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沿革
暨南大學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辦學的“211”重點建設大學。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經濟信息管理系成立于1981年,當時系名為計劃統計系,設計劃統計一個專業。1988年按國家專業目錄標準化的要求將計劃統計專業改為統計學專業,同時將系名改為統計學系。1994年增設經濟信息管理專業,改稱經濟信息管理系。
本系從1981年起,招收計劃統計專業本科生,1988年改招統計學專業本科生,1994年增招經濟信息管理學專業本科生(1999年該專業轉到數學系)。1985年起開始招收統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0年獲統計學專業碩士學位授與權,是廣東省唯一的統計學碩士點。1991年獲準向海外及港澳臺地區招收統計學兼讀制碩士研究生,2001年獲數量經濟學碩士點學位授予權,面向境內、海外及港澳臺地區招生。2003年獲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碩士點、統計學和數量經濟學博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開始面向境內、海外及港澳臺地區招收統計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及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碩士研究生。本系還積極為社會培養各層次的在職統計人才。 本系已經建立了一個本科??碩士??博士完善的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基地。
本系有完整的機構設置,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合理的大統計學科體系,優秀的學科帶頭人,無論在教學方面、科研方面還是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方面,經濟信息管理系均有新的突破和進步!
二、組織機構
在學校“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方針的指導下,為更好的進行教學科研工作, 統計學系建立了完整的組織結構,下設:系辦公室,統計、數量經濟兩個教研室,統計與數量經濟研究中心,市場調查與分析研究所。既進行教學科研,又與社會密切聯系,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三、師資隊伍
本系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的師資隊伍。本系教職員工共有21人,其中教師17人,教學管理人員4人。教師隊伍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講師5人;教師隊伍中有博士5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8人。
著名的統計學家暴奉賢教授(已故)是本系的創始人。謝啟南教授在我國統計學屆享有較高的聲譽。以韓兆洲教授、劉建平教授、伍超標教授、陳光潮教授、夏應存教授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教師教學科研成果顯著,在我國統計學界嶄露頭角。本系教師教學成績突出,獲各類優秀教師獎多項,如獲南粵優秀教師獎1人,國務院僑辦優秀教師獎1人,國家統計局優秀統計教師獎1人,校級優秀教師獎多名。
四、學科建設
本系非常重視學科建設,努力建設大統計學科體系,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促進教學、科研、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全面發展。全系有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兩個博士點,有統計學、數量經濟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三個碩士點。具體情況如下:
(一)博士點
專業:
1、統計學
研究方向:
(1)統計信息與決策支持系統
(2)社會經濟調查和分析
(3)國民經濟統計核算理論與方法研究
(4)保險精算與金融工程
2、數量經濟學
研究方向:
(1)數理經濟學理論與實踐
(2)經濟計量學理論與實踐
(3)數理金融與風險管理
(二)碩士點
專業:
1、統計學
研究方向:
(1)經濟預測與決策
(2)國民經濟核算
(3)統計信息管理
(4)質量工程與管理
(5)社會調查與分析
2、數量經濟學
研究方向:
(1)經濟計量理論與實踐
(2)保險精算與金融工程
(3)投資分析與風險管理
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研究方向
(1)隨機分析及其運用
(2)數理金融與精算學
(3)統計遺傳學與生物信息學
(4)生存分析與生物統計
碩士導師:韓兆洲教授、劉建平教授、伍超標教授、陳光潮教授、夏應存教授、鄭少智副教授、王斌會副教授、吳云鳳副教授、郭海華副教授等。
五、教學科研成果
