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
090102 作物遺傳育種
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為北京農學院重點學科。學科現有教授3名,副教授13名。近幾年,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30項,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5項,育成品種8個。
本學科有3個研究方向:作物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作物抗逆育種與品質改良和作物分子遺傳與育種。主要從事作物(食用豆類、玉米、小麥)抗逆和品質改良分子遺傳學、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比較基因組研究等研究。
090201 果樹學
北京農學院果樹學科始建于1979年,現為北京市重點學科,目前共培養研究生100多名。 該學科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 16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3人,北京市屬優秀人才1名,北京市拔尖人才1名,北京市名師1名。近5年來該學科共承擔28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3項、二、三等獎5項,發表論文156篇,合作出版著作12部,創經濟效益10億多元。
該學科設有果品優質生態安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與創新、果樹發育生物學等研究方向,其中“果品優質生態安全”團隊為北京市科技創新學術團隊。
090202 蔬菜學
蔬菜學科為北京農學院重點建設學科。蔬菜學科現有教授4名,副教授7名,其他教師6名。已主持完成教育部、農業部、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農委和北京市教委等省部級以上課題20多項。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農業部等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三等獎3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該學科在設施蔬菜抗逆生理、蔬菜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目前主要開展以下2個方面的研究工作:蔬菜生理與優質安全栽培、蔬菜育種與生物技術。“蔬菜安全生產理論與技術”獲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
090601 基礎獸醫學
該學科為北京農學院重點建設學科,經多年建設和發展,形成了中藥藥理與藥物殘留、獸醫公共衛生、動物解剖與組織胚胎三個研究方向,2005年由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為碩士研究生授權點。本學科與日本麻布大學建立姊妹校關系,2007年起每年選派4名研究生赴日深造。
本學科是建立在北京市特色專業基礎上,現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2名,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獸醫學(中醫藥)實驗室等3個專業實驗室,1個國際培訓中心。目前主持的在研項目共3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2項。總經費達600余萬元,近3年獲國家級獎及省部級獎5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5項,在SCI及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0多篇。
該學科旨在探索藥物作用機制的基礎上,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獸藥;在獸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及產品開發、中藥有效成分提取、中藥飼料添加劑研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2005年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的項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抗球蟲藥研究獲農業部二類新獸藥證書;畜禽抗應激中獸藥的研制開發獲得北京市農業推廣二等獎,2010年獲北京市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系列禽用中獸藥產品研發取得了10項四類新獸藥證書。
090603 臨床獸醫學
該學科現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2003年由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為碩士研究生授權點。在中獸醫藥及動物疾病防控、產科與胚胎工程和寵物臨床三個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本學科與日本麻布大學建立姊妹校關系,2007年起每年選派4名研究生赴日深造。
本學科現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1名,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獸醫學(中醫藥)實驗室等2個專業實驗室和1個國際培訓中心。近5年共承擔38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獲北京市級獎3項,轉讓成果十余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發表論文260多篇。
中獸醫藥與疾病防控方向著重結合近代獸醫學理論、實驗方法和診療手段,揭示中藥的效應機理和針灸的作用機制,與此同時,專注于畜禽規模化養殖中疾病診斷和防控系列藥物的開發研制;產科與胚胎工程方向側重于胚胎移植、體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冷凍保存、胚胎性別鑒定、活體采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曾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獎3項。寵物臨床方向針對都市農業特點,開展觀賞和伴侶動物疾病的相關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重點研究老年性疾病及眼科疾病等動物疑難病。
120301 農業經濟管理
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是北京農學院傳統優勢學科,現已成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目前共有教師50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4名,農林經濟管理教學團隊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經過30多年的發展,該學科現已形成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都市型現代農業方向、農村社會發展方向、農(林)產品市場與貿易方向和涉農(林)企業管理方向。
