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護士考試基礎護理中,本篇資料的收集主要包括資料的內容、類型、來源、整理、分析和記錄6個知識點。
評估(assessment)是指有組織地、系統地收集資料和分析整理資料。評估的根本目的是找出護理對象存在的健康問題。評估是護理程序的開始,是高質量的個體化護理的基礎。為確定每個人的護理診斷、制定目標、實施護理計劃和評價效果提供了依據。
評估在與病人第一次見面時就已經開始,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始終,貫穿于護理程序全過程,直到病人出院或護理照顧結束時才停止。
(一)資料的收集
1、資料的內容
(1)一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婚姻狀況、受教育水平、家庭住址、聯系人等。
(2)現在健康狀況包括現病史、主訴、日前生活規律及自理情況。
(3)既往健康狀況包括既往患病史、創傷史、住院史、手術史、過敏史、女性病人還應了解月經史和生育史。
(4)家族史有無與患者類似的疾病及家庭遺傳史。
(5)護理體檢的檢查結果。
(6)新近進行的實驗室及其他檢查的結果。
(7)目前的治療用藥情況。
(8)心理狀況包括對疾病的認識和態度、康復的信心、病后精神、行為及情緒的變化、病人的人格類型、應對能力等。
(9)社會情況包括職業及工作情況、目前享受的醫療保健待遇、經濟狀況、家庭成員對病人的態度和對疾病的了解、社會支持系統狀況等。
(10)近期生活中的應激事件如是否有離婚、喪偶、失業、家人生病等發生。
2、資料的類型
資料分為兩種——主觀資料和客觀資料。
主觀資料即病人的主訴,是病人對其主觀感覺的訴說。
客觀資料是指通過他人的觀察、體格檢查或借助醫療儀器和實驗室檢查獲得的資料。
3、資料的來源
(1)患者是資料的主要來源。
(2)與患者相關的人員病人的家庭成員或與病人關系密切的其他人員如朋友、鄰居、保姆等。
(3)其他健康保健人員如醫生、理療師、營養師及其他護理人員。
(4)患者的醫療文件目前及既往的醫療病歷、既往健康檢查記錄、兒童預防接種記錄等。
(5)收集資料的方法
①觀察
是指運用感觀獲得資料的方法。護理觀察要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常用的觀察方法有二種:一種是從頭到腳式,即按頭、頸、胸、腹、脊柱、四肢、生殖器、肛門、神經反射、交流、環境的順序進行;二是按系統的順序進行,即按呼吸、消化、循環等。通常醫院多按系統將重點檢查項目集中在體格檢查表上,按項目檢查不致遺漏或重復。
②交談
是通過與患者的語言交流獲得資料的方法。護士與病人及其家屬的交談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其目的在于:通過交談使護士獲得有關病人的資料和信息;交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交談也可以使病人獲得有關病情、檢查、治療、康復的信息,以及心理支持。
③護理體檢
是指護士應用望、觸、叩、聽等體格檢查技術對病人的生命體征及各個系統進行的檢查。
④查閱
包括查閱病人的醫療病歷、護理病歷、實驗室及其他檢查結果及有關書籍等資料。[page]4、資料的整理
護士完成了資料收集工作之后,需要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類,以便于護士較迅速地發現病人出現的問題。
將資料進行分類的方法很多,如可按Maslow的需要層次論、MajoryGordon的11個功能性健康型態或按北美護理協會提出的9個人類反應型態等方法將資料分類。
(1)按Maslow的需要層次分類
生理需要:如飲食,排泄,空氣,水、睡眼等。
安全需要:陌生的環境,對疾病的恐懼等。
愛與歸屬的需要:思念親人,感到孤單。
自尊與被尊重的需要:因疾病感到自卑等。
自我實現的需要:擔心因病住院會影響工作、學習等。
(2)按MajoryGordon的11個功能性健康型態分類:
健康感知——健康管理型態:如健康知識、健康行為等。
營養——代謝型態:如飲食種類、營養狀態等
排泄型態:排便、排尿情況等。
活動——運動型態:如日常活動方式、活動能力、活動的耐力等。
睡眠——休息型態:如睡眠的時間,規律,有無異常睡眠等。
認知——感知型態:如個人的舒適感,對健康的認識等。
自我認識——自我概念型態:如自我形象等。
角色——關系型態:對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認識,家庭關系、同事關系等。
性——生殖型態:月經,婚姻狀態,生育,性功能等
應對——應激耐受型態:對生活事件的反應,應對方式等。
價值——信仰型態:如宗教信仰、人生理想等。
將資料分類可以幫助護士發現資料有無遺漏,也有助于護士能更快地找到相應的護理診斷。
5、資料的分析
對分類后的資料進行分析,目的是剔除對患者健康無意義或無關的部分,以利于集中注意發現患者的健康問題,作出護理診斷。
6、資料的記錄
資料記錄的表格可以根據各醫院、甚至同一醫院中各病區的特點由護士自行設計。但無論記錄的格式如何,在記錄中均應注意以下問題:
(1)所記錄的資料要反應事實,不要帶有自己主觀判斷和結論,應客觀地記錄病人敘述和臨床所見。
(2)記錄時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無法衡量的詞,如“食量中等”,“中等”在每個人的理解都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如改成具體描述,如“每日主食6兩,早、中、晚各2兩”
資料描述應清晰、簡潔,正確使用醫學術語,避免錯別字。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學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