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會計崗位。
比如有的企業設置會計主管、出納、流動資產核算、固定資產核算、投資核算、存貨核算、工資核算、成本核算、利潤核算、往來核算、總賬報表、稽核、綜合分析等特定會計崗位。而這些崗位有的是一人一崗,一人多崗,也可能是一崗多人。
但是也有企業根據自己的業務需要分別設置:
(1)出納。
負責現金、銀行存款收付及賬戶、支票管理,負責編制現金周報表及現金流量表。
(2)銷售會計。
負責銷售業務處理,包括開票、盤點產成品、編制銷售周報、與客戶核對往來賬,與銷售部門核對出貨等。
(3)成本會計。
負責成本核算,包括費用報銷、成本費用的歸集、分配,編制成本報表、成本分析表。
(4)采購會計。
采購業務及應付賬款管理,包括盤點原材料、核對客戶往來、合同初審。
(5)會計主管。
負責處理稅務問題、籌資問題、預算匯總、支出審批等問題。
(6)涉稅會計報稅也很多事情要做,可以指定一個人收集資料,交給出納或銷售會計或采購會計來做。
而有的小企業只有一個會計一個出納。
總之,企業單位在建立會計人員崗位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要從實際出發,堅持精簡的原則,切實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辦事有要求,工作有檢查,保證會計工作有秩序地進行;
(2)要同本單位的經濟(經營)責任制相聯系,以責定權,責權明確,嚴格考核,有獎有懲;
(3)要從整體出發,發揚互助協作精神,緊密配合,共同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