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發生、發展到結局的過程,稱為病程。疾病演變過程中有一些基本規律。如病位傳變,病性傳變。疾病的結局有痊愈、死亡。在疾病過程中有纏綿、后遺等。探明這些演變規律及其機制,有利于進一步地揭示疾病的本質,更好地進行辨證論治。
疾病的發生,取決于正、邪兩個方面,人體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根據,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在一定條件下,邪氣也可能起主導作用。正邪斗爭的勝負,決定著發病與不發病。
病因分為外感病因、內傷病因、其他病因三大類。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邪氣是外感病證的主要致病因素。由于臟腑功能失調而產生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五種病理狀態稱為內生五邪。疫癘是一類傳染性很強的致病因素。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的異常變化,是內傷疾病的病因之。主要傷及臟腑功能,引起臟腑氣機紊亂,氣血失調。七情致病,以心、肝、脾多見。其他病因有飲食、勞逸、外傷、醫源因素與先天因素以及某些病理產物,如痰飲、瘀血等。
病機,是指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機制。是研究疾病發生和人體產生病理變化的全過程及其規律的理論。疾病的發生,就是在一定條件下邪正雙方相互斗爭的反映,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根據,邪氣是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正邪斗爭的勝負決定發病與否。影響發病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致病因素、環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基本病機主要有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不同體質的人對病邪的耐受性和易感性不同,具有對某些疾病的易患傾向;發病后,疾病有從體質而變化的“從化”現象,體質的強弱決定著正氣的虛實。因此,中醫學強調“因人制宜”。疾病演變過程中有一些基本規律。如病位傳變,病性傳變。疾病的結局有痊愈、死亡。在疾病過程中有纏綿、后遺等。探明這些演變規律及其機制,有利于進一步地揭示疾病的本質,更好地進行辨證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