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關于世界各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材料。
1.談談你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看法。你對我國全民進行低碳生活有何見解?
【參考答案】
第一問:
我國是發展中大國,經濟發展過分依賴化石能源資源的消耗,導致碳排放總量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加重等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和發展的可持續性。從能源資源條件、發展階段、產業結構和技術水平,以及可能面臨的減排國際壓力等角度考慮,我國都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并成為我們立足當前尋突破、著眼長遠上水平的重大戰略選擇,更成為引領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
在戰略取向方面,我國的低碳發展宜采取既基于國情又符合世界發展趨勢的漸進式路徑,制定清晰的階段目標和可行的優先行動計劃。具體說,我認為要分五步走:
一是把“低碳化”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一,并把相關指標整合到各項規劃與政策中去,結合實際情況,探求不同地區的低碳發展模式,努力控制碳排放的增加。
二是在可持續發展前提下,把低碳發展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點內容,納入到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具體實踐中。
三是利用國際金融危機的契機,充分利用碳減排、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的先進技術,不斷提高我國低碳技術與產品的競爭力。
四是積極參與國際上關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理念、技術和資金,通過新的國際合作模式和體制創新,促進生產與消費模式的轉變。
五是積極參與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和低碳規則的制定,為我國爭取合理的發展空間。通過承諾符合國情與實際能力的自愿減排行動,提升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同時,堅持要求發達國家率先大幅度減排,并建立“可計量、可報告、可核實”的技術轉讓與資金支持新機制。
第二問:
目前全社會對于低碳發展的熱情是有的,不少城市表達了要爭做低碳試點城市的強烈愿望,提倡低碳生活,離不開民眾的理解和參與,我認為在我國全民實行低碳經濟應該從這樣幾個方面來考慮:
第一,在全社會,尤其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要大力倡導“低碳生活”,開展一系列的以“低碳、減排”為主題的活動;每個單位制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具體措施,如減少運行成本,提倡多步行、多騎車、多乘公交車;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過“低碳生活”納人對單位部門的考核內容;領導干部更要帶頭過“低碳生活”。
第二,在全社會普及“低碳生活”的科學知識,正確處理“節能減排”和“拉動消費”的關系。特別要對青少年普及教育,從小提高他們的減排意識,掌握減排方法,養成減排習慣。
第三年,從百姓的層面來說,體現在日常行為中,即要讓“低碳意識”融人生活。如少坐一次電梯;午休和下班后關掉電腦和顯示器;少用一個塑料袋;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從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在生活細節上越來越注意節能減耗,是一種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
2.某少數民族縣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和保護的計劃,如何開展自己的工作?
【參考答案】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無形文化遺產,代表著人類文化遺產的精神高度,是古老而鮮活的文化歷史。所以,我們要重視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遺產的搶救與保護,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應該以實際行動體現的,具體工作我會這樣開展:
第一,開展調研。組織專家和民族工作者對民族民問文化藝術和少數民族的歷史、語言、風俗習慣等進行一個全面的調查,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收集和統計,全面了解情況。
第二,分析論證。根據調查,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研究制定對策,提出弘揚民族民間文化、鼓勵和扶持傳承人進行傳習活動以及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輯、記載的方法和措施。
第三,將前期的調查、研究、討論整理成詳細的方案,交領導審閱。
第四,我們應該在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之上,整體而全面地結合其面臨的實際境況,在保護中充分考慮到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綜合性,從學術層面去探討和研究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承續性,尋找一條科學的、健康持續的發展道路。
此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工作將建立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集中各位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示各自獨特的見解,這將為保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3.某縣出現嚴重旱災,上級撥來賑災款和物資,但由于政府部門工作延誤導致賑災款和物資遲遲不能到位,情緒激憤的災民準備鬧事。上級領導派你來處理此事,你會怎么做?
【參考答案】
對于出現嚴重旱災的地區,賑災款和物資事關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如果延誤或者遲遲不到位將嚴重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政府公信力也會隨之下降。所以,我們必須果斷采取措施,在最短時間內解決賑災款和物資不到位的狀況,接到這項命令,我會毫不耽擱,立刻處理:
第一,鑒于事態緊急,我會迅速趕往當地,安撫憤怒災民激動的情緒,向災民解釋政府正在處理賑災款和賑災物資的事情,會在最短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并向大家許諾詳細的日期。力爭緩解大家的激動情緒,疏散人群。
第二,立即聯系相關部門,按規定按程序及時發放賑災款和物資,解決群眾生活所需。在處理事件的過程中,隨時向領導匯報工作進展,如遇到自己職權范圍外的事情,涉及到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我會積極向領導匯報,特別是重大問題和情況的請示。
第三,待事情查清楚后,追究有關部門的責任,以此進行警示。
我會對整個事進行經驗總結和反思,寫出總結報告,交給領導,報告中我會重點分析賑災款和物資不到位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的工作建議,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