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職業素養,掌握運動人體科學、健康科學、運動康復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應用與實踐能力,能勝任運動康復、體育健康促進和競技體育醫學服務等工作的實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主要學習運動人體科學、體育學,要求系統掌握運動人體科學的基本理論、運動康復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實驗操作的基本能力和指導大眾體育、養生健身、休閑娛樂及特殊人群體育工作的基本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運動人體科學和體育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運動人體機能診斷與評價,掌握運動傷害事故處理與急救、民族傳統保健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2、具有運動人體科學教學、研究、實驗操作的基本能力和指導大眾體育、養生健身、休閑娛樂及特殊人群體育工作的基本技能;
3、了解本專業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和理論前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從事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的能力。
4、掌握一門外國語和一門計算機語言,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具有運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達到大學英語四級等級和計算機二級等級的要求。
5、具有健康的體魄,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感與能力。
主干學科:運動人體科學、體育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含運動解剖學)、人體生理學(含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學概論、健康體適能、體育康復學、運動醫務監督、針灸推拿技術、常用理療技術等課程。
選修方向或板塊:保健與康復方向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專業見習、專業實訓(108學時)、專業實習(6個月)、畢業論文寫作、社會調查。
就業去向:本專業畢業生能夠在醫療康復部門、體育科研機構、各級運動隊、體育健身俱樂部以及社區服務機構等部門從事康復、科研、健身技能指導與科學健身咨詢、體質測評及社區體育的組織管理工作。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