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質和復合型社會科學知識結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優良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優良的職業道德,具備突出的創新意識和業務實踐能力,系統掌握現代傳播理論、傳媒規律、媒介技術和傳播藝術,具備優秀的中外文表達和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溝通協調能力,足以勝任新聞報刊、編輯出版、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和相關領域工作的專業人才。
(1)廣播電視方向:培養廣播電視業的記者、編導、策劃、攝制與管理人員。
(2)網絡與新媒體傳播方向:培養網絡及新媒體編輯、策劃、設計、運營、管理、開發人員。
主要課程:攝影基礎、媒體與社會、傳播學理論、人際傳播、人類傳播史、廣播電視概論、傳播倫理與法規、文化產業概論、電視后期制作、全球傳播、廣播節目制作、廣播電視節目策劃、節目制片管理、新媒體概論、網絡技術基礎、網頁設計、數字色彩、網絡內容編輯、融合媒體工作坊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攝影基礎、電視攝像、廣播電視后期編輯、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多媒體節目制作、電視專題片制作、音頻制作、網頁設計、紀錄片工作坊、媒體創意工作坊、劇情片創作、電視頻道包裝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專業特色:本專業實施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相結合的培養方案。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新聞傳播理論,系統學習中外傳播理論和傳播業務知識與技能,通過課程學習和實踐訓練,掌握系統的新聞傳播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比較寬廣的人文社會科學主干學科基礎知識;掌握社會科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具備理性認識社會和歷史的觀察、分析能力;掌握多種現代媒體技術,具備從事新聞采編、廣播電視和新媒體等內容創造的能力;掌握我國傳播政策與法規,具備優良的從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突出的社會實踐和社會溝通能力;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能敏銳感知媒體發展與社會文化變遷,并具有反思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語交流能力和熟練運用計算機及相關軟件的能力。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