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學院概況
物理電子工程學院的前身是物理系,成立于1975年,是學校最早成立的五個院系之一,197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更名為現名,已為社會培養了8000余名優秀教師和專業技術人才。現有物理學、應用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五個本科專業和一個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有教育部物理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學科、物理學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和校級物理學博士學位授權培育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工68人,專任教師58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9人,高級職稱28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3人、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5人,還聘請了一批知名學者擔任兼職教授,形成了一支教風優良、結構合理、適應教學科研及學科發展需要的富有活力的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2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近五年獲批各級各類教學及科研課題100余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15項,發表SCI、EI收錄學術論文200余篇,獲省部級專項以上獎勵70余項。
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質量,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過程與環節管理,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建設有河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河南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各類實驗室20余個。學生在省級以上大學生師范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省大學生機器人競賽等活動中連續獲得優異成績。同時,愛心學校、電子技術協會、星空物語天文愛好者協會等學生社團開展的系列活動受到社會群眾和新聞媒體的廣泛贊譽。
專業介紹
物理學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電子技術基礎、物理教學論等。
應用物理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本專業旨在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善于綜合運用物理學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理論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固體物理學、材料科學基礎、計算物理學、高頻電子線路、電磁場與電磁波等。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信息系統和電子設備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的學術后備型和高級應用型人才,服務于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高頻電子線路、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自動控制原理。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微電子、光電子、物理電子、電子材料與元器件、電磁場與微波等方面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的學術后備型和高級應用型人才,服務于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半導體物理學、光電子學、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高頻電子線路、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自動控制原理。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本專業培養具備物理學、電子學、材料學、化學、能源科學、自動控制、系統工程等學科寬厚的基礎理論知識,能從事新能源開發、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能源環境保護工程與生產管理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固體物理導論、量子力學基礎、電子技術基礎、半導體物理與器件、材料物理與化學、納米材料與技術、先進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與技術、光伏工程與技術、能源環境工程概論等。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