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我院2016年研究生復試與錄取工作,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2016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和學?!蛾P于做好我校201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與錄取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結合物電學院實際, 2016年我院的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與錄取工作將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進行.現將實施細則公布如下:
一、組織領導
為保證復試與錄取工作的順利完成,學院成立2016年研究生復試與錄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監督復試與錄取工作,研究決定復試與錄取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領導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 長:崔執鳳
成 員:鄭賢鋒 鳳爾銀 丁緒星 張季謙寧利新 張先燚 屈軍
張持健 錢長炎 王大理 汪志榮 王亞青
紀檢組長:李 娟
領導組下設三個復試小組,具體分組情況如下:
第一組(課程教學論、學科教學、光電信息、光學工程)
崔執鳳 錢長炎 汪志榮 王元航 屈軍 石建平 朱向冰
第二組(無線電物理、物聯網技術)
丁緒星 張持健 陳衛松 方明星 汪慧蘭 盧寧
第三組(原分、光學、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生物物理)
鄭賢鋒 黃時中 鳳爾銀 張季謙 寧利新 梁 軍 張先燚
許新勝 崔光磊 王大理
二、復試基本要求
1、第一志愿報考我院且初試成績達到國家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考試均可參加我院的復試;
2、申請調劑的考生必須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1)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2)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3)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
(4)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相同。
調劑考生可以在3月18日至4月5日期間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直接進行網上調劑。我院受理第一批申請將于3月23日前結束,確定可以參加復試的調劑考生。
三、復試內容
1、復試包括外語測試、專業面試、專業筆試三大板塊,由我院統一組織實施。復試采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為1:1.2,生源充足的專業比例為1:1.5,復試過程全程錄像。
2、專業筆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00分,時間2小時,著重考核考生對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以及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各學科筆試科目見下表。
專業 | 復試科目(筆試) | 同等學力加試 |
課程與教學論 | 物理教學基礎綜合 | 《理論力學》、《熱力學統計物理》 |
學科教學(物理) | 物理教學基礎綜合 | 《理論力學》、《熱力學統計物理》 |
理論物理 | 高等數學 | 不招同等學力考生 |
生物物理 | 高等數學 | 不招同等學力考生 |
原子與分子物理 | 高等數學 | 不招同等學力考生 |
光學 | 高等數學 | 不招同等學力考生 |
凝聚態物理 | 高等數學 | 不招同等學力考生 |
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 | 高等數學 | 不招同等學力考生 |
無線電物理 | 高等數學 | 不招同等學力考生 |
物聯網技術 | 通信原理 | 不招同等學力考生 |
光學工程 | 激光原理與技術 | 加試科目:《工程數學》《工程制圖》 |
3、專業面試形式主要以現場答辯的方式回答老師提問。外語測試在面試前進行,包括聽力測試和口語交際兩項內容。
4、同等學力考生須加試2門大學本科主干課程(筆試)。考試時間為每門2小時,滿分為100分,以60分為及格,不及格者不予錄取。同等學力加試科目見上表。
5、復試成績滿分為100分,其中筆試30%,外國語水平測試10%,面試60%??忌仨殔⒓尤宽椖康目己?,否則不予錄取。
6、成績計算
(1)、第一志愿考生總成績按初試成績50%(按100分值計算)、復試成績50%計算。
(2)、第二志愿考生(調劑生)總成績按初試成績20%(按100分值計算)、復試成績80%計算。
(3)、一志愿考生和調劑考生分別排序,優先錄取一志愿考生。
五、錄取辦法
1、擬錄取在學院復試與錄取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教育部有關招生錄取政策規定及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的補充規定,根據各專業招生計劃、復試錄取細則以及考生初試和復試成績、思想政治表現、身體健康狀況等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2、擬錄取類別為定向就業的考生須在被錄取前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擬錄取類別為非定向就業的考生錄取后發放調檔函。
3、下列情況不予錄?。?/P>
(1)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
(2)體檢不符合規定者。
(3)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
(4)復試不合格者(復試成績得分低于60分)。
(5)英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得分低于5分(含5分)者。
(6)同等學力加試一門科目得分低于60分(不含60分)者。
六、申訴渠道
地址:安徽省蕪湖市北京東路1號
郵編:241000
郵箱:lijuan@mail.ahnu.edu.cn
電話:0553-3883598
部門:安徽師范大學物電學院黨委書記室
七、本實施細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由物電學院院復試與錄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安徽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2016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