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名稱: 重慶工程學院
教育部批準設置院校“文號” | 教發函〔2014〕148號 | 首次招收普通專科學生時間 | 2003年 | ||||||||||||||||||||||||
學校性質 | □公辦 √民辦 | ||||||||||||||||||||||||||
校名變更情況 | 2014年5月27日,經教育部批準(教發函〔2014〕148號)由原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為重慶工程學院。 | ||||||||||||||||||||||||||
民辦學校注冊資金(萬元) | 12750萬元 | ||||||||||||||||||||||||||
辦學水平 | √國家級示范性 □國家級骨干 □市級示范性 □市級骨干 □其它 | ||||||||||||||||||||||||||
辦學地址 | 南泉校區:重慶市巴南區南泉街道白鶴林16號雙橋校區:重慶市雙橋經濟開發區西湖大道76號 | ||||||||||||||||||||||||||
學校占地面積(畝) | 764畝 | 分校區數據 | 土地面積247.34畝 | ||||||||||||||||||||||||
校舍面積(m2) | 30.55萬平方米 | 教學設備總值(萬元) | 10464.78萬元 | 紙質圖書(萬冊) | 66.64萬冊 | ||||||||||||||||||||||
學校專任教師總數 | 592人 | 其中具有“雙師素質”人數 | 139人 | 其中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人數 | 218人 | ||||||||||||||||||||||
在校生總數 | 10541人 | 其中全日制普通專科學生 | 6703人 | 其中成人專科學生 | 79人 | 其他類學生 | 無 | ||||||||||||||||||||
近五年錄取普通專科考生最低分 | 2011年 | 二專:文史類:316(市劃線306) 理工類:316(市劃線305) | |||||||||||||||||||||||||
2012年 | 一專:文史類:390(市劃線390) 理工類:361(市劃線361)二專:文史類:288(市劃線288) 理工類:275(市劃線275) | ||||||||||||||||||||||||||
2013年 | 一專:文史類:236(市劃線236) 理工類:228(市劃線228) | ||||||||||||||||||||||||||
2014年 | 一專:文史類:234(市劃線234) 理工類:213(市劃線213) | ||||||||||||||||||||||||||
2015年 | 三本:文史類:484(市劃線 482) 理工類:488(市劃線 485)專一:文史類:259(市劃線240) 理工類:261(市劃線 224) | ||||||||||||||||||||||||||
主要辦學特色 | 學校以培養高素質應用性、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己任,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根本、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按照“專業基礎牢、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培養目標,堅持“五結合五支撐”的專業培養體系,強化“四段兩制”(基礎知識學習階段、專業課程學習階段、專業技能訓練階段、就業能力培養階段;分類學分制、分段考核制)的人才培養過程管理,先后與惠普、微軟、聯想、埃森哲、百度、正大軟件等知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開辦了“聯想”、“埃森哲”、“惠普”、“百度”、“淘寶”、“華三”等訂單培養,校企雙方從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共建、課程建設、實習實訓及就業等環節全過程校企合作,通過多年不斷的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了我校獨特的“校企合作、產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 ||||||||||||||||||||||||||
重點專業 | 我校本科的重點專業: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網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數字媒體藝術、市場營銷、工程造價。專科的重點專業:軟件技術、數字媒體應用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電氣自動化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游戲設計、動漫制作技術、影視動畫、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室內裝飾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市場開發與營銷、連鎖經營管理、商務英語、財務管理。 | ||||||||||||||||||||||||||
收費標準(元/學年) | 專科層次:文史類 最低:8000 最高:11000 理工類 最低:8000 最高:11000 藝術類 最低:10800 最高:10800 | ||||||||||||||||||||||||||
獎懲記錄 | 辦學成果(含近五年學校、教師、學生獲市級以上獎勵情況) | 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國家及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對IT信息人才的巨大需求,堅持走科研強校(十二五期間學校共獲得專利和軟件著作權47項,作品著作權125項,獲科研項目立項149項,其中市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立項69項,保持逐年增長趨勢。近5年全校共有橫向科技項目近100項,經費1500余萬元。2015年我校學生科研項目獲國家級立項3項,市級立項10項。)、產教結合之路,辦學特色鮮明。同時,學校還是國家和地方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如全國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領域緊缺型人才培養基地、全國動漫游戲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全國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養基地、全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啦啦操推廣示范學校和重慶市軟件產業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網絡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筆記本電腦基地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重慶市級眾創空間、重慶市大學生小微企業創業園、重慶市級數字影視與新媒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市級科普基地—中華文化動漫研發傳播中心等。近五年來,學校工作更是全面開花,先后榮獲“全國產教結合典范高校”、“ 全國就業實訓精品課件(課程)工程示范單位”、“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教育系統先進黨組織”、“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普通高等教育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重慶市十佳五四紅旗團委”、“重慶市創業大賽優秀組織獎”、 重慶市‘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黨組織、重慶市先進社會組織等80余項榮譽稱號;教師獲市級以上獎勵215人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全國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中國大學生游戲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全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重慶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重慶市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各類技能競賽以及各類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文藝比賽、體育競賽等多項比賽獲市級以上獎項583人次(其中國家級以上獎勵148人次)。 | |||||||||||||||||||||||||
近五年學校受上級處罰記錄 | 無 | ||||||||||||||||||||||||||
學校誠信辦學承諾 | 從2012年開始, 不以任何方式委托(或變相委托)任何形式的中介機構(公司)代理本校招生 √是 □否不以任何方式組織教職工、在校生參與招生 √是 □否不要求中層干部完成招生目標任務并實施獎罰 √是 □否不以建生源基地等名義違規圈生源 √是 □否堅決抵制“買賣生源”的違規違法行為 √是 □否 | ||||||||||||||||||||||||||
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 | 2013年 | 98.38% | 2014年 | 98.39% | 2015年 | 98.80% | |||||||||||||||||||||
學校法人代表 | 王萬均 | 分管招生校長 | 張業平 | 招生部門負責人 | 王建東 | ||||||||||||||||||||||
學校招生網址 | www.cqgcxy.com | 聯系電話 | (023)62846626 62846636 62846588 | ||||||||||||||||||||||||
市教委高校招生管理部門電話 | (023)67006144 |
注:有關學校辦學條件數據與2015年學校報送教育部的學年初教育事業統計數據一致,且為學校自有(產權);其它有關數據統計截止時間為2015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