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性質
內涵一
生物材料學作為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的前沿性交叉學科,是未來優先發展的重點。依托于“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一級學科博士點,“材料學”國家重點學科,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設立了教育部第一個生物功能材料專業。
內涵二
合理規劃實踐課程體系,設置了生物材料學、生物醫學工程和組織工程學等跨學科課程體系。加大選修課程開設比例,注重講授生物材料科學研究及應用的前沿熱點問題,既讓學生對該領域有較廣泛深入的了解,又能對其日后的工作有所啟發。本專業學生要經歷四層次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包括:課程設計;認識和生產實習;基礎和專業實驗課程;畢業設計/論文。除此之外,本專業還設置了人文、社科及管理課程,拓展學生綜合素質。
內涵三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具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生物學和醫學等領域的相關知識,掌握生物材料的基礎和專業知識,能在生物材料的制備、改性、加工成型及應用等方面,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并且具有較強的計算機能力、外語能力、獲取信息和使用信息能力,身心健康、素質優良、有創新精神的研究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內涵四
本專業具有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流動站。
本科專業按四學年設置課程,修業年限為3-6年。
學生在完成培養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并考試合格后,將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二、專業特色
特色一
本專業依托我校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優勢,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醫療器件、生物醫學工程、組織工程學和藥物釋放理論及應用等交叉學科技術的迅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設立。本專業是教育部設置的第一個生物功能材料專業,已經建設成北京市特色專業。
特色二
本專業以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學科基礎為依托,是材料學、生物學和醫學等學科領域的跨學科專業。本專業的畢業生具備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領域的系統知識和專業技能。。
特色三
注重將科研成果融入教學之中,施行導師制、本碩博連讀、實驗班、聯合培養等多種人才培養方式。
特色四
本專業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麻省州立大學(羅威爾)、阿克隆大學、加拿大McMaster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日本大阪大學、北海道大學、東京工業大學、俄羅斯門捷列夫化工大學、莫斯科生態環境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韓國漢城大學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等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建立了密切的學術與科研合作關系。
三、師資力量
1、 知名學者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獎的專家1名,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3人。
2、榮譽教師、
北京化工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獲獎1人。
3、教師職稱
目前我院從事生物功能材料專業的教學和科研人員共14人,其中,教授(或研究員)7人,副教授(或高級工程師)6人,講師(或工程師)1人。
4、 教師學歷
具有博士以上學歷教師13人,占本專業教師總人數的93%。
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8人,占本專業教師總人數的57%。
四、課程設置
1、公共基礎課程(核心課程)
高等數學、外語、普通物理、計算機文化基礎、化工機械基礎、基礎化學、有機化學、化工原理、物理化學、基礎課實驗。
2、專業基礎課程(核心課程個)
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科學實驗、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
3、專業方向課程(核心課程)
生物醫學材料學、生物材料制備與加工、生物材料綜合實驗、生物醫學工程等。
五、學生前景
1、本碩/博連讀
學院開通本碩/博連讀的通道,學業優秀的本科生可免試直接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2、考研
近三年來本院畢業生的平均考研率40%左右,其中,考取985和211院校的學生占90%,院校包括北京化工大學、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等。
3、出國
2012年出國16人,占總畢業生數的29.6%。
2011年出國7人,占總畢業生數的11.7%。
2010年出國3人,占總畢業生人數5.3%。
4、就業
2012屆畢業生總就業率為100%,就業地區主要分布在京津滬及各省會和沿海發達城市,就業分布最多的五省市:廣東、山東、上海、天津、北京。就業方向:國有企業比例為35%,三資企業為23%,機關事業單位為5.3%。其中去往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人數較多,比例為20.7%。具體企業有北京玻璃鋼院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中材科技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北京中冶邁克液壓有限公司、北京恒筑城建設工程質量測試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糧天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廣西石油分公司、天津航道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