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選聘45名“大學生村干部”,有近2000名高校畢業生報名,其中還有碩士研究生 。在全省各地,隨著大學生村干部政策的不斷完善,高校畢業生參加大學生“村官”選拔的熱情十分高漲。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村干部,真正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建功立業? 3月31日下午,省委黨校,全省首批40名參加大學生村干部培訓的“資深”大學生村干部,圍繞這一話題爭相談感受,談體會,談建議。
第一關:轉換角色,適應環境。
到孟津縣麻屯鎮宋嶺村任村黨支部副書記的劉亞利認為,適應新角色,首先要有一個角色認知,讓自己由習慣服從服務向主動參與決策轉變。
“到村后,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挨家挨戶去走訪,重點與老黨員、老干部談心交流。其間,吃過閉門羹、聽過冷言冷語,可我都堅持了下來,最終了解了村里的第一手情況,也逐步理清了工作思路?!睋梧嵵菔谢轁鷧^弓莊村村委會主任助理的生彩云說,要想讓群眾認可你這個角色,既要大膽“攬事”,又要甘當群眾的“小學生”,逐步在工作中建立威信。在這個過程中,有委屈、有困難、有挑戰,支撐自己的,就是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
第二關:自我加壓,促進發展。
選派大學生到農村基層任職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為農村長遠發展注入有生力量,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參加首批培訓的40名大學生村干部,大多數任職時間超過2年,他們強烈地感受到,“如果沒有促進發展的好思路、不能帶動群眾致富,就無法站穩腳跟,更談不上建功立業。”
南陽市宛城區張典村黨支部書記李強,2005年3月由副縣級崗位主動要求下村工作。三年來,張典村在大棚蔬菜、畜牧飼養、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發展迅速。2007年底,全村人均收入3000元,是三年前的三倍。李強深有感觸地說,要堅持科學分析、準確定位,因勢利導、順應民意,長期堅持、一抓到底,只有這樣,才能在發展富民產業上有所作為。
第三關:擺正位置,正確看待名利。
“如果你是做給別人看,只能得零分;如果你不圖表揚只管實干,成績大家有目共睹!”禹州市大澗村黨委書記王振昌以多年基層干部的心得與同學們交流政績觀、名利觀。
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時候,大家把講團結、顧大局,心系群眾、造福群眾,迎難而上、敢挑重擔,加強學習作為在農村成功創業的“法寶”,認為只有端正心態、擺正位置,才能干成事、干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