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化工學院是武漢紡織大學最早開始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院系之一。學院下設染整工程系、化工系、資源與應用化學系、大學化學教學中心、實驗教學中心;擁有四個本科專業:輕化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建有湖北省生態染整與功能紡織品重點實驗室(籌)、紡織印染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再生資源研究所等研究平臺。設有化學一級碩士點、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二級碩士點、紡織工程領域(染整方向)工程碩士點。
輕化工程專業(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方向)為國家特色專業和湖北省品牌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計劃和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學科為湖北省優勢重點學科,化學為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叭旧?、“練漂整”是湖北省精品課程。
學院現有教職工69人,有湖北省“百人計劃”2人,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6人、學?!瓣柟鈱W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比例的63%,師資力量雄厚。目前在校本科生1365人,碩士研究生64人。
學院依托“紡織新材料與現代紡織”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新型紡織材料綠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紡織印染清潔生產教育部工程中心”、湖北省“生態染整與功能紡織品”重點實驗室(籌)、再生資源研究所等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在新型生物質纖維、染整清潔生產工藝及助劑、紡織印染污染控制、資源循環科學與技術等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某些研究領域及方向處于國內外領先地位。近年來,學院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高技術發展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在內的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60余項,橫向課題30余項;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6項;發表三大檢索論文240余篇,申請和授權中國發明專利60余項,多數成果在企業得到應用,產生了社會和經濟效益。
2002年開始,學院與英國Leeds大學、俄羅斯伊萬諾沃國立化工大學等開展了“ 2+2 ”和“ 3+1 ”的國際合作辦學,為有志于到世界名校深造的學子提供了新的渠道。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國際合作辦學的完善體系。學院注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創立了“潤禾”大學生科技創新園區,建立了26家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每年企業設立的獎學金20多萬元。政府和企業獎學金的獲獎學生人數覆蓋面達到65% 以上。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