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是農業部直屬正局級科技型事業單位。1979年6月,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國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1992年8月,更名為“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保留“中國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的牌子)。主要從事農業工程科技創新、技術推廣以及咨詢服務等,擁有農業行業工程咨詢甲級資質、建筑行業工程設計甲級資質、農林行業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工程監理甲級資質。設立有農業部農業資源監測總站、農業部生物質工程中心、農業部能源環保技術開發中心、農業部種子加工工程技術中心、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裝備研發分中心、農業部農業設施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業廢棄物能源化利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與模式綜合實驗室、農業部農產品產后處理綜合實驗室、農業部耕地利用遙感專業實驗室等機構和研究平臺。中國農業工程學會、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農業工程分會、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生物質能源工作委員會、中國種子協會種業機械化分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設施農業分會、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設施園藝分會等掛靠在我院。
多年來,我院立足農業工程科技創新、農業工程咨詢、農業工程設計與建設監理,不斷開拓進取,在農業農村規劃編制、農業發展與投資研究、農業資源遙感監測、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農產品加工研究、設施農業研究、畜牧工程研究、農業工程標準定額編制、農業工程科技信息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共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研發與推廣服務項目1000余項,完成農業工程咨詢與設計項目近6000項,編制國家和行業標準120多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45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260多項。
“十二五”期間,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78項,獲國家級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部、省(市)級科技成果獎17項,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3項,農業部優秀工程咨詢和設計成果獎31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79項,授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2項,發表論文657篇,其中SCI、EI收錄105篇,出版專著44部。
一、招生計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我院培養、吸引和使用農業工程科技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平臺。2017年,共有22名博士后合作導師計劃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31名,具體招生計劃、合作導師簡介和研究課題到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網站招生公告查詢(網站地址:www.caae.com.cn)。
二、招生要求
申請來我院從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人員需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
(二)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尚未分配工作或己經工作并經單位批準同意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具有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相關專業背景、科研經歷,具有較強的團結協作精神和研究能力;
(四)身體健康,年齡一般在40周歲以下。
三、申報材料
凡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員,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博士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暫未拿到證書者可請學位授予部門出具決定授予學位的書面證明或其已通過論文答辯的決議書復印件,獲得學位證書后須及時補交證書復印件)、博士學位論文、發表的主要論文目錄、有代表性的2篇學術論文復印件或著作1本;
(二)本人身份證、戶口本或護照復印件、結婚證等證書的復印件(回國留學人員出國前已注銷國內戶口的,需出具戶口注銷證明,一般由注銷地戶口登記機關出具);
(三)個人簡歷;
(四)凡委托培養、定向培養的畢業生或在職人員,須提交原工作單位或有關用人單位人事部門同意本人脫產做博士后的意見,并同時注明對其出站后分配去向的意見;
(五)博士后申請表一份;
(六)本學科領域兩位專家推薦信(由本學科領域內具有正高級技術職務的專家填寫,其中一位應是申請人的博士導師;對于留學人員,一般應由一位國外導師或科研項目負責人作為推薦人)。
四、審批程序
(一)博士后申請人員將相關材料于6月20日前寄送到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人事處,博士后申請表、個人簡歷的電子版發送到合作導師和人事處郵箱中;
(二)結合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資格初審;
(三)申請人員提交研究課題的工作方案,我院組成專家組對申請人員的素質、科研能力、學術水平進行考核面試,面試時間另行通知;
(四)通過面試人員于8月辦理進站手續。
聯 系 人:孔箐鋅
電話:010-59196834 59196836(fax)
郵箱地址:ngyrsc@sina.com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41號
郵政編碼:100125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人事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7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