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濃處味短 淡中趣長
【原文】悠長之趣,不得于酉農釅,而得于啜菽飲水;惆恨之懷,不生于枯寂,而生于品竹調絲。故知濃處味常短,淡中趣獨真也。
【譯文】一種能維持久遠的趣味,并不是在美酒佳肴中得來,而是在粗茶淡飯中得到;一種悲傷失望的情懷,并非產生在窮愁潦倒中,而是產生于美妙聲色的歡樂中。可見美食和聲色的趣味常常顯得很短,只有粗茶淡飯的趣味才顯得純真。
【解說】飲膳要注意勿過食肥甘。明代方孝孺在其《孫老齋集》中說:“珍饈之漸,不若藜藿之甘。”如若膏粱厚味,則“高粱之變,足生大療”。膏粱厚味,如動物脂肪、腦髓、蛋黃中膽固醇含量較高。當人體攝入這些東西過多時,膽固醇就積沉在血管壁上,引起血管壁彈性下降,管腔狹窄。蔬菜、豆類食品,不僅能提供身體必需的糖類、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而且比動物性食物更富含維生素。特別是綠葉蔬菜和瓜果中的維生素C,可以預防動脈硬化,提高人的抵抗力,還可以防治腫瘤,保持大便通暢。常吃淡味食品,能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當然,由于人的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素都有它的特殊生理功能,任何一種營養素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科學地調配飲食,對于養生延壽是很重要的,歷代養生家都很重視合理飲膳,使營養平衡。《素問·藏氣法時》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富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例解】吳熙載的恬淡情懷吳熙載(公元1799—1870年),原名廷飏,字讓之,號晚學居士,江蘇儀征人。清代杰出篆刻家、書畫家,刻印道勁流利,書法氣勢雄渾。亦愛題聯。客去茶香留舌本;睡余書味在胸中。這副隸書聯摘自陸游的律詩《晚興》,表現了書畫家恬淡閑適的情懷。他另有一副書齋自題聯,恰似他特有的生活寫照。文為:平生好讀游俠傳;到老不聞綺羅香。吳素有傲骨,藐視權貴。據說某年歲末,一達官以重金求他寫一堂屏。其妻在旁屢遞眼色要其答應,但他毅然拒絕,后其妻與他大吵大鬧,他不予理會,卷起鋪蓋投宿寺廟。除夕那天,他寫副對聯貼于住處門上:有子有孫,鰥寡孤獨;無室無家,柴米油鹽。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