都市型現代農業方向:主要側重于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理論體系、運行機制與模式、政策與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同類學科中有較強的影響力。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3項,省部級以上課題6項,近三年科研經費達200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52篇,出版專著(含教材)20部。
農村社會發展方向:主要研究全國及北京市新農村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與農村社會保障等。近三年科研經費達187萬元,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項,先后主持了縣、鄉、村新農村規劃和山區“百千萬”工程規劃、農村科普基地規劃、農業科技園區規劃40多個,出版專著和教材25部,發表學術論文96篇。
農(林)產品市場與貿易方向:主要研究大都市農產品高端市場的組織、功能與農產品貿易創新。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3項,近三年科研經費120萬元,出版學術專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涉農(林)企業管理方向:主要研究涉農企業管理的理論、模式與運行機制。本方向將現代企業管理的理論、方法與涉農企業的實際緊密結合,深入研究涉農企業的體制和運行機制創新;將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與涉農企業的發展緊密結合,從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角度研究涉農企業的發展戰略;將供應鏈理論與涉農企業產業經濟相結合,研究涉農企業的市場定位;并針對涉農企業的微觀管理問題,重點研究涉農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政策等問題。近5年在國內重要學術會議和學術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26篇,出版學術專著 19 部,科研經費達到73萬元。
083400 風景園林學
我校風景園林學科具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為北京生態環境建設培養了大量人才。近年來結合我校都市型農業院校的辦學定位和首都環境建設的巨大需求,本學科獲得了多項重大科研項目和成果,為本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該學科共有教師3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后)學位16人。
該學科設有風景園林景觀設計室、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室、園林制圖實驗室、景觀模型實驗室、陶藝及絲網印刷實驗室、園林植物生態實驗室、園林植物栽培生理實驗室等本科教學實驗室和相應研究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達到3000㎡,儀器設備值合計2450萬元。同時,建有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多處,為教學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撐。
該學科曾獲國家人居環境獎1項,獲省部級獎6項,承擔市級以上科研項目46項,完成橫向規劃設計項目30余項,總經費500余萬元。出版專著6部,主編、參編各類教材50部,發表相關研究論文300余篇。
該學科已形成了4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①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方向,注重風景園林理論、規劃設計方法和手段的創新,在城市綠地規劃、公園設計、專屬綠地規劃設計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②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向,注重保護傳統鄉村風貌,提高鄉村地區的景觀品質和生態環境質量,實現鄉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區域的協調發展,發揮我校都市型農業的特色;③景觀生態工程方向,針對城鄉生態與景觀發展需求,應用景觀與生態學的基本原理,重點解決宏觀尺度和微觀尺度的環境污染與生態退化問題,開展生態恢復與重建技術、固體廢棄物的安全利用技術以及城鄉園林綠化技術等方面的研究;④園林植物方向:注重特色園林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分析、遺傳育種研究;注重園林植物新優品種引進,為產業化開發研發良種繁育技術、篩選和示范新品種;注重成花生理研究,為供應大都市節日花卉精準調控花期;注重抗城市或設施環境各種逆境協迫的抗逆生理研究。
090706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是北京農學院校級重點建設學科。該學科共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后)學位14人。
該學科現有園林植物栽培生理實驗室、園林植物細胞生物實驗室、園林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室、園林植物分子生物實驗室、園林植物生態實驗室、園林景觀設計室等科學研究實驗室;同時還有植物學實驗室、林學實驗室、樹木花卉實驗室、組織培養實驗室、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室、園林制圖實驗室、園林景觀模型實驗室等本科教學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達到1620㎡,儀器設備值合計1640萬元。同時,校內建有現代設施花卉實踐基地30畝,該基地建成溫室6000㎡;另外,校內具有苗圃實踐基地20畝。
該學科先后完成科研項目30多項,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等獎9項,同時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完成各類規劃設計項目累計產值5000多萬元。出版著作120部,主編和副主編全國統編教材13部,函授教材37部,發表學術論文340余篇。近年來承擔國家“863”、國家科技攻關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教委項目、北京市科委項目、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項目共46項,總經費680多萬元。
