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B. 本專業的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歷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史實和史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專業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a)掌握歷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對有關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有一定的了解;
(b)掌握歷史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與分析方法;
(c)具有從事歷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較強的寫作與口頭表達能力;
(d)熟悉古文字學、版本目錄學、音韻學、訓詁學、史料學、歷史地理學及考古學方面的基礎知識;
(e)了解國內外史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f)掌握文獻挨近所、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C.培養對象:本專業培養四年制本科生,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D.師資情況:本專業現有教師3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22人。本專業大多數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或博士生導師資格。
E.主干學科:本專業的主干學科:歷史學。
F.主要課程:本專業主要課程有: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導論、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歷史地理學、古代漢語、中國斷代史(從先秦到當代)、專題史(經濟史、社會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史、中外關系史、近現代國際關系史、中外歷史文化原典導讀與選讀、英語、計算機操作與應用、當代世界經濟與社會、大學語文等必修和選修課程。
G.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本專業根據學科特點,安排獨具特色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有:考古實習(西安、長沙或廣東省內考古實習基地)、廣州及周邊地區古代歷史文化名勝參觀考察、中國近現代史重要歷史遺址參觀考察(如鴉片戰爭歷史遺址與博物館,孫中山、洪秀全、康有為等著名歷史人物故居,黃埔軍校等)、中外關系史遺址與名勝等。此外還有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時間共約10周左右。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