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專業名稱: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安全專業)、自動化(含自動化、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培養)、信息安全(國防生)
一、院系寄語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位于朝氣蓬勃的中山大學大學城校區,現由計算機科學系、電子與通信工程系、自動化系、計算機軟件研究所、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等單位組成。學院教學科研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多年來,學院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我院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基礎扎實,就業分配呈供不應求的良好態勢,廣泛分布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合資及三資企業,為全國尤其是廣東省信息科技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正昂首闊步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歡迎您的報考!
二、院系簡介
深厚的歷史積淀:學院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兩個廣東省名牌專業;網絡工程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是廣東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教師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重大獎項。
雄厚的師資力量: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編教師103人,博士生導師39人,碩士生導師111人,教授31人,副教授38人。在校教師中不僅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黃繼武、羅笑南、張軍教授,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秦家銀教授等一批國內外頗有建樹的青年學者,而且還聘請了包括孫玉院士、陳國良院士等著名學者以及計算機、電子通信領域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多名專家擔任兼職教授。
完善的培養體系:學院建立了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動站2個;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軟件工程3個博士授權一級學科;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無線電物理、通信與信息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9個碩士點;計算機技術、電子與通信工程、智能科學與控制3個工程碩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安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自動化、智能科學與技術7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還設立了國際合作班。
顯著的學科建設成效:學院學科建設成效顯著,計算機軟件與理論、通信與信息系統為廣東省重點學科。科研經費穩步增長,為廣東省信息產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目前建有兩個國家級,七個省部級和三個廳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包括:國家數字家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字家庭互動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智能傳感網絡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信息偽裝與對抗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數字家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信息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廣東省IC設計與RFID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數字家庭互動應用工程實驗室、、廣東省物聯網芯片與系統應用技術工程實驗室和廣東省教育廳軟件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為學生課外科技創新能力訓練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優越的素質教育: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組織作用,建立了系列有助于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全面發展的能力成長平臺體系,學生們開展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參加國際國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蔚然成風,學風建設成績顯著。其中,學院學生組隊在ACM國際大學生計算機程序大賽上連續十三次獲總決賽權,居于國內高校前茅;在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電子設計大賽、智能汽車大賽、機器人大賽、信息安全大賽等國際國內專業競賽中屢獲佳績;2011年,學院學子組隊參加共青團中央主辦的全國“MM百萬青年創業計劃”大賽共獲17萬元創業基金獎勵,參加教育部、外交部主辦的“中國—東盟青年創新大賽”獲大賽最高獎創新杯。
三、專業介紹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類專業 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安全3個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廣東省名牌專業和廣東省特色專業,網絡工程為國家級特色專業。
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基礎,良好綜合素質和開拓創新能力,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熟悉計算機組成原理、程序設計基礎、數據結構與算法、數據庫系統原理、軟件工程導論、計算機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通信原理、信息論基礎、操作系統及安全、網絡協議與驗證、移動計算、計算機密碼學、網絡安全技術、信息隱藏技術等計算機理論和計算機應用等技術;具有實際應用和科學研究能力的計算機及其相關技術與產業領域的復合型應用技術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數據庫系統原理、軟件工程導論、計算機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通信原理、信息論基礎、操作系統安全、Linux原理與應用、網絡協議與驗證、移動計算、計算機密碼學、網絡安全技術、計算機病毒、信息隱藏技術、電子商務技術等,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開拓能力。高年級同學還可以選修本學院其它專業的相關課程。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大類專業 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2個專業,其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廣東省名牌專業和廣東省特色專業。
