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普通生態學》
一、考查目標
普通生態學是一門系統闡述不同組織尺度水平下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基礎理論與知識的水產養殖領域專業基礎課。考生應了解生態學主要名詞和基本概念,掌握生物與環境、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并能以此靈活回答基礎和應用生態學問題。
二、試卷結構
1、題型結構
選擇題20分(單選,每題1分);填空15(每空1分);名詞解釋15分(每題3分);簡答題40分(每題8分);計算分析題30分(每題15分),論述題30分(每題15分)。
共計150分。
2、內容結構
緒論(5%)、生物與環境(30%)、 種群生態學(35%)、群落生態學(25%)、生態系統生態學(35%)、應用生態學(20%)。
三、考試內容
1、緒論:要求考生掌握生態學的定義、對象、發展簡史及現狀,研究方法和分科等內容。
2、有機體與環境:要求考生掌握因子分類,限制因子的概念,利比烯最小因子法則和耐受性定律的表述和意義以及主要生態因子對生物的普遍作用規律等內容。
3、種群生態學:要求考生掌握種群的基本概念和參數,以邏輯斯蒂曲線為描述種群變化的基本模型來推導自然種群變化的規律并能通過它和一些簡單衍生模型來預測種群變化的結局、兩個種競爭的結局和捕食者—被食者數量的相關變化,自然種群的變化規律、r—K選擇原理、種群數量調節的密度和非密度制約因子等內容。
4、群落生態學:要求考生掌握群落的基本特征、演替規律、生物多樣性指數和變化規律、影響群落結構的因素、地球上主要生物群落類型和基本特征等內容。
5、生態系統生態學:要求考生掌握生態系統定義,其結構和功能的概念,陸地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的比較,初級生產力定義、測定和分布規律,生態系統分解力的影響因素,生物地化循環的規律,生態系統穩定性,生態系統發展中結構和功能的變化等內容。
6、應用生態學:要求考生了解水域生態系統的生物生產,人口、環境、資源問題,生物多樣性與保育,水域的富營養化和赤潮,生態系統服務理論等內容。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