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21日,舉國關注、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大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這次大會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對于指導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更加滿懷信心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用心閱讀和思考胡錦濤總書記的政治報告時,充分感受到十七大報告實事求是、立意深遠,高瞻遠矚,不但全面總結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而且對于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這不但是中國共產黨人交給全國人民的一份幸福的“答卷”,更是展示在億萬人民面前的一份“政治宣言書”,帶給億萬人民美好的“愿景”。尤其,在十七大報告中可以捕捉到出現的一些新名詞,諸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軟實力”、“思想庫”、“人文關懷”、“精神家園”、“生態文明”、“親和力”等等,讓人感到耳目一新,有些沁人心脾的欣喜;在報告中還出現了一些新提法,比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變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由“總量” 翻兩番到“人均” 翻兩番等等,彰顯出十七大報告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以及“和諧發展”的理念。其實,穿插在報告中的40次掌聲,已經展示出兩千多名黨代表發自內心的欣喜和贊許,也展示了13億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殷切期盼和必勝信念。說真的,在仔細閱讀十七大報告的文字中,作為信合人員的我都在仔細捕捉十七大報告對我們信合工作的具體指導意義和實踐意義,畢竟十七大報告是指導全國人民群策群力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精神力量源泉,對于我們做好新時期的信合工作、加強機關黨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好文明服務、加強信合隊伍素質的提升等都具有深刻的意義。在感受和學習十七報告的字里行間、在將金融工作和金融情感滲透進十七大報告的過程中,收獲一些粗淺的心得,在此與信合工作者共勉!
第一、認真學習貫徹和落實十七大精神、將其作為指導金融工作的精神綱領。學習好十七大報告,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基本前提和最低要求,我們信合員工要認真學習十七大報告,用心去感受十七大報告的實質和內涵,并將十七大精神作為指導我們做好信合工作的綱領,充分發揮金融服務于民生、服務于科學發展觀、服務于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巨大作用,并且不斷進行創新和發展。同時,用十七大精神統信合員工的思想,在充分認識十六大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時,充分認識到當前發展進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充分認識到新的歷史時期的艱巨任務,從而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認識到金融工作在服務經濟、服務發展和服務和諧社會構建中還隱藏著更為巨大的潛力,并且不斷創新和創造及時填補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金融“真空”地帶,不斷整合金融資源、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探索依法合規經營、可持續發展的進程,發揮金融工作“立政為公、服務為民”的巨大價值。
第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科學的金融觀和政績觀。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的第三部分深刻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義是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同樣我們在金融工作中也要將科學發展觀貫穿于經營管理工作的始終,貫穿于經營管理工作的全過程,樹立“立政為公、服務為民”的金融服務觀,將“金融是為了服務經濟發展”作為信合員工孜孜努力的追求,將“金融工作改善民生和服務構建和諧社會”作為金融的最大政績。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和樹立我們科學的金融觀和政績觀,提高“依法經營”和“合規經營”的能力,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與運行質量,創新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人才和資源優化配置,實現信合事業的又好又快和可持續發展。
第三,按照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探索和創新金融工作的新內涵。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談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時說,“我們必須適應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規律”,具體到我們所從事的信合工作,我們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在“增強發展的協調性,服務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中,金融工作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要積極探索從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過渡到理財、代收代付等“績效金融”和“民本金融”;在建設生態文明方面,我們不但要積極完善環保支持,以及與排污、治污專項資金的信貸支持,還要為打造金融生態,構建金融生態區殫盡竭力;在統籌城鄉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加大對涉及老百姓利益的新農村建設資金扶持,將改善民生作為金融工作的最大政績,讓金融工作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大生產力,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第四,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在增強金融機構執行力和公信力的同時推進社會主義民主進程。當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談到“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時,作為銀行業從業人員的我們更覺得身上沉甸甸的責任。首先,我們應該不斷增強依法合規經營的能力,依法合規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們金融依法經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最鮮明、最直接的載體和體現。同時,我們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廉政建設,常懷廉政之心、進一步營造“社會倡廉、親情助廉、友情促廉”的良好氛圍,把金融“三鐵”(鐵帳本、鐵規章、鐵算盤)紀律常掛胸前、常記心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金融服務工作,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的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按照“兩項治理”和效能監察、內外部審計的監督要求,進一步探索稽核監察結果的利用深度和將其在更大范圍內公開的力度,發揮稽核監察在推進社務公開、民主治社進程中的作用。第五,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塑造文明金融形象,提升金融機構機關效能。在十七大報告的第七大部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的政治素質,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員工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員工隊伍的斗志。在“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方面,繼續加大開展文明服務的力度,讓文明服務成為員工的一種習慣進行固化和常態化,在金融工作中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信合工作而言,我們要按照重慶市聯社“信用是金,合作共贏”的核心價值理念的要求,堅持“依法經營”、“文明經營”和“廉潔服務”,以“文明服務”作為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的目標,塑造“和諧信合”文化,深入開展“做文明人、樹文明形象、說文明話、講文明禮儀”的“文明信合”活動,不斷加強信合隊伍的作風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廉政建設,更好地塑造文明信合形象,全面提升金融機關作風和效能,整體推進信合系統精神文明建設,爭創文明行業和文明單位。
(作者:吳希 )
來源:大象金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