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長之趣,不得于釀釅,而得于啜菽飲水;惆恨之懷,不生于枯寂,而是生于品竹調品。故知濃處味常短,淡中趣獨真也。
【譯文】能維持久遠的趣味,并不是在美酒佳老中得來,而是在粗茶淡飯中得到;悲傷失望的情懷,并非產生在窮愁潦倒中,而是產生于美妙聲色的歡樂中,可見美食聲色中獲得的趣味常常是顯得很短,粗茶淡飯中獲得趣味才顯得純真。
【注解】釀釅:釀,味道醇厚的酒。釅,香味濃厚之茶。釀釅是說具有特別濃厚的滋味。啜寂飲水:啜作吃。菽是豆類的總稱。啜菽飲水比喻生活清淡。品竹調絲:欣賞音樂。
【評語】貪得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這話對也不對。有財富使物質生活過得好些總比貧窮好,但為財富豐厚不擇手段貪得無厭而淪為財富的奴隸,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所謂深處味短,淡中趣長,指的是精神上的追求。曾有這樣一種社會現象,說是有人窮,窮得只剩下錢;有人富,富得除了書本一無所有。這是不正常的。追逐金錢達到癡迷狀態隨之而來的便是精神空虛,而精神富足的人固然在理念世界能夠做到真趣盎然,但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是沒有體力來體會樂趣的。因此,看待任何事楊都要有辯證的態度。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