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是對祖國最純潔、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愛國是一種尊嚴,更是一種信念。愛國主義是我們的民魂,也是我們的國魂。面對一些涉及國家利益的大事大非的問題,用一定形式來作出理性的表達是愛國熱情的具體體現。最近,日本右翼勢力再次通過修改教科書來篡改歷史,激起了曾深受戰爭戕害的亞洲和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慨。在民族尊嚴和民族感情遭受嚴重傷害之際,我們理應表達自己的義憤。但是,僅僅表達義憤是不夠的。采取一些有違法制的過激行動也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愛國既要有熱情的表達,更要能夠從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局出發。既要有義憤和激情,更需要智慧與自信,做出長期而艱苦的努力。當年猶太人為揭露德國納粹的罪惡,為了讓世界人民認識到納粹的危害,扎扎實實地做了許多細致的工作。他們通過深入揭露德國納粹反人類罪行,通過對戰犯堅持不懈的追查,讓納粹分子在國際上成為喪家之犬。二戰的反思能夠滲透到德國和歐洲社會的各個層面,與猶太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如今,“奧斯威辛”早就超越了地名的含義,這個建有毒氣室的集中營已經成為20世紀種族滅絕主義的象征。在歷史學、哲學、神學、文學等諸多人文學科中,它不僅是一個學術名詞,更意味著人類對歷史苦難和人性的重新認識。而在戰后這些學科的發展中,大都可以看到猶太人留下的深刻印記。現在的亞洲和國際政治格局雖然與當年有所不同,但道理是相同的。在這方面,我們中國人也有著許多親身的體會。當年那些經過撫順日本戰犯改造所教育的日本軍官最后有不少都成為堅定不移的反戰者,日本一些年輕人就是因為受了他們的影響而站在當前反對右翼的第一線。通過對戰犯的改造和教育,中國人民展示出了巨大的理性的力量。
中國的發展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作為鄰邦的日本對歷史反思不足,對中國實力的增強又持懷疑態度,這無疑會帶來一定的麻煩。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中日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也是大勢所趨。目前,中日之間經貿交流數額很大,今后無論是在經貿還是在文化等許多方面,交流的層次還會不斷加深。這就會為促使日本做出深刻的反省創造條件。當年法、德兩國人民能夠消除隔閡,與德國政府的道歉與反思有關,也與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與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多層次的交流,特別是民眾之間的深入交往有很大關系,后者更是增加雙方互信的基礎。因此,要促使日本能夠以史為鑒,就不是只宣泄一下憤怒的情感能解決得了的問題,還需要我們促進更廣泛的交流,更多地展示理性的力量。要用這種力量來讓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更多地認識日本右翼的真實面目和危害,營造一種讓右翼難以生存的國際輿論環境。因此,激情加理性才是我們表達愛國熱情的正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