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要素
含義:這種使用特定概念對會計對象所作的分類,以便正確反映各種經濟業務,通常稱為會計要素。
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
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分為流動資產(一年以內)和非流動資產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
收入:日常活動中形成的,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費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利潤: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
會計等式: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資產: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原材料、
庫存商品、固定資產
負債: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長期借款
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本
舉例
業務一:A公司接受B公司入伙,B公司投入貨幣資金50000元存入A公司銀行賬號
分析:所有者權益要素的實收資本增加50000元,企業資產總額增加50000,等式左右同時增加,新的平衡。
業務二:A公司向工商銀行借入一個月期限借款10000元,存入銀行
分析:負債要素的短期借款項目增加10000,總資產也增加10000
業務三:A公司用銀行存款1000元償還前欠的材料款
分析:資產類要素銀行存款項目減少,負債要素應付賬款減少
業務四:A公司向中行借入6個月期限借款1000元,償還前欠的材料款
分析:負債要素內部調整,短期借款增加,應付賬款減少,總額不變
業務五:B公司代A公司償還即將到期的短期借款10000元,并將之作為B公司對A公司的追加投資
分析:所有者權益要素的實收資本項目增加,負債要素短期借款減少
總結: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任何類型的變化,都不會破壞會計等式的平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