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在費城的退伍軍人大會期間,爆發了不明原因的肺炎,從病人體內分離出了一種革蘭陰性桿菌,后命名為嗜肺軍團菌。
一、生物學性狀
1、形態染色:G—短小桿菌,多形性,有鞭毛、菌毛及微莢膜,無芽胞。
2、專性需氧,2.5-5%CO2生長良好,營養要求較高,需特殊培養基—活性炭酵母浸出液瓊脂(BCYE),生長緩慢,3-5天可見針尖大小灰白色S型菌落。
3、抵抗力:普遍存在于天然淡水和人工水域環境中,如自來水、熱水淋浴、中央空調等,故能以氣溶膠的方式傳播,對化學消毒劑、干燥、紫外線敏感。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致病機制不很明確。
主要引起軍團菌病,飛沫傳播,常見于夏秋季。
臨床上有3種類型:流感樣型、肺炎型、肺外感染型。
流感樣型(旁地亞克熱):輕癥、發熱、寒戰、上感癥狀、無肺炎。
肺炎型(軍團病):重癥、高熱、咳嗽、肺炎、多器官衰竭死亡。
肺外感染型(繼發感染):多臟器感染癥狀。
細胞免疫為主。治療首選紅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