,很多考生都是守住家門,不愿意去外省讀大學,這樣一下來,同樣的高考成績,省內高校的話,只能去一所一般院校,而若選擇地理位置稍偏遠或經濟文化欠發達地區的院校,就有可能上一所重點大學或好一點的專業。同時,這些欠發達地區的院校,也應是那些經濟不太富裕或高考成績欠佳考生的選擇目標。
6.2B類院校與三本和專科院校之間的關系
遇到這類問題的考生其高考估分一般都位于二本線的臨界區域(又稱貼線生),即二本線上和線下各10分的區域。二本線上和線下考生的愿望和心理活動是截然不同的,線上的想上2A不想上2B,而線下的哪怕2B也愿意上。在近兩年的錄取實踐中發現,二本線上有相當一部分2B院校由于生源不足不得不在二本線下按第一志愿降分錄取,這為那些不達二本線而又想上二本的,且家庭經濟不太富裕的考生提供了一個機會。預估成績在二本線臨界區域的考生在選擇2B院校時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提前做好應對措施,以免后悔。位于二本線臨界區域的考生在填報專業志愿時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并且應該填報專業服從調配一項。
實際上,位于二本線下臨界區域的考生可以有多種選擇,因為這里是2B、三本、專科院校的交叉錄取區域,這個區域內的考生和家長的心理活動是很復雜的,他們在2B、三本、專科和復讀這幾種選擇中猶豫、徘徊,經受著痛苦的折磨,這也是招生錄取最難操作、最容易出現反復的區域。但就大多數考生而言,應該選擇上本科,即2B院校或三本院校。經濟條件好的可上三本院校(一般都位于省會城市),經濟條件差的可上2B類院校(多數是由位于地級市的師范專科學校升格而來)。只要有條件上本科的,應盡量選擇本科。
7.高校名稱與實力、專業名稱與專業內涵之間的關系
其實,判斷一所大學最基本的標準就是其辦學實力、辦學歷史、校風和校園文化積淀(取決于院校所處地區的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發展水平)。我認為我國目前的高校可以按其辦學歷史簡單地劃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新中國成立前已經存在的老大學,目前其辦學歷史都在70年以上,其中綜合性大學占多數;
第二,上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成立后為適應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需要而成立的一批新型大學,多數都是工科院校;
第三,上世紀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即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后,國家為了改革和發展的需要而由專科學校升格成立的一批本科院校;第四,上世紀末期到本世紀初期,即2000年左右由專科或中專學校新升格的一批本科院校。
在鑒別學科專業方面,一定要認真推敲、仔細研究,特別要結合各專業所開設的課程來分析判斷,千萬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