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標志分為禁止標志(紅色帶斜杠的圓邊框,圖形黑色,北景為白色)、警告標志(黑色正三角邊框,圖形黑色,北景為黃色)、指令標志(黑色圓邊框,圖形白色,北景為藍色)和提示標志(矩形邊框,圖形文字白色,北景綠色、紅色(消防)四大類型。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質量驗收的時間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竣工驗收前進行。環(huán)境污染物現場檢測點應距內墻面不小于0。5米、距樓地面高度為0。8~1。5米。檢測點應均勻分布,避開通風道和通風口。
建筑節(jié)能屬于專業(yè)驗收,劃分為十個分期工程。驗收資料:一設計文件、圖低會審紀錄、設計變更和洽商;二主要材料、設備和構件和質量證明文件、進場檢驗記錄、進場核查記錄、進場報告、見證試驗報告。三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相關圖像資料。四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必要時應核查檢驗批驗收記錄。五建筑圍護結構節(jié)能構造現場實體檢驗記錄。六嚴寒、寒冷和夏熱冬冷地區(qū)外窗氯、氣密性現場檢測報告。七風管及系統(tǒng)嚴密性檢驗記錄。八現場組裝的組合式空調機組的漏風量測試記錄。九設備單機試運轉及調試記錄。十系統(tǒng)聯(lián)系試運轉及調試記錄。十一系統(tǒng)節(jié)能檢驗報告;十二其他對工程質量有影響的重要技術資料。
建設單位收到工程驗收報告后,應由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含分包單位)、設計、監(jiān)理等單位負責人進行單位工程驗收。勘察單位雖然也是責任主體,便已經參加了地基難點,所以單位工程驗收可以不參加。
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一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wèi)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五年;三供熱與供冷系統(tǒng),為兩個采暖期、供冷期;四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為二年;五裝修工程為二年,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開始。
《民用建筑節(jié)能條例》是20081001起旅行的。工程監(jiān)理單位發(fā)現施工單位不按照民用建筑節(jié)能強制性標準施工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改下,施工單位拒不改正的,工程監(jiān)理單位應當及時報告建設,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施工期間未經監(jiān)理工程師簽字的墻體材料、保溫材料、門窗、采暖制冷系統(tǒng)和照明設備不得在建筑上使用或者安裝
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應當對民用建筑是否符合民用建筑節(jié)能強制性標準進行查驗;不符合該標準的,不得出具竣工驗收合格報告。
建筑的公共走廊、樓等部位,應當安裝、使用節(jié)能燈具和電氣控制裝置。
在正常條件下,保溫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五年,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在保修范圍和保修期內發(fā)生質量問題的,施工單位應當改選保修義務,并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成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