該學科現已形成三個明確的研究方向。其中,園林植物資源與育種研究方向已開展了百合、丁香、一串紅、菊花、草坪草、景天等種質資源分析研究、常規育種與分子育種研究,某些研究領域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園林植物栽培生理與生態方向先后承擔完成了國家、省部、市部級的研究課題22項,多次獲得各類獎勵,取得了較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生理方面注重開花生理、抗逆生理研究;生態方面注重生態修復、城鄉綠地景觀空間演化、城鄉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及生態再利用等方向研究;栽培繁育方面注重花卉花期控制技術,園林植物苗木產業化開發關鍵技術,園林植物組培快繁技術及脫毒種苗生產技術,新優宿根花卉引種、繁殖及景觀應用研究。園林植物應用方向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北京都市型農業發展的要求,合理科學地將園林植物應用到60余項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與施工項目中,為北京新農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083203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學科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目前,該學科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高級實驗師1人,留學回國人員及具有海外學習工作經歷者8人。
該學科現有農產品加工工藝實驗室、農產品貯藏與保鮮實驗室、農產品品質分析實驗室、食品安全微生物檢測實驗室、食品安全理化檢測分析實驗室、食品工程實驗室、食品加工過程控制實驗室等,儀器設備總值近2000萬元,還有農產品有害微生物及農殘安全檢測與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都市農業(北方)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應用新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硬件條件的支持,共計儀器設備總值約3000萬元。近五年該學科科研經費達800萬元,獲科研成果獎6項,國家發明專利5項,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
該學科研究農產品產后衰老理論、品質劣變機理以及相關處理技術與綜合保鮮措施等;研究農產品、動植物資源的加工理論、加工工藝及配套設備、工程技術等;研究農產品安全控制理論,研究和開發農產品中致病微生物、過敏原、抗生素和農藥殘留的檢測技術和相關產品等。
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領域
095101 作物
北京農學院作物學科是學校重點支持和發展的學科之一。現有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碩士點。現有教授3名,副教授1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40%。導師隊伍中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師2人。作物遺傳育種學科有作物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作物抗逆育種與品質改良和作物分子遺傳與育種3個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豆類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豆類育種、玉米群體改良、玉米遺傳育種、小麥遺傳育種、甘薯遺傳育種和作物分子育種研究,以開展應用基礎與應用技術研究為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學科立足北京都市農業,以京郊主要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為核心,為北京的創匯農業、籽種農業提供人才與技術支持。
近5年,本學科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北京市金橋工程一等獎、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二等獎、昌平區技術推廣一等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和北京市精品教材各1項。
作物學科在玉米、小麥、紅小豆、甘薯、雜糧等方面,建有10個試驗示范基地,在作物育種、良種繁育、生產管理、種子經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095102 園藝
北京農學院園藝一級學科是學校重點支持和發展的學科。所支撐的園藝專業為國家級和北京市特色專業。現有果樹學、蔬菜學和觀賞園藝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果樹學科是北京市級重點學科。園藝領域推廣碩士在培養過程中,以構建園藝學科為主體的知識框架,側重于交叉學科綜合知識的運用和能力培養,為北京市培養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園藝領域主要包含以下幾個研究方向:園藝產后優質生態安全、園藝植物種質資源研究與新品種利用、園藝產業經濟、設施園藝與工程、園藝園林設計、都市農業、植物保護等。園藝學科現有教授25名,副教授20名。博士生導師4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53%。導師隊伍中享受政府特貼專家4人,北京市高層次人才1人,北京市優秀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6人,入選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6人,北京市優秀教師4人,北京市名師1人,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1人。創新團隊3個。
園藝領域導師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等國家與市級在研科學研究項目共計58項,均是針對北京市農業研究為主的應用基礎或應用技術研究項目,與郊區經濟發展密切相關。5年來獲市部級科技獎勵4項,論著3部,發表科研論文300余篇。
園藝一級學科依托國家都市農業重點實驗室(北方)、北京市都市農業研究院、北京市農業應用新技術實驗室、北京市植物生產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北京市果樹重點學科實驗室。實驗室儀器設備齊備并建立了配套的技術體系。
095104 植物保護
