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標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入學考試《景觀生態學》考試,要求考生系統掌握景觀生態學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有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開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景觀生態學的基本概念(30分)、基本理論(55分)、和應用(15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簡單題題:5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分析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三、考查范圍
第一章景觀生態學的概念及發展
第一節景觀與景觀生態學。掌握景觀、景觀生態學的基本概念與內涵。
第二節景觀生態學的發展。掌握斑塊、廊道、基質、格局、異質性、尺度等的概念。
第三節景觀生態學的展望。了解景觀生態學的發展過程。
第二章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系統論與景觀生態學。掌握景觀生態學的一般原理的內容。
第二節自然等級理論與尺度效應。掌握自然等級理論、尺度效應。
第三節島嶼生物地理學與異質種群。掌握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與異質種群理論。
第四節滲透理論。掌握滲透理論的概念。
第五節地域分異規律。掌握地域分異規律的概念。
第六節景觀生態學的一般原理與核心概念。掌握景觀生態學的一般原理與核心概念。
第三章景觀結構
第一節景觀發育。了解景觀發育的一般原理。
第二節斑塊。掌握斑塊的起源、大小、形狀、鑲嵌,及斑塊化與斑塊動態。
第三節廊道。掌握廊道起源、結構特征與分類。
第四節基質。掌握基質的判定、孔隙度和邊界形狀。
第五節景觀異質性。掌握景觀異質性的概念。
第六節景觀空間格局。掌握景觀構型的確定、景觀對比度、景觀粒徑、附加結構。
第七節網絡。掌握廊道網絡、斑塊網絡。
第八節生態交錯帶。掌握邊緣效應與生態交錯帶概念。
第四章景觀生態過程
第一節干擾與景觀格局演變。掌握常見的干擾種類、干擾的性質和干擾的生態學意義。
第二節景觀連接度與連通性。掌握連接度與連通性的概念及生態學意義。
第三節景觀中的物種運動。掌握景觀中各類物和信息的運動方式與類型。
第四節景觀中的水分和養分運動。了解景觀中的水分和養分運動過程。
第五節景觀中的人文與文化過程。了解景觀中的人文與文化過程。
第五章景觀動態變化
第一節景觀穩定性。掌握景觀穩定性的概念和影響景觀穩定性的要素。
第二節景觀變化的驅動因子。掌握景觀變化的驅動因子。
第三節景觀變化的生態環境影響。掌握景觀變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第四節景觀變化的動態模擬。了解景觀變化的動態模擬。
第六章景觀生態分類與評價
第一節景觀生態分類。掌握景觀生態體系的分類和各評價方法。
第二節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及其評價。掌握基本概念和評價的意義。
第三節生態系統健康評價。了解評價指標體系的選擇方法。
第四節生態系統綜合評價。了解評價指標體系的選擇方法。
第七章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
第一節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發展。掌握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基本概念。
第二節景觀生態規劃。掌握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類型。
第三節景觀生態設計的原理與類型。熟悉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方法步驟。
第八章景觀生態學數量方法
第一節景觀空間格局指數。熟悉各特征指數。
第二節景觀格局分析模型。了解景觀格局的各種分析模型
第三節景觀模擬模型。了解景觀模型和景觀模擬方法。
第九章景觀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
第一節生物多樣性。掌握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及評價指標。
第二節景觀多樣性。掌握景觀多樣性的類型、意義。
第三節景觀結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掌握景觀結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系。
第四節景觀破碎化與異質種群動態。了解景觀破碎化與異質種群動態。
第五節物種多樣性與景觀格局多樣性的關系。掌握物種多樣性與景觀格局多樣性的關系。
第六節景觀生態學與自然保護區設計。熟悉自然保護區的規劃與設計方法。
第十章景觀生態學與土地持續利用
第一節景觀生態學與土地持續利用評價。了解土地持續利用和土地質量指標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土地質量指標體系。了解土地質量指標體系。
第三節土地持續利用評價的指標體系。了解土地持續利用評價的方法。
第四節土地持續利用評價的方法與過程。掌握土地持續利用的景觀生態學評價的基本類型。
第十一章景觀生態學與全球變化
第一節全球環境變化。了解全球環境變化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景觀變化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掌握各種景觀變化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第三節景觀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熟悉氣候變化對各種景觀的影響。
第四節景觀生態學在全球變化研究中的應用。了解從景觀角度來研究全球變化。
第十二章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
第一節遙感技術及其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了解遙感技術基本原理、類型與特征。
第二節地理信息系統及其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了解遙感技術在景觀生態學研究中的應用。
主要參考書
1、傅伯杰等.《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第2版),科學出版社,2011
2、鄔建國.景觀生態學-格局、過程、尺度與等級(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四、樣題
1、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0分)
景觀均勻度指數
景觀異質性
孔隙度
景觀格局
景觀連通性
2、簡答題:(每題10分,共50分)
(1)簡述景觀的特征
(2)判別基質的標準有哪些
(3)邊界的生態效應
(4)景觀多樣性及其類型
(5)按照人為干擾狀況將景觀分為哪幾種類型
3、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景觀破碎化的成因、后果和評價方法
(2)列舉并說明景觀生態設計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