本系本著以產促研,以研促學,產學研相結合的方針,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將為國家經濟建設、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為己任,先后承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以及廣州市政府科研項目十多項;承擔完成企業事業單位委托項目二十多項,總經費達200多萬元,其研究成果為國家、地方經濟建設、政府宏觀決策以及企事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得到實際部門認可。本系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努力實踐學院建設研究型學院的戰略,特別注重研究內容的前沿性,密切關注本學科在國內外發展的新動態,僅近5年在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Statistical Sinica,統計研究、應用概率統計等國內外權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多篇,被SCI收錄的近十篇。在國內其他核心期刊和報刊發表論文200余篇。有10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重要刊物轉載。全系教師先后共獲省部級和市級優秀科研成果獎30余項。
在作好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我系十分重視教材建設。1981年以來,我系教師公開出版的教材30余部(其中全國統編統計教材和國家規劃統計教材多部,省高校統編統計教材8部),專著15部,譯著4部,內部出版教材20余部。在上述編著中有10部教材獲部、省級優秀教材或優秀統計編著獎,有6 部教材被國家教委和全國統計教材編審委員會推薦全國高校使用,有2部教材被選送參加全國第二屆和廣東省首屆優秀圖書展,全系教師先后共獲得各種省級以上的教學(材)獎5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在教學改革中,我系1993年開創性地在本科教學中推行掛牌教學,《光明日報》、《羊城晚報》、《報刊文摘》和廣東電視臺等媒體作了報導,社會反響強烈。
《統計學原理》是省級重點課程,統計學是校級重點學科。
六、人才培養
本系已培養全日制本科畢業生1000余人,碩士研究生60余人,并為各級統計機構培養大量的在職人員。他們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受到社會的好評。
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7人,各類碩士研究生58人。歷年來本系學生在學期間發表學術論文達100余篇。2人獲南粵優秀研究生獎,1人獲國家統計局優秀統計研究生獎,5人獲校級優秀研究生獎,1人獲第七屆 “挑戰杯”廣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
七、學術交流
為實施暨南大學“僑校加名校”的發展戰略,本系堅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辦學方針,努力進行國內外學術交流。1981年以來,我系主辦全國性學術會議2次,聯合主辦國際學術研討會1次,參加國內學術會議200余人次,赴英、日等國和港澳地區訪問、講學、合作科研和進修20余人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10余人次。2002年主辦首屆經濟社會統計國際研討會。國際統計學會(前)會長柯爾道夫、波蘭中央計劃統計大學校長鮑夏柯夫基等人曾訪問我系,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等多名學者曾到我系講學,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天津財經學院、中南財經大學等國內知名學者多人亦曾應邀到我系講學。我系暴奉賢教授(已故)、謝啟南教授、曾聲文教授、韓兆洲教授、陳光潮教授、伍超標教授、夏應存教授、鄭少智副教授也曾應邀到日本、美國、英國、越南、香港、澳門等地講學。
八、本科專業與主要課程介紹
專業名稱:統計學專業(下設兩個方向:統計學方向、精算師方向)
(一)統計學方向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與經濟學素養,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分析數據,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等與統計學相關的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統計學方向主要課程:數學基礎課(包括: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數理統計、會計學基礎、統計學原理、國際商法、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民經濟核算、經濟計量學、調查方法與實驗設計、統計預測與決策、多元統計分析、統計計算方法、計算經濟學、信息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專題講座等。
(二)精算師方向培養目標:本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經濟學與管理學素養,掌握統計學及精算學的理論和方法,通曉經濟法規及國際精算師準則的高級專門人才,為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輸送從事精算、社會保障與風險管理等工作的精算師。
精算師方向主要課程:主要課程:數學基礎課(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論、數理統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程序設計基礎、回歸分析與經濟計量學、保險精算學基礎、壽險精算論、社會保障精算論、風險管理與保險、多元統計分析、非參數統計分析、實驗設計、市場調查與分析、計算經濟學等,以及根據應用方向選擇的基本課程。
通訊地址: 中國廣州石牌,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經濟信息管理系
郵政編碼: 510632
電 話: 系辦公室 (020)85220182
傳 真: (020)85223026
E-mail:ojg@jnu.edu.cn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