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性質
內涵一
本專業依托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是國家首批一級重點學科,“環境工程”是北京市重點學科。
內涵二
我校環境工程專業“化工”特色明顯,在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化工清潔生產、工業廢水污染控制與再生利用、大氣污染控制化學等領域具有很強的實力,在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
內涵三
以化學、生物、工程學、現代分析與信息技術等多學科知識為基礎,以環境污染治理與各種污染物資源化利用科學技術為核心,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寬厚的理論基礎知識,通曉專業技能和研究方法,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從事各種環境污染治理、污染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和設備的研究與開發,從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設計、建設與管理,從事大氣、水、土壤、人居環境等的監測與評價,從事城市和區域生態環境規劃與管理,從事各級政府和企業環境保護部門的環境管理,以及從事科學研究等高級環境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內涵四
本專業具有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授予權。本專業按四學年設置課程,修業年限為3-6年。學生在完成培養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并考試合格后,將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二、專業特色
特色一
本專業是學校的重點建設專業,2008年被評為北京市特色專業。2011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與國內同類專業相比,在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化工清潔生產、工業廢水污染控制與再生利用、大氣污染控制化學等學科領域,享有較高聲譽。
特色二
本專業在致力于傳授學生依靠現有工程技術手段解決目前環境污染問題的同時,也積極探索新的解決環境問題的思路和手段,推動廢物資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和教學活動,在化工清潔生產、生物質廢物能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特色三
●構建學術型、復合創新型、工程應用及工程創新型多種模式培養體系。
●創辦有“環境工程實驗班”,配有獨立的培養方案。
●設置有本/碩連讀和本/碩/博連讀培養和碩/博連讀培養機制。
特色四
本專業先后與美國加州大學、北卡州立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中佛羅里達大學以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亞森大學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與這些學校開展了聯合培養研究生的計劃。
三、師資力量
1、知名學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1人
●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1人
2、榮譽教師
●北京化工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獲獎1人
3、榮譽團隊
●北京化工大學優秀教學團隊1個。
4、教師職稱
●本專業教學和科研人員共23人,其中教授(或研究員)7人,副教授(或高級工程師)10人,講師(或工程師)6人。
5、教師學歷
●具有博士以上學歷教師20人,占本專業教師總人數的87%;
●具有碩士學歷的教師2人,占本專業教師總人數的9%;
●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17人,占本專業教師總人數的74%。
四、課程設置
1、通識教育課程(核心課程)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普通物理、基礎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大學化學實驗、化工原理、工程制圖、工程力學、C語言程序設計、英語。
2、專業基礎課程(核心課程)
環境工程監測、環境質量評價與系統分析、環境工程微生物、環境管理、環境化學。
3專業方向課程(核心課程)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工程、環境工程設計、清潔生產。
五、學生前景
1、本碩/博連讀
優秀的本科生具有本碩/博連讀機會,本專業每年有20~25名學生免試獲得繼續深造的機會。
2、考研
近三年,本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考研率在40%左右,全部進入“985”和“211”院校或中科院科研院所,其中不乏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等在本專業領域享有很高聲望的院校和科研院所。
3、出國
本專業每年有4~5名學生到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家的院校留學深造,占本專業學生總數的5%左右。
4、就業
近三年本科生就業率均在98%以上,就業地區主要分布在多在京津唐及各省會和沿海發達城市,分布最多省市為北京、天津、上海和廣東。就業單位以國有大企業和三資企業為主,其中,不乏國際、國內知名大企業,如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燕山石化公司、中石化齊魯石化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中海油青島分公司、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寶潔公司等。也有不少畢業生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如北京市環保局、北京市水務局、北京市發改委等。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