北京農學院植物保護一級學科是學校支持和發展的特色學科,所支撐的植物保護專業為北京農學院特色專業,并且正在申報北京市特色專業。植物保護一級學科包括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和農藥學3個二級學科。植物保護領域推廣碩士在培養過程中,以構建植物保護學科為主體的知識框架,側重于交叉學科綜合知識的運用和能力培養,為北京市培養適應都市型的現代農業崗位需求、掌握植物病蟲害診斷、測報、防治等高新技術,符合與都市農業技術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要求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植物保護領域主要包含植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和農藥管理與安全應用兩個研究方向。植保專業有教授3名,副教授4名,講師5名,高級實驗師和實驗師各1名。具有碩士、博士學位人員10人,占教師人數的90%;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5名,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3人,歸國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人,青年骨干教師2名。導師隊伍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合理,具有較高的教學與科研水平,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先后共培養博士研究生(聯合)20人,碩士研究生70人,在培養合格植物保護技術和管理人才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植物保護領域導師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與市級科學研究項目共計20余項,主要是針對北京市農業研究為主的應用基礎或應用技術研究項目,與京郊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獲各級科技獎勵4項,論著3部,發表科研論文150余篇。
植物保護一級學科依托國家都市農業重點實驗室(北方)、北京市都市農業研究院、北京市農業應用新技術實驗室、北京市植物生產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北京市果樹重點學科實驗室。實驗室儀器設備齊備并建立了配套的技術體系。校內具有教學實踐基地,校外有1個市級人才培養基地,并與郊區縣建立了廣泛的聯系,能夠滿足培養綜合能力人才的需求。
095105 養殖
北京農學院動科專業是學校重點發展學科。該學科共有教授1名,副教授5名,師資力量雄厚,學科齊全,設備先進。同時與美國寵物食品協會、華都集團、法國皇家寵物食品公司等10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辦學的關系,有5家企業設立專業獎助學金。50多年來,為北京市培養輸送高級農業科技人才3000余人,大多數畢業生已成為北京市政府部門和農業科技戰線上的骨干和專家,為北京市的發展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改革開放以來,在學術上不僅擁有享譽海內外的老一輩專家、教授,而且培養了一批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有2人獲北京市中青年專家稱號,1人獲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先后送百余人次出國攻讀學位、進修、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與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學校建立了長期的學術交流關系。目前,正與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開展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承擔并已完成的國家、市級科研和教改課題20余項,其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十五”、“十一五”攻關項目、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項目。有100多項科研成果獲獎,市級以上的科研成果10多項。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已成為北京市培養動物科學和動物醫學高級應用人才的教學基地和科研中心。
農業推廣碩士的培養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北京、重在應用的教育理念,培養高層次、多學科、懂經營、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095200 獸醫碩士
北京農學院獸醫專業是北京市特色專業。該專業學位依托北京市重點實驗建設學科-臨床獸醫學和校重點學科-基礎獸醫學兩個碩士點。學科內尚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獸醫學(中醫藥)實驗室,中國傳統獸醫學國際培訓中心,動物醫院及標準的實驗動物房,并有華都肉雞公司,美聯眾和動物醫院聯盟等12個教學實習基地。學科師資力量較雄厚,目前共有22名導師,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2名,博士學位或在讀博士者占70%以上,目前有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北京市重點科研項目30余項,在研經費1000多萬元。學科內擁有流式細胞儀,核磁共振,熒光定量PCR,高效液相色譜,氣-質聯機等大型儀器設備30余臺(套),可滿足實驗需求。設有臨床獸醫學、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等方向,并在中獸醫學寵物臨床、人畜共患病研究領域有較好基礎。與日本麻布大學有姊妹校合作關系。
主要招生對象:獸醫(畜牧)專業一線工作的執法、檢驗檢疫人員、獸藥廠、畜牧獸醫站、飼料廠、畜牧與水產養殖企業等工作人員及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
095110農村與區域發展
農業經濟管理是北京農學院傳統優勢學科,也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所依托的農林經濟管專業為北京市特色專業,并擁有農業經濟管理二級學科碩士點一個。現有教授8名,副教授14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30%。導師隊伍中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師7人。經過30多年的建設,已構建了北京新農村建設研究基地、農業經濟管理碩士點、都市農業研究所、農村經濟研究、國家林業局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及北京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等6個科研平臺。依托六個科研平臺,形成了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都市型現代農業、農村社會發展、農(林)產品市場與貿易和涉農(林)企業管理方向。學院近三年主持省部級課題累計40多項,其中教育部重點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項,農業部課題4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3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2項;主持局級課題20多項,科研成果采用共20項,經費達到531萬元;榮獲各級科技獎勵20多項,其中“中國農業補貼政策效果與體系研究”榮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出版專著30部,主編教材4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共600多篇。2008年學院被評為“全國農業產業化建設先進集體”,有1人被北京市授予“服務京郊‘十佳’農業科技工作者”。本學科立足北京都市農業,以為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培養應用型、復合性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為根本任務、服務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與技術支持。為首都經濟與社會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良好的教學科研平臺為培養農村與區域發展領域農業推廣碩士人才的綜合能力提供了有利保障。