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較寬、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適應21世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系統掌握電子學與信息系統、通信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理論、微波與射頻技術、通信原理、傳輸原理、現代電信交換、網絡理論和計算機應用等技術;具有較高的實驗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電子學與信息系統、通信的新發展并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及教學等方面的能力。能從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教學與應用技術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電路基礎理論、模擬電子技術及實驗、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及實驗、微型計算機原理及實驗、高頻電路、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實驗、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數字信號處理、信息論、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原理、數字通信系統及實驗、無線通信原理、現代電信交換、光纖通信、數字圖象處理、數據結構、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視覺等。學生還可選修該學院其他專業的相關課程。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辦學) 學生第一、二學年在廣州大學城就讀。課程的教學及考試除政治理論和素質教育課外均采用英語。對于前三個學期的所有課程能在第二學年六月底前通過考試、成績優異的學生,如果通過接收學校面試遴選,并有能力承擔境外大學學費和生活費,可以分別轉入香港中文大學、美國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英國格拉斯歌大學或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繼續三四年級的學習。其中,本專業通過遴選最多可以有25人通過認定到香港中文大學學習。
本專業學生修滿學分、各科考試合格并符合學位條例要求者,中山大學頒發“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專業畢業證書,香港中文大學、美國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英國格拉斯歌大學或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頒發“工學學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證書。第一、二學年學習結束后未被錄取到香港中文大學、美國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英國格拉斯歌大學或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就讀的學生,留在中山大學編入中山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繼續學習,按專業要求培養。
本專業在中山大學學習期間的學費為30000元/年/人,在境外學習期間的學費按照對方大學的收費標準交納。
主要專業課程(在中山大學學習期間):電路理論基礎(Basic Circuit Theory)、電子電路(Electronic Circuits)、數字電路與系統(Digital Circuit and Systems)、信號與系統(Signals and Systems)、程序設計(Computer Programming)、數據結構與算法(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主要專業課程(在境外學習期間):微電子器件(Microelectronic Devices)、通信系統原理(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模擬集成電路(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微處理器與計算機系統(Microprocessors and Computer Systems)、軟件工程導論(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Engineering)、計算機網絡(Computer Networks)、專業工程實踐(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Practice)、畢業論文(Thesis)
自動化大類專業 含自動化、智能科學與技術2個專業,其中自動化是廣東省特色專業。
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適應21世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能系統掌握智能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扎實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對電子電氣電路、控制系統、智能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和研究開發的能力;掌握信號自動檢測、人工智能、模式識別、數據處理的基礎知識與技能;掌握計算機與網絡控制技術;有嚴謹的科學作風和創新能力;具有獨立進行科學研究、應用研究、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能從事自動化、智能分析和識別、計算機網絡控制工程領域的先進技術研究、設計、應用開發及教學等方面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電路基礎理論及實驗、模擬電子技術及實驗、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及實驗、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及拖動基礎、微型計算機原理及實驗、自動控制原理及實驗、信號與系統、現代控制理論、人工智能、模式識別、計算機控制技術及實驗、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數字信號處理、電氣與可編程控制器、過程控制工程、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自動測量技術、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虛擬儀器技術、機器人等,學生還可選修學校及學院其他專業的相關課程。
四、對外交流
學院注重與境外、國外著名高校開展合作辦學,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2011年7月,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聯合培養的首屆學生赴港就讀,學生們在香港高校同級學生中表現優異,獲得廣泛好評。此外,學院每年都有部分高年級本科生赴國外大學就讀,每年還遴選部分學生赴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地高校進行短期交流學習。
學院與多家名企建立緊密合作關系。蘋果、Google、百度、騰訊等名企在學院建立了高校企業俱樂部。
五、就業深造
學院明確的學生培養目標及健全的學生成長體系,為培養優秀學生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我院已成為華南地區信息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專業基礎扎實、綜合素質優良、應用能力強、職業發展后勁足已成為學院的人才培養特色。近年來,學院學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等國內一線城市就業的畢業生在70%以上;20%以上的本科畢業生和50%以上的碩士畢業生進入微軟、Google、百度、騰訊、網易、華為、中興等國內外知名IT企業以及各大銀行、各大國企以及研究機構工作,為全國尤其是廣東省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并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此外,每年都有部分畢業生選擇留校或赴國內外著名大學繼續深造。
六、走進院系
歡迎您進一步了解我院的教學、科研、學生活動情況以及學院環境。
網址:http://sist.sysu.edu.cn
咨詢電話:020-39943317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