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多國政府首腦更迭
進入2011年,已經持續一年多的歐債危機出現愈演愈烈的態勢。三大評級機構不斷下調有關國家信用評級,使得歐債問題日趨惡化。10月26日到27日,歐盟各國領導人召開21個月內的第14次危機峰會。各國領導人同意提高“歐盟金融穩定機制”的規模至1萬億歐元(約合1.4萬億美元)、強迫私人投資者接受50%的希臘債券減記、推動歐元區銀行籌集1060億歐元(約合1460億美元)的新資本、延長一項價值1300億歐元(約合1790億美元)的希臘最新援助計劃。歐債危機在歐洲接連引發“政壇地震”。從愛爾蘭到葡萄牙,再到希臘、意大利和西班牙,深陷債務危機的上述五國政府首腦無奈提前離開執政寶座。
2 美債問題成為頑疾主權信用評級下調
今年以來,美國多項重要經濟指標盡顯疲軟。6月底,美國政府二次量化寬松措施到期之時,國債總額已高達14.3萬億美元。在經過幾輪有驚無險的協商和談判之后,8月初,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最后一刻就提高債務上限法案達成妥協。8月5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宣布,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信用評級下調一級至AA+,評級前景展望為“負面”。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喪失3A主權信用評級,也引起了國際市場動蕩。然而,第三次量化寬松的政策卻遲遲難以出臺。11月21日美國國會“超級委員會”領導人宣布,民主與共和兩黨代表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就削減赤字問題達成協議,這表明該委員會自今年8月份成立以來的減赤努力失敗。
3 德班氣候大會舉行中國堅持五大原則
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德班召開,《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存續問題,是德班大會期待解決的首個關鍵問題。但在這一議題上,各國矛盾重重,達成一致殊非易事。
中國政府22日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認為德班會議應落實2010年坎昆會議上各方達成的共識,確定相關機制的具體安排,并就坎昆會議上各方未能解決的問題繼續談判,在已有共識的基礎上取得積極成果。白皮書指出,為了促進德班會議按巴厘路線圖的要求取得積極進展,中國政府將堅持五大原則立場。會議結束不久,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
4 西亞北非動蕩頻繁沖擊世界石油市場
今年1月以來,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也門、敘利亞等西亞北非地區國家先后發生抗議示威、暴力沖突乃至政權更迭事件,時至今日地區局勢尚未平復。一系列的沖突對地區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由于這一地區是世界石油的主產區之一,動蕩的局勢推動國際油價震蕩上揚,并在高位區間波動。上半年,世界石油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但利比亞供應中斷加劇了原油供求的結構性矛盾,盡管沙特試圖增產以彌補缺口,但由于可增產原油多為重質原油,難以彌補利比亞輕質原油中斷的供應缺口。隨著戰后重建逐步展開,利比亞有望恢復部分石油生產和出口,這將極大地緩解上半年國際市場原油供應短缺的局面,但全部石油產量恢復仍需一年左右的時間。
5 地震重創日本經濟企業應對日元升值
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巨大海嘯,部分環太平洋國家受到影響。受地震和海嘯影響,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放射物波及全球許多地區。日本經濟近年來持續表現為通貨緊縮,消費低迷,投資不振,出口下降,這次地震又從供需兩方面給日本經濟帶來了巨大損害,使國內生產總值缺口的走勢變得不透明。與此同時,日本經濟深受日元匯率大幅波動的困擾。今年以來,日元對美元匯率急劇上升,最高值探到75.95日元兌1美元的歷史高位。這是上世紀“廣場協議”以后日元又一次較大幅度的升值浪潮。10月20日,應對日元歷史性飆升的日本政府“日元升值綜合經濟對策”最終方案出爐。
6 中國入世十年回望 融入世界貢獻全球
今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屆10年。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認為,中國入世是世貿組織60年歷史中最具典型意義的“雙贏”結局事件。來自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入世10年,中國在融入世界的進程中給各國帶來了利益。2010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口超過1.4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進口國,占世界貿易總量的10%,10年里中國吸收了7000多億美元的外資,建立了34.7萬個在華投資企業,各國企業在參與中國建設的同時,分享了中國市場成長的機會。去年中國對43個最不發達國家單邊實行關稅免除,對95%的進口商品實行零關稅,中國目前已成為這些國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為全球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7 經濟低迷引發動蕩示威民眾騷亂抗議
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國紐約曼哈頓,試圖占領華爾街,有人甚至帶了帳篷,揚言要長期堅持下去。示威組織者稱,他們的意圖是要反對美國政治的權錢交易、兩黨政爭以及社會不公正。此后,抗議浪潮向洛杉磯、波士頓、芝加哥、華盛頓、英國倫敦、加拿大溫哥華等82個國家951個大城市蔓延。11月15日凌晨紐約警方發起行動清場。
分析家普遍認為,“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的興起,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國經濟持續疲軟,失業率居高不下。此前的8月份,英國倫敦也曾發生騷亂,誘因也是高失業率等問題。11月30日,英國公共部門的工作人員為抗議政府的養老金制度改革計劃舉行大罷工,地方公共服務受到影響。
8 蘋果市值全球折桂領跑移動互聯時代
今年8月9日,蘋果公司的市值首次超過埃克森美孚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公司的現金及有價證券曾一度超過美國財政部的總運作現金余額。盡管10月初喬布斯去世讓人們對蘋果未來的發展心存疑慮,但今年依然是蘋果公司風頭正勁的一年。蘋果公司歷時十多年潛心打造的健全的軟、硬件生態系統及銷售網絡,抓住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精髓,也在今年迎來了豐厚的回報。蘋果公司的生態系統為核心產品提供了養分以及氛圍,產品線中的每一個產品都能夠分享這個生態系統,并能夠做到互通有無。這樣的體系使得蘋果屢戰屢勝,蘋果公司的異軍突起也使全球移動互聯領域的競爭更為激烈。
9 卡恩被捕黯然下臺拉加德任IMF總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總裁卡恩5月14日因涉嫌性侵犯而被美國紐約警方拘留,并提出刑事指控。5月18日卡恩宣布辭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5月20日發表聲明,開始啟動新總裁遴選程序。2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法國經濟、財政與工業部部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被選為該組織新一任總裁,成為該組織自1944年成立以來首位女性總裁。拉加德的任期為5年,其任職時間將從今年7月5日開始。拉加德在當選后表示,未來幾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繼續推進自身治理改革,以加強有效性與合法性。這一過程將分兩步走,第一步是落實前期改革成果;第二步是向前推進改革,這意味著檢視基金組織份額的構成。
10 G20首腦齊聚戛納 承諾重振經濟增長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六次峰會11月4日在法國戛納閉幕,會議通過一項《增長與就業行動計劃》。會后發表的公報說,與會各成員重申了相互協作的承諾,并已做出決定重振經濟增長、創造就業、確保金融穩定、推動社會包容并使全球化服務于人類所需。公報說,為應對全球經濟面臨的緊迫挑戰,二十國集團成員承諾協調行動和政策,各負其責。峰會通過《增長與就業行動計劃》以應對短期脆弱性,并為實現增長加強中期基礎。此外,各方還達成協議,為適應全球各貨幣角色和性質的變化,對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進行的審查最晚將于2015年進行,滿足標準的貨幣將被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