農村與區域發展領域農業推廣碩士的培養將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北京、重在應用的教育理念,培養高層次、多學科、懂經營、會管理的復合型高層次農業推廣和管理人才。
095107 林業
北京農學院林學學科是學校重點支持和發展的學科之一。所支撐的專業有園林專業(北京市特色專業)、林學專業。現有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1個。林業領域推廣碩士在培養過程中,以構建林學、園林花卉學科為主體的知識框架,側重于交叉學科綜合知識的運用和能力培養,為北京市培養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學科領域主要包含以下幾個研究方向:林木花卉遺傳育種、林木花卉栽培生理、林業生態工程、經濟林、林木花卉景觀應用等。學科現有教授5名,副教授20名,具有博士學位15人。導師隊伍中有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師6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1個,北京市科技創新團隊2個。
林業領域導師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學研究項目共計54 項,項目經費726萬,多數是針對北京市林業、生態修復、園林花卉產業、城市園林景觀規劃及新農村景觀規劃等方面的應用基礎或應用技術研究項目。研究涉及的林木花卉有阿月渾子、觀賞海棠、藍莓、丁香、牡丹、八仙花、百合、朱頂紅、火鶴、菊花、景天、一串紅等,與北京市三農發展密切相關。5年來獲各類科技獎勵13項,發表科研論文285篇。
林學一級學科依托國家都市農業重點實驗室(北方)、北京市都市農業研究院、北京市農業應用新技術實驗室和北京市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重點建設學科實驗室。實驗室儀器設備齊備并建立了配套的技術體系。校內具現代設施花卉栽培實踐基地30畝,苗圃基地20畝,校外有1個市級人才培養基地,并與郊區縣建立了廣泛的聯系,能夠滿足培養綜合能力人才的需求。
完成學業達到相關規定、符合條件的,頒發研究生畢業證書和農業推廣碩士學位證書。
095113 食品加工與安全
北京農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為學校重點支持和發展的學科。現有“食品加工與安全”推廣碩士點和“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學位碩士點,“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是北京市級重點建設學科。該學科共有教授7名,副教授12名,目前主持在研項目均是針對北京市農產品加工技術與工程、食品安全與控制及農產品資源利用為主的應用基礎或應用技術研究項目。食品科學系共有實驗室面積3500平米,擁有儀器設備資產2000多萬元。實驗室建有飲料、葡萄酒、乳品等多條食品生產線,學校在廣泛與郊區合作的基礎上,在平谷、昌平、延慶、門頭溝、房山建立了學校的六個基地。同時通過與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發酵工業研究所、北京食品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兄弟院所的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實現科研與教學的相互促進,與北京市多家大型食品生產企業和質檢機構緊密合作,開展了多項科學研究活動,如北京紅葉葡萄酒莊園、北京三元食品公司、天源食品公司、北京市第五肉聯廠、北京市昌平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等,為食品加工與安全學科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農業推廣碩士的培養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北京、重在應用的教育理念,培養高層次、多學科、懂經營、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095112 農業信息化
北京農學院農業信息化是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新增的專業碩士點,是適應農業現代化需要而獲得學校大力支持發展的最新學科之一。現有教授5名,副教授11名。教師目前主持在研項目均是針對北京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的農業信息監測控制、虛擬現實技術、農業網絡與安全等為主的技術應用基礎或應用技術研究項目。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共有實驗室面積2300平米,擁有現代化的、滿足實驗實踐教學需要的信息技術儀器設備。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在廣泛與郊區合作的基礎上,在延慶、門頭溝等區縣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在北京農林科學院信息研究所,中軟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東軟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同時通過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兄弟院所的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實現科研與教學的相互促進,為農業信息化學科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農業信息化學科有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及信息資源管理3個研究方向,主要從事現代農業的農業信息監測、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精準農業、農業網絡與安全等研究,以開展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為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農業推廣碩士的培養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北京、重在應用的教育理念,培養高層次、多學科、懂經營、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